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選修3-1第一章《靜電場》第8節電容器的電容教學設計

2020-11-27 中學物理小家

教學課題:高中物理選修3-1 第一章靜電場 第8節電容器的電容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電容器,知道電容器充電和放電過程;

(2)理解電容器電容的概念及定義式,能用來進行有關的計算;

(3)掌握平行板電容器的決定式並能運用其討論有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因素的實驗探究過程,體會其中蘊涵的物理方法:控制變量法,能夠對問題進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

通過探究實驗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體會電容器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探究新事物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電容的定義的理解

2、教學難點:

掌握決定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因素

三、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問題導引法,實例列舉法,觀察法等

四、學法指導:

小組合作探究,實驗操作,問題回答,鞏固練習等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導學案,靈敏電流計,導線,電容器,乾電池,電阻,感應起電機,平行板電容器,電容表,靜電計等

六、教學過程:

1新課引入

教師活動:通過電容器放電實驗引入新課,引起學生的興趣。

教師活動:教師展示家用電器電路板的圖片。

2了解電容器

教師活動:通過前面的例子,我們已經了解電容器的作用是:容納電荷。

電容器為什麼能夠容納電荷呢?是怎樣的結構讓它有如此功能呢?大家想不想看一下電容器的內部結構?

拆開一個電容器讓學生觀察電容器的內部結構。並提出問題:

問題1、電容器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問題2、什麼是平行板電容器?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3探究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

教師活動:出示電容器充放電的電路圖,介紹實驗儀器,提出要求,通過實驗探究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並結合電容器充電演示動畫。

教師活動:出示問題:

問題1、在充電、放電過程中你觀察到了什麼現象?

問題2、充電完畢,電容器兩極板上的帶電情況如何?

問題3、充電放電的過程電路中的能量如何轉化?

問題4、總結什麼叫做電容器的充電、放電?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並思考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

學生活動:學生回答問題,並明確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

4電容概念的建立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如何來量度一個電容器儲存電荷本領大小呢?

教師活動:我們知道,當電容器帶上電荷以後,兩極板間會有電勢差,教師出示通過探究活動得到的電容器帶電量與電勢差數據表格。

提出問題:通過數據,探究電容器帶電量Q與兩極板間電勢差U的關係。

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探究得出電容器帶電量Q與兩極板間電勢差U的關係。

同一電容器,Q與U的比值不變,不同電容器Q與U的比值不同。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把電容器與水容器(水杯)進行類比,電容器儲存電荷的多少並不能表示其儲存電荷本領的大小。而Q與U的比值就反映了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

學生活動: 通過分析得出電容的概念:

1、電容器所帶的電量Q與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的比值,叫做電容器的電容。

2、公式C=Q/U

3、單位 1C/V=1F(法拉) 1F=106μF=1012pF

教師活動:為加深理解強調兩點:

(1) 電容是表徵電容器容納電荷本領的物理量,只與電容器的本身結構有關。

(2)公式 C=Q/U

是比值定義式,所以不能認為C與Q成正比,與U成反比.電容是反映電容器本身的一種特性,與Q,U無關。

5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

教師活動:提出問題:請同學們猜測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大小與電容器本身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活動:學生猜測可能與兩極板間的距離,兩極板的正對面積,兩極板間的電介質等因素有關。

教師活動:通過實驗探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因素,先介紹原理:控制變量法。然後介紹儀器,電容表的原理與用法。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因素,及其相應關係。並完成實驗表格:

通過分析得出結論。

教師活動:通過視頻介紹另一種研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決定因素的實驗方法。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觀察視頻中的現象完成表格。

教師活動:更精確的實驗表明: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跟相對介電常數ε成 正比,跟正對面積S正比,跟極板間的距離d成反比。

得出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公式:

6常用電容器

教師活動:用常用電容器教學展示板,向學生介紹常用電容器。

提出問題:請同學們在教室中找一個電容器。

7、本課小結:

教師活動:課件展示本課所研究過的問題並提問學生

七、作業布置:

1、書面作業:完成課本課後「問題與練習」和學案上的「鞏固練習」

2、課外探究:查找網絡,收集相關電容器的資料;或到電器維修部,收集廢棄電容器,並對其進行研究,提升對電容器的認識。

結 束

未 經 許 可 不 得 轉 載

免責聲明:引用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篇143: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二)
    高中物理篇143: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二)
  • 高中物理說課稿:《電容器、電容》說課範例
    物理說課教案《電容器、電容》本課題選自高二選修本,第十四章第八節。本說課分教材分析與處理、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程序三部分。對電容器的構造教學,讓學生親手扒開電容器,使學生感到可信,通過動手實驗,本來不易於接受的較為陌生的電容器構造,一下變清楚了,使學生認識到就是前面講過的兩塊平行金屬板,使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係,激發學習興趣整節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驗為主線,計算機多媒體的應用使動態的微觀世界真的動了起來,與傳統的教學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期中福利:高中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
    原標題:期中福利:高中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 本內容來源於創意物理孟付良老師個人整理,借鑑了很多高人大師的東西,再次表示感謝!希望能幫助即將參加期中考試的高二的同學們和高考學子!內容適合選修人教版的教材!
  • 高中物理-靜電場
    本章開始介紹高中物理另一個重要的部分-電磁學,這部分在高考中的佔比跟力學一樣,都是將近40%,所以同樣需要多下功夫。首先介紹電荷、電場、電勢能、電容及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等知識。,e/m=1.76*1011C/kg,電子質量 m=9.1*10-31kg;『庫倫定律』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與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 【物理必修第二冊】7.2 萬有引力定律
    庫侖定律  3. 電場 電場強度  4. 靜電的防止與利用 第九章 靜電場及其應用  複習第十章 靜電場中的能量  1. 電勢能和電勢  2. 電勢差  3. 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係  4. 電容器的電容  5.
  • 高中物理選修3-1複習,電容器與電容知識點
    考點1.電容器  1. 構成:兩個互相靠近又彼此絕緣的導體構成電容器。  2. 充放電:  (1)充電:使電容器兩極板帶上等量異種電荷的過程。充電的過程是將電場能儲存在電容器中。  (2)放電:使充電後的電容器失去電荷的過程。
  • 高中化學 選修5 第一章 第一節 §1.1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高一下學期——必修2高二下學期——必修3/選修5肩負使命,不負韶華!聲明:彭老師化學課所有內容均為免費,可免費分享,禁止商用!以下為本節課部分內容為音頻轉化的文字內容(此部分內容為智能語音轉化成的文字,建議大家還是直接觀看課程):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彭老師化學課,那我們今天呢就來展開選修5,也就是有機化學基礎這本書,第1章認識有機化合物其中的第1節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我們進行講解,那麼在開始這一節課內容之前呢,我們先來簡述簡述咱們選修部分的這部分課本啊
  • 「高一物理」《靜電場中的能量》第四節電容器的電容知識分析
    在這一節中主要需要掌握4個問題:1、電容器的概念和結構2、電容的概念:儲存容納電荷本領大小的物理量。3、平行板電容器電容大小的決定因素。4、常見的電容器。電容器兩極正負電荷通過導線中和。電容器中儲存的能量通過電流做功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二、電容(C)1、電容器帶電的特點:充電後的電容器兩極間的電壓,叫電容器的電壓。 電容器的帶電量Q越多,電壓U越高。
  • 高中物理篇142: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一)
    高中物理篇142: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一)
  • 課件:高中化學選修四原電池內容(第四章第1節)
    下列是選修四第四章第一節原電池的課件內容(圖片),包含重點知識和對應例題練習,總共包含三個部分。如果需要查看課件可至百度文庫(https://wenku.baidu.com/view/69bc7e2c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4)本節主要包含3個部分知識點:一是對原電池(必修二)內容的複習
  • [趣味物理]渦旋電場和靜電場之比較
    第1頁:第一頁第2頁:第二頁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加選修)第十九章第三節介紹了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圖 1很多學生學到這裡時就會產生疑問:電場裡的電場線不是從正電荷發出,到負電荷終止的嗎?怎麼到了這裡又變成閉合的了呢?其實,這是由於學生對電場的了解不足所造成的。在物理學中,電場有兩種:靜止電荷產生的靜電場和隨時間變化的磁場產生的渦旋電場(也叫感生電場)。
  • 「高二輔導」高中物理選修3-5第十八章《原子結構》章末總結
    高中物理選修3-5第十八章《原子結構》在高考中基本上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主要涉及到基本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其中最重點的要數第四節《氫原子光譜》。下面來梳理一下本章主要知識:首先列一個提綱1、電子的發現:(1)湯姆孫發現電子(2)湯姆孫提出「棗糕模型」2、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 小馬物理講義:交變電流第3節《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今天我們來講一下第5章第3節《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本節課我們主要有三個知識點:1理解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形成阻礙的原因。2知道感抗和容抗的概念。3了解感抗和容抗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第一部分:知識回顧首先我們來回憶一下電感和電容的基本知識。1.關於電感器。
  • 春節物理複習無從下手?高中物理選修3-3、3-4最全思維導圖都在這
    自從新高考「3+1+2」改革後,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為了在入讀大學時,在選擇專業時有更多的主動性,高中階段都會在「1」中選擇物理,而物理眾所周知,一直以來都是理科學習中的「攔路虎」。高中物理考評又分為必修+選修兩部分組成。
  • 「高一物理」《靜電場中的能量》第二節電勢差知識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章《靜電場中的能量》第二節電勢差,這一節內容其實比前一節提到的電勢更重要,在解決問題中更有意義。一、電勢差的概念:電勢差的概念不難理解,顧名思義,兩個電勢之間的差值。1、電勢差:電場中兩點間電勢的差值,也叫電壓。
  • 2018下半年高中物理教師資格證面試試題(精選)第四批
    高中物理《電容》一、考題回顧題目來源1月6日 下午 濟南市高新區 面試考題試講題目1.題目:電容2.內容:   3.基本要求:(1)在十分鐘內完成試講;(2)要有適當板書;(3)有與生活聯繫的實例;答辯題目1.電容的定義公式是C=Q/U,這是哪種定義方法,在高中物理中還有類似的定義公式嗎?
  • 第一章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基礎知識:1.了解人類對地球是球體形狀的認識過程,會用地球的平均半徑、赤道周長、表面積等數據描述地球的大小,知道地球儀是幫助人們認識地球的模型;2.學會在地球儀上識別經線、緯線,能準確區分經緯線,理解經緯線的特點;3.學會在地球儀和地圖上正確判讀經度和緯度,初步認識經緯網。
  • 高二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重點版塊一份搞定,建議收藏!
    高中的物理知識具有獨立的特點,每章節互相之間聯繫都不大;也就是說不管你之前的物理學的怎麼樣,只要你想學好,接下來的部分你就能學好;儘管選修3-1教材不是太厚,但靜電場譬如靜電場,高考每年一道選擇,有的時候甚至兩道電場的選擇,後面的複合場那道大題,電場的知識也是必考;恆定電流一是有可能考選擇,再是電學實驗每年必考一道,而且很多時候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磁場更不必說了,可以單獨考選擇,大題複合場和電磁感應,這兩道大題都有磁場的背景。
  • 高中必修四《任意角的三角函數》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生2:將角放在直角坐標系內,使角的頂點與原點重合,角的始邊與x軸的非負半軸重合,那麼,角的終邊在第幾象限,我們就說這個角是第幾象限角,如果角的終邊落在坐標軸上,則說這個角是軸線角。師生活動:師生對話,學生個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