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你,讓我們輸了!抓住時機培養孩子同理心

2021-01-08 有十個兄弟姐妹的寶媽

「同理心」是多麼基本的處事心態?可是現在的人往往會缺乏同理心。這是為什麼?學校、書本並不會教孩子同理心。所以這需要我們家長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讓孩子為他人著想。#同理心#

同情

我的故事

我和我媽媽住的地方只有兩站公交,一個人帶孩子無聊,我就會往我媽那跑。

記得有一天,我的電瓶車忘記充電了。我考慮到距離比較近,打的不划算,就選擇去坐公交車。我家閨女還小,可能只有5個多月,所以我是推著推車去的。

都說一孕傻三年,我感覺我就是。我忘記了推推車很不方便!公交車來了,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去。雖說路途近也不妨礙意外的發生。

公交車突然急剎,我又是站著的。可想而知,有多危險。我撞到了一位男士。我連忙道歉,但是對方還是很憤怒。「對不起,對不起!」「帶著孩子還坐公交車!煩死了!」我也沒有說什麼,畢竟我撞到了他。

其實我還是蠻生氣的,我並不是故意的。而且我還帶著個孩子,為什麼不能有點同情心。

同情

我上學的時候是籃球隊的隊長。雖然個子不高,但是很有爆發力。記得一場比賽,我們勢均力敵。我也是急了,顧不了那麼多,直接抱著球,三步上籃。對手打手犯規。我給自己贏得了一次罰球的機會。

說不上這球有多關鍵,但是我知道如果我進了,將會縮小我們之間的差距。我站在罰球線上時很是緊張。因為我投籃時拋物線總是偏低,所以隊員們都提醒我往高了投。

我邊運球,邊思考。準備,投。是的,我投高了。這球並沒有進。中場休息,也受到了隊友的白眼。有個別隊友直接跟我說:」這你都投不進!」

但是我很感謝我的教練。「你們能保證你們所有的球都能進嗎?如果哪次你們沒有進,你也會變成隊友們的攻擊對象。你們希望這樣嗎?這只是一場比賽,沒什麼大不了的,盡力而為就可以了。」教練話一出,讓隊員們閉了嘴,過了好一會才有人說話。

這就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關鍵時刻。

籃球

抓住時機教育

在孩子正在經歷某件事情時,告訴他對錯,他們因為當下的體驗而有所感觸,記憶深刻。情緒是提取記憶最好的線索。

告訴孩子你也有可能成為那個被罵的人。

但是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大聲跟孩子說話,我們可以輕聲細語,不讓孩子丟臉。

現在有很多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你不是當事人,不要隨意揣測當事人的想法。畢竟看得見的人永遠也無法了解失明的人有多痛苦。

給予幫助

總結

其實我們生下來就有同理心。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往往忽視了它。嬰兒看到父母哭泣的表情,也會立馬哭鬧。一個嬰兒哭,往往帶動著身邊的嬰兒一起哭。

所有我們要重視起來。別把自己身上的好品質弄丟了。

抓住時機教育孩子。只有我們在孩子處在情境中時,進行教育,孩子才會更加印象深刻。

告訴孩子理解別人,幫助別人永遠都不晚。

我是有十個兄弟姐妹的寶媽小萬~閱讀分享,學以致用,分享育兒小故事。

觀後感覺怎麼樣?有建議可以告訴我喲。

相關焦點

  • 「我難受孩子也無動於衷」,學會3個步驟,科學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因此,培養同理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同事的孩子霖霖已經上小學了。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明明看到同學被欺負還喊著他的名字尋求幫助。而孩子對此漠不關心,只是冷冷地看了一眼,沒有給那個受欺負的同學任何幫助就離開了。這件事被老師知道後,老師問霖霖說:「同學被人欺負,處在危險之中,你為什麼不幫忙呢?」但是孩子說:「是別人打他的,又不是我,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嗎?」
  • 孩子從小就會「看臉色行事」?好事!是「同理心」高的表現
    由此可以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具有"同理心的",並且"同理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慢慢的凸顯出來並且所起到的作用逐漸的變得重要。 同理心"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心理社會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孩子的未來適應社會能夠起到一種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孩子的成長早期,因此家長需要重視。
  • 鏡像神經元 | 我們與生俱來的「同理心」
    你知道嗎?其實人們天生就具備「同理心」。首席神經學家馬可·亞科博尼(Marco Iacoboni)發現,在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種腦細胞可以「反射」我們從他人那裡感知到的東西。這一發現可謂是關於同理心的生物學基礎,也是理解「社會大腦」的關鍵。
  • 情商的關鍵是同理心,那同理心的本質是什麼?
    這麼去一對比的話,我們似乎可以把他們的區別歸結為以自我為中心為主,還是能夠同時照顧到別人心中的感受。不過當然這樣去歸納有點模糊,我們更喜歡用一個詞去形容,那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在情商修煉中放在了第一位,同時在博弈論,親密關係相處秘訣等等方面,都佔據了很大的比重。
  • 什麼才是真正的同理心?看完你就明白了
    有一次,在針對新型電冰箱 進行頭腦風暴的會議時,穆爾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難道不能設計一種讓有關節炎的人也能輕易打開的門?」上司看著她,不以為然地說:「我們不為那些人設計。」穆爾很生氣。什麼叫做「那些人」?她被上司的話一激,決定採取行動,而她的做法將成為20世紀最激進的同理心實驗之一。她將親身體會成為85歲老太婆是什麼樣子。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
    納德拉帶領微軟公司擁抱同理心、培養無所不學的求知慾和建立成長型思維,不斷試錯迭代、尋求成功轉型方略,實現微軟自我轉型與文化重塑,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個組織。不斷變革戰略和核心產品,由一家傳統軟體公司進化成平臺型企業,以雲+AI搭建生態實現轉型重生,成為全球商業史上經典戰例。微軟公布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顯示,微軟第三財季營收3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107億美元,同比增長22%。
  • 周冬雨的一句話,告訴你什麼是同理心,怪不得網友對她路轉粉
    同理心是指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共感,共情,也就是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它跟同情心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你會安慰人嗎?可能你覺得自己做得已經很不錯了。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想著讓事情變得更好。
  • 沒有同理心的人是什麼樣的,參考這位女明星
    首先聲明,非黑非粉,每個人都有優秀和不足的地方,客觀分析,請勿過度解讀。先從出自這位女星的名言「憑什麼讓別人了解你的辛苦」講起。重點來了,正當張大大滿臉疑惑的時候,她來了句「你往下看,哪個人不辛苦……憑什麼讓別人了解你的辛苦。」這句話的殺傷程度不亞於,妻子懷胎十月,臨產後憔悴虛弱,迫切渴望丈夫的溫暖和關懷時,對方來了句「哪個女人生孩子不疼」,能給到妻子想要的關愛嗎?你會覺得對方活得通透嗎?
  • 菁英校長的同理心教育
    如同前文提到的女學生,她既然已錄取史丹佛大學,學費和家境都不該阻礙她的求學之路。因此,我和教務長都樂於提供學生助學金。我們在史丹佛服務的16年中,已設法增加大學部學生的助學金,金額達8億美元,幾乎是2000年的5倍。我們會這麼做,關鍵在於同理心。
  • 面試加分思維二:與考官有同理心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面試都要求考生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給考官講述對一個現象的看法或者是對某件事的做法。在面試的作答中,有一種方式能夠更容易獲得考官的青睞,從而讓考官能主動給出一個較高的分數,就是和考官建立同理心,與考官產生共鳴。一方面是要在形式上與考官多互動交流,另一方面是要在內容上符合考官的預期。
  • 掠食同理心數值賞罰行為一覽
    導 讀 掠食同理心數值賞罰行為一覽,玩家在進行選擇過後同樣可以在遊戲中的同理心系統中看到自己的同理心數值。
  • 悅讀|運用同理心三步驟,讓你說話更容易被對方接受!
    不點藍字,我們哪來故事?真正的感同身受不是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待別人的處境,而是從別人的角度去體會別人的感受,然後給予真誠和關心!很多時候,由於認知和體驗的局限性,我們總是習慣性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到問題,然後開始「我覺得......,我認為......」。
  • 職場教育達人進化論-同理心在職業升遷中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職場教育達人進化論-同理心】每個人都要經歷從職場小白到職場精英的蛻變過程!人在職場,想要不斷進化,這1個特質值得你去刻意練習:同理心同理心在每個人的職業升遷中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是麼?!當你有了前這個特質後,你能大大增加在職場中打贏大仗、小仗的概率,但並不意味著你必然能取得關鍵結果,贏得關鍵勝利。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勝利還需要靠一丟丟運氣。
  • 人與動物的同理心,動物是否和人類一樣,相互理解思考?
    今天我們常用一個詞,同理心,指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將心比心。其實,早在達爾文的第二部重要的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就提出了人與動物同理心的概念,指的是人不僅與動物有相似的解剖特點,而且有相同的心理特徵,以此來證明人是起源於動物。人與動物心理的同質與異質當然,人與動物的同理心是有很大差異的。比如,人的同理心包括幾個內容。
  • 談六歲之前孩子的人格教育
    六歲之前孩子的人格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同情心、同理心,教孩子遵守遊戲規則,學會自製,學會分享。 一點兒都不早。 回答早的父母,通常沒有意識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等孩子大了,出現人格問題,再教育就困難很多。 責任心 教孩子自己收玩具,自己放回原處,自己弄亂的東西,只要有能力,就要自己收好,至少要陪著父母把東西收好。
  • 我們都是宇宙的孩子
    􀳀劉英團 「畫」是繪本的生命線,孩子憑藉圖畫來讀懂故事的脈絡或者理解圖畫提供的知識、信息。 充滿童真的繪圖,加上幾行寥寥的詩言,《一切在你心中》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睛,還有我的心。也正是這一特點,不管是絢麗的色彩,還是溫暖的文字,《一切在你心中》都給人一種很細膩、很美好的感覺。
  • 陳根:複製人類同理心,機器人怎麼理解機器人?
    文/陳根同理心是人類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是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也是指人們將心比心,心理換位的能力。顯然,這種能力除了幫助我們認識他人和理解他人外,也給我們提供了預測他人行為的可能,這意味著,人們能夠更好地合作。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當孩子能夠準確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並與父母和他人很好地溝通時,孩子自然會表現出一種非常自信的狀態。這種孩子從小培養起來的自信,會伴隨著孩子成長的每一步,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呢?一、 抓住孩子學說話的關鍵時期從出生開始,孩子就有了一種與母親溝通的模式。
  • 哈佛大學:孩子分心是本能,培養專注力的3個技巧,建議父母收藏
    當然專注力同樣也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能力,若是孩子沒有專注力,那麼上課溜號、寫作業三心二意等等都會經常發生。而專注力並非天生的,而是和3-6歲大腦發育高峰期時的培養有著密切的關係,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科學實驗發現:孩子分心是本能反應!
  • 同理心測試,通情量表 EMP,共情能力測試
    2021-01-03 12:45:53 來源: 科技料 舉報   通情量表EMP,又稱為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