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的同理心?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1-01-08 實戰價值型銷售

我們先看看一個真實的故事:

1979年,穆爾在紐約知名公司雷蒙德·羅維擔任產品設計師,這家公司曾設計出可口可樂的曲線瓶身,以及醒目的殼牌標識。當時26歲的她剛從大學畢業,是辦公室裡唯一的女性設計師,其他350名全是男性。有一次,在針對新型電冰箱 進行頭腦風暴的會議時,穆爾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難道不能設計一種讓有關節炎的人也能輕易打開的門?」上司看著她,不以為然地說:「我們不為那些人設計。」穆爾很生氣。什麼叫做「那些人」?她被上司的話一激,決定採取行動,而她的做法將成為20世紀最激進的同理心實驗之一。她將親身體會成為85歲老太婆是什麼樣子。「我不想只是裝成85歲的人的樣子,」穆爾對我說,「我想要真正投入其中,發揮同理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於是,在專業化妝師 的協助下,她徹底變了一個人。她在臉上塗上好幾層乳膠,讓自己看起來蒼老而滿臉皺紋,她戴上厚重的眼鏡來模糊自己的視線,戴上耳塞讓 自己聽不清楚,她在身體上綁上支架,用繃帶團團纏住,顯出駝背的樣子,她在手臂與腿上綁上夾板,讓自己的手腳無法彎曲,最後她穿上兩 邊高低不一樣的鞋子,讓自己不得不使用拐杖。從1979年到1982年,穆爾親身造訪北美100多座城市,試著與周遭的世界交流,找出老年人每天遭遇的困境。穆爾順著陡峭的地鐵臺階爬上爬下,搭乘擁擠的公交車,推開百貨公司的厚重門板,趕在交通信號燈變換前穿越繁忙街道,使用開罐器,當然,她還要試著打開冰箱的門。穆爾投入體驗老人的角色,而她得到什麼結果呢?穆爾從全新的角度來設計國際商品。她從自身的體驗與領悟出發,設計一系列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創新商品,即使是罹患關節炎的雙手,也能順利使用她的產品。她的發明包括裝上橡膠把手的削皮器與其他廚房用品,這些器具現在幾乎在每個家庭裡都可找到。

穆爾有「大眾通用」的設計者之稱,因為她設計的產品可以讓5—85歲的人都能使用,即使活動不便也不受影響。

從事過設計的人都知道,一個用品的設計,要符合人機工程學的基本原理,但是符合人機工程學並不是靠想像的,而是你需要親身體驗和調研,否則你就是閉門造車。

同樣,對於銷售人員來說,想要獲得更多的客戶認知,一定是靠同理心來擴大自己的認知範圍,很多情況下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客戶的想法我們一定了解,絕大部分都是從自身的體驗出發,而如果你不具備客戶知識,比如客戶在合作過程中、工作過程中、生活中承受到的壓力以及痛苦、或者誘惑,你根本難以了解客戶到底是如何考慮、又如何做決策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客戶由於上班前要照顧孩子,導致遲到被罰,那麼上班心情就不理想,如果你剛好趕上面訪,滔滔不絕的說與合作有關的事情,而客戶心裡卻還在生悶氣,他聽得進去嗎?當你感覺不對勁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你的闡述完成了,但效果卻根本沒有!

擁有同理心,本身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銷售技能,作為銷售,我們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因為如果你不了解所有與客戶有關的知識,那麼你在面對客戶的時候,很難想像客戶的一些決策依據。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拜訪一位重要客戶的CEO,你該談什麼呢?

很多銷售人員是比較不習慣見客戶的CEO的,一方面心虛,一方面不知道談什麼!

心虛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職級的不對等,權力差異較大, 擔心被KO後沒有一點合作機會。

而不知道談什麼則更為普遍,如果你只是想談你的產品、你的解決方案等常用的銷售流程和技能,那絕大部分情況下你還沒開始,就基本意味著結束了!

因為如果你有同理心,你首先應該了解,這位CEO到底關注合作中的哪些因素?哪些是他感興趣的?那些是他擔心的?

僅僅從產品或者方案的優劣或者性價比,根本不足以打動CEO,因為他更關注宏觀的公司運營、管理方面的信息。

如果你不太了解管理、不懂得運營的基本知識,你就無法將產品、解決方案的優劣有效的與運營搭上邊,那又如何和別人聊呢?

這就是對銷售人員最重要的考驗,你如果不想僅僅和基層員工溝通,而是想從上往下做銷售,記住一點,客戶的關注點,才是你應該聚焦的地方。

這,都需要在擁有同理心的情況下,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

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情商的關鍵是同理心,那同理心的本質是什麼?
    不過當然這樣去歸納有點模糊,我們更喜歡用一個詞去形容,那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在情商修煉中放在了第一位,同時在博弈論,親密關係相處秘訣等等方面,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我們對同理心的理解,主要是在一種將心比心,感情代入,站在對方的立場,用對方相似的認知思考問題的能力。
  • 周冬雨的一句話,告訴你什麼是同理心,怪不得網友對她路轉粉
    同理心是指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共感,共情,也就是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它跟同情心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你會安慰人嗎?可能你覺得自己做得已經很不錯了。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著讓事情變得更好。
  • 悅讀|運用同理心三步驟,讓你說話更容易被對方接受!
    真正的感同身受不是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待別人的處境,而是從別人的角度去體會別人的感受,然後給予真誠和關心!很多時候,由於認知和體驗的局限性,我們總是習慣性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到問題,然後開始「我覺得......,我認為......」。比如,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衣衫襤褸的人時,我們會覺得對方好可憐;遇到一位胡攪蠻纏的人,我們會覺得對方不講情理。
  • 是「同理心」高的表現
    很多家長可能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其實這是一件好事,是孩子"同理心"高的一種表現,孩子擁有"同理心"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有關"同理心" "同理心"的定義 百度百科對於"同理心"的解釋是:"同理心"也可以理解為:"設身處地去理解
  • 掠食同理心數值賞罰行為一覽
    導 讀 掠食同理心數值賞罰行為一覽,玩家在進行選擇過後同樣可以在遊戲中的同理心系統中看到自己的同理心數值。
  • 都怪你,讓我們輸了!抓住時機培養孩子同理心
    「同理心」是多麼基本的處事心態?可是現在的人往往會缺乏同理心。這是為什麼?學校、書本並不會教孩子同理心。所以這需要我們家長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讓孩子為他人著想。#同理心#公交車來了,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去。雖說路途近也不妨礙意外的發生。公交車突然急剎,我又是站著的。可想而知,有多危險。我撞到了一位男士。我連忙道歉,但是對方還是很憤怒。「對不起,對不起!」「帶著孩子還坐公交車!煩死了!」我也沒有說什麼,畢竟我撞到了他。其實我還是蠻生氣的,我並不是故意的。而且我還帶著個孩子,為什麼不能有點同情心。
  • 美國作家喬治·桑德斯:改了20遍的作品往往更具社會性與同理心
    這不只是一本教人如何寫作的書:其中還有一些心得,關乎如何度過一生以及小說如何有益於我們成為一個更親和、更有同理心的人。你寫到了修訂的種種優點,並指出緩慢、漸進的過程對於講出良好而真切的故事是至關重要的。基於這一點,你對鼓吹即時響應的社交媒體有怎樣的觀感?喬治·桑德斯:社交媒體的自發性有美妙的一面,但我認為眼下它讓人們變得信口開河了,這百分百是有害的。譬如我這本書就講到,大腦的深層部分事實上更有同理心。
  • 鏡像神經元 | 我們與生俱來的「同理心」
    你知道嗎?其實人們天生就具備「同理心」。首席神經學家馬可·亞科博尼(Marco Iacoboni)發現,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種腦細胞可以「反射」我們從他人那裡感知到的東西。這一發現可謂是關於同理心的生物學基礎,也是理解「社會大腦」的關鍵。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朱棣文:偏愛騎車出行 去擁有一顆「全球同理心」
    「生活足夠簡單就能擁抱自由,剩下的就是享受你的研究,去探索、關注科學如何能夠真正為世界帶來更美好的東西。」&nbsp&nbsp&nbsp&nbsp朱棣文(Steven Chu)是著名的美國華人物理學家,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現任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他因「發明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獲得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沒有同理心的人是什麼樣的,參考這位女明星
    重點來了,正當張大大滿臉疑惑的時候,她來了句「你往下看,哪個人不辛苦……憑什麼讓別人了解你的辛苦。」這句話的殺傷程度不亞於,妻子懷胎十月,臨產後憔悴虛弱,迫切渴望丈夫的溫暖和關懷時,對方來了句「哪個女人生孩子不疼」,能給到妻子想要的關愛嗎?你會覺得對方活得通透嗎?
  • 什麼是真正的高情商
    通過本書,我們不僅可以了解「情商」的科學含義,還可以去偽存真地鑑別當下關於「情商」的誤區,真正明白什麼才是「情商」,找到提高「情商」的方法。一、什麼是真正的高情商我們都知道情商很重要,都想變得高情商,但大部分人都誤以為,高情商就是說話讓人舒服,處事圓滑。
  • 諾獎得主朱棣文:年輕人應有「全球同理心」,不局限於朋友、家人或社區
    他在線分享了自己對快樂的認知,他說年輕人應當明白什麼是人生裡最重要的東西。快樂是重要的,但還要學會與他者分享快樂,同時要具備全球同理心。而真正的快樂不是富有或者變出名,要學會從生活、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汲取滿足感。
  • 王陽明心學|心即理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心?什麼又是理
    文/飛仙王陽明心學的三大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那什麼是心即理呢?什麼是心?什麼又是理?視、聽、言、動等行為,都是發自於心。你的心要視,就發竅於眼睛;你的心要聽,就發竅於耳朵;你的心要言,就發竅於口;你的心要動,就發竅於四肢。綜合孟子和王陽明的說法,軀體裡邊那個能夠思考,能夠控制軀體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存在就是心。有這個心的存在,它可以控制軀體的六根,人就是生的;沒有這個心的存在,軀體的六根沒有了控制,這具軀體就是死的。
  • 「我難受孩子也無動於衷」,學會3個步驟,科學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因此,培養同理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同事的孩子霖霖已經上小學了。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明明看到同學被欺負還喊著他的名字尋求幫助。而孩子對此漠不關心,只是冷冷地看了一眼,沒有給那個受欺負的同學任何幫助就離開了。這件事被老師知道後,老師問霖霖說:「同學被人欺負,處在危險之中,你為什麼不幫忙呢?」但是孩子說:「是別人打他的,又不是我,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嗎?」
  • 面試加分思維二:與考官有同理心
    在面試的作答中,有一種方式能夠更容易獲得考官的青睞,從而讓考官能主動給出一個較高的分數,就是和考官建立同理心,與考官產生共鳴。一方面是要在形式上與考官多互動交流,另一方面是要在內容上符合考官的預期。考生在進入考場之後要積極地與考官進行互動交流,要給考官留下一個積極向上的形象,而不能讓考官覺得是非常機械的一個人。
  • 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很強的星座,別人的苦難,他們似乎能感同身受
    好像別人的遭遇,別人的痛苦,他們也能感同身受一般主筆:Miya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強的一類人,總是容易心軟的一類人,看到別人吃苦受罪的時候,他們仿佛能夠感同身受一般,好像那個遭受磨難的人是自己一樣,哪幾個星座是這類人呢?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
    納德拉帶領微軟公司擁抱同理心、培養無所不學的求知慾和建立成長型思維,不斷試錯迭代、尋求成功轉型方略,實現微軟自我轉型與文化重塑,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個組織。不斷變革戰略和核心產品,由一家傳統軟體公司進化成平臺型企業,以雲+AI搭建生態實現轉型重生,成為全球商業史上經典戰例。微軟公布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微軟第三財季營收3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2%。
  • 菁英校長的同理心教育
    菁英校長的同理心教育90年代初期,我還沒擔任重要的管理職務時,曾輔導過一位非常優秀的史丹佛大一新生。這位女學生來自移工家庭,家裡務農。她就讀高中時,每3到6個月就得舉家遷居,冬天搬到南加州,翌年秋天則北上,轉往華盛頓採收蘋果。儘管生活面臨許多挑戰,她的學業成績依然優異,考上史丹佛大學那年,史丹佛的錄取率不到20%。她的決心與毅力讓我敬佩不已。
  • 人與動物的同理心,動物是否和人類一樣,相互理解思考?
    今天我們常用一個詞,同理心,指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將心比心。其實,早在達爾文的第二部重要的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就提出了人與動物同理心的概念,指的是人不僅與動物有相似的解剖特點,而且有相同的心理特徵,以此來證明人是起源於動物。人與動物心理的同質與異質當然,人與動物的同理心是有很大差異的。比如,人的同理心包括幾個內容。
  • 只要修行人的心清淨了,就能看到真理!看完你會恍然大悟
    因為心清淨了,我們會看到一切諸法都是緣起無自性的。緣起的是事,無自性的是真理。無自性是宇宙的普遍規律,正是這種無自性創造了宇宙的美好和多元,創造了人心的光明和包容。如果我們可以如實知見內在的身心和目標。如實開發左右腦思維和圖像功能之間的矛盾性,就可以集中心念,身體某些感知力和清淨的力量也能完全映照外面發生的事,同時也會看到事當中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