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文 施向輝/攝)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10月31日,本年度「最小滿月」將現身夜空,「望」時為22時49分。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將欣賞到一輪「嬌小迷人」的月亮。
「火星合月」即將上演,肉眼可觀賞
△火星 南京天文愛好者協會 羅程 攝
這個周末,天象劇場好戲連臺。
10月30日凌晨4點,天宇將上演「火星合月」的美妙天象。10月29日傍晚,天色逐漸黑下來的時候,可以在東方低空中看到一輪明月。在月亮左側不遠處,有一顆明亮的星發出紅色的光芒,這就是火星。
午夜前,月亮和火星逐漸升高。接近午夜時分,它們將一同運行到南方高空中,火星在上,月亮在下。到30日凌晨4點左右,火星和月亮兩者之間的距離最近。屆時,紅彤彤的火星將與皎潔的月亮在蒼穹中深情相對,演繹一幕「星月童話」。
天文專家提醒,火星與月亮均肉眼可見。不過如果天文「發燒友」想要完整地觀賞這一天象,還需「天公作美」,並選擇開闊的地方。在天文望遠鏡的助力下,即可以看到火星與月亮慢慢相合的過程。
年度最小滿月要來了,你想和誰一起看?
10月31日,本年度「最小滿月」將登陸天幕。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將欣賞到一輪嬌小玲瓏的「小月亮」。
根據天文預報,10月31日2時45分,月亮運行到全年距離地球最遠點。此時地月距離約406394.3公裡,比平常的38萬公裡遠,月亮看起來比平常的稍小。20小時之後,22時49分是滿月時刻。此時,月亮呈現「最圓」。
為何滿月有大有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這和月亮的運行軌跡有關。月亮繞著地球跑,但路線是一個橢圓。有時離地球近一些,有時遠一些。軌道上距離地球最近的那一點被稱為近地點,最遠的一點被稱為遠地點。如果滿月時月亮正好位於近地點附近,就會看起來又大又圓,這就是「最大滿月」,俗稱「超級月亮」。反之就是年度「最小滿月」。
如果這樣一大一小兩個月亮同時掛在天上,公眾一眼就能看出區別。但是天上只有一個月亮,在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這種大小的變化靠肉眼難以分辨。本年度「最大滿月」發生在4月8日。有心的公眾如果當時拍攝了下來,這次可以用同樣的設備、同樣的焦距參數及月亮同樣的地平坐標位置再次拍攝下來。兩者對比後會發現,後者的視直徑比前者小了約13.76%。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下次「最大滿月」將發生在2021年5月26日。感興趣的公眾也可以等到明年「超級月亮」出現時,用同樣的設備再給月亮拍一張照片,兩者相對比,大小一目了然。
神秘天王星「衝日」,迎最佳觀賞期
10月31日23時53分,長期湮沒在公眾視線中的天王星將發起「衝日」表演,公眾將有機會一睹天王星的風採。
天王星直到1781年才被確認為是行星,此前一直被當作恆星看待。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天王星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7顆行星,也是最為「冷冰冰」的行星。天王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內核則由冰和巖石組成,表面溫度為-197.2℃,通體呈淡藍色。
相對於其他行星而言,天王星的觀測較為困難。僅在「衝日」期間,可目睹這顆「冰星球」的芳容。
天文學家介紹,所謂的天王星「衝日」,其實是指天王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兩側,三者幾乎成一條直線。此時,天王星與地球距離最近、可觀測時間最長、亮度也最亮,是一年中觀看天王星的最佳時機。
本次「衝日」時,天王星的亮度約為5.7等。專家提醒,雖然在理想的觀測條件下天王星的亮度是肉眼可見的,但在燈光幹擾嚴重的城市裡要想觀測到,需要藉助雙筒望遠鏡和星圖定位尋找。若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觀看,可見一顆緩慢移動的淡藍色圓面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