蓋茨需向微軟投資者致歉的七件事:讓鮑爾默接班

2020-12-06 TechWeb

「是的,讓鮑爾默接班,蓋茨應該感到後悔。因為,上述重大錯誤均發生在鮑爾默掌舵微軟的時期」

【TechWeb報導】10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赫芬頓郵報》日前撰文稱,比爾-蓋茨日前接受大方承認,要求早期Windows用戶利用複雜的Control-Alt-Delete組合鍵登錄PC電腦的做法是錯誤的,但蓋茨在微軟的敗筆還不止於此。

以下是文章摘要:

1. Clippy軟體幫助系統

這張照片拍攝於2001年,在這幅照片中,蓋茨給Clippy先生贈送了一件T恤,以作為他光榮退休的禮物。說實話,這多少有些令人傷感。在2007年的更新版本中,微軟Office完全取消了Clippy幫助系統。

微軟推出Clippy的目的是為PC用戶使用微軟Office軟體提供指導。儘管微軟的初衷很好,但是該產品並不受用戶親睞。「你好像在寫信,需要幫助嗎」,這是Clippy彈出時的「開場白」,而就單單這一點,就引來微軟Office用戶的反感。

從1997年起,Clippy總是會Office軟體自帶的功能之一。直到2001年,Clippy已不再是默認的功能,更意外的是,微軟為了突出強調新款Office軟體的易操作性,在宣傳時,開始取笑Clippy。

2. 藍屏死機

用戶正在PC電腦上興致勃勃地瀏覽文件,突然屏幕變成了藍色,並閃現出一行一行的錯誤代碼,然後開始重啟。電腦發生藍屏死機了。

每次藍屏現象發生時,微軟就會創建一個文件,將死機的信息保存到你的硬碟上。用戶以前的電腦上可能有很多這樣的文件。藍屏現象主要是由於電腦硬體問題造成的。

3. Windows Vista作業系統

「對於一款耗時五年時間精心打造的作業系統來說,Windows Vista聲名掃地的速度快得出奇。」《紐約時報》在2009年撰文稱,「總有一天,它的用戶會籤名請願,要求使用其旗艦產品的老版本的,但並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夠活到這一天的。」

《紐約時報》不幸言中。Windows Vista很快就受到了廣大用戶幾乎一致的批評,它最受詬病的地方就是它更緩慢的計算速度、更短的電池壽命以及令人費解的界面。

8月份,即將將退休的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說:「我得說,Vista是我最後悔推出的產品,」

4. Zune音樂播放器

Zune發布於2006年,被外界視為微軟挑戰蘋果iPod的產品。「Zune是我們的大手筆。」蓋茨在推薦Zune時說,「在未來數年內,它將會引領我們前進的步伐。」

但是,微軟涉足該領域還是太晚了。Zune以及微軟2009年推出的Zune HD,並未撼動蘋果iPod的地位。而最終在2012年,微軟讓Zune用戶轉向了Xbox 360音樂服務Xbox Music。

「Zune是一款很有競爭力的產品,但是它在設計理念上卻充滿了矛盾,」Ars Technica網站稱,「這款設備在細節上做得很到位,可以看出花費了不少心思,但是它的基本功能卻很糟糕。」

5. IE瀏覽器

IE早在成為笑柄之前,幾乎是所有Windows用戶必選的網絡瀏覽器。2003年,IE普及率達到了頂峰,獲得了95%的市場份額。

在過去幾年中,一批更快更具個性的瀏覽器應運而生,例如Safari(2003年)、Mozilla火狐(2004年)以及谷歌Chrome(2008年)。儘管IE仍然擁有較為穩定的市場份額,並在2012年仍然躋身瀏覽器排行榜第10名的位置,但是它已遭到了很大的衝擊。

6. Comic Sans字體

在1993年,排字工程師文生-寇奈爾(Vincent Connare)發明了這種字體。在微軟工作時,寇奈爾被要求將這種字體用於微軟Bob界面和虛擬助手中。後來,寇奈爾決定為微軟虛擬助手中——一隻會說話的小狗——設計一種卡通式的字體。

最終, Comic Sans字體出現在Windows 95中,並很快出現在全世界每一臺電腦上。但是,它最終成為了「最遭人恨的」字體。

7. 史蒂夫·鮑爾默

是的,讓鮑爾默接班,蓋茨應該感到後悔。因為,上述重大錯誤均發生在鮑爾默掌舵微軟的時期。鮑爾默是蓋茨的大學同學,他從2000年起開始掌舵微軟。

相關焦點

  • 萬字長文看懂阿里、微軟和谷歌的接班人系統
    ▌鮑爾默:不管怎麼樣,我就是一個生意人(2000年-2014年)圖片來自鮑爾默twitter1974年,還在哈佛念二年級的鮑爾默結識了蓋茨。1980年,蓋茨找到了鮑爾默,並說服後者加入了尚在孵化期的微軟,鮑爾默甚至擔任了蓋茨的伴郎。
  • 比爾蓋茨曾經在微軟犯下的七宗罪
    最近,在哈佛大學的一次募捐活動中接受採訪時,比爾-蓋茨(Bill Gates)大方承認:要求早期Windows用戶利用複雜的Control-Alt-Delete組合鍵登錄早期PC電腦的做法是錯誤的。當時,IBM鍵盤設計師們並不願意給微軟提供它要求的「單個鍵」,蓋茨也默許了他們的做法。「這是一個錯誤。」蓋茨說。
  • 聊聊沈向洋為什麼從微軟離職-虎嗅網
    微軟中國博客更是直接發了散文詩來致敬和感謝沈向洋,情深意切。微軟今日官方宣布,全球執行副總裁、人工智慧及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將於明年年初辭職。隨後微軟發言人確認,沈向洋的離職時間是2月1日。他的工作職責將立即交給目前微軟CTO凱文·斯科特。微軟CEO納德拉盛讚和感謝了沈向洋對微軟的貢獻,也表示他會繼續擔任自己和蓋茨的顧問。但這實際上是一個高管離職的慣例操作。
  • 微軟靠什麼重新崛起?
    Office等核心產品和功能全面向iOS和Android開放,給微軟帶來了更多的移動端用戶群,尤其是企業用戶普遍使用的iOS平臺,這更有利於薩提亞對微軟的定位:無處不在的雲與生產力服務提供商。同樣被削弱的,還有網際網路服務。為了和Google搶搜索和廣告市場,鮑爾默2008年從雅虎挖來陸奇做在線服務。之後,整個微軟網際網路服務業務都圍繞Bing展開,燒了大筆的錢。
  • 沈向洋出走微軟 選擇回國可能性較大
    沈向洋表示,「今天,微軟已經如此成功,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我覺得,已經是時候去開啟一個新的篇章;去探尋超越微軟、超越商業的新挑戰;去思考為產業、為下一代計算科學領域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們,還能多做些什麼。」他表示,能與一群計算與技術產業最聰明的人共事,能有機會來參與解決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並幫助公司塑造「下一個未來」,能夠幫助推動計算科學的發展,深感無比榮幸。
  • 走出微軟:沈向洋做了「一生最艱難決定」 ,納德拉掌控全局
    沈向洋表示,「今天,微軟已經如此成功,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我覺得,已經是時候去開啟一個新的篇章;去探尋超越微軟、超越商業的新挑戰;去思考為產業、為下一代計算科學領域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們,還能多做些什麼。」他表示,能與一群計算與技術產業最聰明的人一起共事,能有機會來參與解決人類面臨的巨大挑戰並幫助公司塑造「下一個未來」,能夠幫助推動計算科學的發展,深感無比榮幸。
  • 鮑爾默今日不展示自有品牌平板電腦Courier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今日並不會展示傳說中的微軟自有品牌平板電腦「Courier」。
  • 因奪《Halo》開發商 賈伯斯曾怒吼鮑爾默
    儘管在眾人眼中蘋果執行長史蒂芬·賈伯斯(Steve Jobs)是一個彬彬有禮的人,但是在2000年聽說微軟以3000萬美元收購了遊戲開發商Bungie時,賈伯斯怒髮衝冠,專門致電微軟執行長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責問鮑爾默。
  • 微軟創始人蓋茨:我們被摩爾定律忽悠了
    比爾·蓋茨(右)參加Techonomy大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0日上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Bill Gates)上周出席Techonomy大會時表示,摩爾定律並不適用於所有科技領域。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
    鮑爾默執掌公司13年,穩定發展Windows和Office業務,不斷壯大伺服器與工具部門,營業收入從200億美元增長至778億美元。然而,公司市值不升反降,資本市場對微軟的經營作業評分不高。華爾街投資者認為,在鮑爾默的領導下,微軟技術優勢不再,貽誤進軍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最佳戰機,接連決策誤判引致鮑爾默黯然去職。
  • 陸奇離職微軟背後:傷勢真的無法工作了?-虎嗅網
    今年4月初,新浪科技在微軟Build全球開發者大會專訪陸奇的時候,他就已經明顯行走不便。但陸奇的精神狀態依然很好,隨後還上臺進行了長達一個小時的主題演講。據一位經常接觸陸奇的微軟人士B向新浪科技獨家透露,陸奇是在今年年初騎自行車時摔傷,導致腿骨骨折。據了解,陸奇是在進行與自行車有關的技術測試時受傷的。
  • 沈向洋離職微軟,意味著什麼?
    來源:愛範兒 作者:吳啟森「離開微軟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沈向洋如此說到。▲ 沈向洋 圖片來自:GeekWire的確,任誰來說,離開一家自己工作了 23 年的公司,且是唯一一家工作過的公司,都是一件令人輾轉反側的事情。
  • 蓋茨捐贈與《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中新網6月25日電 美國《僑報》6月25日發表中國時評文章《中國需要蓋茨精神》指出,在蓋茨「裸捐」的事實面前,中國的富豪需要自省財富觀念,中國的慈善文化更需自省法律規制。也許某一天會有個中國的「蓋茨」把所有財產捐出來,但這需要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更需要完善的基金管理機制,現在看來,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微軟在紐約啟動Windows 8營銷閃電戰
    鮑爾默說,這款作業系統從根本上不同於Windows 8之前的版本,後者解決了越來越多的計算形式因素,微軟在此次活動中展示了其中的許多。這些新設備模糊了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之間的界限,並提供了兩者的優點。「這些新設計的是電腦嗎?」是的。它們也是平板電腦嗎?是的。我們把兩個世界的優點結合在一起。人們會挑選對他們重要的東西。每個人都應該能夠找到自己完美的個人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