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絕對可以用「盛世」一詞來形容20世紀,因為許多現代科學的基石理論都是在20世紀被提出的,例如著名的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等。
而更重要的是,在這些理論的指導下,人類實現了千百萬年的夙願之一——踏足浩瀚的宇宙空間。
隨著初入宇宙激動的心情慢慢平復,一個讓人感到愕然的現實出現了人類面前:一片「死寂」。這跟最開始的計算和判斷根本不符,甚至嚴重矛盾。
其實,在還尚未開化的史前時代,原始人類就幻想浩瀚的星海中有和人類一樣的「人」,他們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到了古代,這種幻想在文人騷客筆下轉化成了一篇篇動人的神話故事,讓人讀了之後心弛神往。
而到了現代,科學的興起讓人類的幻想更加的具體化,那些擁有無窮法力的「神」變成了跟人類一樣的碳基生命,只不過他們的科技水平可能遠比人類先進。
但是現實好像跟人類開了一個玩笑,不要說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了,就連最原始的細胞都沒在宇宙中發現。
如果宇宙是一片看不到盡頭的大海,那麼地球就是海中唯一的孤島,而人類則是這座孤島上唯一的智慧生命。
為了尋找外星文明,人類近大半個世紀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例如向宇宙各個方向發射大量無法自然產生的無線電波、發射攜帶人類和地球信息的宇宙探測器等等。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如果單純地從概率上看,宇宙中有外星人的概率是遠遠大於沒有外星人的概率的。
然而,即便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概率無限大,但是人類迄今為止並未發現他們的痕跡卻是一個不用爭辯的現實,他們到底在哪呢?
為了對這個矛盾的情況進行解釋,科學家們大開腦洞提出了許多猜想。這其中有荒誕的讓人啞然失笑的,也有真實的讓人細思極恐的。但是要說認可人數最多、最顛覆常識的,還要數到「實驗室假說」。
該假說是從1973年提出的「動物園假說」中演化而來,大體意思和「動物園假說」相同,即人類所在區域其實是外星高級文明單獨隔離出來的「實驗室」,所以人類對外「呼喚」才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同時也沒有在宇宙中發現任何外星文明存在的痕跡。
這就像身處人類實驗室中的老鼠,除非人類願意,否則它們根本不可能和實驗室外面下水道中的老鼠取得聯繫。
之所以這個假如會得到許多人的贊同和擁護,其實和人類最開始的發展歷史有關。例如人類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直到今天科學家們也沒弄清楚這個文明究竟如何起源的,更沒弄清楚他們為什麼一出現就在建築、天文、數學等方面有輝煌的成就。
所以結合這個理論之後有人大膽猜想,人類發展早期會不會曾經得到過「實驗室」外面的某些引導呢?而那些所謂的神話故事又真的僅僅是故事嗎?
不只是蘇美爾文明的例子,近些年來自義大利一所天文臺的驚人觀察結果,似乎又給「實驗室假說」增加了幾分可信度和真實性。
發表在《新科學家》雜誌的論文稱,在距地球150億光年的位置有一個波江星座(Eridanus constellation),他們在這個星座中發現了一條長約35億光年的奇特空間帶。
按照觀察結果來看,這條空間帶中不僅沒有任何的天體,甚至可能連宇宙中隨處可見的宇宙塵埃都沒有,可以說是一個絕對真空的區域。
因為這條空間帶就像一堵牆一樣將空間分為兩半,所以科學家給它取了一個非常貼切的名字——「宇宙牆」。
事實上,人類在宇宙中並非僅發現過這一個「宇宙牆」,早在二十一世紀初就曾發現過與之類似的虛空帶,只不過那條相對較短只有10億光年左右。
論文中還稱,以人類目前對宇宙的研究程度來看,根本無法對這條奇怪的空間結構進行解釋,也就是說「宇宙牆」究竟是什麼、如何形成的,目前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然而一些贊同「實驗室假說」的人認為,宇宙牆的存在實際上恰好證明了「實驗室假說」的真實性。
因為這道宇宙牆可能就是實驗室的「圍牆」,它將人類囚禁在有限的空間中,供外面的外星文明研究和觀察,而這道牆的另一側才是真正的宇宙空間,同時也是科學家們最初推算的「熱鬧」的宇宙空間。
就像印度洋上的「哨兵島」一樣,此時島上仍處於石器時代的「哨兵人」,肯定無法想像島外的世界是如此的熱鬧,同時也無法想像島外的人其實一直在默默的觀察和研究著他們。
當然了,並非所有人都信服這細思極恐的「實驗室理論」。有些人認為這宇宙牆不是外星人囚禁人類的圍牆,而是兩個宇宙碰撞產生的交界線。
在多重宇宙理論中,宇宙外面還有無數個宇宙,這些宇宙像泡泡一樣懸浮在人類無法理解的空間中,而當兩個泡泡碰到或者快要碰到一起時,交融的地方就會產生這樣的絕對虛空地帶。
總而言之,無論宇宙牆是囚禁人類的圍牆,還是兩個宇宙相交的地方,它的存在都說明了一點,那就是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仍然不夠透徹,其中還有許多顛覆性的事實等著人類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