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自1930年被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後,冥王星曾一度被當作是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但在2006年舉辦的26屆國際天文學會上。
冥王星卻因為不滿足行星的條件而被「降格」,這顆星體本質上更偏向於「矮行星」或「類冥王星天體」,自此之後,冥王星就此被除名了。
儘管人們對冥王星的定義有所改變,但在科學家的眼裡,冥王星仍然是一顆充滿魅力的星球,這裡不可思議的氣候環境不禁讓人聯想到冥界地獄,而實際上,冥王星名字來源於「普魯託」,本義就是羅馬神話當中的冥界之主。
在眾多圍繞太陽旋轉的星體之中,冥王星距離太陽最遠,為48億公裡最遠74億公裡,和地球做對比的話,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鐘,但如果去到冥王星的話則需要5個多小時。
位置的偏遠也導致了冥王星長期處在黑暗和寒冷之,其地表溫度更是低至零下230度,而據新視野號傳回的圖片顯示,冥王星的外殼覆蓋著厚厚的冰層,然而冰層的成分卻不是水,而是氮和甲烷。
在地球上,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天,但在冥王星,這裡度過一年就相當於過了247個地球年,和傳說中的冥界可以說是相當接近了。
但這顆冰冷的額星球和月球不一樣,冥王星雖然貧瘠其內核卻仍然在活動之中,早在2016年1月17日的時候,美國宇航局就從新視野號傳回的圖片中發現冥王星上有低溫火山,這也證明了冥王星還在活動之中。
其次,冥王星的表面的冰層並不是固定不變的,科學家就曾多次觀察到冥王星冰層上方出現了裂痕,而裂痕的根源和冥王星的地熱現象有著很大的關聯。
此前,一組冥王星冰裂現象的圖片還讓引起了不少人的誤會,只見在圖片的中間出現了一個「蝸牛」般的生物,並且還留下了兩條爬行軌跡。
而詭異的是,如果將這隻蝸牛等比放大的話,那麼它的大小至少有地球上移動摩天大廈那麼誇張。
然而,我們都知道,冥王星的溫度極低,且這裡不存在水和氧氣,因此生命是很難在這裡繁衍的,更被說脆弱的蝸牛。
後來,這組照片中的生物才被證實是氮冰的混合物,而冥王星上讓然在一的蝸牛爬行軌跡,其實不過是因為地熱導致的冰層裂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