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了,5月19日深圳B10現場的戶川純專場票早已售罄,深圳的觀眾好眼光。
作為由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主辦的第五屆明天音樂節(5.17-5.20)一部分,傳奇戶川純獨佔一晚。其餘三天,由前衛搖滾樂團GONG、河南墜子大師郭永章、五人即興樂團「茶博士」、德國泡菜搖滾雙人組合Krautwerk、剛果奇幻電拇指琴名團Konono N°1和實驗電子音樂人青木孝允兩組一晚輪番登場。
戶川純。 池田敬太 攝去年,56歲的戶川純和搖滾樂隊Vampillia合作出版了一張出道35周年紀念專輯,聲音老得不行。封面用了她童年時的照片,2006年戶川純因腰傷一度發聲都受阻更不用談運動,印象裡永遠的少女變得很胖了。
作為曾經日本第一的前衛女歌手,戶川純在國內樂迷同好眼中被封「神」三十年。在日本,她從1980年代前期的「戶川純熱潮」活成標杆,只要是日本的前衛女歌手,露頭後必經與她比較的階段。從最近的水曜日,遠至當年的椎名林檎,莫不如是。只不過這根標杆在日本也漸漸被淡忘了。既不美也不年輕,還以病嬌蘿莉瘋癲優伶的多重人格唱歌的老阿姨,在日本還能咽下她的歌迷也不多。戶川純?以前紅過的,超級瘋狂又自大的歌手/演員?
她一個人串起椎名林檎、東京事變、坂本龍一、P-MODEL、頭腦警察、細野晴臣、Phew、X-JAPAN、大友良英、上野耕路、平澤進、富田勳、今敏、乃木坂46、Vampillia、相對性理論、上坂堇、AKB48、水曜日、悠露妹露萌、TAMORI……的名字,唱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東西。
過分純真、過分掏心掏肺的多變聲音,直接源自她本人人格裡肉尖尖的部分。老了的戶川純,必定無法像年輕時把這些人格演繹到極致。
首先聲音就啞掉了,沒辦法帶來年輕時那樣強烈的震顫。去年接受Vice採訪的時候她自己就講:「就算唱同一首歌,所謂的角色特徵,也會像別人說的,有種劣化的感覺,好比以前的合成器突然會唱歌了的感覺——當我想像Vocaloid一樣唱歌,加入一些『人味』的心態,把歌唱得很乾淨的時候。」
但至少,現在戶川純不用像正當紅時需要拼盡全力和「戶川純熱潮」這個可怕的漩渦搏鬥。她只要保持很多欲望和好奇不老,好品味不倒,就還是好看得不得了。
茶博士(圖中的茶道師為老古)。 傅秀良 攝開幕樂隊「茶博士」成員:小河、顏峻、李帶菓、喜見、巫娜,是音樂人們和茶人2010年在瑞士伯爾尼一個音樂節聚首玩樂的產物。發起人是從前寫樂評現在玩實驗音樂的顏峻,負責電子部分;小河還是彈他心愛的阮,用效果器和人聲;巫娜古琴;李帶菓琵琶、提琴和人聲;喜見負責真正的茶道部分,代替樂隊初創成員、其師老古的位置。所以舞臺上,除了樂聲人聲電子噪音,還會有茶聲。
「喝的什麼茶,音樂就是什麼樣子。」(顏峻)無法預期,只待現場。
郭永章唱河南墜子的「郭瞎子」郭永章在蘇魯豫皖四省名氣很響。電影《最愛》讓他在全國範圍內出了名,飾演的「二騷爺爺」唱了兩首墜子《羅成算卦》和《吹牛》,把世事悲喜交加的魂都給唱出來了。做《最愛》原聲的左小祖咒也唱過《吹牛》,還在《你知道對方在那一邊》(2011)裡又請來郭永章唱了首《年年有個三月三》。
和別的墜子藝人不一樣,郭永章自拉墜胡自唱,一人分飾幾角。他的墜子屬東路墜子,在墜子書中融入山東梆子、山東棗梆等特色唱腔,唱詞多勸說詩人敬老重義行善。
可惜老郭老了後繼無人,他的現場很珍貴的,而且肯定好看。
Krautwerk德國雙人組合Krautwerk玩的是「泡菜搖滾」,德國最權威的Krautrock.com網站給它下的定義是:Krautrock是一種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聯邦德國的音樂風格。使用電吉他、早期的合成器、預先錄製好的磁帶錄音來創作音樂或是製造某種音效。音樂中融合了電子、實驗、迷幻搖滾和正在興起的先鋒音樂。
組合成員是兩位「泡菜搖滾」界元老——Harald Grosskopf和Eberhard Kranemann。Harald曾參與眾多傳奇組合,與其合作過的知名樂隊和藝術家包括Tangerine Dream、Klaus Schulze、Ash Ra Tempel等。作為Neu!和Pissoff的創立者之一,Eberhard則通過在多媒體作品中進行無數激進的實驗,不斷挑戰著藝術、聲音與表演之間的傳統界限。
Konono N°1剛果奇幻電拇指琴樂團Konono N°1在西方很受歡迎,因為他們的音樂聽上去不分國界和種族,也不存在過時之虞。打擊樂器的節奏和金屬刮擦聲與朋克也差不多。他們和The Ex、Tortoise一起巡演過,和Björk錄過音,《紐約時報》甚至將他們與Lee Perry、Jimi Hendrix、Miles Davis等傳奇音樂人作對比。早年,Konono N°1的創始人Mingiedi Mawangu利用廢品和汽車部件自製麥克風,並為拇指琴通上電,以DIY精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聲音。他們的音樂從未想過要「前衛」,不意恰好符合「前衛」、「實驗」和「電子」的精髓。
樂隊創始人Mawangu已於2015年去世,至此樂隊的全部初創成員都已去世。但他們2016年的新專輯《Konono N°1 Meets Batida》和從前仍是一脈流水,這可是1966年開的源。
GONG最後一天壓軸的前衛搖滾樂隊GONG也在2015年死了創始成員Daevid Allen,另一位創始成員Gilli Smyth死在次年。2016年,樂隊遵他所願出了一張叫《Rejoice! I'm Dead! 》的專輯,繼續遨遊太空。
很難形容這支樂隊,宇宙跳躍、天真稚拙、神神鬼鬼、薩克斯很飛,他們的《Banana Moon》被英國傳奇音樂人David Bowie列為最喜歡的20張專輯之一。
青木孝允前衛電子中生代傑出代表——青木孝允將用其實驗抽象、精簡有力的電子音樂層層衝擊你的大腦。他對聲音擁有純熟無比的掌控力,明快利落的舞池節拍具有極強的兼容性。一度受到著名音樂家坂本龍一的青睞,並於旗下廠牌Commons出版專輯。
演出單元外,尚有講座和放映等活動。19日,美國流行音樂雜誌播客主理人Jay Hinman將為大家講述音樂的製作與發行歷史,並追溯其文化根源。20日,還有英國傳奇女子樂隊The Silts的紀錄片《振聾發聵:英國女子朋克先驅The Silts》放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