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 李陽
第91屆(2014年秋季)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將於10月12日~15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屆時,將有來自海內外近30個國家的10萬餘食品和酒類行業參展,展出面積達17.5萬平方米,規模為歷屆最大。同時,在國博中心南廣場上,還將開設2000多平方米的特色美食展。從過去幾屆糖酒會的規模來看,到展人數在15萬人次以上,不負「天下第一會」之譽。不過,無論是外地專業客商還是普通市民,要把接近18萬平方米的會展場館逛完,顯然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那麼如何迅速找到對應展位?市民如何快捷找到美酒美食?商報記者將一一為您呈現。
交通:展館內將設擺渡車
商報記者從糖酒會組委會方面打探了解到,為方便廣大參展參會人員順利往返展場,糖酒會組織機構與重慶市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制訂了交通組織方案。
到達重慶國際博覽中心的最佳交通方式是乘坐軌道交通,軌道6號線國博專線可直達國博中心。對於外地入渝的客商來說,熟悉3號線和6號線的換乘點紅旗河溝頗為重要。記者了解到,軌道交通首班發車時間為06:30,平日抵達國博中心的首班車時間為07:41;平日離開國博中心的末班車時間分別為20:27,雙休日則是20:29。會期將加密軌道交通班次,根據人流量適時調節運力。
在公交方面,目前572路、685路公共汽車,鴛鴦至博覽中心北站的博覽會展專線公共汽車可直達國博中心。對外地客商來說,要注意乘坐607、618、620、623、628、633、684路公共汽車到鴛鴦後,換乘博覽會展專線抵達國博中心。會期也將加密公共汽車班次。值得注意的是,展會期間將國博中心到鴛鴦的專線大巴,從中心北站、南站始發,經停輕軌鴛鴦站,終點至鴛鴦,以提高展商和觀眾離場尖峰時段的交通運輸能力。
到達展會後,展館擺渡車將減輕客商們逛展的負擔。在國博中心南、北登錄廳之間,將開通順時針單向循環擺渡車,並在展館東側的悅來大道、南側的國博大道、西側的悅來濱江大道和北側的同茂大道設置上下客點,提供區域內的免費擺渡。
導航:看圖抵達目標展位
近幾屆糖酒會,參展企業均在3000家以上,儘管組委會官方尚未最終公布第91屆糖酒會參會企業數量,但據記者從相關人士處打探的消息來看,參展企業仍將達3000家以上,包括海內外近30個國家的10萬餘種食品和酒類商品。這些企業將分布在國博中心13個展館、17500平方米麵積上,如何「指哪打哪」迅速找到自己關注的行業、企業和品牌?
據了解,國博中心分為完全對稱的南北兩館,也設有南北兩個登陸廳。從南登陸廳進入後,走過暫未使用的S7和S8展館後,左邊的S6和S4連續兩個展館為調味品展區;左邊的S2,以及右邊連續三個展館S5、S3和S1為食品及飲料展區,其中,國際食品將在S1館展出。
走出S館,到達國博中心的中心,在多功能廳內,設置的有食品及飲料展區、廣告文化節媒體展區,多功能廳門前的廣場上還設有廣場食品展區。
穿過多功能廳展區後,將進入北館。
此時的左右兩邊三個館,展出的是葡萄酒和國際烈性白酒,包括右邊的N1和N3以及右邊的N2館。繼續前行,左邊的N4館設有包裝展區和食品機械展區;N6館設有食品機械展區和國際機械展區;右邊的三個展館N6、N7、N8三個館則均為酒類展區,屆時茅臺鎮上的貴州茅臺、酒中酒,以及重慶的詩仙太白、天子窖等均將出現在這一塊展區中。
走過N8館後,將進入國博中心北登陸廳,13個展館逛完,可以在北廣場乘坐公交車或大巴專線回城,也可以前往軌道站乘坐軌道交通回城。
相關
美酒遇上美味 「特色」讓你品個夠
重慶以美食聞名海內外,糖酒會來到重慶也「入鄉隨俗」起來。記者了解到,10月10日至15日,重慶市政府和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將舉辦重慶特色美食展,與糖酒會形成呼應,也讓糖酒會變成美酒+美食的大會。美食展上將會有哪些引爆食慾的美食呢?
臺灣大廚「空降」現場
「本次特色美食展將依託糖酒會這一成熟平臺展開,充分利用糖酒會的知名度及吸引力,展示重慶美食的特色及風採。」美食展承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美食展將於糖酒會相互呼應,特色美食展的舉辦,也將為糖酒會帶來更多的人氣,提高重慶市民對糖酒會的參與度和互動性。
記者昨日打探了解到,此次美食展共分為4個主題展區:重慶風味燒烤小吃區、全國特色小吃區、臺灣士林美食區以及快樂地帶。
重慶風味燒烤小吃區將集中展示重慶老字號小吃、特色小吃及鄉村美食;全國特色小吃區將集中展示各地名特小吃;快樂地帶主要為市民提供一個休息、就餐的環境,同時12日起,每天中午12點到1點半,來快樂地帶就餐的參展商和觀眾,還可享受由重啤集團帶來的啤酒暢飲和精彩紛呈的節目表演。
最為惹人關注的或許為臺灣士林美食專區,該展區由香港威聖展會公司承辦,臺灣廚師直接進駐展區,帶來臺北百年士林夜市美食的原汁原味。屆時,臺灣大廚將通過蚵仔煎、烤鮮奶、大腸包小腸等街頭傳統風味小吃的驚喜「空降」,將集中為重慶市民提供一次「舌尖上的寶島」的新鮮體驗,同時搭配沿襲臺灣道教文化的「三太子」品牌特色表演,臺灣廚師食藝現場直播等活動,淋漓盡致地展示臺灣當地小吃和本土菜品文化個性。
「美食團」備足巴渝特色
作為糖酒會的主場,以美食聞名的重慶顯然要大顯身手。為展現重慶美食特色及風採,重慶各區縣商委還組織地方特色美食以組團的形式參展。
沙坪垻區「美食團」將帶來重慶市磁器口的陳昌銀麻花、張老漢酸辣粉(純手工酸辣粉)等;北碚區「美食團」則有膳好飲食的特色麵食、曾魏麵館、鑫百利食品、縉雲食品等特色美食。而在璧山區「美食團」,兔丁、板兔等璧山特色顯然是不可缺少的,屆時,風味源食品將帶來璧山板兔、蠶絲兔、兔丁,三六九食品則將擺出火鍋、魚調料等璧山特色。
除了地方「美食團」,重慶民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兩大品牌「大西南鄉野菜」、「百年江湖」將在美食展上隆重推出各種特色菜品,重慶市菜香源餐飲文化有限公司、重慶渝風堂餐飲有限責任公司等重慶大型特色餐飲企業也將參展,擺重慶江湖菜盛宴。
美食展上「蹭」商機
據組委會人士介紹,本次特色美食展參展商家將達200餘家,招商業態囊括重慶特色餐飲及小吃、中華名小吃、港澳臺小吃、休閒餐飲等。
美食展帶來的巨大客流成為相關產業尋找商機的平臺,其中有些與「吃」甚至「八桿子打不到」一塊去。
記者了解到,除餐飲業態外,重慶民興葡萄酒有限公司將把自己釀造的紅酒產品帶到美食展,重慶璧山曦野雕刻藝術有限公司在美食展上亮相的東西則與吃沒甚關係,不過享用美食之餘,其帶來的微雕勢必將吸引不少眼球。
組委會表示,豐富的參展業態,將吸引更多市民的關注,滿足市民的不同需求,將使特色美食展成為一個影響力大、市民參與度高、代表巴渝風採的多元化品牌展會。
美食點擊
江湖菜
談及重慶美食,川菜是少不了的主角之一,渝風堂以及菜香源將展出特色渝派川菜。當然,在重慶,說起川菜,人們先想到的是「江湖菜」,而提起「江湖菜」,則不得不想起「百年江湖」等品牌,粉蒸肥腸、洪湖蓮藕湯、滷菜、尖椒兔等經典重慶江湖菜,在海內外留下了回味無窮的麻辣爽口,不少外地客人品嘗後,還會將滷菜、尖椒兔等特色菜打包乘飛機帶回家。美食展上,以「百年江湖」為代表的重慶江湖菜將亮相。
重慶小面
南方人不以麵食為主,但重慶小面在重慶卻是人人愛。美食展期間,曾經在「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麵食節」打響了知名度,最後還榮獲「中華特色麵食獎」的「曾魏」面將把麵館「搬到」展會現場為來往客商煮重慶小面。
鄉野菜
蜀南竹海、武陵山脈、貴州梵淨山……說起這些地名,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美景,但如今卻與美食掛上了鉤。美食展上,原材料包括雲南的野生菌類、貴州梵淨山的蕎粉系列、神農架高山風吹肉系列、武陵山脈的野生雞樅菌等在內的「西南風」十足的大西南鄉野菜將登場。
陳麻花
說起磁器口的陳麻花,到磁器口一遊者,幾乎都會買上一袋,就像到天津要去嘗一下「十八街」麻花一樣。集香、酥、脆為一身的「陳麻花」甚至結合重慶人愛吃辣的特點,推出了辣味的麻花。目前,「陳麻花」旗下已包括「陳昌銀」、「古鎮陳麻花」、「磁器口陳麻花」等十多個品牌,糖酒會美食展上,參會客商將很方便地可以嘗到在全國頗負盛名的「陳麻花」。
巴渝小吃怪味胡豆
在重慶,有一種名叫「怪味胡豆」的小吃幾乎可以在任何一家商店都可以買到,麻辣脆香的味道深入人心。但或許很少有人知道,重慶的怪味胡豆至今已經有112年的歷史,公元1897年北碚鎮的「進口香」炒貨鋪便開始了怪味胡豆的生產,當時取名為挨刀胡豆。挨刀胡豆是熊茂仁在巴渝民間文化、在獨特的油啄母胡豆基礎上,經過工藝的調整再加以自制秘方的香料加入油啄母胡豆中演變而成。糖酒會美食展上,怪味胡豆等將代表巴渝小吃迎接八方來客。
大腸包小腸
大腸包小腸是臺灣一種小吃,發源於臺灣花蓮的客家人出門工作時的點心。切開烤過的糯米腸,夾住體積較小、烤過的臺式香腸,塗抹醬油膏等醬料,用炭火或爐火烤熟後,加上生大蒜和臺式酸菜即成。
蚵仔煎
(閩南語為ou a jian 都是第一音)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發源於福建泉州,在臺灣、廣東潮汕等地經典的漢族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區人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偶像劇《轉角遇到愛》中羅志祥所飾演的男主角,就是出身夜市販賣蚵仔煎的小夥子。
銅鑼燒
銅鑼燒又叫黃金餅。因為是由兩塊像銅鑼一樣的餅合起來的,故而得名銅鑼燒。是一種烤制麵皮、內置紅豆沙等夾心的甜點,也是日本的傳統糕點,更是深受小孩子喜愛的日本卡通人物哆啦A夢最愛的食品。
章魚小丸子
章魚燒又名為章魚小丸子,章魚小丸子起源於日本大阪,原名「章魚燒」,其歷史要追溯到大正年代,創始人是日本著名美食家—遠藤留吉先生,素有皮酥肉嫩、味美價廉之特點,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國粹小吃。章魚小丸子的成分主要是章魚、章魚燒粉、柴魚片、海苔、色拉醬、章魚燒醬等。
一口蟹
一口蟹又叫做珍珠蟹,遠洋漁船捕獲後通過急速冷凍保留其鮮味,退冰後沾上馬鈴薯粉進行油炸,和蒜頭、香料一起拌炒,最後撒上胡椒鹽。大小剛剛好,不必剝殼,油炸後整隻都可吃下去,卡滋卡滋香酥脆,散發濃濃的蟹香味,一口接一口很涮嘴,對於不喜歡弄得滿手都是蟹殼而一樣喜歡吃海鮮的饕客來說最適合。
轟炸魷魚
2013年起,轟炸大魷魚興起於臺灣各大美食夜市,是一款地道的寶島特色休閒小吃。2013年底由食界玩家引進大陸,轟炸大魷魚精選最大尾的深海大魷魚,進行整形、去皮、醃製、裹漿、上粉等多道加工工序,經高溫炸製成熟後,再採用專利脫油設備進行成品脫油,既保證了轟炸大魷魚肉質軟嫩彈牙,外皮焦香酥脆,又確保入口沒有普通油炸食品的油膩。
臺灣鉦記手工牛軋糖
牛軋糖入口香甜,有股濃濃的花生及奶香,甚有嚼勁,不添加任何香料和色素的手工臺灣牛軋糖是越嚼越香,是大人及小朋友都喜愛的甜點。除了原味以外,還有山核桃、南棗核桃、玫瑰夏威夷果、扁桃仁(巴旦木)、芝麻口味等。目前手工牛軋糖已經是臺灣名產,是觀光客喜歡採買伴手禮的好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