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研究人員創造了一艘能搭載兩名乘客的自動駕駛船隻

2020-10-27 cnBeta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總是能想出瘋狂的新技術,周一他們公布了另一個新項目:一艘能夠運送乘客的自動駕駛船隻。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其他突破相比,它更平凡一些,但它仍然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工程壯舉。

這艘船被恰當地命名為 "Roboat II"(取其前身 "Roboat "的名字),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五年實驗的產物。Roboat II比原版更大、更智能,能夠支持更多的重量。

研究人員開發這種船隻的幾個原因如下。首先,這個項目背後的團隊肩負著為荷蘭阿姆斯特丹市打造 「世界上第一支 」自主船隊的任務,所以Roboat II的開發是這個義務的一部分。

然而,即使在這個狹隘的目標之外,Roboat II也可以在全球其他城市發揮巨大的作用,只要它們有運河或水道。像這樣的小型自主船隻可以舀起垃圾,運送包裹,甚至作為自動駕駛的水上計程車,將人們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一個地方。這裡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Daniela Rus說:「我們正在開發可以運送人員和貨物的Roboat船隊,並與其他Roboat連接,形成一系列自主平臺,實現水上活動。」

當然,雖然Roboat II本身可以搭載兩名乘客,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一定要搭載。目前的設計至少可以說是簡陋的,沒有合適的座椅、保護欄和儲物空間。然而,作為一個概念驗證和一個小得多的船的第二次迭代,Roboat II是一個相當大的成就。

Roboat II長6英尺(1.8米),它使用類似於在自動駕駛汽車中找到的算法來導航。Roboat團隊目前正在研發一款4米長的「全比例 」水上交通工具,它將能夠搭載4到6名乘客。

相關焦點

  • MIT自動駕駛船下水!可搭載6人過河,誤差不到0.17米,北大博士畢業生...
    試乘火爆,據悉,僅10 月12日當天,Apollo GO 自動駕駛計程車約車訂單就累計達到了 2608 單。 作為最貼近我們生活的人工智慧場景之一,自動駕駛技術一直備受關注,從谷歌 Waymo 到國內的百度和滴滴,都在加緊研發推進。
  • 陳景輝:自動駕駛與乘客優先|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006
    雖然自動駕駛汽車所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例如降低交通事故率、減少人員傷亡、減輕環境汙染、緩解交通擁堵等,但只要自動駕駛汽車仍然會不可避免地引發碰撞,一般民眾、社會輿論和理論家的關注焦點,就會迅速集結到這件事情上來,尤其是涉及生命損失的碰撞。生命損失既是一個道德上至關重要的話題,也是一個法律必須回應的話題。
  • 研究人員提出優化方法跟蹤自動駕駛軌跡 減少跟蹤誤差/降低計算量
    (圖片來源:techxplore.com)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在乘坐網約車時,有人也許會不同意GPS應用程式建議的「最快」路線,因為乘客或司機知道「更好」的路線?而為了讓自動駕駛汽車真正被社會所接受,自動駕駛汽車的乘客體驗必須與人類駕駛的車輛一樣舒適,包括能夠選擇「最佳」或更舒適的方式達到目的地。事實證明,尋找「最佳」或更舒適的方式是一個極其困難的計算挑戰,不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研究人員們卻想出了解決方案。
  • EasyMile推出升級版自動駕駛班車EZ10
    據外媒報導,早在2015年,EasyMile推出了EZ10無人駕駛公交車,這種班車已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工業園區和新加坡的公園投入運營。現在,該公司已宣布EZ10的升級版,重點關注乘客安全性和舒適性。EasyMile表示,它已經部署了230個無人駕駛項目,自發布以來已經運送超過38萬名乘客,行駛裡程已超過60萬公裡。升級後的EZ10保留了類似的外觀設計,該公司正在關注國際擴張。全新的最後一英裡電動班車周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2019年全球公共運輸峰會上首次亮相,並且正在尋求在工廠和機場等大型場所周圍運送人員的運營商。
  • 聯邦快遞聯手Reliable Robotics打造自動駕駛貨運飛機
    據Reliable Robotics的一份新聞稿稱,該公司於上個月完成了兩架遙控駕駛飛機模型的試飛。該公司在發布會上表示:「在第一次飛行中,飛行員按下遠程用戶界面上的一個按鈕,無人駕駛四座Cessna 172 Skyhawk (C172)就能自動滑行、起飛和降落。
  • 一艘渡輪在太平洋失聯 船上載有逾80名乘客
    【環球網報導】法國《費加羅報》1月31日報導稱,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於當地時間1月31日證實,已經與太平洋中部海域載有逾80名乘客的一艘渡輪失聯。31日,吉里巴斯有關部門確認了上述消息並指出,這艘船上共拉載80名乘客及5名船員。
  • MIT論文解析:「好用」的自動輔助駕駛背後,是犧牲了 「安全」嗎
    在自動駕駛過程中出現突發狀況時,如何讓駕駛者及時且安全地接管控制汽車是一個汽車行業爭論已久的難題。而這也正是行業內稱作L3級別自動駕駛、甚至是L2級別自動輔助駕駛急需解決的問題:用戶到底該不該信任這一類「人工智慧輔助的駕駛系統(AI-assisted driving system)」?其實業界針對自動化場景下人類行為的研究已經有超過70年的歷史了。
  • 「小車看百度,大車看深蘭」,自動駕駛公交駛向千億藍海市場
    在自動駕駛小車賽道,百度、特斯拉等已經領跑行業,那麼,智能時代的公交車應該是什麼樣的?「小車看百度,大車看深蘭」。深蘭科技推出的熊貓智能公交給出了答案,不僅實現了AI智能駕駛,還有手脈支付、無人零售等功能,改變了人們對公交的傳統認知。還有什麼能比自動駕駛更熱?
  • 撞一個人還是撞五個人,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選擇?
    自動駕駛汽車已經上路接受檢測,將來也會碰到類似的難題,它也必須做出相應選擇。 比如,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剎車失靈或者來不及剎車的情況下,正好道路前方有五人闖紅燈,而車上有兩名乘客。此時,自動駕駛汽車有兩個選擇: 1. 繼續前行,撞死不遵守交通規則闖紅燈的五人。 2. 為避開五人轉而撞向路障,車上兩名乘客喪生。
  • 谷歌Waymo正式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在乘客確認以後,完全無人駕駛的克萊斯勒Pacificas會將乘客帶到目的地。在汽車需要變道時,內有語音系統提示乘客汽車要變道了,不過變道的過程比較生硬。另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操作是這輛計程車成功越過了三條車道,左轉進入停車場,這對於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
  • Waymo無人車報告:通往自動駕駛之路
    例如,通過我們早期的乘坐項目(在4節中進一步介紹),我們已經開發和測試了一種能使乘客可以清楚地表明目的地,指揮車輛靠邊停車,並聯繫Waymo的用戶界面。非碰撞安全我們針對可能與車輛相互作用的人群進行物理上的安全處理。例如,電子系統或傳感器的危害,可能會對乘員、車輛技術人員、駕駛員、急救人員或旁觀者造成傷害。
  • 空客飛機採用自動駕駛/圖像識別技術自主起飛 為飛行汽車奠定基礎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一架空客(Airbus)飛機利用由計算機視覺系統提供支持的自動駕駛技術,成功自動起飛,標誌著自動飛行汽車的實現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圖片來源:空客)當地時間1月16日,空客宣布其在2019年12月18日進行了自動飛行測試。測試機組包括兩名飛行員、兩名飛行工程師和一名試飛工程師,機組人員在4小時內進行了8次起飛操作。一般來說,飛機會與儀表著陸系統(ILS)通信,ILS會依靠跑道上的無線電廣播在起飛過程中,對飛行員提供指導,而且需要傳統的機場基礎設施才可以啟動飛行。
  • 最全自動駕駛技術匯總 全面解析Waymo自動駕駛安全報告
    Waymo將自動駕駛相關的「安全性」進行了細化,劃分為:行為安全性(上路行駛時的駕駛決策)、功能安全性(安全操作,包括備份及冗餘)、碰撞安全性(對車內人員的防護能力)、操作安全性(乘客與車輛間安全性與舒適性的交互影響)及非碰撞安全性(與車輛進行交互的人員的安全性)。
  • 地平線與清華大學-豐田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慧研究中心開展合作
    近日,地平線與清華大學-豐田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慧技術聯合研究中心開展合作,充分發揮地平線在自動駕駛晶片方面的領先優勢,賦能前瞻性產研項目,推動自動駕駛研發與成果轉化。該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慧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於2018年4月由清華大學與豐田公司聯合成立。
  • 美國潛水船燃燒沉沒,船員拋棄乘客搶先逃命,34人遇難
    美國加州又是一個不眠夜,相反與漆黑的夜空所相襯的,則是海面上熊熊燃燒的大火,一艘滿載乘客的船隻發生大火併沉入海底。根據美國海岸警衛隊消息,美國加州南部外海一艘商業用潛水船發生嚴重事故,船上有5名船員被一艘附近的遊艇救起,但是仍有33名乘客和1名船員下落不明,截止到周二晚間,已經有25人被確認死亡,另有9人仍處於失蹤,但這失蹤的9人估計也兇多吉少,目前對剩餘倖存者的搜索已經於周二晚間中止。
  • 倫理學家靠邊站 ,律師才是解決自動駕駛「電車難題」的定海神針
    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杆?在自動駕駛時代即將來臨時,這個倫理學實驗有了新的意義。如果遇到類似的難題,自動駕駛汽車是選擇保護乘客,義無反顧撞向五名路人呢?還是保護路人犧牲乘客?顯然,這個決定不應該由自動駕駛汽車來做。如果從理論上來講,開發算法的軟體工程師在這裡將扮演上帝。
  • 我和一位前 NASA 航天專家,聊了聊日產自動駕駛技術
    另外,我們可以想像未來無人駕駛汽車如果出現爆胎拋錨的情況,或者無人駕駛計程車內的乘客遇到突發疾病,這些都需要人工幹預,而機器解決起來非常困難。 日產認為,當這種情況發生在無人駕駛車輛上時,就需要後臺人工介入。通過人類的經驗和應變能力,幫助車輛解決問題,脫離困境,重返自動駕駛模式。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與其他網絡終端相比,自動駕駛汽車具有可移動性,網絡安全不僅涉及車輛本身,還涉及公共安全。如果遭到不法分子的遠程攻擊,可能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我國目前出臺的《網絡安全法》還無法應對自動駕駛全場景下的網絡安全問題。另外,我國目前缺少專門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網絡安全的實施指南或指南性文件。
  • 中國研製的自動駕駛「空中計程車」在韓國試飛
    日前,據媒體報導,韓國首爾市政府11日在首爾汝矣島上空開展了「空中計程車」無人試飛活動,一款中國研製的自動駕駛飛行器參加試飛。據首爾市政府介紹,本次試飛活動由首爾市與韓國國土交通部聯合舉辦,旨在驗證自動駕駛空中飛行技術,為培育相關領域專業人才、引領下一代綠色城市航空交通發展奠定基礎。
  • 蘋果專利:研發自動駕駛 VR 乘坐系統,帶來沉浸式乘車體驗
    我們同時看到有專利非常詳細地探討了用於自動駕駛汽車平時顯示系統的先進手勢操控系統。今天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公布了一項蘋果專利。它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在市場上,但這確實很酷。蘋果指出,這一 VR 系統可以應用於「一輛所有人都是乘客的『自動駕駛』汽車」。VR 系統或許可以令自動駕駛汽車變得更安全,更小,和成本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