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0月份開始,隨著義大利科學家一篇文章的發表,「宇宙牆」的概念正是進入了公眾視野,難道我們真的是被外星人通過「宇宙牆」隔離了嗎?
「宇宙牆」的由來
我們先來看一下義大利科學家發表文章的核心內容,那就是「在距離我們100多億光年的波江座,發現了一條橫跨35億光年的真空帶」。所謂的真空帶,其實就是宇宙物質密度非常低的空間地帶,那裡幾乎沒有任何恆星、行星、星雲等星際物質,顯得異常空闊,就像一堵無形的牆一樣把裡面的宇宙空間包裹起來。「宇宙牆」的概念,其實是媒體在翻譯時,根據發布的文章內容人為創造的一個概念,實際上它和我們認知的實體牆有極大的差別。
」宇宙空洞」產生的原因
當前天文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宇宙來源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隨著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奇點爆發,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各種物質全部釋放出來,同時釋放的還有巨大的能量,形成了宇宙空間和組成宇宙的各種星體。而且目前宇宙還在加速膨脹過程中,我們的可觀測宇宙範圍只是在半徑465億光年範圍之內,根據哈勃常數,宇宙邊緣的膨脹速度已經達到了光速的3倍,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宇宙的邊際在哪裡。
從宇宙的不同尺度看,宇宙的膨脹是不均勻的。從宏觀尺度來看,根據科學家的估測,在暗物質和暗能量的驅動下,形成了宇宙的膨脹力,推動宇宙整體向外膨脹。而在中等尺度下,星體之間佔據主導地位的是萬有引力,通過相互之間的引力作用,密度大的宇宙空間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物質聚集在一起,而密度小的空間裡,其組成物質會逐漸被密度大的區域所吸走,從而形成宇宙物質密度極不均衡的狀況,也就是星系越來越密集、虛空越來越虛空。
「宇宙牆」的出現說明什麼問題
於是我們在看星系圖的時候,不難發現在眾多螺旋星系之間,還存在著廣闊的黑暗之地,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宇宙空洞」,「空洞」裡物質密度非常小,而且異常黑暗寒冷,其溫度要比宇宙背景溫度(3k)還要低一些。
只不過義大利科學家發現的這個區域,要明顯大於一般的宇宙「空洞」,這可以說明幾個問題。一是波江座的星系比較密集,只有質量非常大的星系團,才能夠從邊緣區域吸收更多的星際物質。二是波江座大質量的星系團數量較多,而且距離相對較遠,在各自引力作用下,把「空洞」物質向四面八方同時吸引出去。三是這個「宇宙空洞」只是體積大一些,根本沒有「圍牆」的外觀,仍然呈現「球體」形狀,和其它空洞沒有必然聯繫,從大尺度看,都是呈點狀隨機分布,根本沒有把內部的宇宙空間給包裹起來。
總結一下
「宇宙牆」只是人們對較大宇宙空洞的一個形象比喻,它沒有牆的實體,也沒有牆的連續性,它只是宇宙膨脹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其大小只能決定于波江座的星際特徵,絕非外星人所為。現在對於一些科學解釋比較困難或者模稜兩可的宇宙現象,有時人們習慣於把它歸結為外星人所賜,真的是簡單粗暴,沒有一點科學依據,也不符合科學精神。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