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科學非玄學,用手機陀螺儀科學的猜密碼

2020-11-27 中關村在線

這兩天,來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一幫科學家搗鼓出來了一種有點兒讓人意想不到的密碼破解方法

——通過獲得手機陀螺儀的安全權限進行密碼破解

簡直想讓人說一句:鐵打的密碼,流水的破解方法。

那麼陀螺儀到底是個什麼?

說白了陀螺儀就是一種傳感器

我們玩體感遊戲、手機導航、照相防抖都得用到

一開始呢,陀螺儀被發明出來是被用於航海航空儀表的

畢竟海上有浪,天上有雲

看不清路的話,怎麼談詩和遠方

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陀螺儀也跟著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不過目前我們智慧型手機裡的陀螺儀其實已經跟之前的那個完全是兩回事兒了

這貨叫微機電陀螺儀,就是目前我們手機上用的那種

微機電陀螺儀是利用物理學的科裡奧利力,在內部產生微小的電容變化,然後測量電容,計算出角速度,以實現檢測運動狀態的目的

聽起來就很精確很厲害

但問題是

這跟黑客破解密碼有毛關係啊!!

黑客難道還能根據每次輸入密碼引起的手機角度變化來猜密碼嗎??

這種說法讓我想起來

然鵝

講個恐怖故事

這回真的被小編蒙中了

這幫腦洞很大的科學家真的也是按照這個思路進行了嘗試

一頓分析後發現

第一次猜中密碼的概率竟然可以高達70%

第五次的時候已經可以100%破解掉密碼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莫非靠玄學?

別忘了,科學家是一群很神奇的強大生物

這個原理說白了就是先建立一種運算模型

根據每次輸入密碼時擊鍵的落點與擊鍵時手機輕微的角度變化,找尋出當前軟鍵盤上相應位置的按鍵,而這個信息是可以從手機陀螺儀的數據中獲取的

但是由於每個人輸入密碼的習慣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有的人習慣單手,有的人習慣雙手

有的人輸入密碼力度大,有的人用力輕

這使得運算機制無法被歸類為統一標準

這時就需要該運算模型對個體用戶進行大量的行為學習

其實就連最簡單的4位數密碼也需要運算模型記錄至少50組已知的密碼,每組重複輸入5次才可以成功分析出用戶的輸入習慣

相當於連續不斷地按順序輸入不同密碼250次

在理想狀態下,假設一個密碼輸入時間是1秒

這個學習過程需要保持勻速且不能間斷的輸入密碼4分鐘

期間還有諸多幹擾項會影響到運算模型的學習

同時有趣的是,還是由於每個用戶的習慣不同

這個運算模型在入侵到一位用戶的硬體後

相當於給這位用戶量身定做了一款無法傳染給其他設備的惡意軟體

也就是說黑客不僅需要把惡意軟體偽裝成第三方軟體安裝到用戶的手機裡

還需要給運算模型很長一段時間進行學習,並且在學習該用戶行為習慣後,無法學習其他用戶的行為習慣,而當這一切苛刻條件都成立的情況下,基於運算模型對用戶初始行為習慣的估算,密碼的破解概率才可達到70%左右。

這個過程果然夠科學夠艱難……

話雖這麼說

但是將程序植入的最初步驟

是通過取得陀螺儀本身基本不設防的安全權限來完成的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

有一個間諜想進入到一座銅牆鐵壁的堡壘中學習開鎖技巧

待到他學成出師的那一天他便可以在這座戒備森嚴的堡壘裡面來去自如

進入這座堡壘本身是個很大的難題,而現在有扇很破的小木門擺在他的眼前

這扇小門可以讓他很輕易地溜入偌大的堡壘裡

惡意軟體相當於間諜

我們的行動裝置相當於堡壘

而陀螺儀這道防線相當於是那扇門

小編發現:通過低安全權限的陀螺儀破解密碼其實並不是英國的專利

早在2011年的時候,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團隊的兩位仁兄就搞出了類似這個原理的軟體

名叫TouchLogger,這款應用,可以將按鍵產生的微小震動與用戶輸入的數字聯繫在一起。兩人表示

  • 「在用戶安裝TouchLogger應用,並賦予其「震動感應權限」後,手機作業系統將不再把震動感應信號輸出識別為應當保護的權限。」

  • 「在屏幕鍵盤(也稱軟鍵盤)的智慧型手機上使用這款應用,其識別率可超過70%。若是在平板電腦等大設備屏幕上使用,內容識別率會更高,而且該應用對1到9的數字識別率非常高。」

  • 「使用何種力氣按下鍵盤,鍵盤支持『力回饋』功能,或手握在手機的何種位置都會對震動產生影響。理論上來說,手握在設備的何種部位對TouchLogger的功效幾乎沒有幹擾。」

靠著微小震動猜密碼……膝蓋給你了……

見識到了這麼銷魂的密碼破解方法

小編心裡有點方啊

想一想我們的智慧型手機上面有那麼多的傳感器

攝像頭、重力傳感器、甚至3D touch的壓力傳感器

如果有一天,它們都變成黑帽子眼中的門

我們的信息安全將何去何從?

不過呢,還是有辦法把這種可能性降到最低的

為了防患於未然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635/6355399.html report 3402 這兩天,來自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一幫科學家搗鼓出來了一種有點兒讓人意想不到的密碼破解方法——通過獲得手機陀螺儀的安全權限進行密碼破解簡直想讓人說一句:鐵打的密碼,流水的破解方法。那麼陀螺儀到底是個什麼?說白了陀螺儀就是一種傳感器我們玩體感遊戲、手機導航...

相關焦點

  • 東方玄學和西方科學
    有人問:「老師,東方玄學很厲害,為何近代沒有偉大的科學發明?現代我們用的手機、高鐵、飛機無不依賴高科技的創造,但是東方玄學沒有做出什麼傑出的貢獻吧!」答:「這個問題很有深度,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近代科學高度發展的根源,來自於信息技術的革命,而發明信息技術的源頭是什麼?
  • 迷上了玄學的中科院院士,不能自拔,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玄學?
    但是,令很多人所不解的是,這樣一位一輩子都在做科學研究的學者,到了晚年,卻迷上了玄學而不能自拔,這不僅讓我們想到了經典力學的創始人,物理學家牛頓從27歲開始就把他的研究轉向了神學。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就是玄學了嗎?什麼是玄學?其實,很多人對玄學一直都存在著誤解,甚至是扭曲和歪解。
  • 為什麼說科學的終點是玄學
    有人說,科學的終點是玄學。科學研究到最後會發現玄學才是正確的。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不妨來簡單聊一聊,別問我為什麼不說深奧一點,因為深奧的我也不會。也就是說,科學旨在發現和論證真理。而玄學則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是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產生於魏晉,隨著人們對老莊和周易的深入研究,越發覺得這其中蘊含著宇宙至理,人間真相。
  • 章魚哥的玄學靠譜嗎?科學是唯一?兩者有什麼區別?西瓜視頻科普
    在我們的生活中,相信無數人也都聽說過玄學這個詞,比如皇家馬德裡主教練齊達內就經常被球迷換以玄學的名稱。當在生活中發現了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和巧合時,人們也通常會用玄學來作為解釋,但是這更多的是調侃。在現代社會中,科學才是人類唯一的信仰,那麼為什麼信仰的科學不能解釋所有?而無所不能的玄學卻不是我們的信仰呢?西瓜視頻創作人科技袁人袁嵐峰就來告訴你玄學和科學有著怎樣的不同?
  • 陀螺儀是什麼 手機陀螺儀有什麼用?鮮為人知功能盤點
    如今甚至被整合到了小小的智能掃地機器人中以及智慧型手機當中,而今天我們主要討論的是手機中的陀螺儀。經過多年的發展,陀螺儀已經無處不在,除了我們熟悉智慧型手機以外,導航、掃地機器人指紋,汽車上也用了很多微機電陀螺儀,在高檔汽車中,大約採用25至40隻MEMS傳感器,用來檢測汽車不同部位的工作狀態,給行車電腦提供信息,讓用戶更好的控制汽車。
  • 《我的世界》有什麼「玄學」?7個詭異事件,無法用科學解釋!
    玄學最早出自《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但如今玄學常被用來指那些無法用科學解釋,卻又充滿了某種奇怪規律的神秘現象,那麼今天我便要來說一說,這些年來,《我的世界》出現過的那些「玄學」!②附魔的玄學;據傳說,附魔前要圍著附魔臺轉圈,先逆時針後順時針各轉三圈。這會提升出現稀有附魔的概率,例如弓的無限、火矢。然而這種行為至今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似乎就是出高等級附魔、稀有附魔的概率會很高。③雞蛋砸樹葉的玄學;雞蛋砸在樹葉上能提高孵出小雞的概率。在傳統的孵小雞的概率中,平均每7.3個雞蛋,會誕生1隻小雞。
  • 手機裡邊的陀螺儀到底是個啥?
    現在,當我們開啟安兔兔檢測手機硬體的時候,經常能發現在傳感器一欄中有一個叫陀螺儀傳感器的東西。這個東西在手機上主要是用來檢測手機姿態的,我們玩體感遊戲少不了它,一些手機拍照時候的防抖也要用到它。不過,這個看似普及的東西來歷其實非常高大上,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我們來看一下。
  • 手機裡面的陀螺儀是個什麼東西?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個國家都玩命的製造新式武器,德國人搞了飛彈去炸英國,這是今天飛彈的雛形。從德國飛到英國,千裡迢迢怎麼讓飛彈能飛到,還能落到目標呢?於是,德國人搞出來慣性制導系統。慣性制導系統採用用陀螺儀確定方向和角速度,用加速度計測試加速度,然後通過數學計算,就可以算出飛彈飛行的距離和路線,然後控制飛行姿態,爭取讓飛彈落到想去的地方。
  • 玄學耽美文推薦:這不科學
    這也是一篇玄學耽美文,主要是算命方面的,本文受是聰明淡定受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書名:這不科學 by 墨荊文案:起點輕鬆YY流,無虐無陰謀,不喜誤入這位先生,看您的八字,怕是近日會有血光之災啊。陳圓說了這句話的第二天,鬱深流刮鬍子弄傷了臉。
  • 詳解冷門但很重要的手機陀螺儀
    陀螺儀用於重構空間動作  2010年,iPhone 4的誕生絕對是手機發展史中裡程碑式的事件,作為賈伯斯生前發布的最後一款手機,它身上實在有太多亮點,雙玻璃的經典外觀、蘋果自研的第一款A4處理器、視網膜屏幕等等,以至於另一個重大亮點「陀螺儀」有些被埋沒,然而這的確是第一款採用了陀螺儀傳感器的手機。
  • 選購手機不得不知的細節(一):陀螺儀有什麼用?哪些手機沒有?
    在手機上,僅用加速度計沒辦法測量或重構出完整的3D動作,測不到轉動的動作的,G-sensor只能檢測軸向的線性動作。但陀螺儀則可以對轉動、偏轉的動作做很好的測量,這樣就可以精確分析判斷出使用者的實際動作。而後根據動作,可以對手機做相應的操作!最早的陀螺儀是1850年由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在研究地球自傳中獲得靈感而發明出來的。
  • 手機和汽車裡邊的陀螺儀到底是個啥東西?
    雷射陀螺儀也是通過算光程差計算角速度,替代陀螺儀微機電陀螺儀則是利用物理學的科裡奧利力,在內部產生微小的電容變化,然後測量電容,計算出角速度,替代陀螺儀。iPhone和我們的智慧型手機裡面所用的陀螺儀,就是微機電陀螺儀(MEMS)。
  • 啥是陀螺儀?它用在智慧型手機上到底有什麼作用?
    尤其是現在的智能終端已經大面積使用,之前因為成本較高,普遍用在飛機、航母及大型運作設備上,就用現在的智慧型手機來研究下陀螺儀吧,之後還會介紹清楚陀螺儀的特性,看完大家就能完全理解陀螺儀了。上採用的陀螺儀是MEMS(微機電)陀螺儀,手機中陀螺儀的運用首先用在遊戲的控制上,相比傳統重力感應器只能感應左右兩個維度的(多軸的重力感應是可以檢測到物體豎直方向的轉動,但角度難判斷)變化,陀螺儀通過對偏轉、傾斜等動作角速度的測量,可以實現用手控制遊戲主角的視野和方向。
  • 風水與數學不是科學,那什麼是科學?
    玄學與科學玄學中的玄字,起源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盛行於魏晉時期,本來是解釋《周易》,《老子》,《莊子》的思想,後演變為解釋道家,儒家經典的清談風氣。而到近現代,竟然跟堪輿(風水學),命理學扯上了關係。
  • 解答手機陀螺儀壞了怎麼辦/如何檢測陀螺儀是否壞了
    很多人可能都還不知道手機上陀螺儀的作用,甚至是手機上還有個叫陀螺儀的玩意兒。 陀螺儀其實通常被叫做角速度傳感器,是通過測量物理量的偏轉與傾斜的轉動角速度來進行判定的。通過高速迴轉體的動量矩敏感殼體相對慣性空間繞正交於自轉軸的一個或二個軸的角運動檢測裝置,手機上的指南針功能就是一種很好的證明。如通過其他原理進行製作的角運動檢測裝置,功能一樣的的也稱陀螺儀。可以精確的分析判斷出使用者的實際動作,通過他收集的這些動作給手機下達一些指令。
  • 手機陀螺儀是什麼?確定位置與方向,VR眼鏡離不開陀螺儀,為何?
    要想確定實體的位置和方向,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儀器。位置探測器中最常見的是陀螺儀和加速計。陀螺儀是一種利用地球重力來幫助確定方向的裝置,陀螺儀的創新之處在於一個叫做轉子的自由旋轉圓盤,安裝在一個更大更平衡的機器中間的旋轉器件上。
  • 科學與玄學其實並不相衝突
    這是體質的問題嗎?如果說體質主要遺傳於父母,那我們平常也看到,相同父母的孩子也不一樣的體質呀。這牽涉什麼問題呢?如果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生命密碼,那該是什麼呢?基因概念的提出,就預示著現代科學已經解開了人類的生命密碼了嗎?現代科學發展出了基因這個概念,其實在基因這一塊領域的研究上,我們要深入要展開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許多科學大咖說過類似的話:「科學的盡頭是玄學(或神學)」。但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太奧妙了,實在充滿了無可計數的未知。
  •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為什麼這些大科學家都信神?
    非也!我先來講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有的科學家,早年信神,但是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逐漸拋棄了自己的宗教信仰,這與「科學的盡頭是玄學,很多大科學家晚年都信神」恰恰相反吧?比如進化論的提出者,達爾文。達爾文早年是在劍橋大學讀神學的,他早期的確是一個有神論者,信仰著基督教,即使是後來他發現了自然選擇這一現象,他也相信這種自然法則背後肯定有一個法則的制定者,那就是神。
  • 你的手機裡面有陀螺儀嗎
    選則手機的時候,人們大多數關心的是處理器,運行內存,以及存儲的大小。再就是屏幕的材質,清晰度以及刷新頻率,然後就是用了多少mah的電池,充電器是多少瓦的。在然後,也就是手機的攝像功能,用了多少顆鏡頭,鏡頭是多少萬像素的。如此種種。這些東西也正是廠家著重宣傳和介紹的,因此更容易受到大夥的關注。
  • 手機上都有的陀螺儀 除了玩遊戲還有什麼用處?
    陀螺儀,用百度百科的話來說:是一種基於角動量守恆的理論,來感測與維持方向的裝置。通俗點講,你可以設想一隻陀螺,當它旋轉起來的時候,軸體的方向是不會被改變的,哪怕受到外力影響,也會在方向上保持恆定如一,這就是角動量守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