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來了野蠻人,小牛虧本賣想幹啥?
電動車突然火了。
以往,中國電動車行業屬於多年「冷門」,多年來電動車業也毫無創新。但是隨著城市機動車容量接近飽和、人們環保意識高漲、以及興起的電商、O2O行業,讓電動車的市場潛力驟然放大。
現在,這個行業來了野蠻人----沒錯,確切地說就是網際網路思維。號稱「特斯拉技術+蘋果設計+小米價格」的小牛電動車,而且不但不賺錢,還要虧本賣!
【成本測算證明小牛N1虧本賣】
近日,媒體在官方微博曝光了小牛電動車的供應鏈BOM清單:售價3999元的「小牛N1都市版」硬體成本是4413元,其中帶BMS的松下鋰電組、博世電機+FOC電機控制器、中控板、矽基LED前大燈+轉向燈的四大件加起來就3000元。
這意味著,即使不考慮研發、營銷等可以隨著規模增長而不斷攤銷的邊際費用,李一男也正在虧本賣車,一臺車至少要足足虧掉414元!
顯然,這個超出所有人預期的價格讓潛在用戶們歡呼雀躍。來看一組小牛電動車的數據:100公裡續航,與特斯拉一樣的170節松下18650三元鋰電池+BMS,博世電機,鋁鈦合金後搖臂,前後雙液壓碟剎+EBS,矽基LED大燈,以及80KG的整車自重(證明用料皮實)……如果數據屬實,也難怪牛粉們嘚瑟地自稱:完爆傳統電動車。
在顏值時代,設計幾乎關乎生死。小牛電動車擁有頂尖設計師打造的類蘋果風格的簡潔外觀,極具辨識度和可炫耀感,一誕生就被評測網站認為是「電動車行業難得一見的精品「。不管是「電動車中的蘋果」,還是「兩輪特斯拉」,按理說售價也應該是高冷的「貴族化」,3999元的都市版、4999的動力版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只是,許多人普通人和媒體對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成本和售價並沒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很多人甚至誤解小牛N1是「電動車中的錘子」。但是很快就有行業內資深人士指出,只要普通用戶隨便在網上搜索同規格的電動車就能發現,小牛N1並不貴甚至性價比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