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無論賣給誰,發出的都是同樣的聲音

2020-11-29 搜狐傳媒頻道

  在《經濟學人》所有編輯記者的眼中,"最重要的,是不是浪費讀者的時間。"

  文/郝思斯

  北京時間8月10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了《經濟學人》雜誌出版社的股權出售交易,根據該報導,培生對《經濟學人》50%股權作價4億英鎊(約38.4億人民幣),預計最早在本周宣布以約4億英鎊出售其所持有的《經濟學人》雜誌出版社以及相關資產(以下簡稱《經濟學人》集團)的50%股權,買方為德羅斯柴爾德(De Rothschild)家族以及義大利阿涅利(Agnelli)家族旗下投資機構Exor。

  如果上述出售股權交易達成,將成為自1957年以來《經濟學人》集團最大的所有權變動。

  半個月前,當培生集團將金融時報出售給來自日本的日經集團時,讀者們還在為《經濟學人》"倖免於淪落為日媒"而慶幸——對這份商業周刊,不少中國人傾注了太多感情,它是很多人在政治、商業領域的啟蒙雜誌。雖然是一份英國雜誌,但《經濟學人》有意識地將自己看作是一份國際性雜誌,報導不僅僅局限於或偏重於英國或歐洲,因此其80%以上的讀者是在英國以外地區:其銷量中有半數銷往北美洲,20%在歐洲大陸,15%在英國,10%在亞洲。從2012年1月28日開始,《經濟學人》還開闢了新的中國專欄,為有關中國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越來越多的中國讀者開始關注這份雜誌,因為它相較於其他國內外文刊物的態度更客觀,視角更寬。因此,在得知它將出售的消息後,許多讀者擔心它將失去這一引以為榮的優勢,不再是曾經的《經濟學人》。不過,在老《經濟學人》人看來,這種擔心大可免去。

    從2012年1月28日開始,《經濟學人》開闢了新的中國專欄,為有關中國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當期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封面文章也是關於中國的,討論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及其轉型。 

  出色,源自與眾不同

  《經濟學人》的記者們偶爾會半開玩笑地評選這本新聞、商業周刊的中的最佳語句,例如其中常常出現類似這樣的一句話:"錯。"("Wrong.")

  這種最佳語句,意味著文章中所包含的所有智慧都僅僅在一段話裡就足以顯現出來,這進一步說明《經濟學人》的作者們有足夠能力只用一個詞來總結所有觀點,而在隨後的段落裡繼續勾勒出一個更加明確而細緻入微的完整論述,克裡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和比爾·艾默特(Bill Emmott)說。他倆都是《經濟學人》的老員工,安德森於20世紀90年代在《經濟學人》工作了七年,比爾則在那裡任編輯直到2006年。

  "簡化,然後誇大。"——這是《經濟學人》另一名老員工、工作了23年直到2005年離開的克萊夫·克魯克(Clive Crook)提到的他曾經聽到的另一個對《經濟學人》風格的概括。《經濟學人》那種獨特的聲音,往往以尖刻的英國式輕描淡寫為特色——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寫到了一個英國勳爵涉嫌 "帶著妓女四處招搖"。這篇有些和"新聞與商業"主題不搭的文章混雜在《經濟學人》精闢的新聞摘要、深入報導分析之中。

  大眾總是將《經濟學人》看成是一本雜誌,然而它卻自稱為一份報紙。特別的是,其中所有文章都沒有署名。憑藉獨具特色的圖說(例如"我想要你——人民幣"),《經濟學人》成功招攬了一大批忠實粉絲。它的目標在其網站上以"使命宣言"的方式呈現——即"參與一場發生在步步將我們向前推進的智慧和阻礙我們進步的怯懦無知之間的嚴峻較量。"

  "重要參考"還是"心靈雞湯"?

  儘管——或者是因為有這些怪癖,正靜待所有權變更的《經濟學人》,目前仍然在市場上佔有廣泛、令人仰慕的地位。《經濟學人》的發行量已經從2006年的大約一百萬增加到2015年的約一百六十萬份,它的讀者主要是那些經濟富足、教育程度高的精英,當他們乘坐私人飛機奔波往各個國際會議時,手裡總是會拿著一本《經濟學人》,例如紐約市前市長麥可·布隆伯格(Michael R. Bloomberg)。幾十年來一直維持盈利,這份雜誌理所應當是自由市場不折不扣的支持者。根據其年報,今年截至3月31日,《經濟學人》集團的收入已達到九千三百萬美元,預期整年收入將超過5億美元。雖然它屬於私人控股,但每年春天,集團都會公開發布其財務報告。

  不過,在另一方面,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卻否認它是"歐洲貴族金融的肝臟";作家詹姆斯·法洛斯(James Fallows )將其描述為一個"向我們的國家提供自作聰明的態度、觀點"的供應商,稱其是那些追求以博學和老於世故形象出現的人用來偽裝自己的裝飾品。政治和文化作者安德魯·沙利文(Andrew Sullivan)亦在很大程度上同意他們的觀點,他稱《經濟學人》是"上層階級的讀者文摘。"

  小心地生存於自己捍衛的自由市場

  這次發生的所有權變更不大可能解決這個爭論。其實除德羅斯柴爾德(De Rothschild)家族以及義大利阿涅利(Agnelli)家族旗下投資機構Exor外,此前還有很多人都對《經濟學人》感興趣,紐約市前市長布隆伯格亦是其中一員。不過其他這些對其感興趣的人沒有作為主要競爭者被提到,也許是因為該公司有一個複雜的信託制度,基本上確保它的所有權不會因為任何一個所有者的突發奇想而改變。

  目前,《經濟學人》集團有四種股票:由員工、曾經的員工和公司的創始成員持有的普通類股;由一些知名機構如吉百利、羅斯柴爾德家族和施洛德集團持有的A類股; B類股約佔一半,正是那些目前正待出售的部分。除此之外,還有一類信託股份,用來控制"A"和"B"股份的轉讓,這些股份由受託人持有,他們負責確保"未來《經濟學人》集團的所有權獨立和雜誌的採編獨立性。" 舉例來說,《經濟學人》的老東家培生要出售《經濟學人》集團的股權,必須先取得該集團四位受託人的批准。不讓任何一家股東取得控股地位,被視為維護該雜誌獨立性的一條途徑。

  換句話說,《經濟學人》正小心地從自己一直捍衛的自由市場的力量中保護自己。 (艾默特先生認為,所有一切的前提是立場一致,正如《經濟學人》不反對由私人公司對其進行管理,只要他們認為是合適的。)

  永遠不浪費讀者的時間

  這份創辦於1843年的雜誌,是在位於倫敦中心地區的辦公室編輯完成的,這裡據白金漢宮稍遠一些,據裡茲只有幾步之遙。集團的業務人員願意搬到倫敦金融區——那裡有深受金融公司青睞的現代辦公室,不過新聞編輯室的工作人員卻拒絕。克魯克說,在這裡,記者通常留一小段時間,就發現《經濟學人》不適合他們,不過有的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發現)。

  現任Wired雜誌編輯的安德森說,《經濟學人》的文化是基於辯論。在他任職期間,每周一上午,工作人員都會聚集在總編室,通過辯論來確定哪篇將成為下期雜誌的頭條文章。"這是經典的牛津大學辯論協會的風格,"他說,"我從來沒有見過更典型的知識精英制度,這是優勝劣汰的典型示例。他們如何通過這種方式最終得到《經濟學人》的聲音?其實,他們就是《經濟學人》的聲音。"

  所有的文章不署名,同樣是《經濟學人》一種獨具特色的塑造自己的方式,克魯克說。 "(通過不署名的方式),我們所有人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們彼此在一起,屬於《經濟學人》。"在《經濟學人》,記者也編輯、編輯也寫作,這使得每一個人都體貼對方。所有人都可以在各種意想不到的主題裡出力—— 最近的一篇文章,標題為"跳康加舞的女友",關注了歌手莫裡西在墨西哥的受歡迎程度——因為讀者並不會把他們的名字與某一個特定的領域或主題相關聯。

  《經濟學人》能夠有如此大範圍的讀者群,艾默特認為這是因為它很好地對變化做出了反應:英語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國及世界其他經濟體的崛起,所有這些影響都被網際網路擴大化——由此,《經濟學人》已成為 "全球的內刊"。在《經濟學人》所有編輯記者的眼中,對經濟的表達是關鍵,在他們看來,"最重要的,是不是浪費讀者的時間。"

(搜狐傳媒獨家編譯,未經許可謝絕任何的形式的轉載,申請轉載請聯繫本公號「Media-fox」)

media.sohu.com true 搜狐傳媒 http://media.sohu.com/20150810/n418498741.shtml report 4548 在《經濟學人》所有編輯記者的眼中,"最重要的,是不是浪費讀者的時間。"文/郝思斯北京時間8月10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了《經濟學人》雜誌出版社的股權出售交易,

");}

相關焦點

  • 馬裡亞納海溝發出「悲鳴」,是誰發出的聲音?科學家終於揭秘!
    馬裡亞納海溝發出「悲鳴」,是誰發出的聲音?科學家終於揭秘!人類對地球的了解只停留於表面,內部一無所知。曾經蘇聯開啟過一項挖穿地球計劃,最終挖到12263米時被迫停止了,停止原因議論紛紛,地下世界是怎樣的?每個人都展開自己的想像力,浮想聯翩。
  • 無論誰受苦,都是我的一部分在受苦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在大海裡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裡。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
  • 發出聲音的石頭?
    2008年我國青島平度市明村鎮的村民,在當地的三河山上發現了一種會唱歌的石頭,這些石頭有的可以發出水流的聲音,有的可以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當地的許多人都將這塊石頭拿回家給孩子當玩具。村民稱這種會唱歌的石頭為子母石,它的形狀大多數都像小動物 發出的聲音 清脆 ,子母石最重的達十千克以上,最小的只有拳頭大小,據專家稱,這種石頭很可能是沉積多年的土層或火山爆發後形成的火巖石,在重慶巴南區豐盛鎮橋上村也有一種響石 只要拿起來一搖便能發出聲響,從外形上看,這些石頭與普通石頭大小一致,但相對較輕,因為響石是中空的,當地人曾經將想是砸開,發現響石裡面有一些顆粒物或液體
  • 荷蘭ASML公司的頂尖光刻機都賣給了誰?
    除了荷蘭的ASML公司,日本的尼康、佳能,中國的上海微電子,都是具備光刻機製造能力的廠商。但是,在全球高端光刻機領域,ASML公司幾乎處於壟斷地位,佔據著大部分市場份額,就連日本的光刻機廠商也無法相比。據悉,ASML是目前全球唯一使用極紫外光EUV的光刻機廠商。
  • 《經濟學人》:是誰在害怕華為?
    8月4日上午消息,英國政治和商業類雜誌《經濟學人》近日發表文章稱,隨著華為成為一家強大的全球性企業,隨之而來的網絡間諜及安全隱憂也日益被人們所關注,但究竟是誰在害怕華為?一味地禁止華為參與商業投標是解決安全擔憂的答案嗎?本文就此進行了分析,並表示技術民族主義並非答案。
  • 零售店老闆揭秘:便宜農資,都賣給了誰?
    但便宜的產品賣給誰了呢? 他說:賣給愛計較價格的人了, 沒辦法,一件貨, 畢竟是賺不了多少。 許多顧客都想要個最便宜, 卻不知失去理性之後, 就只能和便宜產品結緣了。 請相信市場上, 永遠是一分錢一分貨!
  • 健力寶賣給誰 高層三緘其口政府不置可否
    是誰要買健力寶?是誰要賣健力寶?健力寶究竟怎麼了?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當事人三緘其口具體轉讓給誰?記者在只有百分之一希望的情況下撥通了健力寶總部電話,行銷企劃部、市場傳播部等各部門均以各種藉口推脫記者採訪。當記者好不容易撥通健力寶一位高層人士的電話時,他知道記者的意圖後毫不猶豫地說:「你們去找三水市政府吧,我們不便發表意見。」
  • 《經濟學人》如何報導中國?2012年全年報導217篇【3】
    6 《經濟學人》的「中國環遊地圖」 《經濟學人》通過其報導與評論來問診中國問題,所謂旁觀者清,「西醫」療法或許不如「中醫」號脈溫和對症,但對於中國讀者來說,閱讀它的文章同樣有助於了解當下問題癥結。 1843年12月,《經濟學人》第一次轉載了關於中國的軼事:一個外國人在中國買火腿,結果買到了外面包著豬皮、裡面裹著木塊和泥巴的「假火腿」。這些受騙的外國人認為,「無論誰與中國人打交道必須慎之又慎,哪怕是這樣也還是容易被欺騙。」 隔岸觀火的《經濟學人》雖然自負為報導中國的老手,但中國的問題究竟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經濟學人智庫:2016美國大選-無奈之選 (附下載)
    關閉 經濟學人智庫:2016美國大選-無奈之選 (附下載)   「兩名候選人都民望低迷,無論誰勝誰負,下一任美國總統上任後都會處於弱勢。面對一個充滿分歧的國會,要通過法案定會困難重重。」
  • 那些試圖發出「更大」聲音的動物善於學習聲音
    有些動物通過發出聽起來「比實際更大」來偽裝自己的體型。研究人員研究了164種不同的哺乳動物,發現那些發出更大聲音的動物通常是熟練的「歌唱家」。這兩種策略——聲音更大和學習聲音——可能是由性選擇驅動的,並且可能在解釋人類語言進化的起源方面發揮作用。「如果你看到吉娃娃狗的叫聲像羅威納犬那樣深,你肯定會感到驚訝,」MPI和荷蘭海洋研究中心Pieterburen的研究員安德裡亞·拉維格納尼說。體型大小會影響動物發出聲音的頻率,但許多動物都能找到辦法讓聲音聽起來比預期的「小」或「大」。
  • 《荒野大鏢客2》傳奇動物皮毛賣給誰?
    《荒野大鏢客2》裡共有14隻傳說動物,玩家可以在傳奇動物身上獲取素材來製造更好的裝備、護身符,很多玩家不知道《荒野大鏢客2》裡傳說動物的皮毛要賣給誰、弄丟了怎麼辦,本文帶來了《荒野大鏢客2》傳說動物皮毛攻略,告訴大家傳奇動物皮毛賣給誰。
  • 經濟學人 | 蜘蛛絲的啟示
    ,從用於骨骼再生的支架到防彈背心,再從遠程傳感器到降噪器,這些改變我們生活的發明都源自於蜘蛛絲所帶給我們的靈感。蜘蛛絲比任何人類製造的纖維都要堅韌,而且它還特別利於將震動傳遞給編織出它的捕食者。從用於骨骼再生的支架到防彈背心,再從遠程傳感器到降噪器,蜘蛛絲一直是人類各種發明的靈感源泉。Yet one of its most remarkable attributes, its resistance to decay,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 貓咪為什麼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這些知識你都了解嗎?
    貓咪發出的咕嚕聲音就是假聲帶震動,通過喉腔共鳴而發出聲響。貓咪只要感到滿足,興奮,情緒精神放鬆的時候,就會發出這種輕快的咕嚕聲音。當貓咪想要你陪它一起玩的時候,就會發出咕咕嚕嚕的聲音來吸引你注意,而且會很活潑,聲音很大。當貓臥在主人身邊睡覺或與你親暱時,常可聽到它發出連續咕嚕咕嚕。所以這個時候只需要一塊陪它玩耍就好了,這時候的貓咪像一個小孩子一樣,找自己的爸爸媽媽陪它玩,是不是很可愛呢。
  • 前瞻經濟學人新年賀詞:2019 ,願陽光照耀
    前瞻經濟學人新年賀詞:2019 ,願陽光照耀  前瞻經濟學人 • 2018-12-29 18:01:47
  • 英文早點 | 2019年5月3日:這種魚能發出具破壞性分貝的聲音
    (石首魚的聲音)等等,沒聽過最後那個聲音吧?"It's a true wildlife spectacle. A fish this loud, this many fish calling."「這是真正的野生動物奇觀。一隻魚的聲音可以這麼大,這是許多魚的叫聲。」
  • 《經濟學人》雜誌將易主 培生集團4億英鎊售出50%股權
    根據《金融時報》提供的信息,培生集團正在就出售《經濟學人》雜誌50%的股權份額同內部股東進行談判,一旦交易達成,盧斯柴爾德家族以及義大利Exor集團有望成為《經濟學人》雜誌未來最大的股份持有者,林恩福雷斯特德羅斯柴爾德和她的丈夫埃弗林爵士目前擁有《經濟學人》約21%的股權,而Exor集團在原先4.7%的股權基礎上份額也會有所上升。
  • 經濟學人封面文章:腦機界面或將改變「人類」定義
    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表封面文章,對腦機界面的前景和挑戰進行了探討,甚至認為這種技術可能改變「人類」的定義。超過30萬人使用了人工耳蝸,通過這種設備將聲音轉換成電信號並發送給大腦,讓他們重新聽到轉換後的聲音。科學家已經把數據「注入」猴子的大腦,通過電脈衝讓它們做出各種動作。正如本期《經濟學人》的Technology Quarterly所說,腦機界面的研究速度在加快和野心也在膨脹。美國軍隊和矽谷也都開始關注大腦。Facebook夢想著通過大腦直接輸入文字。
  • 荒野大鏢客2毛皮賣給誰
    可以去鎮上找屠夫把毛皮賣給他,也可以捐給營地,捐給營地的毛皮能用來升級背包、槍託之類的配件,如果是傳奇動物的毛皮的話,去找捕獸人,在他那能用你賣給他的材料製作傳奇套裝。當然所有用來製作裝備的毛皮都是需要完美的。
  • 俄羅斯發現神秘電臺,持續40年發出「滋滋」聲音,它想說什麼?
    曾經在俄羅斯發現了一臺無線電臺,近40年都在持續地向外發出信號,所有人都不知道這一信號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難道正在向人類訴說著外星人的事跡?無論是戰爭和間諜之間的交流,都會使用到無線電臺交流,俄羅斯境內為了軍事使用,他們時常會用神秘的電臺聯繫,可是在1982年的時候,突然有一個電臺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深夜電臺連續40年,不間斷的向外界發送信號,截止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沒能破譯這段信號的意思,聽起來像是俄羅斯的當地聲音,可是他們又時常會發出滋滋的聲音。
  • 你家狗狗會發出「嗚嗚」的聲音嗎,「嗚嗚」聲,它想表達什麼?
    狗平時喜歡發出各種聲音,在各種聲音中也表示不同的意思。通常,主人能夠從狗發出的聲音大致判斷出發生了什麼,或者狗想說什麼。但是,問題是,有時即使是相同的聲音也表現不同的意思。讓他們高興狗在開心的時候會發出愉快的叫聲,但是狗發出相反的低聲最大的可能是表達了不滿,或者是不愉快。比如說,如果責備、想做的事情不被允許的話,就會感到不滿和不愉快,發出這個聲音可能是在向主人抱怨,也可能是在抗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