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雜誌關注亞洲企業:亞洲跨國公司將改變我們所有人的...

2020-11-29 觀察者網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2014年5月31日出版)的封面文章關注亞洲商業與企業,在封面上,騰訊、華為、阿里巴巴、聯想、海爾等中國企業的logo作為戰旗出現在顯著的位置,手握戰旗的是一些東方形象的騎兵,在黃昏時分陣容齊整地出現在豐沃的土地上。

《經濟學人》2014年5月31日雜誌封面

這個14頁的特別報導的導語寫道,「亞洲商業正在復甦。亞洲的跨國公司將改變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方式。

這五家中國企業均是中國消費者熟知的企業,騰訊是中國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公司,市值約8300億人民幣;華為是世界最大的通信設備供應商之一,2013年銷售額2390億人民幣;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目前估值在1500億美元至2500億美元(9376億人民幣至1.56萬億人民幣)之間;聯想是中國最老牌的IT企業,市值約830億人民幣;海爾是中國最知名的白色家電企業,市值約410億人民幣。

出現在封面上的還有日本著名投資企業軟銀(SoftBank),這家公司對中國高科技企業也多有投資,包括即將上市的阿里巴巴(持股比例34.4%);另外還有印度製藥企業「太陽製藥」(Sun Pharma)。

在此封面文章開頭,《經濟學人》用曾經的英國與美國舉例。「商業力量跟隨著經濟力量。1920年代英國公司佔有全球外國企業直接投資比例的40%。1967年,美國是第一位,佔有50%的份額。在這些數量之後,是文化方面的革命。英國將電報與鐵路傳播到拉丁美洲。美國企業則通過好萊塢與廣告售賣著美好生活的景象。家樂氏(Kellogg's,美國著名食品企業,旗下有麥片、玉米片等眾多產品。觀察者網注)改變了富人世界的早餐,柯達(Kodak)讓人們開始記住假日。下次企業革命正發生在亞洲。這會改變全世界人的生活。

「被制約的」發展

《經濟學人》認為亞洲的企業是強壯的,「亞洲佔世界GDP比重從1984年的20%漲到如今的28%」。亞洲是世界工廠,不同地區的競爭對手通過供應鏈連結在一起。「但亞洲企業缺乏大腦與全球性眼光」,理由是「世界最知名的企業品牌與風險投資活動只有10%。亞洲企業到外國直接投資只佔全世界的17%。日本與韓國有一些超級明星企業,像豐田與三星,但其它公司能登上世界舞臺的寥寥無幾。」

《經濟學人》給出的解釋是,亞洲企業太「舒適」了。在2002年至2010年的繁榮中,GDP增長很快,但勞動力價格與貸款利率低。2/3的亞洲大企業是國家或家族控制的。企業控制者們傾向於與政府搞好關係,以獲得便宜的土地與貸款。

在企業管理上,《經濟學人》認為半數的亞洲億萬富翁會任人唯親。除了日本、臺灣與韓國,創新是不被重視的。

亞洲企業的變革

《經濟學人》看到了在種種問題下,亞洲企業的變革。在勞動力成本上漲等因素下,亞洲市場不再那麼安靜與安全,亞洲企業開始有所改變——並且變得更強。拿中國企業海爾來說,這家冰箱製造商正打算把工廠建得更加自動化,並製造出更加聰明的產品。

增長的消費者的願望讓網際網路公司崛起。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把業務擴展到了銀行、電信與物流。分析師認為阿里巴巴的估值可能達到1500億美元,比整個中國鋼鐵行業都要高。遍布亞洲的對保健的需求很可能會製造整個新的一代公司——現在只佔地區股票市場4%,而發達國家佔到了12%。

為了與挑戰國外競爭者,亞洲企業正變得更加國際化,像三星與豐田。中國的計算機製造商聯想,擁有西方的企業治理,與很多外國員工。華為在通信設備上擊敗了愛立信。印度的太陽抽藥現在是世界最大的非專利藥製造商之一。騰訊,中國的Facebook,請足球明星梅西做它的海外市場代言

西方企業的製造業還感受不強 而需要創意的職位則會感到寒意

亞洲企業需要做的更多。大企業在研發投入上比五年前增加了50%,但需要在創新上做得更好。綜合性企業必須聚集於少數領域,這樣才能在全球成功。政府應該做的更少,減少對國有企業的幹預,並確保強勢的當權者不會扼殺企業。

《經濟學人》提醒西方企業,雖然在航空製造等領域入門門檻還很高,亞洲企業還無法有所衝擊,但在其它領域的壁壘對於亞洲競爭者來說將不再那麼高。對於西方企業的低薪工作,威脅正在減小。海爾公司的中國工人只是其美國工人收入的25%,這比2000年上漲了5%。而西方企業的廣告文案人員,科學家與設計師則這樣需要創意的職位,則會感受到來自東方競爭者的陣陣寒意。

相關焦點

  • 英媒:亞洲企業全球化歷程的「苦與樂」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英國《經濟學人》網站撰文稱,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大企業都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亞洲地區市場有什麼新特點,西方企業在亞洲市場現狀如何,亞洲企業海外業務進展又怎麼樣?筆者試圖通過一些真實案例,來解答這一系列疑問。御手洗富士夫,這位現年78歲的佳能公司總裁可能比大部分人都知道如何打造一家跨國公司。
  • 經濟學人智庫:購買力日益增強的亞洲女性消費者推動電子商務發展
    在受訪者中,63%的人稱她們每天至少上網瀏覽商品與服務一次,近30%的人每天瀏覽兩次或更多。近90%的受訪女性網購服裝(39%的女性的大多數服裝來自網購),83%網購化妝品(29%的女性的大多數化妝品來自網購)。 我們研究中發現的許多趨勢都是由更年輕的一代在引領,這意味著總體上轉向網購、使用行動裝置購物以及偏好商家個性化服務等趨勢很有可能進一步強化。
  • 英國老牌雜誌《經濟學人》集團卻偏偏出了一本新雜誌
    雜誌的名字看上去頗為奇怪,鄧肯在發刊詞裡解釋稱,「我們為雜誌起名《1843》,就是為了紀念《經濟學人》的創立日期與其深重的歷史,並體現兩個出版物的緊密關係。  「兩本雜誌的目標讀者都是同一個類型——那些對思想和文化好奇的人以及想要知道世界的各個地方在發生什麼的人。 」鄧肯寫道,「但是我們兩本雜誌會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現這些內容。
  • 《經濟學人》雜誌將易主 培生集團4億英鎊售出50%股權
    央廣網北京8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繼《金融時報》之後,母公司英國培生集團又將以大約4億英鎊(約合40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所持有的《經濟學人》雜誌出版商的50%股權。  《經濟學人》雜誌創辦於1843年,主要關注政治和商業方面的新聞,雜誌的大多數文章都沒有作者署名,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注重於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尖刻的英國式輕描淡寫成為文章的特色。《經濟學人》雜誌以發明巨無霸指數聞名,是社會精英必不可少的讀物。
  • 偷偷告訴你免費訂閱《經濟學人》雜誌的小竅門
    在一個廣泛刊登照片、利用色彩鮮明圖解來引誘人的時代,《經濟學家》 獨樹一幟,繼續強調不搞花哨版面,以精彩的文章及準確的統計數字和圖表取勝。這家新聞周刊,雖然外表平淡無奇,成就卻光彩奪目。暢銷歐美,有口皆碑。之所以國際聲譽卓著,是因為它的編輯質量高,提供了「所有值得閱讀的新聞」。《經濟學家》是一份真正的全球性雜誌,讀者遍布200多個國家。
  • 沃爾瑪中國總裁陳耀昌受邀出席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企業交流活動
    把握中國新消費趨勢脈搏  贏得「新一代消費者」 北京2011年6月22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昨日,沃爾瑪中國總裁兼執行長陳耀昌先生受邀出席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企業交流活動,與現場近百名企業代表圍繞「新消費趨勢下的中國零售市場
  • 亞洲季風
    然而,正是季風將這些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亞洲。隨著從那時起就開始積聚的大氣溫室氣體正在吸收越來越多的熱量,季風將發生變化;亞洲現在普遍使用煤炭和石油,由此產生的大量汙染物雲也在影響著季風,氣象學家尚不了解具體的影響方式。而且,事實將證明,那些地勢較低的殖民時期的大型港口,比河流上遊更古老、防禦能力更強的港口,更容易受到突發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亞洲沿海大城市的9000萬居民是工業革命遺留時間最長的問題中最脆弱的群體之一。
  • 英經濟學人雜誌新年開端關注阿里雲:超過亞馬遜成定局
    即使在網絡媒體的強烈衝擊下,這個近兩百年老字號的政治經濟類雜誌仍然有140萬份的全球發行量,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是全球精英熱捧的刊物,不愧為「影響最有影響力的人的雜誌」。在2018伊始,經濟學人雜誌就為中國的雲計算行業,以及阿里雲和點讚,延續了該雜誌對阿里巴巴持續關注並看好的態勢。
  • 《經濟學人》雜誌稱合肥人均GDP增速排全球第一
    世界著名雜誌《經濟學人》官網12月4日發布「世界增長最快/慢都市經濟體」文章認為,人均GDP合肥增速排全球第一。儘管數據並不是出自官方,但省內多數專家認為「基本符合事實」。合肥成了「世界第一」?記者通過經濟學人中文網總編施軼了解到,該報告出自ECO(經濟學人)官網《每日圖表》欄目,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不過,這組數據並未得到中國統計部門的認可。而來自官方消息顯示,至2011年,合肥GDP連續7年居中部省會城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GDP2807.3億元,總量位居省會城市第13位,同比增長13.4%,分別高於全國、全省5.7和1.4個百分點。
  • 經濟學人集團發布中文網站 深耕中國市場
    搜狐財經訊  英國經濟學人集團(The Economist Group)中文網站於近日正式發布。該中文網站主要內容為英國經濟學人集團業務、歷史、旗下品牌以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和其它著名出版物的介紹。
  • 經濟學人雜誌:阿里巴巴現象
    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圖《經濟學人》全球版昨天發表文章,分析了阿里巴巴在中國掀起的電子商務浪潮,並稱如果各項政策放手支持阿里巴巴發展,這個中國電子商務巨頭將會創造巨大財富。
  • 澳大利亞地跨大洋洲和亞洲
    我們來盤點一下。澳大利亞地跨大洋洲和亞洲。(科科斯群島位處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正南方,其東北方聖誕島)澳大利亞在亞洲的領土是位於亞洲爪哇島西南側的聖誕島和科科斯群島。)(澳洲原是英國人的海外監獄,一個當時英國犯人「談虎色變」地獄般的地方)英國人首先是把澳洲作為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英國人將736名囚犯從英國運到澳大利亞植物學灣,八天後1788年1月26日,這批人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
  • 經濟學人:無論賣給誰,發出的都是同樣的聲音
    如果上述出售股權交易達成,將成為自1957年以來《經濟學人》集團最大的所有權變動。  半個月前,當培生集團將金融時報出售給來自日本的日經集團時,讀者們還在為《經濟學人》"倖免於淪落為日媒"而慶幸——對這份商業周刊,不少中國人傾注了太多感情,它是很多人在政治、商業領域的啟蒙雜誌。
  • 博鰲亞洲論壇聚焦:攜手邁向亞洲新未來
    二是要幫助本國企業在國外發展,讓企業間也進行合作,培養出亞洲地區拔尖的企業,再與歐美優秀企業切磋。世界範圍內的優秀企業需要多交流碰撞,加強合作。三是學生、學者和年輕企業家之間的融合。  所有人都很期待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傾聽中國如何闡釋亞洲在21世紀的發展戰略、中國對亞洲未來抱有怎樣的願景等。來參加論壇的各界人士將充分接觸與探討,在我看來,博鰲亞洲論壇無疑是一個真正供人們深入交流的論壇,沒有人是來「作秀」的,所有人都為了交流溝通而來。
  • 亞洲協會企業年會開幕 習近平作主旨演講
    5月28日,亞洲協會第十八屆企業年會在天津開幕。  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對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歡迎,對亞洲協會多年來為推動美國與亞洲的交流和合作,特別是為促進中美關係發展作出的積極努力表示讚賞和感謝。他說,本屆亞洲協會企業年會的主題,符合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趨勢,也符合亞洲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相信本屆年會一定能取得豐碩成果,為世界各國、各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經驗和有益借鑑。
  • 「一帶一路」不是古代中國的朝貢制度: 回應《經濟學人》雜誌
    作者按:今年二月份讀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一帶一路」專題報導,我去信給雜誌總編,主要內容就是這篇小文章的初稿。總編把這封信轉給一位長期在亞洲工作的資深編輯DZ。根據網絡信息,DZ先生早在1994年創設了《經濟學人》北京分社,應該是位中國通。
  •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最新日程出爐
    《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新興經濟體報告》、《亞洲競爭力報告》是論壇最重要的三大學術報告,將重點發布亞洲一體化進展、以E11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狀況、亞洲國家競爭力排名等。-跨國公司對中國的營商環境和外資政策有哪些建議?
  • 「亞洲女人都膜拜我們,我們這兒不要的才找你們亞洲小男孩...
    事情的起因是,加州大學一白人男子看到一名亞洲男子約會白人女性,一氣之下在社交網站曝出這對情侶照片,並跟帖侮辱。先是貶低跟亞洲男人約會的白人女孩:「這個其貌不揚的白人女孩是在我們白人男性圈實在沒人要了,才去找一個亞洲小男孩的。
  • 《經濟學人》如何報導中國?2012年全年報導217篇
    就在世界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而各有憂慮時,上個月的4月27日,《經濟學人》發文《速度並不代表一切》,認為中國放緩的經濟增長固然令人失望,卻也意味著「中國經濟現代化進程有著令人鼓舞的推進」。 從2002年-2012年間《經濟學人》各欄目中國報導的數量,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欄目中都能捕捉到中國的影子。
  • 展會邀請| 2019年亞洲生物科技大會(臺灣)開始報名啦
    2019年亞洲生技大會將於7月24日至28日在臺灣臺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