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雜誌將易主 培生集團4億英鎊售出50%股權

2020-11-29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繼《金融時報》之後,母公司英國培生集團又將以大約4億英鎊(約合40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其所持有的《經濟學人》雜誌出版商的50%股權。

  根據《金融時報》提供的信息,培生集團正在就出售《經濟學人》雜誌50%的股權份額同內部股東進行談判,一旦交易達成,盧斯柴爾德家族以及義大利Exor集團有望成為《經濟學人》雜誌未來最大的股份持有者,林恩福雷斯特德羅斯柴爾德和她的丈夫埃弗林爵士目前擁有《經濟學人》約21%的股權,而Exor集團在原先4.7%的股權基礎上份額也會有所上升。但雙方預計不會成為絕對控股者,以此保持雜誌的獨立編輯性,儘管受廣告收入減少的影響,《經濟學人》雜誌的的整體收入連續第三年下滑,但2014年依然實現六千萬英鎊的盈利。培生集團在一個月內相繼出售《金融時報》和《經濟學人》雜誌,被認為是專注教育領域並有意剝離媒體資產的舉動,目前培生集團剩下的媒體資產是企鵝蘭登書屋47%的股權。

  《經濟學人》雜誌創辦於1843年,主要關注政治和商業方面的新聞,雜誌的大多數文章都沒有作者署名,寫得機智,幽默,有力度,嚴肅又不失詼諧,注重於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內告訴讀者最多的信息,尖刻的英國式輕描淡寫成為文章的特色。《經濟學人》雜誌以發明巨無霸指數聞名,是社會精英必不可少的讀物。讀者主要是那些經濟富足、教育程度高的精英,當他們乘坐私人飛機奔波往各個國際會議時,手裡總是會拿著一本《經濟學人》,據知情人士透露,義大利阿涅利家族和猶太家族德羅斯柴爾德或成為經濟學人集團背後最大的單一股東

  俄羅斯柴爾德家族,歐洲最著名的銀行世家,對歐洲經濟史並間接對歐洲的政治歷史產生影響達200多年之久,德羅斯柴爾德和她的丈夫埃弗林目前控制大約21%的股份,義大利的豪門阿涅利家族投資的工具Exor公司也是《經濟學人》的一位主要持股人,Exor目前持有《經濟學人》集團4.7%的股份,Exor控制著RCS傳媒集團最大的股東汽車製造商菲亞特公司,RCS傳媒集團是《晚遊報》的出版商和另一家義大利報紙《新聞報》的所有者,當然對這家百年老店有興趣的也不只是以上的巨顎,作為同行澎博新聞社、湯普森路透集團和施普林格集團等媒體也曾對購買培生集團的股權一事有過接觸,但由於擁有這些股份也無法讓他們控制《經濟學人》集團,所以這些公司最後停止了對股權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時報》花落日經之前也傳出過這三家媒體巨頭對其有意的消息。

  同屬英國培生集團的《金融時報》剛剛售出,為什麼又緊接著出售《經濟學人》雜誌的股權呢?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認為,一方面是培生集團所在的歐洲地區經濟不景氣,另一方是歐洲的閱讀市場在萎縮。

  金燦榮:就因為經濟不好連帶有關,歐洲人的閱讀量也下降了,它的市場至少在歐洲不是特別好,得靠美洲和亞洲來支撐,當然它身為總部在英國的集團從市場角度來講更加的有利,反正我最近去柏林就感覺情緒有點萎靡,現在因為烏克蘭事件、難民問題、希臘問題攪到一塊,現在整個情緒有點萎靡,大背景變了,導致培生現在經營非常困難的,這是他出手的一個直接原因。

  《金融時報》的收購,日本經濟新聞跟一個德國媒體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直到最後一刻才分出了勝負。金融時報在被收購之後,鄭重向讀者做出保證,就是金融時報的經營理念它的編輯的方針,它的特色不會改變,但是另一個方面人們還是會覺得好奇,這樣一家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英國報紙,如今在一個日本媒體的控制之下,能不能繼續發揮它特色?

  其實,無論是英國老牌知名財經媒體《金融時報》,還是老牌政經媒體《經濟學人》,對於讀者來說最關心的是 交易會否對雜誌未來的內容產生影響?對此,金燦榮認為:

  金燦榮:交易雙方都對公眾講說原來的編輯方針不會變的,但是我想按照常識,媒體人還是不會直接得罪自己直接的老闆的,所以我估計以後像《金融時報》要批評像慰安婦這種問題調子要低一點了,畢竟是出資的老闆,老闆其實比政府要嚴格多了,我估計這個他們說一套做一套,就是名義上編輯方針不會變,實際上應該是變化的,特別是涉及日本那一部分,中日關係那一部分肯定是變的,而且變的對日本有利。因為現在最後的買家我們是不知道的,現在剛剛傳出消息它要賣,最後花落誰家現在誰也不知道,買家我估計都在醞釀中,所以現在坦白講我不敢下任何判斷。

  《經濟學人》還開闢了新的中國專欄,為有關中國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近期出版過的《經濟學人》雜誌封面文章也是關於中國的,討論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及其轉型。

  早前,中國富豪陳光標曾表示有意收購紐約時報,不過隨後也坦承實現此計劃面臨障礙。那麼,中國人收購西方媒體的障礙到底是什麼?今後中國企業海外收購西方傳媒的可能有多大呢?金燦榮分析:

  金燦榮:我記得好多年前《新聞周刊》想出售,包括咱們中國企業去PK都被它斷然決絕了,最後《新聞周刊》一塊錢賣給一個美國投資方,所以它也是有一個政治標準的,至少像俄國和中國我估計是不能考慮的,別的國家,被貼上西方民主標籤的國家我估計可以,這裡面除了經濟是有政治的,政治當然對我們很不利的,陳光標去買《紐約時報》在美國人那裡報導看起來也是一口回絕了,反正從政治角度來講,我們現在去做這個事挺困難的,所以簡單的用中國企業的名義出去做這個事,我估計做不成,但是事在人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就是成心要去做估計還是可以採取別的方法去做的,拉上第三方或者用華文媒體出面、華僑什麼的出面,可能性還是有的,只不過操作上得非常的慎重,充分考慮西方政治上對我們的排斥心理。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無論賣給誰,發出的都是同樣的聲音
    文/郝思斯  北京時間8月10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了《經濟學人》雜誌出版社的股權出售交易,根據該報導,培生對《經濟學人》50%股權作價4億英鎊(約38.4億人民幣),預計最早在本周宣布以約4億英鎊出售其所持有的《經濟學人》雜誌出版社以及相關資產(以下簡稱《經濟學人》集團)的50%股權,買方為德羅斯柴爾德(De Rothschild)家族以及義大利阿涅利(Agnelli
  • 英國老牌雜誌《經濟學人》集團卻偏偏出了一本新雜誌
    《經濟學人》的第一個封面故事標題即是「我們與巴西到期的商業條約」。  此後,《經濟學人》規模在不斷壯大,讀者人數和內容覆蓋廣度不斷增加。它現在擁有超過160個編輯人員,超過140萬的發行量,內容涉及科學、藝術以及全球的政治和經濟。現在《經濟學人》發行了一本姊妹雜誌《1843》,《1843》的發行也將幫助《經濟學人》集團擴大經營範圍並促進雙方利益。
  • 經濟學人雜誌:全世界的豪宅價格都在跌?
    根據《經濟學人》雜誌最新的全球房地產市場調查(下圖表),全世界最受歡迎的五座城市——香港、倫敦、雪梨和溫哥華的房價在2009年後均連續數年穩步攀升。*來源:經濟學人然而,如今這些城市中最昂貴的「黃金」地段的房價正在下跌。溫哥華黃金地段的房價比去年下降了12%,豪宅大幅降價讓當地的房地產經紀人叫苦不迭。
  • 《經濟學人》雜誌關注亞洲企業:亞洲跨國公司將改變我們所有人的...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2014年5月31日出版)的封面文章關注亞洲商業與企業,在封面上,騰訊、華為、阿里巴巴、聯想、海爾等中國企業的logo作為戰旗出現在顯著的位置,手握戰旗的是一些東方形象的騎兵,在黃昏時分陣容齊整地出現在豐沃的土地上。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雨果獎將開設「電子遊戲獎」,快手併購易聯獲得...
    快手併購易聯獲得支付牌照快手已經收購持牌支付機構易聯支付,從而間接獲得支付牌照。知情人士透露,在收購方式上,快手是以現金+股票的形式進行對易聯的併購,其中現金在3億人民幣左右,股票數額及價值不詳。收購完成後快手將持有超過50%的股份,成為易聯支付最大控股股東。
  • 重啟一年,金杜倫敦創收近1200萬英鎊;2018年ALB亞太50強,32家中國...
    上一年度,偉凱倫敦辦公室的創收為2.547億英鎊,瑞生為2.4億英鎊,凱易則為2.33億英鎊。通過橫向招聘,美國律所正在迅速擴大優勢。   在倫敦這一成熟、競爭激烈的市場當中,金杜倫敦辦公室重啟第一年已表現不俗,其未來的表現也值得期待。
  • 英國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將在三年內為政府福利住房投入30億英鎊
    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旗下的英國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承諾在未來三年裡投資30億英鎊以建設政府福利住房,以支持2萬套政府住房的開發。對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來說,承諾支持政府福利住房的承建是頭一次。這些投資將支持英國住房協會開發新的福利住房,並將資助現有的舊房產建築的環境改善。該銀行是全國住房聯合會(National Housing Federation)發起的我心中的家園運動(Homes at The Heart)的支持者,該運動的發起要求政府將福利住房作為其經濟復甦計劃的中心。
  • 深度| 估值10億英鎊,為何Charlotte Tilbuty能成為「香餑餑」?
    這意味著若品牌成功出售,Charlotte Tilbury將獲得至少5億英鎊的收入。Charlotte Tilbury 2018財年業績報告顯示,其銷售額同比大漲34%至1.009億英鎊,首次突破1億英鎊,稅後淨利潤為350萬英鎊。  在中國市場,Charlotte Tilbury去年3月入駐天貓國際,截至目前旗艦店粉絲數已達到65.3萬。
  • 深度|估值10億英鎊,為何Charlotte Tilbuty能成為「香餑餑」?
    據彭博消息,英國美妝品牌Charlotte Tilbury正與高盛集團和Jefferies金融集團的顧問進行公司出售方面的接觸,聯合利華、歐萊雅、雅詩蘭黛集團、西班牙巨頭Puig、日本資生堂集團都對Charlotte Tilbury表現出收購意願,另還有幾家私募股權公司也表現出了興趣。
  • 經濟學人雜誌:阿里巴巴現象
    經濟學人雜誌封面圖《經濟學人》全球版昨天發表文章,分析了阿里巴巴在中國掀起的電子商務浪潮,並稱如果各項政策放手支持阿里巴巴發展,這個中國電子商務巨頭將會創造巨大財富。
  • 英國房地產發展商Persimmon的銷量飆升,訂單總額達到19億英鎊
    Persimmon在倫敦富時指數成份股公司(FTSE100)的新房預售量約為19億英鎊,比上年同期增長15%。該集團表示,訂單取消量仍與過去歷史趨勢保持一致。即將卸任的執行長戴夫詹金森(Dave Jenkinson)表示,他對如此強勁的市場需求感到十分驚訝,但Persimmon利用了在疫情期間不裁員的方式以換取贏得高銷售額。
  • 金衛醫療附屬公司完成收購ASA 50%股權
    香港2018年2月28日電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綜合醫療企業,金衛醫療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 00801)(「金衛醫療(「ASA」)之50%股權的交易已完成。 有關詳情,公司已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之相關上市公司規定予以公布並上載至公司網站如下:http://www.goldenmeditech.com/gb/ir/announcements.php?
  • 經濟學人集團發布中文網站 深耕中國市場
    搜狐財經訊  英國經濟學人集團(The Economist Group)中文網站於近日正式發布。該中文網站主要內容為英國經濟學人集團業務、歷史、旗下品牌以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和其它著名出版物的介紹。
  • 晶科科技(601778.SH):擬以2228萬美元收購Sweihan控股50%股權
    格隆匯 11 月 27日丨晶科科技(601778.SH)公布,公司的全資孫公司晶科香港擬以2228萬美元的交易對價收購Sweihan香港持有的Sweihan控股50%股權。Sweihan控股持有阿布達比1200兆瓦光伏電站(「Sweihan電站」)的運營平臺公司Sweihan PV Power Company PJSC (「項目公司」)40%股權。
  • 偷偷告訴你免費訂閱《經濟學人》雜誌的小竅門
    作為考研學生情有獨鐘的刊物,《經濟學人》,創刊於1843年, 是英國供世界上層人士閱讀的大型綜合性周刊,它與《金融時報》同屬皮爾遜父子公司,是《金融時報》報業集團的臺柱,名氣響亮。《經濟學人》不搞「文責自負」,偏偏一律不署名,刊物為每篇文章負責。每期約以一半篇幅刊載國際政治及時事文章,其社論深受重視,另一半專刊工商、金融、科學類稿件及書評。
  • 中糧生化82億重組獲批 集團一把手趙雙連卸任
    導語7月17日中午,中糧生化公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則同意上市公司本次資產重組方案(82億收購中糧旗下三家公司100%股權)。同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審查後決定,對該起重組不予禁止,從即日起可以實施集中。自此,中糧生化82億重組掃除一大障礙。
  • 【卓越動力】三盛宏業2017屆卓越動力管培生培訓班圓滿結訓
    2017年7月31日,三盛宏業2017屆「卓越動力」管培生們整裝待發,將奔赴各自工作崗位,為期兩周的管培生封閉式培訓圓滿結束。
  • 英經濟學人雜誌新年開端關注阿里雲:超過亞馬遜成定局
    即使在網絡媒體的強烈衝擊下,這個近兩百年老字號的政治經濟類雜誌仍然有140萬份的全球發行量,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是全球精英熱捧的刊物,不愧為「影響最有影響力的人的雜誌」。在2018伊始,經濟學人雜誌就為中國的雲計算行業,以及阿里雲和點讚,延續了該雜誌對阿里巴巴持續關注並看好的態勢。
  • 英國大學爭入「9000英鎊集團」 留學生暫不受影響
    自去年底英國政府宣布大學學費實行每年6000至9000英鎊的「政府指導價」以來,埃克塞特大學是首個非「羅素集團」成員按上限徵收學費的學校。此前,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劍橋大學已相繼宣布,從2012學年起將向英國學生收取9000英鎊學費。牛津大學雖然還沒有出臺收費標準,但其校長助理表示,收取最高上限學費「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