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市區發生地震,你有感覺嗎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05 現代快報
 
標題導航

  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 胡玉梅)據江蘇省地震臺網測定:2020年9月27日14時30分,在南京市玄武區( 北緯32.08度、東經118.83度 ) 發生1.8級地震,震源深度15公裡。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監測處處長鄭建華說,這次地震震中在板倉街附近,三山街、堂子街、板倉街、高樓門等地區有感,個別市民稱聽到像打雷了的聲音。為此,江蘇省地震局召開了震後趨勢會商會。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由于震級小,加上白天相對熱鬧,所以公眾普遍沒有震感。網友「肖丘山」說,「坐標江寧,毫無震感」。網友「劉懷橙」說,「坐標南京農業大學,表示沒有震感」。網友「小盛」說,「我在鼓樓,有那麼幾十秒感覺耳鳴,我還在想是不是地震了」,網友「 gigindaeyo 」說,「南師大隨園有震感! 我還以為是錯覺」。

  鄭建華分析說,這是一次正常的地下活動。今年,南京有據可查的有感地震發生或兩次,除了3月3日鼓樓地區的3級地震外,7月28日溧水區發生過一次2.4級地震。這些地震都是屬於正常的能量釋放。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版權申明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南京高中生為消防員寫歌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無論火災、地震,還是交通事故現場,幾乎都能看到消防員的身影,他們是最常見的救援人員,也是一起起災難中的逆行者。    通訊員 南消軒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王瑞  高中生寫歌,向消防員表達敬意  4月8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南京二十九中一名高二學生,為了向消防員表達敬意,專門寫了一首歌。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江蘇最高氣溫又有攀升,宜興達到36.2℃。今明繼續晴熱模式,最高氣溫35~36℃,提醒大家外出注意防護。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  氣溫繼續小幅上升,宜興昨36.2℃  愛心雲、藍鯨雲、接吻雲,昨天的藍天白雲又被朋友圈玩壞了。
  • 「阿爾法狗」「網際網路+」入題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等多所南京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開啟。昨天下午在南航,多名結束面試的考生回憶,今年的考題比較開放,「阿爾法狗大戰李世石」「網際網路+」等社會熱點話題入題。    現代快報記者 金鳳/文 施向輝/攝  三分鐘演講  你會講什麼?
  • 這些積淹水「老大難」摘帽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6月28日,「梅姑娘」再次發威,南京迎來一輪強降雨。傾盆大雨中,南京的「老大難」積淹水點還好嗎?秦淮河水位上漲多嗎?現代快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現代快報訊+/ZAKER南京記者  盧河燕 文/攝  記者探訪  這些積淹水老大難,今年情況不錯  龍園中路草場門橋下  龍園中路草場門橋下的積淹水點包括龍園中路芳草園小學門前路北側至江東派出所路口南側。中午12點左右,雨水漸止。龍園中路一側的陽光廣場北門兩旁,幾個窨井蓋在向外冒水。
  • 這不是樣板房,是生命安全體驗館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有廚房,有電視,有電話……這是樓盤的樣板房嗎?這是生命安全體驗館!昨天,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趙白鴿,來到南京鳳凰生命安全體驗館參觀。趙白鴿認為,這個體驗館全國少見,應該在城市推廣。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文/攝  體驗滅火、過急救通道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位於鳳凰西街的這個生命安全體驗館,裡面櫥櫃、抽油煙機、灶頭、電話以及大屏幕投影一應俱全,看起來像個舒適的小家。  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這個小「家」裡的布置都有講究,當初設計時可謂絞盡腦汁。布置得像個家,就是想讓體驗者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危險,遇到危險該怎麼辦。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在的蚊子太厲害了,一晚上叮了四個包,最大的有一塊錢硬幣那麼大,又疼又癢。」南京市民徐小姐抱怨說。根據南京市疾控中心的監測,現在已到一年中蚊蟲密度最高的時候。不少市民說,瘋狂的蚊子不僅「下嘴」狠,似乎比往年更毒了。情況果然如此嗎?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蚊子愛叮體溫較高、愛出汗的人。
  • 你會念嗎?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你會念嗎?   現代快報,一有危險就秒變成球,這貨到底是何方神獸?  犰狳是中南美洲特有的珍稀動物,共有9屬21種(其中1屬1種已滅絕),這次安家南京的是四隻「六帶犰狳」。  紅山動物園飼養員卜海俠介紹,犰狳有兩項特別的技能,一是在遇到危險時能夠縮成一個球,二是極為高效率的打洞技巧。再加上它們身披盔甲,很多人會將它們當成穿山甲的親戚。可實際上,犰狳和穿山甲連遠親都算不上,真正和犰狳稱得上親戚的是大食蟻獸、食蟻獸之類的動物。
  • 工地「塵土飛揚」自拌砂漿後續報導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為了控制工地揚塵,南京明確規定工地要使用預拌砂漿。去年5月份,現代快報記者曾暗訪南京幾家工地發現,一些施工單位並沒有按照規定使用預拌砂漿,而是為了節省成本,在工地內偷偷用沙子、水泥等材料現場自拌砂漿,全然不顧攪拌現場飛揚的塵土。  現代快報對此進行報導後,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做出批示,要求對違規私拌砂漿工地嚴查嚴處。
  • 三大流星雨、月偏食、日全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8月8日凌晨,市民可圍觀月偏食;8月12日夜,英仙座流星雨;8月22日凌晨,地球將迎來日全食……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胡玉梅 實習生 舒越  8月英仙座、12月雙子座,一起去看流星雨  1月3日夜,新年迎來首場象限儀座流星雨,由於陰天,南京無緣得見。  不過,精彩還在後面。
  • 四川長寧地震已致13死199傷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裡。截至6月18日16時00分,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199人受傷、14萬餘人受災,部分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據統計,有3065名各界救援力量參與了此次地震救援。  此次地震受災人口達14萬餘人,造成倒塌房屋73間,嚴重損壞房屋19間,一般損壞房屋12723間。目前已緊急轉移安置8447人。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源機制解析結果顯示為走滑型地震。本次地震序列相對活躍,截至6月18日8時30分,共記錄到3級以上餘震17次。
  • 伽利略有沒有失明?控制錯覺啥意思?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本次國家公務員招錄考試,全國共有157.6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平均競爭比約為61:1。伽利略有沒有失明、「控制錯覺」是什麼意思?本次國考筆試,又出現了諸多讓大家印象深刻的考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復工復產、脫貧攻堅等今年熱門大事件都出現在試卷裡。
  • 奧運會,倫敦還沒準備好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今天,距倫敦奧運會開幕只有4天時間,全世界都在問:奧運會,倫敦準備好了嗎?儘管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一再強調「倫敦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來迎接世界上最偉大的體育盛會」,但現代快報記者通過這兩天的採訪發現,倫敦奧運會無論在場館建設還是安全檢查甚至是志願服務方面,都顯得有些混亂……  場館沒完工 女記者扭傷腳踝  籃球館距主新聞中心只有500米的路程,這條路是由密密麻麻的碎石子鋪成的,這讓很多女記者很痛苦,有一位穿了高跟鞋的同行甚至因此扭傷了腳踝
  • 專家提醒:一個動作判斷是不是闌尾炎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家有小寶寶的家庭,尤其要注意。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兒童醫院獲悉,1歲的寶寶奇奇(化名)就是因為在外地耽誤了闌尾炎的治療,到達南京兒童醫院後,雖經全力搶救,也沒能挽回生命。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峻  全力搶救也無力回天  奇奇是個1歲多的男寶寶,最初的症狀跟腸胃炎相似,總是發燒,胃口當然也不好,在當地醫院沒有查出太多異常,醫生也沒有往闌尾炎方面考慮。等奇奇被送到南京兒童醫院後,肚子已經鼓起來,緊急確診為闌尾炎。
  • 疼痛是身體的「求救信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很多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一些簡單的疼痛症狀,可能是身體給你發出的「求救信號」。江蘇省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潘寅兵說,如果病症明顯的急性疼痛患者,可以去相應科室就診,慢性的不明原因的疼痛患者,可以先到疼痛科諮詢。    通訊員 董菊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劉峻  潘寅兵告訴記者,70%左右的人,都有腰背痛的經歷。
  • 住院平均多掏171元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人社廳獲悉,去年,全省參保職工住院政策範圍內醫保報銷比例達到85.03%,比上年增加0.25個百分點。但很多人奇怪:怎麼就感覺不到看病掏錢少了呢?原來,全省職工醫保均次住院費用每年不斷攀升,去年達到了11348元,比2014年多掏了171元,比2011年多掏了1762元。
  • 3000人參加蘇寧易購彩虹跑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2000名跑步選手和1000名志願者參加了以「助威青奧,青春就是Rainbow Run」為主題的南京首屆彩虹跑大型戶外體育活動。記者了解到,該活動由共青團南京市委、南京河西CBD和蘇寧易購共同主辦,3000人在南京市綠博園,通過彩虹跑這個舞臺助力青奧會。
  • 昨天南京發生地震!安徽這裡有震感!
    昨天南京連發兩次地震  馬鞍山震感明顯!  據@江蘇省地震局消息:  2020年12月25日17時54分37秒,在江蘇南京市江寧區(北緯31.82度、東經118.76度)發生2.3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裡。
  • 劇毒蜈蚣當寵物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吳晶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宋經緯  這種「寵物」毒液可讓人休克  最近,南京海關所屬金陵海關駐郵局辦事處關員在查驗進境郵包時,發現兩件來自菲律賓和德國的郵包機檢圖像可疑。開包查驗後發現,郵包裡裝的是38隻身長13—17釐米的活體紅火焰腳蜈蚣。
  • 人工智慧的瓶頸需要數學解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人工智慧的發展如火如荼,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其實是現代工業和數學裡面一個很重要的成就。」丘成桐回顧了人工智慧61年的發展史。對於發展現狀,他認為,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方面,微軟、谷歌、科大訊飛等都應用人工智慧實現大量突破。  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瓶頸,他表示,困難和挑戰是多方面的,必須直面龐大數據、模型爆炸、訓練難度大等問題。
  • 上了大學再「起跑」也不晚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邢定鈺回到母校南京九中,和「英才班」的學生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上了一節「大師成長課」。與很多父母苦口婆心讓孩子從小努力學習不同,他用自身經歷說服大家,學習的起跑不宜太早,中學、小學,甚至到幼兒園就開始起跑,以後就沒有後勁再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