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幹得最本末倒置、最無釐頭的事?——為了省錢上淘寶。
微博和微信裡,都是買包包和42隻口紅的段子。還有微信文章專門講「捉姦該塗什麼口紅」。都說女人和小孩的生意最好做,而女人其外表、小孩其頭腦的人是最受商家歡迎的。就像咪蒙的麻辣雞湯能圈住大批婦女、娃娃的PU理論能騙住很多少婦,有一類女孩是被微信朋友圈蒙住。
她們經常轉發一些文章,例如《女人為什麼窮》:「女孩為什麼窮?因為,她們想買裙子,連衣裙、半身裙、A字裙、襯衫裙、背帶裙、長裙、短裙、迷你裙......因為,她們想買褲子,七分褲、八分褲、十分褲、直筒褲、西褲、錐型褲、鉛筆褲、小腳褲、喇叭褲、連體褲、牛仔褲、休閒褲、正裝褲......」(此處佔用111字)
你窮你有理?越窮越光榮?搞笑的是,她們有時發這類文章,有時發「斷舍離」,兩種「雞湯」都很火。女生就可以隨便買買買了?是因為不用買房子、也買不起房子? 還是因為可以叫男人幫忙買?
女性買房子的大有人在,事業成功的也大有人在,經濟獨立的也為數不少,但實際上,我覺得年輕女孩越來越窮了——掙的永遠沒有花得快,開不了源節不了流。她們不懂投資,沒有太大上升空間。最重要的是,這類貧窮,不僅僅是物質屬性的貧窮,更多是精神屬性的貧窮,還是種習得性貧窮。
先從掙錢說起,現在的就業環境,現在的創業環境,你試試就知道。誰不是在風大浪大裡支撐苦熬?誰家不是看著隔山高?根據某教育機構公布的薪酬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本科生的平均薪資在4364元,但是現在租房什麼價?一碗牛肉麵多少錢?
這些尚屬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子。而我們身邊超市收銀員、餐館服務員、美甲小姑娘、賣服裝的、賣面膜的,很多年輕女孩子,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沒有一技之長,你讓她們怎麼提升?怎麼來追求自己的42隻口紅?
開不了源,也節不了流。不是我手鬆,敵人套路深。以前逛街就是那些商場、批發市場、街邊小店,現在拿著手機,隨時隨地能逛淘寶上京東,隨叫隨到能呼叫八國聯軍幫你代購。
朋友圈的廣告,也做得比報紙電視廣告好看多了:「內衣選得好,老公回家早。面膜選得好,老公回家早。」、「養天鵝就是比養大鵝貴」。
開銷大於收入,那就是赤字。實際上,前不久的校園貸風波,有些學生甚至裸身拍照借貸,提前消費。那錢是交學費了嗎?還是花掉了?根據調查,53%的人校園貸用於消費(買化妝品、衣服、電子產品等)。愛美之心沒有錯,但是伸長脖子不顧一切去夠,很醜陋。
靠自己發財?女性的上升空間和機會依然太少。即使我們本身身為女性,也得羞愧地承認,在部門有招聘名額時,我們跟別人一樣同等條件優先考慮男性,因為很簡單,我們跟別人一樣覺得男生好用。在碰到上司是女性的時候,我們跟別人一樣抱怨,女領導是天下最難伺候的物種。
結婚可以是一個途徑,整合收入、改變命運。但是,婚姻還是講究門當戶對,朱門對朱門,小戶對小戶,普通人不要寄望過高,別指望嫁得富貴。而且長貧難顧,如果男女雙方的價值觀、消費觀差異很大,婚後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再者,現在的男孩子也趨向現實。
我們的輿論環境總在教女孩子要年輕漂亮,要情商高嘴巴甜,教女孩子怎麼花錢才有品味才值,可是很少有人認認真真地教她們怎麼掙錢、怎麼理財。
總有人教女孩子怎麼樣讓男友給買包包和口紅,卻沒有人提醒她,你到底最需要的是什麼?是合理的膳食鍛鍊作息,還是嘴巴上那一抹猩紅?
總有人告訴她,香奈兒的鏈條包是得有一個,LV的neverfull爛大街要選就選小箱子,卻沒有人告訴她,醫保社保斷了半年會怎麼樣?
別說年輕女孩,就算我等中青年婦女,在想什麼?也是想發財,或者說是「不想窮」。我們希望在人人談論房價的時候,自己有那麼兩套房子在手,不至於恐慌。我們希望在行業式微的時候,有點積蓄有點積累有點人脈,有不怕失業的底氣。我們希望自己若有若無的家庭資產是安全的——據說家庭資產每年增速不超過13%,那就是在縮水的。
當我還是年輕女孩時,我被鼓舞著買包包買口紅,一邊刷卡,一邊被洗腦「年輕女孩掙再多都窮」,我覺得這理所當然,覺得大家都會這麼做。那時候,絲毫沒察覺到,窮的可怕不在於買不起東西,而是「人窮久了會變笨,笨了就更窮,形成惡性循環。」
窮的時間長了,思維方式就會受影響。因為窮,可能想要賺快錢;因為窮,會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因為窮,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不思將來,不想後路。
窮的時候,其實大家都窮。但年輕女孩的這種「貧困」,不僅是經濟上的,還是教育上的、感情上的、自尊上的。只有各方面的需要都滿足了以後,人才能夠做最合理、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
我始終難忘一則社會新聞,「小夫妻帶著嬰兒來鄭州務工,在網吧吃住半個月」。女孩的貧窮,會延續到她成為妻子、成為母親的時候。
Ps:人們經常說的「投資在自己身上」,不是讓你吃乾花淨、超前消費。有一些媒體喜歡拉清單,「女人一定要有的***」,「本季最值得剁手的***」,但是,你仔細想想, 從「鑽石恆久遠」,到「不用絲巾(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到「買了悔三秒不買悔三年」,哪個不是套路?還有些營銷號就更反智,他們總在教育女孩,讓她想辦法讓男人給自己買……
投資,一定是為了自由,不論是身體、金錢還是心智。
本文為財視傳媒原創,轉載請附帶以下信息:
關注財視傳媒微信公眾號:財視傳媒(ID:caishiMV)更多精彩內容,企業八卦,等你來挖。聯繫作者請加微信:cscmxf。加入我們的Q群:418295218讓我們一起八卦
年輕女性的網購悖論:為了省錢上淘寶
本文地址:http://www.caishimv.com/party/1478578931.html
報名點擊: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935189295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