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軍醫大學

2020-11-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第二軍醫大學位於上海市「楊浦知識創新區」,建築面積100餘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實驗室、先進的室內外體育場館和遍及全校的校園網絡,是一所培養衛生事業專門人才的全國重點醫科大學。

  學校創建於1949年9月,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現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軍隊3所獲準設置研究生院的單位之一,全國首批開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院校之一,36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之一。

  學校下轄基礎部、海軍醫學系、藥學系、衛生勤務學系、護理系、中醫系、外訓系、研究生管理大隊、長海醫院、長徵醫院和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等單位。其中,海軍醫學系、藥學系、衛勤系、中醫系均為全軍唯一的專業系,外訓系是全軍唯一的醫學留學生培養基地。

  學校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軍隊辦校原則,緊緊圍繞培養合格國防衛生人才這一主線,在艱苦奮鬥中創業,在改革開放中創新,培養和形成了「求實、創新、嚴謹、獻身」的優良校風、「博雅、仁愛、篤行」成為全校人員共同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十五」以來,在軍委和總後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教學為中心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學校的全面建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師資力量雄厚,辦學體系完整

  學校現有在職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近900名。博士生導師200名,碩士生導師500名,250餘名專 家 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50餘人在國家學術機構任職。

  在教學、醫療、科研領域,學校擁有一批國際、國內、軍內知名的專 家 教授。現有兩院院士4名: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家」稱號的 吳孟超 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總後勤部「一代名師」 陳宜張 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首屆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 家曹雪濤 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王紅陽 教授。

  學校現開設八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海軍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麻醉學、護理學、生物技術、中醫學、藥學等8個專業,擁有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7個門類學位授權學科,招收博士、碩士、本科、大專等不同學歷層次學員,形成了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主、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並重的辦學體系和育人模式。建校至今,共為部隊、地方培養了近50000餘名衛生事業合格人才。有在校學員近6000人。形成了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主、專科教育為輔、各類繼續教育為補充的完整的辦學體系。

  2005年,我校作為全軍首批招收無軍籍學員的四所院校之一,開始招收無軍籍學員,即學員「從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收,在學校學習期間無軍籍,享受軍隊提供的相關待遇,畢業考核合格的辦理入伍提幹手續並分配到軍隊單位工作」。

  教學設施先進,教學質量領先

  學校擁有現代化的教學場館、外語語音室、電腦教學中心等完善的教學設施。電腦、投影儀、閉路電視等多媒體設備在教學中廣泛應用。以教學為主的電化教材、網絡教學逐漸配套和系列化,三所附屬醫院均安裝了手術彩色攝像機,電教中心製作了近500部電教教材,極大地充實和豐富了學員的授課內容。

  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近 1萬平方米 ,閱覽座位800席,現有館藏圖書50餘萬冊,訂閱中外文期刊2000餘種,安裝有現代化的數據檢索和信息查詢服務系統。圖書館內設有5個多媒體閱覽室,學員可免費在網上方便、快捷地查閱圖書和資料。

  學校始終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動搖、教學改革的核心地位不動搖、教學基本建設的優先地位不動搖,從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主要環節和教學質量控制入手,重點實施了課程教學設計改革、主講教員負責制、本科教學導師制、雙語教學等重要教改舉措,把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等先進教育方法和信息化教學手段引入課堂教學實踐。「十五」以來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軍隊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建成國家精品課程1門,軍隊優秀課程9門,1本教材獲得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連續7年學校共有10篇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學校成為上海市研究生學位論文免檢單位,臨床博士後流動站被評為 全國優秀 博士後流動站,護理學成為全國首個護理學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科研優勢明顯、學科特色鮮明

  學校現有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免疫學、病原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法醫學、放射醫學、航空航天與航海醫學、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藥物分析化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生物學、生理學、遺傳學、內科學(消化系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燒傷、野戰外科)、中西醫結合臨床等26個國家重點建設學科;全軍及上海市重點建設或領先學科共45個;擁有全軍醫學研究所、醫學專科中心、重點實驗室30個;免疫學和神經生物學兩個團隊分別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創新群體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十五」期間,學校科學研究工作繼續保持領先。牽頭承擔的省部級以上科研基金項目有1039項,經費總額3.05億元。其中「973」牽頭項目等國家重大、重點項目共77項,列全軍醫科院校首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99項,獲資助經費1.06億元,總額列全國醫科院校第1名。共獲軍隊二等獎(含)以上成果70項,總數居軍隊醫學單位之首。2005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是當年度全國醫藥系統唯一的最高發明獎。醫學免疫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獲得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成為軍隊院校系統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等級自然科學獎;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刊物《自然·免疫學》上,影響因子分值達28.18分,標誌著我國免疫學研究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發表國內核心期刊學術論文總計9259篇,被引用16371次,引用次數居全國醫科院校第1名;發表SCI論文457篇,位列全國醫科院校第3名。總計申報專利314件,獲得專利授權155件,榮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成功轉讓科技成果24項,合同值達1.46億元;籤訂科技合作協議35項,協議值7141萬元,累計到款1.02億元,名列軍隊院校前茅。

  儀器設備精良、醫療水平精湛

  學校擁有磁共振、CT系統、PET、單光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ECT)、直線加速器、透射式電子顯微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雷射活性細胞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儀等現代化教學、醫療、科研儀器設備31000餘臺(件),總值近13億元。

  學校長海、長徵、東方肝膽外科三所附屬醫院每年院均成功搶救特大危重病人1000餘名。長海、長徵醫院年平均門診量130餘萬人,年收治住院病人2.7萬餘人次,其中包括22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海外華僑及港、澳、臺患者2500餘人次。在醫療特色上,肝膽外科、胸心外科、燒傷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等診治水平和收治規模一直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在先天性心臟病、大血管病、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冠心病的手術和介入治療、肝臟腎臟等器官聯合移植、前列腺疾病微創治療、胰腺疾病非手術診治、血液病、真菌病診治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特色優勢。擁有全軍醫學研究所10個、全軍醫學專科(專病)中心10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專病)中心3個和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4個。長海醫院是「全國百佳醫院」,長徵醫院連續三屆在全軍優質服務競賽中榮獲「白求恩杯」,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已成為國際知名的專科醫院。

  對外交流廣泛、國際影響增強

  學校大力加強國際科研合作,與10多個國家30餘所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關係,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30多個國家100餘名學術大師來校講學交流,擔 任客座 教授 和名譽 教授,建立了生物信號傳遞研究、燒傷休克復甦研究等多個國際研究合作中心,並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34個國家和地區以及美國麻省大學、德國馬普生化所等國際著名院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及合作關係,多次組織和主持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不斷拓展合作辦學渠道,與德國洪堡大學、英國蘭開夏大學開展了部分本科生聯合培養試點,與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合作培養七年制、八年制學員;完成了50多個國家500多名留學生的培養任務。

  文化氛圍濃厚、校園生活豐富

  學員在嚴肅緊張的學習、生活之外,還可以感受到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生活。形成了「軍大藝術節」、「軍標運動會」、「海魂杯」、「百草杯」、「天使杯」、「友誼杯」等各類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學校成立了英語角、書畫攝影協會、「綠色月亮」環保志願者協會、「跳跳虎」健美操協會、軍樂團、舞蹈團、電聲樂隊等文化團體;加強了校女子籃球隊、軍樂團、專 家 教授合唱團、教授足球隊等品牌隊伍建設,促進了校園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

  學校連續24年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連續11年獲得中宣部、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聯合表彰為「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三下鄉」博士服務團每年被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央電視臺多家媒體報導了我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事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學校每年不僅組織各種各樣的文藝比賽和匯演,而且還邀請校外文藝團體來校演出。學校多功能大禮堂可一次容納2000人,配有先進的多功能視聽室,周末免費為師生播放電影。新落成的綜合性軍體館由室內排球、籃球、桌球、羽毛球等場館組成;學校操場鋪有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燈光球場由多塊籃球場和網球場組成,在課外活動時間,均為學員免費開放。

  後勤保障有力,學員生活方便

  學校實行後勤保障社會化,安全、便利、周到的後勤保障服務體系,免除同學和家長們的後顧之憂。

  學校學員食堂納入上海高校後勤保障系統,萊餚品種豐富、口味眾多,可滿足同學們不同口味、不同檔次的需要。學生浴室清潔衛生。學校服務西路設有教育超市、郵政所、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洗衣房等,方便學員的日常生活。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學校在教、醫、研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學校秉承「求實、創新、嚴謹、獻身」的光榮傳統和優良校風,將不斷開拓創新,深化改革,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以軍事醫學為龍頭、以臨床醫學為主幹、以基礎醫學為支撐,學科協調發展、學術大師匯集、育人質量一流、創新能力突出、軍事特色鮮明、文化氛圍濃鬱,辦學條件優良,具有較高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軍醫大學,為國防衛生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熱烈歡迎有志獻身於國防衛生事業的優秀青年報考我校!

  學校校址:上海市楊浦區翔殷路800號 郵編:200433

  學校招生辦公室諮詢熱線:021-25070104

  網 站:http://www.smmu.edu.cn

  E-mail: zsb@smmu.edu.cn

    本科生招生網域名:ao.smmu.cn/電信

                                         ao.smmu.edu.cn/教育網


    全名:第二軍醫大學本科生招生網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正確排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位於直轄市重慶。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直屬高校。學校於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1975年更名為第三軍醫大學,2017年更名為陸軍軍醫大學,並對外保留第三軍醫大學校名。
  •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2018年招收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簡章   一、招生計劃及待遇  1.軍委機關下達的軍隊研究生招生計劃,招生對象為國防生。
  •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 三級甲等 上海長徵醫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軍醫「抗非」戰場鑄軍魂
    在這危難時刻,第二軍醫大學63名軍醫奉命北上。轉自搜狐    5月5日上午8時,第二軍醫大學綜合大樓廣場前人潮湧動,鼓聲如雷。一聲聲祝福,一句句叮嚀,為63名奔赴北京小湯山醫院的軍醫壯行助威。轉自搜狐    這支從接受命令到組建完成不到10個小時的「精銳部隊」,肩負著「抗擊非典,支援北京」的神聖使命。
  • 2011年第二軍醫大學本科招生簡章
    網易教育訊 2011年第二軍醫大學本科招生簡章近日公布,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證第二軍醫大學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規範招生行為
  • 空軍軍醫大學和海軍軍醫大學2020年招生計劃
    高考後,考生和家長對軍校報考比較關注,同時對於軍醫大學的情況更加關注,因為軍醫類是軍隊院校招生中最為軍地通用的學科專業,而且無論是生長軍官還是無軍籍學員,其實只要足夠努力,都能夠學的知識技能,未來無論保研、考研都能夠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
  • 第二軍醫大學聯合上海市演練核化生醫學救援
    地鐵10號線新江灣城站7號出口黃煙滾滾,一時間,慌亂的人群紛紛從地鐵口驚叫著跑出、逃散……  幾分鐘後,警車、消防車、急救車、核化生偵測車、野戰醫療車先後抵達現場;救援人員迅速架設門式輻射監測站、洗消站、內汙染檢測站,完成無線組網、運行新型衛勤保障信息系統……  4月11日上午10時,第二軍醫大學在上海市組織協調下舉行的核化生醫學救援演練拉開帷幕。
  • 2019年第二軍醫大學成人高考函授招生簡章
    2019年第二軍醫大學成人高考函授招生簡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1950年改稱上海軍醫大學。1951年7月正式定名為第二軍醫大學。2019第二軍醫大學成人高考優勢人才培養學校的主要培訓層次有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任職教育和留學生教育等。開設臨床醫學、海軍臨床醫學、藥學、公共衛生事業管理、護理學等13個專業。
  • 第二軍醫大學,實力強悍的一所211醫學院校,值得報考
    今天小編介紹的這所大學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該校是一所實力強悍的211醫學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簡稱「海軍軍醫大學或第二軍醫大學」,學校位於上海。第二軍醫大學是「211工程」醫科軍事類的大學,學校在2017年入圍了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第二軍醫大學的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有2個,分別是基礎醫學和藥學2個學科;二級學科和三級學科一共有26個;該校的基礎醫學1個學科是雙一流中的建設學科。學校有8年制或5年制的臨床醫學;中醫學也開設了8年制或5年制;麻醉學是5年制。
  • 想要考軍醫,有哪些實力比較好的軍醫大學?
    選擇一所軍醫大學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但是軍醫大學的歷年招考要求非常嚴格。我國實力強勁的軍醫大學主要有以下幾所,下面小編來整理一下,希望能幫助到你。2、第二軍醫大學第二軍醫大學,創建於1949年9月,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是「2110工程」和總後「53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中國軍隊唯一的外軍醫學留學生培訓基地。
  • 第二軍醫大學校長孫穎浩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第二軍醫大學熱烈慶祝孫穎浩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第二軍醫大學校長兼泌尿外科中心主任、全軍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長。
  • 第二軍醫大學2010年接收外校推免生招生簡章
    第二軍醫大學2010年接收外校推免生招生簡章一、招收對象招收對象為以下高校(不含部隊院校)的2010屆應屆本科畢業生:①「985工程」院校
  •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支援北京抗擊非典紀實
    轉自搜狐  如今,這支來自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的醫療隊負責小湯山醫院的18、19兩個科室、床位88張。轉自搜狐  「生死度外終不悔,橫刀立馬鑄軍魂」。當祖國和人民召喚之時,他們挺身而出,衝向抗擊非典第一線,用實際行動書寫軍中「白衣戰士」的光輝篇章。
  • 第二軍醫大學2010年招生錄取情況(實時更新)
    第二軍醫大學於官網公布了該校2010年各省市招生錄取情況,朽發布如下(考生可收藏此頁,本站實時更新):所有省市的錄取信息都已發布,考生可按所在省市查詢錄取查詢入口(上海考生):http://ao.smmu.edu.cn/query.
  •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上海長海醫院位於東海之濱、黃浦江畔,創建於1949年7月,始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附屬醫院,1951年7月改稱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醫院,1958年9月建制為第二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經過60餘年的建設發展,已經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醫療特色鮮明、綜合實力強勁的現代化大型綜合性醫院。
  • 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關於開展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2021年地方推免生預選拔的通知 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坐落在古都西安,歷史悠久、文化厚重。
  • 國防科大和第二軍醫大學在河南計劃招112人
    昨天,河南商報幫你打探了國防科技大學和第二軍醫大學兩所軍校在我省的招生情況,有意報考軍校者可參考一下。   國防科技大學   招生計劃:61人   招收20歲以下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今年,國防科技大學在河南計劃招61人,包括男生60人,女生1人。
  • 空軍軍醫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分數線公布;附空軍軍醫大學的由來
    1941年,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衛生學校創建;1948年11月,進駐西安,先後更名為西北軍區人民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學院;1952年10月,奉中央軍委命令,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原第五軍醫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35年的南京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1954年,原第四軍醫大學和原第五軍醫大學合併組建為第四軍醫大學。
  • 想當軍醫認準這四所軍醫大學,其中兩所還是211大學
    第二軍醫大學歷史背景:又稱「海軍軍醫大學」,國家「211工程」、軍隊「第三軍醫大學歷史背景:學校於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軍醫大學合併而成,第六軍醫大學前身系第四野戰軍醫科學校和原國立中正醫學院,第七軍醫大學前身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錄取規則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錄取規則 2013-06-30 10:36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