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
作為全球最大和最成功的技術企業之一,微軟公司自1975年創建以來,先後經歷比爾·蓋茨、史蒂夫·鮑爾默、薩提亞·納德拉三位掌門人,今天的微軟佔據全球最大軟體市場份額。
比爾·蓋茨時代,微軟聚焦軟體技術研發,與頂級企業英特爾為伍,讓客戶擁有更多更好的產品選擇,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軟體公司。
史蒂夫·鮑爾默2008年接棒後即宣布微軟將從一家軟體公司轉變為服務公司,採用投資併購、內部資源整合等方式實現戰略願景。鮑爾默執掌公司13年,穩定發展Windows和Office業務,不斷壯大伺服器與工具部門,營業收入從200億美元增長至778億美元。然而,公司市值不升反降,資本市場對微軟的經營作業評分不高。華爾街投資者認為,在鮑爾默的領導下,微軟技術優勢不再,貽誤進軍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最佳戰機,接連決策誤判引致鮑爾默黯然去職。
2014年,先後求學威斯康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印度理工男薩提亞·納德拉接棒鮑爾默,掌舵微軟深度轉型。納德拉帶領微軟將業務重心轉到雲服務,讓錯失一系列創新機會的網際網路霸主微軟全面布局雲計算、人工智慧和混合現實,擺脫經營泥淖再度輕舞,沉寂落寞的微軟重新光芒閃耀,東山再起。納德拉帶領微軟公司擁抱同理心、培養無所不學的求知慾和建立成長型思維,不斷試錯迭代、尋求成功轉型方略,實現微軟自我轉型與文化重塑,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個組織。不斷變革戰略和核心產品,由一家傳統軟體公司進化成平臺型企業,以雲+AI搭建生態實現轉型重生,成為全球商業史上經典戰例。微軟公布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微軟第三財季營收3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2%。微軟在過去5年標普500指數增長了327%,公司市值在資本市場持續走高,當前微軟股票市值1.69萬億美元。微軟逆襲長成萬億美元巨頭,雲服務撐起萬億帝國雄心,成功的關鍵是用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塑微軟,將公司戰略重心從Windows作業系統轉向雲服務Azure,實現微軟公司軟體在蘋果和安卓智慧型手機上順暢運行。憑藉Azure遍布全球的數據基礎設施和優質服務,越來越多企業將服務和數據存儲業務轉移到微軟Azure。世界各地領軍企業大多選擇微軟雲服務構建數位化能力,廣泛應用於智能硬體和工業製造等物聯網垂直領域,基於微軟雲服務與AI應用無處不在。微軟智能雲穩健增長,是助推市值猛漲至萬億美元的核心動能之一。
當納德拉從鮑爾默手中接過權力棒時,此時的微軟正經歷成長的煩惱,公司政治淹沒了客戶真實聲音、部門以鄰為壑各自為戰、內部交易成本劇增,反應不再敏捷,和正在發力雲計算的亞馬遜相比稍遜風騷。按照新制度經濟學鼻祖、產權理論奠基人羅納德·科斯的理論,當組織足夠大的時候,每個部門之間實質存在一個「企業的邊界」。公司山頭林立、員工身心疲憊士氣受挫、內部折騰內耗嚴重,在一個需要多方協作的商業時代,得不到其他部門實時回應協力加持,這樣的組織亟待展開一場重構大修。
深刻同理心賦能每一人,有力實施移動為先、云為先戰略。納德拉重振微軟如何破局?要推動一個巨型企業轉向,大象曼舞,需要一個行之有效、清晰有力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如何讓一個日漸僵化的團隊適應這個協同的時代?納德拉說:變革文化,重新「尋找微軟的靈魂」。全方位實施「移動為先,云為先」戰略,納德拉為公司找到的「靈魂」是技術的全民化和個性化,讓每個人和每個組織都能獲得強大的技術。身處劇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極具價值和力量,同理心是創新的源泉,同理心決定了企業能不能抓住用戶沒有被滿足和尚未表達的需求。微軟賦能大眾,不僅僅是賦能個人,還包括賦能人們建立的組織。微軟藉助雲服務實現自己的新戰略和靈魂,重新定義「人類體驗的移動性」。公司上下就使命感、世界觀和商業及創新願景進行定期和清晰溝通,建立相互成就的夥伴關係,全員驅動文化變革,共同做大蛋糕,日益提升客戶滿意度。
持續弘揚微軟歷史中的寶貴傳統即技術全民化,此乃推廣雲服務所必需的精神指引,以技術全民化、予力全球每一客戶引領雲服務變革。納德拉善於折衷、審慎決策,採取穩健的過渡戰略,選擇向客戶提供混合雲解決方案,即私有的本地伺服器結合公有雲,充分調動既有伺服器和工具業務團隊積極性,兼顧向云為先戰略的穩健轉型。納德拉與團隊成員單獨見面促膝長談,傾聽心聲、消弭分歧、吸納眾智,作為一個團隊,大家必須達成共識,雲業務即是目標和方向。微軟轉型成功的關鍵節點,是領導者必須同時看到外部的機會和內部的能力與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諸多聯繫,並在這些洞見變得明朗前率先反應搶佔先機。
用成長性思維武裝公司。愛因斯坦說過,不能在製造問題的層次解決問題。換言之,以產生問題的思維方式終結問題難有勝算。這需要升級重構思維方式,需要用成長性思維因應不斷的變化,需要從更高角度和思維方式破解問題。納德拉致力將微軟打造成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公司,把關注點從做錯了什麼轉變為從中學到了什麼,從而讓企業更好應對和預測不確定性。他鼓勵所有員工用成長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員工逐日精進、不斷超越自我。
納德拉總結企業變革歷程時用語謙遜、情真意切。在描述工作成果時,納德拉用的主語是「我們」,而非「我」,極其強調團隊重要性。轉型中的微軟致力於全面增強「技術強密度」這一衡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技術強密度不僅指企業未來競爭力將取決於企業對技術全面應用的能力,更取決於企業因技術變革所帶來的文化變革及不斷再創新的能力。對於全球客戶,微軟公司Win10的新品發布會,反映出以深刻同理心「賦能每一人」的公司願景。集結基層、中層和高層各層級代表人物參加務虛討論會,跨部門協同作業,向客戶取經。納德拉表示,隨著全球在響應疫情、從疫情中恢復以及重新想像後疫情時代的人類社會和商業中反覆迭代演進,數位技術已然極為重要,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任何組織要在前所未有的不確定環境中勝出,就必須推動公司員工以成長性思維實現每天進步、賦能員工、成就員工,培養新的混合辦公方式、以新方式與客戶交互、轉型產品與服務的商業模式、確保員工與客戶安全等,這需要用數據構成生生不息的循環,從而實現數位化轉型以及重塑企業的「韌性」。
轉型中的微軟公司強調,領導者應該「傳遞明確信息、產生能量、找到取得成功的方式」。公司的轉型反覆強調一致性。公司文化、願景和價值觀要保持一致性,此「一致性」對於公司上下統一思想、步調一致必不可缺,一經形成,全員恪守。歷經改革後的微軟在雲服務方面勇猛趕超,與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差距日漸縮小。納德拉找到了關鍵的改革破冰變量,找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自然秩序,運用同理心和發力成長性思維,力出一孔向特定節點施加壓力進而一子落滿盤活,全面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開放流動的作業系統,持續不斷為客戶賦能和創造價值,形成更深更寬的企業護城河,牽引微軟公司嬗變迭代贏得未來。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