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學術年會於2019年11月21日在廣東佛山召開。開幕式上公布了2019年中國數學會華羅庚獎、陳省身獎和鍾家慶獎獲獎名單。中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59級校友馮克勤教授獲得中國數學家的終身成就獎---第十四屆華羅庚數學獎,邱國寰校友(SA1001)獲得第十四屆鍾家慶數學獎。
馮克勤,中國科大5911校友,我國代數數論和算術代數幾何研究的開拓者,也是近30年來我國代數數論和數論應用研究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其主要學術貢獻包括:(1)分圓單位獨立性研究:1970年代即在國際知名雜誌發表國內學者的第一篇代數數論論文;(2)同餘數研究:與學生開創性利用圖論方法決定多個系列非同餘數,並驗證對應橢圓曲線BSD猜想成立,激發同餘數問題的深入研究;(3)圖論及其數論應用:與李喬合作發表《論圖的最大特徵根》,在圖論領域產生很大影響;(4)流密碼密鑰構造布爾函數研究:2008年與Carlet在密碼學頂級會議之一給出具抗多種攻擊特性的流密碼密鑰布爾函數構造,成為密碼學領域的突破性進展,被稱為Carlet-Feng函數;(5)量子糾錯碼和量子信息數學理論:在國內率先開始量子碼研究,給出量子碼的完全不同刻畫;(6)數論學科的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在數論、算術幾何、密碼、編碼領域人才培養方面貢獻卓著,多名學生成長為國內著名中青年數學家,在數論、代數幾何、代數、密碼和編碼等領域國際知名。
邱國寰,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助理教授。2010年從西北大學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師從麻希南教授。研究生期間邱博士學習刻苦表現優異,博士期間獨立或和他人合作寫了幾篇頗具影響力的文章,於2016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是非線性偏微分方程與幾何分析,與合作者共同研究解決了海森方程的紐曼邊界問題,數量曲率方程的內估計等多個難題。其中和麻希南教授成功解決了世界著名偏微分專家N. Trudinger教授30年前的猜想。2015年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聯合培養並從事博士後研究。和管鵬飛教授合作研究了曲率方程的內部正則性,基本解決了完全非線性方程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公開問題。之後又通過巧妙的幾何觀察獨立解決了此問題的三維一般情形。邱博士目前為止發表了7篇學術論文,其中幾篇發表在Duke Math J., Comm. Math. Phys.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上,並獲得國內外數學相關同行很好的評價和讚譽。
華羅庚數學獎及鍾家慶數學獎簡介: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他熱愛祖國,獻身科學事業,一生為發展我國的數學事業和培養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為緬懷華羅庚先生的巨大功績,激勵我國數學家在發展中國數學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促進我國數學發展,中國數學會與湖南教育出版社決定設立「華羅庚數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獎勵範圍為在數學領域做出傑出學術成就的我國數學家。由熱心於發展我國數學事業的湖南教育出版社捐資,中國數學會負責評獎與頒獎工作。「華羅庚數學獎」自1992年開始設立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十三屆,每屆不超過2人,每人獎金為10萬元人民幣。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注,並為之拚搏一生。為了紀念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的遺願,數學界有關人士於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用以表彰與獎勵最優秀的數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鼓勵更多的年輕學者獻身於數學事業。中國數學會負責評獎與頒獎工作。自1988年開始,鍾家慶數學獎已經舉辦了十三屆,共有62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榮獲該獎,獲獎者都已成為數學各領域的骨幹和中堅力量。自2017年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起,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捐資,中國數學會負責評獎與頒獎工作。
(數學科學學院、中國科大校友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