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智庫:全球經濟增長現新引擎 中國是重要消費市場

2021-01-08 中國網財經

《經濟學人》智庫(EIU)企業網絡總監Rachel Morarjee在今日舉行的APEC中小企業(二連浩特)跨境電商峰會上演講。

  中國網財經9月16日訊 距離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已有十年。那麼全球經濟是否已經走出了危機的陰影?經濟增長是否出現了新的引擎,未來後續世界格局又是如何?

  《經濟學人》智庫(EIU)企業網絡總監Rachel Morarjee在今日舉行的APEC中小企業(二連浩特)跨境電商峰會上表示,明年可能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年;亞洲人口的不斷脫貧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對於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Rachel Morarjee強調,中國是世界上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消費市場。

  全世界經濟正同步復甦 2018或是增速最快的一年

  Rachel Morarjee在演講中首先闡述自己對目前全球經濟形勢的看法。她認為,中國經濟正處在經濟擴張周期的頂端;俄羅斯經濟逐步走出衰退,而目前美國經濟表現強勁,但預計2020年將再次出現衰退。

  雖然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政治風險持續加劇,但Rachel Morarjee對未來全球經濟的增長充滿了信心,她指出,明年可能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年。

  Rachel Morarjee還在演講中對中國經濟形勢作出了分析。她認為:「雖然中國對債務問題的處理導鋁司濟增速放緩,不過它依然是增速第二快的國家,僅次於印度,加上中國的經濟體量遠超印度,所以希望中國在全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亞洲貧困人口不斷脫貧將給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

  全球經濟增速加快會給各國帶來怎樣的機遇?Rachel Morarjee坦言:「會給中國的企業,尤其是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建設的企業帶來一定的機遇。」

  Rachel Morarjee特別提到了東南亞國家,她認為,該地區經濟增長重要的推動力是人口規模比較大。從全球來看,不管是中國還是歐洲和日本,其人口增速都在放緩,而東南亞則有所突破。Rachel Morarjee以菲律賓和越南為例分析了當地的經濟形勢:經濟發展穩定,人口規模龐大,消費群體不斷擴大,對中國的商品會有更大的需求,從這方面來講,這也給全球的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對於目前亞洲有很多貧困人口的現狀,Rachel Morarjee並不悲觀,還指出,未來十年很多的貧困人口將逐漸擺脫貧困,這意味著將為經濟帶來新的動力。

  中國是俄羅斯蒙古甚至世界上重要的消費市場

  Rachel Morarjee還在演講中強調,中國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消費市場。

  對於中俄及蒙古國的貿易前景,Rachel Morarje坦言:「好的消息不斷傳出」。她表示,俄羅斯經濟復甦將在未來四年保持穩定態勢,而且會繼續增長,這意味著俄羅斯會對中國的商品有強勁的需求。

  而中國和蒙古之間,Rachel Morarjee認為,中國是蒙古國一個重要的出口市場。她指出,除能源和礦產,其實中國也可以成為蒙古國一些消費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據Rachel Morarjee分析,目前中國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因此來蒙古的有機食品,尤其是有機的肉類產品可能在中國會有巨大的市場;另外,中國旅遊業蓬勃發展,更多的中國遊客走出國門,蒙古也可能成為中國重要的境外旅遊國家。

(責任編輯:陳娟娟)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智庫:購買力日益增強的亞洲女性消費者推動電子商務發展
    在被調查的八個市場中,41%的受訪女性稱她們與配偶共同掙錢養家,另有8%的女性稱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這一趨勢在中國大陸尤其明顯,有62%的女性稱自己共同承擔養家餬口的責任。女性在財務方面越來越獨立 -- 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稱擁有自己的銀行帳戶(在中國大陸高達76%),48%的受訪者擁有自己的信用卡。
  • 經濟學人:2020年全球經濟前景依舊黯淡
    經濟學人1月1日消息。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評估了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認為前景依然不容樂觀。該智庫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2.4%,僅比2019年高0.2個百分點。其中,富裕國家經濟增幅依舊疲軟,歐元區全年增幅預計約為1.3%。而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經濟增幅將從2.3%跌至1.7%。發展中國家經濟增幅略有提高。
  • 經濟學人:「十四五」時期中國有能力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
    6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中國經濟增速有望回升,外貿形勢或趨緩和。經濟學人認為,「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創新驅動和民生福祉取得突出成就。展望「十四五」時期,中國面臨最大的機遇是以新工業革命為代表的技術紅利。
  • 智庫論壇|鄭新立:「十四五」深化改革釋放中國經濟增長四大潛力
    在1月8日召開的「國研智庫論壇·新年論壇2021」上,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作主旨演講時指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曆程,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是通過改革推動經濟結構的轉換,通過結構轉換來釋放經濟增長新的動能,培育出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而進入「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的結構性問題是什麼?
  • 經濟學人智庫:2019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附下載)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9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即可!
  • 經濟學人智庫發布隱私報告:美國比中國更認同「用隱私換便利」
    3月20日,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隱私調研報告顯示:一些以前被普遍認可的看法其實是偏見。比如事實上,「用戶願意用數據隱私交換更好的服務」這一觀點得到更多美國公司高管的認同;又如中國公司對隱私重要性的認同其實超過了美國公司。
  • 經濟學人智庫料新風險評級系統今年將令內房市場震蕩
    原標題:經濟學人智庫料新風險評級系統今年將令內房市場震蕩   1月6日,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 發表報告預期,2021年中國GDP的強勁復甦將會淡化國內經濟面臨的一些挑戰
  • 經濟學人智庫: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了《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對比衣、食、行開支等三方面,新加坡連續第五年被評為全球物價最高的城市,香港則降至第四。
  • 國際機構看好中國經濟 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新動能
    11月30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中國銀行研究院同期發布的《2021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稱,我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實現恢復性增長,前三季度GDP增長由負轉正,增速為0.7%,預計全年增長2.1%左右。
  • 外企共話新格局|施華洛世奇:中國市場是公司全球業務最強勁增長引擎
    新華網 發  新華網上海11月13日電(史依靈)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近日在上海落幕。進博會期間,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水晶業務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孫珏在接受新華網「外企共話新格局」專訪時表示,中國已是施華洛世奇全球第一大市場,佔全球生意份額的比重達20%。施華洛世奇一如既往看好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 經濟學人智庫:中國將在2030年走進「中等收入」 | 旁觀日記11.3
    財新網/旁觀中國 實習記者 王自勵  今天的兩則日記都和一個東西有關:中國人的錢。經濟學人智庫最近發布的報告對中國人的收入增長做出了頗為樂觀的預測,認為中國有望在2030年進入中等收入行列,財經媒體CNBC詳細介紹了這份報告。
  • Google 谷歌出海會客廳 | 經濟學人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張宇亮專訪
    COVID-19 疫情的衝擊,全球政局的風雲變換,讓今年的企業出海面對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我們相信「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不確定性中獲得成功,離不開對趨勢的時刻關注和思考。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經濟學人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張宇亮,為大家帶來這個有 180 年歷史的頂級智庫關於全球趨勢的最新觀點: 到目前為止,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了什麼影響?
  • 中國經濟學人:國民經濟已經走出疫情影響 預計2020全年經濟增速3.7%
    本次調查顯示,有42.2%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經濟增速會同比下降,同時有75.2%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經濟增速會高於三季度。本期中國經濟學人經濟景氣指數為80,比上季度調查上升12個點,再創2018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並有望延續回升。在外貿形勢上,經濟學人預判外貿形勢總體持續改善。
  • 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2019年中國經濟三大考題是什麼?
    經濟學人調查由《經濟觀察報》發起,每季度進行一次。受訪者包括投行、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的權威經濟學家。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77份。國家統計局將於2019年1月21日舉行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公布2018年四季度的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全國居民收支等宏觀數據。穩基建,遇兩難
  • The Economist:日漸壯大的中產階級撐起中國消費市場
    據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aning Group)測算,目前中國的個人消費規模已達 3.2 萬億美元,在 2020 年將達 5.6 萬億美元。蘋果公司認為中國會在短期內超越美國成為蘋果產品最大的市場。在今年第二季度,蘋果公司在大中華地區的銷售額較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112%。全球十家最繁忙的蘋果商店中有六家在中國。
  • 外界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
    分析人士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高達9%,從疫情後的經濟衰退中迅速反彈,可能有助於中國經濟在10年左右的時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但是由於對中國創紀錄的債務水平感到擔憂,北京可能會取消一些經濟刺激措施。
  • 2017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4%左右
    中國市場是世界消費增長的關鍵力量  中國承載了全球近1/5的人口,人民生活即將實現全面小康,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  近幾年,中國最終消費對世界消費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已經是世界第一。
  • 「雙11」火爆消費折射中國經濟巨大潛力
    從11月1日至11日0點09分,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突破2000億元,均創造了新的消費紀錄。和往年不同,從10月下旬開始,許多電商平臺已經陸續啟動預熱活動,將種類繁多的商品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相關分析指出,「雙11」的消費熱點將為市場回暖帶來更多積極因素,成為點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 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速將達5.2%
    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速將達5.2%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6 22:45:40
  • 智庫·報告 | 危中有機:全球不動產租售市場運行回顧與展望(2019...
    大國博弈更趨激烈,全球化進程遭遇逆流,各國經濟增長面臨壓力,整體進入降準降息通道。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沉重壓力。從PMI和先行指標看,2月以來全球數據明顯回落,投資者難以對潛在經濟影響和日益增長的下行風險進行定價,原油價格猛跌,吃掉20年漲幅;3月以來,美股4次熔斷,10多個國家股市同時熔斷;3月中旬,CBOE波動率指數(VIX)較年初最高增長5倍,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高點,市場恐慌情緒高漲。  各國央行為了保經濟、保就業、保資本市場,正在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