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學人:國民經濟已經走出疫情影響 預計2020全年經濟增速3.7%

2021-01-13 手機鳳凰網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持續改善,幾個主要數據都創近期新高。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速為5.4%左右,全年經濟增速為3.7%左右。

據介紹,此次調研共收集有效問卷109份,其中五成來自於高校教師。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本次調查顯示,有42.2%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經濟增速會同比下降,同時有75.2%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經濟增速會高於三季度。本期中國經濟學人經濟景氣指數為80,比上季度調查上升12個點,再創2018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並有望延續回升。

在外貿形勢上,經濟學人預判外貿形勢總體持續改善。參與調查的經濟學人中有35.8%的認為四季度出口量會同比上升,68.8%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出口量會環比上升。本期中國經濟學人外貿景氣指數同樣創造2018年二季度以來的新高,或將保持高位增長。

經濟學人預判的物價指數則為近幾年來新低。通脹壓力或趨緩和,有51.4%的經濟學人認為四季度物價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會上升,認為會同比下降或基本持平的經濟學人大概都在兩成左右。

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11月數據,時隔11年,CPI、PPI再現雙負增長。對此,《China Economist》編輯部主任、工經所研究員李鋼認為:「目前物價指數上行壓力已經很小。造成通脹的形式和原因多樣,今年主要關注的是供給推動。一般來說,通脹和經濟增長往往是負相關,但今年的經濟表現為一方面經濟形勢趨穩、好轉,一方面通脹沒上去。這是很難得的。」

對於統計數據中表現的市民消費低於預期的問題,李鋼告訴記者,上半年疫情導致各地消費形式有所變化,例如地攤經濟等,一定程度上不容易統計。此外,部分商品價格下降,而價格因素並沒有在零售統計中剔除。另一方面,受我國文化傳統影響,居民「手中餘糧」較多,當期收入對於消費的影響並不會很大。

總體來看,經濟學人2020年四季度經濟增速為5.4%。在全年增速上,經濟學人預判結果為3.7%。

對於明年的經濟走勢研判,李鋼認為,明年我國將進一步走出疫情的衝擊,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內的地位也會有明顯改變,尤其是在製造業上。不僅僅是成本的問題,還有安全。全球風險偏好將有明顯變化。

此外,經濟學人對北京霧霾治理情況做了特別調查。自2016年起,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已經6次就霧霾問題展開調查,最近的一次為今年年初。根據此次調研結果,滿意度和相信度較年初都有上升,略低於2018年高點水平。

經濟學人對於霧霾治理成效總體認可。經濟學人對霧霾治理情況打分為69.7分,以5分為滿分,88.1%的經濟學人認為霧霾治理效果可達3分及以上。中部地區經濟學人對霧霾治理成效認可度最高,達73.8分。

政府治霾公信力不斷提升。在北京霧霾治理方面,從2016年底到2020年底,對政府披露的霧霾治理信息,選擇相信的經濟學人比例從37.2%上升到71.6%,選擇不太相信的比例從54.0%下降到10.1%。

對於治理霧霾取得決定性成效的時限預判,86.2%的經濟學人認為可在15年內實現。伴隨環境改善,經濟學人的霧霾治理支付意願進一步下降。受訪者對霧霾治理的支付意願受到調查時天氣情況的影響明顯,支付意願與霧霾嚴重程度成正比。伴隨環境改善,經濟學人願意為霧霾治理支付的收入佔比不斷下降,由2016年四季度的6.2%逐步降到2020年四季度的3.6%。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預判2020年國內經濟增速可達4.1%
    疫情衝擊逐漸消退,國內經濟回暖在途。9月1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預計2020年三季度經濟增速為5.2%,全年經濟增速為4.1%。調研發現,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趨於改善,就業形勢漸趨緩和,但通脹壓力仍有所上升。
  • 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速將達5.2%
    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預計三季度經濟增速將達5.2%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6 22:45:40
  • 經濟學人調查顯示:中國經濟運行良好 已基本走出疫情影響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發布2020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本次調查發現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外貿形勢總體趨於改善,2020年三季度經濟增速為5.2%。  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有望繼續回升。
  • 經濟學人二季度調研:預判2019年全年GDP增速為6.3%
    2019年6月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期刊《 China economi st》發布2019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研」結果顯示,預判2019年全年GDP增速為6.3%,相比一季度預判數值下降0.1個百分點。並且,經濟學人預判經濟增速放緩,外貿形勢較為嚴峻,通脹壓力增加,就業形勢平穩。
  • 社科院2021年經濟藍皮書: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2.2%左右
    新京報訊(記者 侯潤芳)12月14日,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聯合發布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在宏觀政策取向上,建議財政赤字率按照3%左右安排,繼續發行專項債券,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貨幣政策應適時逐步退出疫情期間穩健偏寬鬆的狀態,回歸穩健中性。
  • 社科院: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約2.2% 2021年約7.8%
    原標題:【原創】社科院: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約2.2%,2021年約7.8%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
    9、疫情持續時間及其經濟影響的情景分析:由於反應更快、抗擊疫情力度更強,因此此次疫情影響更大,樂觀估計影響主要在一季度,但也要估計第二和三種情形情景一:防控及時得力,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對經濟的衝擊也主要局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峰出現在2月中旬,此後逐步下降,3-4月結束,四個季度的GDP增速預計為4%、6%、5.8%和5.6%,全年5.4%。
  • 經合組織預計明年世界經濟增速4.2% 呼籲實施持續的財政支持政策和...
    12月1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巴黎總部發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在就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經合組織秘書長恩赫爾·古裡亞開場這樣說道:「自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初流行以來,第一次,我們有了希望。有關疫苗的好消息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樂觀情緒,消除了不確定性的迷霧。我們有了希望。但是,我們仍未走出困境。」
  • 2021中國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1、新冠疫情導致的大流行和大封鎖是超級黑天鵝事件,成為導致中國經濟急劇下滑的核心原因,中美貿易衝突並沒有按照年前預期的那樣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走勢的核心因素。2、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國疫情管控方案+適度刺激的經濟紓困方案,是2020年中國經濟走出疫情困局的關鍵。
  • 世界銀行預計2021年巴西經濟增速為3%
    1月5日,世界銀行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如果2021年能實行大規模推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2021年巴西經濟增速預期為3%,不僅低於世行對全球及拉美地區經濟增速預期的4%和3.7%,還低於前一天巴西央行公布的預測數據3.4%;2020年巴經濟增速預期為-4.5%,高於拉美地區-6.9%的水平。
  • 經濟學人:2020年全球經濟前景依舊黯淡
    經濟學人1月1日消息。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評估了2020年全球經濟形勢,認為前景依然不容樂觀。該智庫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2.4%,僅比2019年高0.2個百分點。其中,富裕國家經濟增幅依舊疲軟,歐元區全年增幅預計約為1.3%。而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經濟增幅將從2.3%跌至1.7%。發展中國家經濟增幅略有提高。
  • 中國社科院發布經濟藍皮書: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約7.8%
    12月14日,《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發布。在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雪松表示,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李雪松稱,這是受今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與調節以及國內外的不確定性做出的預計。
  • 中科院預測中心發布2021年中國經濟預測
    發布會上,預測中心發布了對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投資、消費、進出口、國內物價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房地產、糧食產量等方面的年度預測值。主要預測結果如下。2021年我國經濟將快速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速為8.5%左右。預計2021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為3.2%,第二產業增速為9.5%,第三產業增速為8.4%。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4.9、3.3和0.3個百分點。
  • 中科院預測中心:預計2021年我國全年GDP增速為8.5%左右
    今天(8日),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舉行2021中國經濟預測發布與高端論壇。最新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經濟將快速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速為8.5%左右,呈現前高后低的趨勢。2021年經濟將快速回升 呈前高后低趨勢根據中科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的分析報告,2021年我國經濟將快速回升,預計全年GDP增速為8.5%左右,消費、投資和淨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分別為4.9、3.3和0.3個百分點。
  • 疫情對我國煤炭行業供需會產生什麼影響?
    疫情對煤炭需求的影響1 煤炭需求總量分析2019年我國煤炭消費量約39.4億t,在能源消費總量中佔比57.7%,同比下滑1.5個百分點,煤炭需求增速已連續多年低於供給增速,2011—2019年我國原煤消費量及增速如圖4所示。即使沒有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我國煤炭佔能源消費的比例也將持續下降,絕對消費量也不會大幅增長。
  • 《經濟學人》智庫:全球經濟增長現新引擎 中國是重要消費市場
    那麼全球經濟是否已經走出了危機的陰影?經濟增長是否出現了新的引擎,未來後續世界格局又是如何?  《經濟學人》智庫(EIU)企業網絡總監Rachel Morarjee在今日舉行的APEC中小企業(二連浩特)跨境電商峰會上表示,明年可能是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一年;亞洲人口的不斷脫貧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新的增長。
  • 由3.33%,修正至3.92%!三季度,中國臺灣GDP增速超過市場預期
    經修正後,三季度環比增速為3.91%,年化後增速高達16.59%    據中國臺灣地區統計部門公開的信息,三季度經濟增速要比之前預估的更好,尤其是三季度的出口要比之前預估的高出60億美元,從而為四季度以及2020年全年的經濟增長帶來的更加樂觀的心態。
  • 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2019年中國經濟三大考題是什麼?
    經濟觀察報經濟學人問卷調查顯示,40%的經濟學家認為2018年四季度GDP增速為6.4%,30%的經濟學家認為2019年GDP增速為6.3%;在中國經濟當前遇到的最主要問題中,佔比最高的是外部風險和民企融資受限,各佔比30%;在推進最快的改革中,對外開放佔比54%,行政審批佔比29%,金融體制佔比13%,財稅體制佔比4%。
  • 2020年全球護膚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疫情影響下全年市場...
    2020年全球護膚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疫情影響下全年市場規模或將下滑  2020-05-29 11:24:16
  • 疫情衝擊和大國博弈下,2021年中國經濟如何開局
    二、中國經濟節奏:2021年一季度是高點,倒V走勢,出口預計保持平穩對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中國經濟來說,最超預期的經濟變量,非「出口」莫屬。2020年初,市場擔心疫情衝擊全球總需求,從而大幅拖累中國出口,就像歷次經濟危機中所發生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