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智庫:中國將在2030年走進「中等收入」 | 旁觀日記11.3

2020-11-29 財新

  財新網/旁觀中國 實習記者 王自勵

  今天的兩則日記都和一個東西有關:中國人的錢。經濟學人智庫最近發布的報告對中國人的收入增長做出了頗為樂觀的預測,認為中國有望在2030年進入中等收入行列,財經媒體CNBC詳細介紹了這份報告。而英國人因為要籌錢蓋新的平價住房,打算吸引中國留學生和家裡人的投資,不過他們也給出了交換條件——英國的永久居留權。

  經濟學人智庫:中國將在2030年走進「中等收入」

  美國財經媒體CNBC轉述了經濟學人智庫(EIU)11月2日發布的一份中國新報告:以國民收入來衡量,中國將在2030年之前成為「中產階層社會」(middle-class society)。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產階層有望達4億人
    不久前,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給所謂的「高收入群體」帶來不小的恐慌,並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微博)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
  • 經濟學人智庫: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了《2018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對比衣、食、行開支等三方面,新加坡連續第五年被評為全球物價最高的城市,香港則降至第四。
  • 姚樹潔:「馬陣跨阱」助推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姚樹潔:「馬陣跨阱」助推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英國諾丁漢大學、重慶大學經濟學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姚樹潔認為,中國已經具備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兩個必要條件:第一,沿海開放城市和地區繼續保持10年以上的經濟活力,繼續保證每年5%以上的GDP增長速度;第二,內陸省市的GDP增長速度能夠超越沿海地區。
  • 經濟學人智庫:購買力日益增強的亞洲女性消費者推動電子商務發展
    報告基於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在2014年9月和10月對5,500名成年女性所做的調查。受訪者來自:中國大陸(北京、長沙、成都、廣州和上海),中國香港,印度(班加羅爾、金奈、德裡、加爾各答、孟買和普納),日本(關東、近畿),中國澳門,新加坡,韓國(京畿道、首爾)和臺灣地區。
  • 2020年中國中產階層或達4億人 哪些人算中產階層?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1月15日訊  不久前,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給所謂的「高收入群體」帶來不小的恐慌,並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
  • 經濟學人智庫:2019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附下載)
    經濟學人智庫周一發布2019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新加坡連續第六年蟬聯全球生活成本最貴城市,與巴黎及香港並列第一。今年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1.新加坡、巴黎、香港(並列);4.蘇黎世;5.日內瓦、大阪(並列);7.首爾、哥本哈根、紐約(並列);10.洛杉磯、特拉維夫(並列)。
  • 《經濟學人》如何報導中國?2012年全年報導217篇
    「克強指數」這一概念推出的背後,則是《經濟學人》對中國持續關注的升溫,並保有自己獨特的「方法論」。尤其是2002年到2013年,中國入世的十多年間,中國經歷著一日千裡的變化,而《經濟學人》對中國的報導也悄然發生著轉變。 2012年,《經濟學人》在其網站的中國博客——「論語」專欄開篇致辭中,自稱為「中國報導的老手」(old hands)。
  • 經濟學人:2020年全球經濟前景依舊黯淡
    經濟學人1月1日消息。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評估了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認為前景依然不容樂觀。該智庫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2.4%,僅比2019年高0.2個百分點。其中,富裕國家經濟增幅依舊疲軟,歐元區全年增幅預計約為1.3%。而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經濟增幅將從2.3%跌至1.7%。發展中國家經濟增幅略有提高。
  • 2030 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中文版)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都認為包括中國在內,其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等收入的新興市場將會超越發達經濟體。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這些國家的科技會繼續向發達國家看齊。另一個原因,發達經濟體由於去槓桿化和主權債券負擔承重,增速會持續下降。到 2030年,發展中國家增長有望佔全球增長的2/3 (如果不包括中國,則為40% ),以及全球輸出的一半(不包括中國則為 30% ),將會成為全球貿易的主要目的地。
  • 經濟學人智庫發布隱私報告:美國比中國更認同「用隱私換便利」
    3月20日,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隱私調研報告顯示:一些以前被普遍認可的看法其實是偏見。比如事實上,「用戶願意用數據隱私交換更好的服務」這一觀點得到更多美國公司高管的認同;又如中國公司對隱私重要性的認同其實超過了美國公司。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階段,也是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把握這一關鍵期,推動我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於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 《經濟學人》智庫:全球經濟增長現新引擎 中國是重要消費市場
    《經濟學人》智庫(EIU)企業網絡總監Rachel Morarjee在今日舉行的APEC中小企業(二連浩特)跨境電商峰會上演講。  中國網財經9月16日訊 距離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已有十年。那麼全球經濟是否已經走出了危機的陰影?經濟增長是否出現了新的引擎,未來後續世界格局又是如何?  《經濟學人》智庫(EIU)企業網絡總監Rachel Morarjee在今日舉行的APEC中小企業(二連浩特)跨境電商峰會上表示,明年可能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年;亞洲人口的不斷脫貧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新的增長。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間階層的概念定義——社會學與經濟學取向的比較
    1990年,世界銀行選取當時一組最貧窮國家的貧困線,採用購買力平價將它們換算成美元,通過計算出平均值將貧困線設定在人日均1美元左右,人日均收入1美元以下為絕對貧困,1~2美元為相對貧困。基於此標準,一些經濟學家提出,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日收入超過2美元的人即為中等收入群體,這也被稱之為廣義的「中等收入群體」分類法。根據此分類法,全世界70億人口中,有超過40億的人達到該中等群體的水準。
  • 中國經濟學人:國民經濟已經走出疫情影響 預計2020全年經濟增速3.7%
    參與調查的經濟學人中有35.8%的認為四季度出口量會同比上升,68.8%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出口量會環比上升。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外貿景氣指數同樣創造2018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或將保持高位增長。經濟學人預判的物價指數則為近幾年來新低。通脹壓力或趨緩和,有51.4%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物價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會上升,認為會同比下降或基本持平的經濟學人大概都在兩成左右。
  • 《中國道路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英文版發布
    本報電 (魏 微)近日,商務印書館與施普林格舉行《中國道路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英文版發布會。  《中國道路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參照國外發展經驗,結合中國國情,從制度設計和發展模式的角度分析了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方式方法。
  • 經濟學人智庫發布2017年全球最宜居城市報告
    編者按:2017年全球最宜居城市報告新鮮出爐,旨在評選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天災人禍恐襲戰亂,有移民和留學想法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今天,研究和諮詢公司經濟學人智庫(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發布2017年全球最宜居城市報告(The Global Liveability Report 2017),澳大利亞墨爾本連續第七年成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 智庫聲音|劉世錦:「雙循環」應發掘「1+3+2」結構性潛能
    >11月29日,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改革論壇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隨著經濟恢復到正常增長軌道,宏觀政策也要相應回歸正常狀態。中國與發達經濟體的重要區別是,還有相當大的結構性潛能驅動增長,而非主要依賴於宏觀刺激政策。
  • 經濟學人智庫料新風險評級系統今年將令內房市場震蕩
    原標題:經濟學人智庫料新風險評級系統今年將令內房市場震蕩   1月6日,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 發表報告預期,2021年中國GDP的強勁復甦將會淡化國內經濟面臨的一些挑戰
  • 經濟學人智庫:2016美國大選-無奈之選 (附下載)
    關閉 經濟學人智庫:2016美國大選-無奈之選 (附下載)   「兩名候選人都民望低迷,無論誰勝誰負,下一任美國總統上任後都會處於弱勢。面對一個充滿分歧的國會,要通過法案定會困難重重。」
  • 《經濟學人》如何報導中國?2012年全年報導217篇【3】
    1843年12月,《經濟學人》第一次轉載了關於中國的軼事:一個外國人在中國買火腿,結果買到了外面包著豬皮、裡面裹著木塊和泥巴的「假火腿」。這些受騙的外國人認為,「無論誰與中國人打交道必須慎之又慎,哪怕是這樣也還是容易被欺騙。」 隔岸觀火的《經濟學人》雖然自負為報導中國的老手,但中國的問題究竟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