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智庫:購買力日益增強的亞洲女性消費者推動電子商務發展

2020-11-29 美通社

北京2014年12月17日電 /美通社/ -- 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對亞洲主要城市的5,500名女性進行的詳盡調查顯示,亞洲女性的財務自主力不斷增強,且正在推動這一地區電子商務的迅速增長。調查結果通過以下報告發布:《崛起中的亞洲女性網購力量》(On the rise and online: Female consumers in Asia)。該報告由唯品會委託調研。 

在被調查的八個市場中,41%的受訪女性稱她們與配偶共同掙錢養家,另有8%的女性稱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這一趨勢在中國大陸尤其明顯,有62%的女性稱自己共同承擔養家餬口的責任。女性在財務方面越來越獨立 -- 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稱擁有自己的銀行帳戶(在中國大陸高達76%),48%的受訪者擁有自己的信用卡。

相對於實體商店,將近一半(49%)的受訪女性稱她們更喜歡網購。這一比例在中國大陸高達69%。女性更喜歡網購有幾個原因。大多數女性看重省錢62%與省時60%,但是同時她們也認為可以信賴的在線零售商能夠提供她們想要買的商品(59%),而且網購提供了更多的選擇(56%)。將近一半(48%)的女性表示在傳統商店購物會感到有壓力,不能輕鬆購物(在澳門、韓國、印度和中國大陸超過50%的女性有此感受),27%的女性感到店員因為她們是女性,而對她們態度傲慢(這種看法在澳門、印度和中國大陸最為明顯)。

在很多女性看來,網購已經成為了她們最喜歡一項消遣活動。在受訪者中,63%的人稱她們每天至少上網瀏覽商品與服務一次,近30%的人每天瀏覽兩次或更多。近90%的受訪女性網購服裝(39%的女性的大多數服裝來自網購),83%網購化妝品(29%的女性的大多數化妝品來自網購)。

我們研究中發現的許多趨勢都是由更年輕的一代在引領,這意味著總體上轉向網購、使用行動裝置購物以及偏好商家個性化服務等趨勢很有可能進一步強化。在18至29歲年齡段中,相對線下購物,53%的女性更喜歡網購,相比之下,這一比例在30至49歲年齡段中為48%,而在50至60歲年齡段中為42%。同樣,在18-29歲年齡段中有58%的女性通過手機購物,而在40至49歲年齡段中該比例為38%。

本報告編輯 Laurel West 女士表示:「女性在很多人們所預期的消費項目上掌控著開支,例如服裝配飾、化妝品和食品百貨。但在其他花費更高的項目上,她們的決策權也在加強,例如電子產品。許多品牌商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正在努力更好地了解女性消費者所看重的方面。」

中文報告免費下載地址:http://going-global.economist.com/category/case-studies/

英文報告免費下載地址:http://www.economistinsights.com/marketing-consumer/analysis/rise-and-online?utm_source=P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VIPShop

編者注

該報告有英文版和簡體中文版。報告基於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在2014年9月和10月對5,500名成年女性所做的調查。受訪者來自:中國大陸(北京、長沙、成都、廣州和上海),中國香港,印度(班加羅爾、金奈、德裡、加爾各答、孟買和普納),日本(關東、近畿),中國澳門,新加坡,韓國(京畿道、首爾)和臺灣地區。

調查樣本的選擇反映了這些國家/地區成年女性人口在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量和收入方面的特徵。

關於《經濟學人》和經濟學人集團 (The Economist and The Economist Group)

《經濟學人》雜誌 (www.economist.com) 創刊於1843年,是總部位於倫敦的經濟學人集團旗下的旗艦品牌,以對全球新聞進行簡明扼要的評論和全面綜合分析為內容特色。《經濟學人》受益於全球化的編輯視角和內容獨立性原則,擁有遍布各國的政界、商界、學界領袖讀者。當前,經濟學人集團已由雜誌出版衍生為綜合媒體集團,包括:The Economist Business(媒體業務板塊,以出版、傳媒、廣告、會議活動為主體)、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經濟學人智庫,提供近200個國家的商業資訊和專項研究服務、以及企業會員服務)、CQ Roll Call(提供以美國為主的政治輿情監測和國家政策研究的專業機構)。

關於經濟學人智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經濟學人智庫是全球領先的經濟商業研究、預測和分析資源庫,是出版《經濟學人》雜誌的經濟學人集團的專業服務部門。經濟學人智庫為眾多商業領袖提供極有價值的參考信息,使他們更有信心地進行決策。請登錄網站 www.eiu.com 了解更多或在新浪微博(經濟學人智庫)及Twitter(www.twitter.com/theeiu)上關注我們。

關於經濟學人集團邁向全球計劃 ( The Economist Group 「Going Global」)

為了支持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經濟學人集團推出「邁向全球」的業務平臺,整合集團的優勢資源,為企業提供數據和分析報告,以及定製化的研究諮詢服務,如國家宏觀經濟和產業趨勢分析、政策風險與重大事件解讀、市場進入策略、市場規模評估、區域及城市市場分析、產業鏈及上下遊市場分析、產品需求預測和海外品牌建設等。更多詳情,請關注集團官方微信(經濟學人)或訪問:http://going-global.economist.com/

關於唯品會

唯品會(vip.com,NYSE:VIPS)是全球較大的特賣網站和中國第一的女性垂直電商,開創了「精選品牌+深度折扣+限時搶購」的創新特賣商業模式,「每天100個精選品牌特賣,確保正品,確保低價」,銷售產品涵蓋名品服飾鞋包、美妝、母嬰、家居等主要品類。

自2008年成立以來,唯品會合作品牌不斷增長至12,000多個,會員累計達90,00萬(80%為女性),並於2012年3月23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唯品會所代表的線上特賣模式已經成為現今中國三大主流電商業態之一。如需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www.vip.com/ 或 http://ir.vip.com。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雜誌關注亞洲企業:亞洲跨國公司將改變我們所有人的...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2014年5月31日出版)的封面文章關注亞洲商業與企業,在封面上,騰訊、華為、阿里巴巴、聯想、海爾等中國企業的logo作為戰旗出現在顯著的位置,手握戰旗的是一些東方形象的騎兵,在黃昏時分陣容齊整地出現在豐沃的土地上。
  • 經濟學人智庫:2019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附下載)
    經濟學人智庫周一發布2019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新加坡連續第六年蟬聯全球生活成本最貴城市,與巴黎及香港並列第一。今年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1.新加坡、巴黎、香港(並列);4.蘇黎世;5.日內瓦、大阪(並列);7.首爾、哥本哈根、紐約(並列);10.洛杉磯、特拉維夫(並列)。
  • 電子商務時代興起的標誌及推動雲計算的因素
    越來越暢通的帶寬,日益成熟的虛擬化技術和多用途體系架構,以及伺服器無比強大的實用性,使得網際網路能夠將必要的大量硬體和軟體按照一定的結構體系連接起來,並隨應用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以建立的一個內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虛擬資源服務中心。此外,國際IT巨頭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強了雲計算領域技術及應用能力;風險資本的進入,則為雲計算的發展提供了資金的保障。
  • 加快形成電子商務發展新動能
    二是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創新和應用。鼓勵多種模式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探索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B2B)進出口和個人從境外企業零售進口(B2C)等模式。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支付、監管、誠信等配套體系建設,推動電子商務企業在境外設立服務機構。引導和支持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在邊境區域設立專業平臺,服務邊境貿易。三是加強農村和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體系建設。
  • 經濟學人智庫: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了《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對比衣、食、行開支等三方面,新加坡連續第五年被評為全球物價最高的城市,香港則降至第四。
  • 推動數字商務發展,湖南省電商協會在愛善天使集團謀局新未來
    近日,為共同探討2020年湖南省電子商務協會發展,加強與協會核心單位的交流,共建數字商務中心,助力湖南數字商務大發展,3月26日,湖南省電子商務協會在會長單位愛善天使集團召開了2020年度湖南省電子商務協會工作懇談會。
  • 《經濟學人》智庫:全球經濟增長現新引擎 中國是重要消費市場
    《經濟學人》智庫(EIU)企業網絡總監Rachel Morarjee在今日舉行的APEC中小企業(二連浩特)跨境電商峰會上演講。  《經濟學人》智庫(EIU)企業網絡總監Rachel Morarjee在今日舉行的APEC中小企業(二連浩特)跨境電商峰會上表示,明年可能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年;亞洲人口的不斷脫貧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對於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Rachel Morarjee強調,中國是世界上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消費市場。
  •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電子商務發展三年(2015—2017...
    根據電子商務惠民生發展方向,建立社區便民信息服務平臺,整合服務供應商、產品供貨商及社區商圈等商業資源,推動電子商務渠道下沉,提供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的購物、繳費、票務、養老、嬰幼兒託管、家政等多項本地生活服務。  (四)推動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增強產業發展實力。
  • 電子商務培訓師證報考條件 報名入口
    電子商務培訓師證報考條件 報名入口網上購物可以減少中間的差價,減少不必要的費用,這提高了交易的成功率,實現農民與消費者的雙贏。報考條件 報名入口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涉及的範圍很廣,而且轉型體系相當龐大,如果還是按照傳統的商務開展活動,那麼不僅會給工作人員帶來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工作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
  • 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瀋陽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
    (二)發展原則。  1、鼓勵應用結合產業扶持。鼓勵企業圍繞產業鏈各環節深入開展電子商務活動,大力倡導主輔分離,引導企業聚焦在自身核心競爭能力的培育;同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服務產業,推動電子商務應用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以服務帶應用,以產業促發展。  2、市場運作結合政府引導。
  • 經濟學人智庫發布隱私報告:美國比中國更認同「用隱私換便利」
    3月20日,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隱私調研報告顯示:一些以前被普遍認可的看法其實是偏見。比如事實上,「用戶願意用數據隱私交換更好的服務」這一觀點得到更多美國公司高管的認同;又如中國公司對隱私重要性的認同其實超過了美國公司。
  • 經濟學人智庫:2016美國大選-無奈之選 (附下載)
    × 支持199IT發展可加入知識交流群(10K+用戶),最有價值數據分享! 點擊即可加入! 關閉 經濟學人智庫:2016美國大選-無奈之選 (附下載)   「兩名候選人都民望低迷,無論誰勝誰負,下一任美國總統上任後都會處於弱勢。面對一個充滿分歧的國會,要通過法案定會困難重重。」
  • 我國開啟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11月26日,全國電子商務工作會議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會議以「開啟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新徵程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為主線,全面總結「十三五」以來全國電子商務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新發展階段電子商務面臨的新形勢,認真謀劃「十四五」時期電子商務發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點推進的工作任務。
  • 獵豹全球智庫&Libra:中國手機品牌海外發展報告
    本報告是獵豹全球智庫聯合Libra,利用獵豹自有大數據,對中國手機在海外的使用現狀進行綜合分析,為大家展現中國手機在海外的發展版圖和路徑,描繪出中國手機用戶的畫像,並對中國手機未來發展潛力進行預測。中國手機在成熟國家和新興國家的發展路徑略為不同。獵豹全球智庫認為,在發達國家,中國品牌在人口基數相對小的二、三線城市滲透率相對更高;而在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科技水平的限制,中國手機在一線城市發展得更好。以金磚國家印度和市場發展較為成熟的德國為例:  可以看見,在德國,滲透率最高的第一、三名城市都沒有進入德國人口的前十名。
  • 詳解VISA與杜拜經濟部報告:2020年阿聯電子商務格局
    「阿聯電子商務格局2020」報告中反映的市場活動在過去的12個月,特別是疫情爆發產生的影響,突出重點的趨勢和見解,從Visa的交易數據來源於對如何以及消費者的重點購買類目,同時還重點介紹了危機帶來的新挑戰和機遇。 隨著消費者對中東和北非地區數字支付的信心激增,在線購物的轉變有望長期保持。
  • 天貓新文創聯合中國國家地理跨界LILY商務時裝 打造中國女性山水如...
    其實新文創的興起,以及激活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IP是當下與新生代消費者溝通的最佳方式,在政策支持和資本推動的雙重驅使下國內的文化創意行業其實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 與此同時,天貓大膽的將國內外的優秀文化相互的有機結合,文化跨界推出的文化新品也著實讓國內新生代消費群體有了更多創意的選擇餘地。
  • 《經濟學人》:亞馬遜20年長期發展的秘訣
    騰訊科技訊 6月23日消息,最新一期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刊登專欄文章稱,一間不起眼的車庫往往能孕育出一家不凡的高科技公司,而不走尋常路的亞馬遜卻恰恰選擇了這樣一條發展道路並堅定地走了二十年。亞馬遜的成功之道向世人證明:不斷地尋求發展才是公司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硬道理。
  • 消費者接受理論的移動商務成功因素研究
    摘要:近幾年來中外移動商務呈現快速發展勢態,以手機為終端的無線接入用戶迅猛增加。B2C移動商務的成功主要取決於消費者的接受和使用。為此,從消費者接受問題的相關理論出發,結合B2C移動商務的消費者接受模型,研究B2C移動商務的成功影響因素,並從操作層面上提出相關成功因素的具體內涵。
  • 經濟學人雜誌:阿里巴巴現象
    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圖《經濟學人》全球版昨天發表文章,分析了阿里巴巴在中國掀起的電子商務浪潮,並稱如果各項政策放手支持阿里巴巴發展,這個中國電子商務巨頭將會創造巨大財富。
  • 《經濟學人》如何報導中國?2012年全年報導217篇
    那麼,《經濟學人》是如何報導中國的? 1 從「門外漢」到「中國老手」 2012年開設中國欄目之後,全年中國報導更是達到了217篇之多,相較於2002年的79篇,翻了將近三番。 「在中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的背後,其經濟現代化特徵卻日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