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是多麼基本的處事心態?可是現在的人往往會缺乏同理心。這是為什麼?學校、書本並不會教孩子同理心。所以這需要我們家長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讓孩子為他人著想。#同理心#
我的故事
我和我媽媽住的地方只有兩站公交,一個人帶孩子無聊,我就會往我媽那跑。
記得有一天,我的電瓶車忘記充電了。我考慮到距離比較近,打的不划算,就選擇去坐公交車。我家閨女還小,可能只有5個多月,所以我是推著推車去的。
都說一孕傻三年,我感覺我就是。我忘記了推推車很不方便!公交車來了,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去。雖說路途近也不妨礙意外的發生。
公交車突然急剎,我又是站著的。可想而知,有多危險。我撞到了一位男士。我連忙道歉,但是對方還是很憤怒。「對不起,對不起!」「帶著孩子還坐公交車!煩死了!」我也沒有說什麼,畢竟我撞到了他。
其實我還是蠻生氣的,我並不是故意的。而且我還帶著個孩子,為什麼不能有點同情心。
我上學的時候是籃球隊的隊長。雖然個子不高,但是很有爆發力。記得一場比賽,我們勢均力敵。我也是急了,顧不了那麼多,直接抱著球,三步上籃。對手打手犯規。我給自己贏得了一次罰球的機會。
說不上這球有多關鍵,但是我知道如果我進了,將會縮小我們之間的差距。我站在罰球線上時很是緊張。因為我投籃時拋物線總是偏低,所以隊員們都提醒我往高了投。
我邊運球,邊思考。準備,投。是的,我投高了。這球並沒有進。中場休息,也受到了隊友的白眼。有個別隊友直接跟我說:」這你都投不進!」
但是我很感謝我的教練。「你們能保證你們所有的球都能進嗎?如果哪次你們沒有進,你也會變成隊友們的攻擊對象。你們希望這樣嗎?這只是一場比賽,沒什麼大不了的,盡力而為就可以了。」教練話一出,讓隊員們閉了嘴,過了好一會才有人說話。
這就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關鍵時刻。
抓住時機教育
在孩子正在經歷某件事情時,告訴他對錯,他們因為當下的體驗而有所感觸,記憶深刻。情緒是提取記憶最好的線索。
告訴孩子你也有可能成為那個被罵的人。
但是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大聲跟孩子說話,我們可以輕聲細語,不讓孩子丟臉。
現在有很多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你不是當事人,不要隨意揣測當事人的想法。畢竟看得見的人永遠也無法了解失明的人有多痛苦。
總結
其實我們生下來就有同理心。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往往忽視了它。嬰兒看到父母哭泣的表情,也會立馬哭鬧。一個嬰兒哭,往往帶動著身邊的嬰兒一起哭。
所有我們要重視起來。別把自己身上的好品質弄丟了。
抓住時機教育孩子。只有我們在孩子處在情境中時,進行教育,孩子才會更加印象深刻。
告訴孩子理解別人,幫助別人永遠都不晚。
我是有十個兄弟姐妹的寶媽小萬~閱讀分享,學以致用,分享育兒小故事。
觀後感覺怎麼樣?有建議可以告訴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