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試試嗎?這款搭載AI的自動販賣機,能測試性格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5日電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出現了一款搭載人工智慧(AI)的自動販賣機,這款自動販賣機不僅可以分析使用者的活動,還能對其進行性格測試。據悉,該自動販賣機的試運行已於5日正式開始。

據報導,此次試運行是由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主導,其在位於日本東京江東區的日本科學未來館設置了這樣一臺搭載AI的自動販賣機。

據報導,使用者開始使用時,需要在自動販賣機的屏幕上輸入年齡和性別,並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之後這臺自動販賣機即可根據獲得的信息向使用者推薦一些館內的展覽。

在館內參觀的過程中,使用者只需在每個展區放置的終端上刷一下IC卡,系統便會得知使用者的參觀時長等信息。

最後,使用者再回到這款自動販賣機前,屏幕上就會出現對每個人性格的分析結果,包括「不膽小」、「具備行動力」等多種內容。

據介紹,此次試運行將會持續到7月上旬。主辦方表示,希望在無處不在的自動販賣機上搭載AI,使得人類與AI的溝通能變得更加便捷。

相關焦點

  • 【重口味】日本《昆蟲自動販賣機》優質蛋白來了!你敢吃嗎?
    種類繁多首先就是這臺在日本一些都市會擺上的昆蟲自動販賣機,你遠遠看會以為這是公園旁,或某個池塘旁邊設置拿來賣魚飼料的販賣機,但這臺機器裡賣的東西不是給魚吃的...(應該也行啦),而是設計出來給吃的,裡面將各種昆蟲(蟋蟀、龍蝨、毛蟲、螻蛄、螞蚱)加工之後,包裝起來拿進來賣的,不過因為圖片就告訴你是昆蟲了,所以也不會讓人產生誤會,就看你敢不敢買,敢不敢下手了!
  • 日本憑什麼成為世界第一的自動販賣機市場?
    眾所周知,日本是自動販賣機大國,是世界自販機密度第一的市場。根據日本自動販賣機系統工業協會2018年末的統計,日本自動販賣機的數量為2937800臺,約每43人就有1臺自動販賣機,這些自動販賣機的年銷售總額超過600億美元。在自動販賣機上,我們能從日本吸取哪些經驗?
  • 自動販賣機VS無人門店:誰是真正的零售新風口?
    阿里瘋狂入股、收購線下商超;京東要在全國範圍內開設百萬家便利店,僅在農村就將開設50萬家……這一股浪潮,或將直接改變整個百貨零售行業接下來的走勢。而同樣是在個風口之下,倡導無人管理且自動化運行的販賣機、門店等,似乎也有將成為新趨勢的跡象。而且關注這一趨勢,並不是只有急於開闢線下戰場的電商,還有積極轉型的傳統企業。
  • 蘋果自動販賣機在日本推廣 切塊水果新鮮不變味
    日本的蘋果自動販賣機(資料圖) 人民網東京4月29日電 近來,一種銷售蘋果切塊的自動販賣機出現在日本街頭。這是神戶一家公司在2011年首次開發的最新技術,使用了維生素C保存技術,可以有效保持水果的新鮮度。目前,在大阪和東京的一些地鐵站都設置了蘋果自動販賣機,深受上班族青睞。
  • 日本驚現昆蟲食品自動販賣機 月銷售額超50萬日元
    人民網東京1月10日電 據《讀賣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熊本市中央區一臺出售可食用昆蟲的自動販賣機近日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去年11月,他在熊本市設置了這臺自動販賣機。而所售昆蟲食品的批發商、昆蟲食品製造銷售公司「TAKE O」表示,昆蟲食品自動販賣機在日本全國都很少見。這臺機器最初1個月的銷售量約有500個,銷售額大約為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1483元)。 友田敏之表示,蟋蟀的口感其實和蝦差不多,「加上蛋黃醬或者辣椒麵會非常好吃。不過龍蝨、田鱉等昆蟲一般人不太能接受。」
  • 日本出現「昆蟲零食販賣機」蚱蜢、蠍子、蜘蛛多款任君挑選
    在日本亦無吃蟲的習慣,但有人竟看到路邊擺設販賣用昆蟲製成的零食販賣機,一包賣臺幣三、四百元,很多人認為太貴了。 日本網友在5ch論壇分享發現驚人的自動販賣機,裡面不是賣普通的飲料,而是「昆蟲零食」,品項包括成年和幼年甲蟲、狄氏大田鱉、龍蝨、螻蛄、蚱蜢、蟋蟀、蠍子、蜘蛛等等,還有賣綜合口味
  • MBTI職業性格測試:擇業時,你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嗎?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我們每個人都是特別存在的個體,都有著自己的性格特徵。現實生活中也往往自動和被動的打上各樣的性格標籤。「沉默寡言、大大咧咧、活潑開朗、孤僻……」各種性格的代名詞都會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或者身邊的人。
  • 雙語 | 自動販賣機根據心情發放「精神小食」
    斯塔馬克在一個新聞聲明中說:「我們所居住的社會中,大多數人都能滿足大部分物質需求,但我們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卻往往沒有被滿足。」科芒德爾補充說:「通過這種有趣的互動藝術品,我們希望人們能找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來談論我們內心都更需要的一些東西,增強人們對一項重要事業(心理健康)的意識。」
  • 你敢吃嗎?日本驚現首部昆蟲零食販賣機
    你敢吃嗎?日本驚現首部昆蟲零食販賣機(圖片來自:GAMERSKY)  目前,販賣機上畫滿昆蟲圖樣,並沒有真正的昆蟲,還在補充當中,引得無數人圍觀,但是更多的人只是看看,這種昆蟲美食,食用的話還是需要不小的勇氣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 連掛兩次華為性格測試,我性格就那麼差嗎?丨性格測評要怎麼準備
    並且,人才不一定能在簡歷上都能體現,面試一個人需要HR1-2小時的時間成本,尤其在春招緊張而短暫的過程中,每面試一個不符合的要求的人,約等於錯過了一個合適的人。HR也想早點找到合適的人提前close file啊!所以,對於大企業的HR(當然,最近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慢慢開始將目光投向這些了)來說,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額外的手段幫他們去篩選人才。
  • MIT研究人員創造了一艘能搭載兩名乘客的自動駕駛船隻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總是能想出瘋狂的新技術,周一他們公布了另一個新項目:一艘能夠運送乘客的自動駕駛船隻。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其他突破相比,它更平凡一些,但它仍然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工程壯舉。這艘船被恰當地命名為 "Roboat II"(取其前身 "Roboat "的名字),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五年實驗的產物。
  • 荔枝說:性格測試刷屏 這些年火過的性格心理欲望愛情測試
    儘管渠道被封,但是愛做性格測試的盆友圈恆定不變╮(╯▽╰)╭   你還記得這些年曾經認真做過的性格測試嗎?   ……   ╮(╯▽╰)╭有人能懂一個孤獨的萬人迷的悲桑嘛?   看腳趾長度知道一個人的命運
  • 萬能鑰匙wifi自動解鎖真的能解鎖wifi密碼嗎?
    智慧型手機給我們生活的確帶來了極大的便捷,為了能更好地使用手機更多功能和網絡服務,基本都會通過wifi連接進入網絡,光靠手機流量的話,不僅資費昂貴,速度也不如wifi來得快,但這僅僅局限於自家的無線路由器,想在外面或者隨便一個位置就能輕鬆連接到wifi並不容易,畢竟他們都設置了密碼,
  • comma.ai創始人:特斯拉應出售自動駕駛晶片 與英偉達形成競爭
    【TechWeb】10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商comma.ai的創始人喬治·霍茨(George Hotz)認為,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應該出售其自動駕駛晶片,與半導體廠商英偉達形成競爭。
  • 測試手機個性 樂嘉解密你的性格顏色
    追求完美、思想深邃,是他們不變的個性,也正是因此,很多的哲學家出自藍色性格的人。由於他們善於分析,條理清晰,更是將一切進行的非常的有度。HTC近些時日的表現,到時非常吻合藍色性格,一款金字塔所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讓你不得不佩服,其堅韌的性格。
  • 日本街頭驚現恐怖販賣機!專賣昆蟲零食,廣東人看著都想吐…
    在一輛搭載著末日倖存者的列車裡,由於尾部車廂食物短缺,貧民們只能吃這種用蟑螂做的能量塊度日…    雖然廠長就是傳說中「什麼都吃」的廣東人,但以前看到這段情節的時候還是覺得噁心到吐。  福建人都比這好吃多了!
  • 趣味測試-五款美食靠直覺選一款,立馬測出你的性格特點,神準!
    生理心理學中講到,我們的飲食習慣決定了我們身體內的各種營養元素的比例,而這些營養元素的比例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很多對於食物的選擇就折射出了我們的性格熱點。所以,這就造就了一些妙趣橫生的測試-在你不餓,不渴的狀態下,下面的五種食物憑第一感覺選一款最想吃的,分分鐘測出你的性格,優缺點暴露無遺,你敢挑戰嗎?A.芒果刨冰B.
  • 繼續缺貨的Redmi手錶你還在等嗎?不如試試這款平價運動手錶
    說到運動手錶,可是最近智能穿戴領域大火的產品,小米最近發布會也推出了一款Redmi手錶,平民的價格剛開賣就一搶而空,可見市面上對手錶的消費需求還是非常旺盛。與其等待Redmi手錶再次開售,不如試試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運動手錶:咕咚F4。
  • Roadstar.ai 自動駕駛樣車上路,深度融合技術路線能否超越Waymo?
    這輛車來自Roadstar.ai,這是一家今年5月成立,橫跨矽谷與深圳兩地的自動駕駛公司。公司三位聯合創始人佟顯喬(CEO)、衡量(CTO)、周光(首席機器人專家),曾供職於Google、蘋果、特斯拉、英偉達、百度等公司,擁有豐富的自動駕駛經驗。佟顯喬在今年6月接受新智駕採訪時稱,公司的目標直指L4級別自動駕駛,希望成為中國最強戰隊。
  • 邁爾斯-布裡格斯(MBTI) 性格測試
    即使你從沒用過邁爾斯-布裡格斯性格測試工具來了解你的性格類型你也或許至少見過這些縮寫這是全國最受歡迎的性格測試超過200萬的成年人用這樣的在線工具來確定自己的性格類型令人震驚的是 財富100強中有89家公司實際用這個測試來招聘和提升員工邁爾斯-布裡格斯性格類型指標的歷史也就是MBTI測試以及它如何成為評估性格類型最著名的方法之一的凱薩琳·布裡格斯和伊莎貝爾·布裡格斯·邁爾斯並非世界聞名的心理學家她們只是對人格研究感興趣的母女兩人基於對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