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黑洞發出的光經過了130億年才到達地球!質量是太陽的15億倍

2021-02-25 科學解碼

這個黑洞圖當頭像不錯

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其中心黑洞瘋狂吞噬周圍物質而發出極強的光芒。通過長期的觀測研究,天文學家確定早期宇宙的類星體中含有超大質量黑洞。但這些黑洞是如何在宇宙誕生不久就「成長」為超大質量黑洞,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熱門課題。

近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史都華天文臺的天文學家發現了早期宇宙中質量最大的類星體,其擁有著一個15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據悉,這個新發現的類星體被正式命名為J1007+2115,它是已知距離我們最遠的也是最老的類星體之一。

早期宇宙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困擾天文學家

類星體是目前已知宇宙中最活躍的天體之一,也是人類觀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根據目前的理論,類星體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在黑洞吞噬塵埃、氣體甚至整個恆星等周圍物質的過程中,大量的引力能被釋放出來,部分引力能轉化為輔射,從而導致類星體的亮度可以超過整個宿主星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教授劉四明表示。

J1007+2115的紅移數據顯示,其發出的光線經過130.2億年的「長途跋涉」才最終到達地球。這就意味著,它至少在宇宙大爆炸後7億年前就已存在。

「宇宙一直處於膨脹的過程中,故而距離我們越遠的天體,其形成的時間越早。新發現類星體的光譜分析,可以用來估計驅動其發光的黑洞質量。」劉四明介紹道,「由於膨脹宇宙中的光子紅移現象,距離我們越遠的天體,其產生的光子在被我們探測到時波長也越長。遠處天體的輻射功率可以由觀測到的輻射強度和距離得到,輻射功率越大,黑洞的質量也越大。」

如此古老且質量巨大的類星體,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研究機會,或許能夠解答一個長期困擾天文學家的問題——為何宇宙早期能夠形成超大質量黑洞?

對此,曾有天文學家推測,宇宙中那些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形成於早期宇宙中的超大質量恆星。理論上來說,與黑洞的緩慢「成長」不同,恆星在形成時能以更快地速度獲取質量,所以在早期宇宙中大質量恆星更容易形成。當這些巨大的恆星坍縮時,便形成了一個古老且質量巨大的黑洞。不過,截至目前,天文學家並未在早期宇宙中發現這樣的超大質量恆星,這一理論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

新發現或動搖黑洞是恆星死亡產物理論

根據目前的宇宙模型,早期的宇宙是一團「高度均勻的火球」,充滿著氫與氦。隨著宇宙不斷膨脹,宇宙的溫度逐漸降低,使得原本的電離氣體變成了中性氣體而失去了發光的能力,宇宙逐漸冷卻並進入「黑暗時代」。但是這些冷卻的氣體在空間中並不是絕對均勻分布的,氣體較為密集的區域,最終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縮形成了第一代恆星。第一代恆星和星系的出現花了大約3億至4億年的時間,使得宇宙開始逐漸升溫。

可見第一代恆星和星系的形成都是如此「費時費力」。

「目前主流的理論認為,黑洞是在恆星死亡時產生的,而類星體又是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的。故而古老類星體的存在可以限制宇宙中第一代恆星的最晚形成時間,並幫助我們了解隨後的黑洞成長過程。」劉四明介紹道,「換句話說,類星體出現得越早,對現有主流宇宙模型以及人們對黑洞產生和生長過程的認識挑戰也越大。」

「出現非常古老而巨大的黑洞可能會動搖目前『黑洞是恆星死亡產物』的理論。因為從幾十個太陽質量的黑洞成長成15億個太陽質量的黑洞需要很長的時間。」劉四明解釋道,「這可能會促使我們更新對早期宇宙的認識。」(記者張曄)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年齡最大的黑洞:16億倍太陽質量,距地130億光年
    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它們位於銀河系的中心,但在它們自己的中心則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比太陽大數百萬至數十億倍。【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30.3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
  • 130億光年外,中國科學家發現一超級黑洞,質量達太陽16億倍
    在130億光年外,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發現再一次挑戰了人類的黑洞和星系形成模型,讓科學家們陷入了困境。  最古老的類星體  觀測結果表明,它平均每一年就要吞噬超過25個太陽質量的物質,這使得它已經擁有了超過太陽16億倍的恐怖質量!正是在這麼恐怖的吸積速度下,大量物質落入黑洞的過程中能量升高,最終發出了宇宙中最耀眼的光芒。與此同時,在它的兩側還有極其強大的相對論性噴流,大量物質以光速20%的速度噴射到宇宙空間,十分壯觀。
  • 15億倍太陽質量黑洞首次發現,科學家:黑洞形成理論遭最大挑戰!
    幾周後,我們的團隊在Keck天文臺預定了觀測時間,用NIRES光譜儀來觀測這個新的類星體,以確認它極高的紅移,並測量它的黑洞質量」合著者、加州大學物理和天文學系教授Aaron Barth說。15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Poniua'ena是第二個在宇宙紅移大於7.5的距離被探測到的類星體,它擁有一個比同時代已知的其他類星體大兩倍的黑洞。
  •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一天要吞掉一個太陽!質量是太陽的340億倍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宇宙中增長最快的黑洞質量是太陽質量的340億倍,每天吞噬掉的星球,就相當於一個我們的太陽。巨型黑洞的藝術圖2018年5月,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並研究了這個巨大的飢餓黑洞。之前,科學家認為這個黑洞每兩天消耗相當於太陽質量的星球,不過最近,他們對於這個黑洞有了更好的了解。這項研究本周三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這個黑洞被稱為J2157,存在於距離我們120億光年的遙遠宇宙中。
  • 宇宙最亮的光!比太陽亮600萬億倍的星體被發現,核心卻是個黑洞
    1.44倍的時候,也會發生la型超新星爆發,而在超新星爆發的時刻,恆星會在一瞬間的時刻爆發出比太陽一生核聚變釋放的能量還多幾十倍的能量,這個時候的超新星會變得無比明亮,亮度會超過包含數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然而即便是超新星,也並非是宇宙中最亮的天體。
  • 宇宙最飢餓的黑洞是太陽質量的340億倍
    對增長最快的黑洞的質量的測量證實了早期宇宙理論的一個主要問題。即使質量是太陽的340億倍,這個天體並不是測量到的最大質量的黑洞,但這樣的質量在它的年齡本應該是不可能的。黑洞通過吞噬周圍的物質而生長,但它們的質量為它們吞噬的量設定了上限,因為它們的引力必須克服它們吞噬新物質時發出的光產生的外向壓力。
  • 神秘黑洞向地球噴射死亡射線,已有百億高齡,10億倍於太陽
    英國《地鐵報》3月14日報導,近日,據一位義大利天文學家表示,一個百億高齡,且質量10億倍於太陽的神秘巨型宇宙黑洞,正在向著地球的方向噴射死亡射線。這個神秘黑洞名為PSO J0309+27,它的實際年齡要推算到距今在一百億年之前。
  • 16億倍太陽質量,距離13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遙遠超大質量黑洞
    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從百萬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不等。但也有少數星系的核心光度異常高,以至於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的各種波段都能觀測到,故被稱為活躍星系核(ANG)。而其中能量最強大、極度明亮的活躍星系核又被稱為「類星體(quasar)」。
  • 16億倍太陽質量,距離13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遙遠超大質量黑洞!
    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從百萬至數十億倍太陽質量不等。但也有少數星系的核心光度異常高,以至於科學家通過望遠鏡的各種波段都能觀測到,故被稱為活躍星系核(ANG)。而其中能量最強大、極度明亮的活躍星系核又被稱為「類星體(quasar)」。
  • 太陽比地球大130萬倍,這顆星球竟比太陽大45億倍
    地球是我們生活的故鄉,很多人都希望能夠踏遍地球的每個地方,然而隨著人類科技在不斷進步,我們逐漸對宇宙有了更深的了解,原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在宇宙之中僅僅是一顆普通的行星而已,就連體型巨大的太陽也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
  • 太陽質量65億倍的M87黑洞是什麼概念?
    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只有太陽質量的400萬倍;而M87星系的這個黑洞,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即便距離太陽5500萬光年,對我們太陽的引力也高達
  • 比太陽質量大65億倍的M87*黑洞大小是個啥概念?
    二、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三、噴流角度與地球方向夾角17度;四、上暗下明是因為都卜勒頻移所致;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留意過,發布會現場解說,即黑洞的黑色部分區域的直徑是黑洞真正事件視界的2.5倍,我們根據這個數據來計算下這個
  • 目前已知最大的黑洞!其質量約太陽的「660億」倍!
    這個黑洞絕對不是一般的黑洞,可以說是黑洞界的奇葩了,首先就是它的質量,Ton618的質量約為太陽的660億倍而它的體型更是達到了直徑6780億公裡,要知道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至今才8800萬公裡,所以就算光飛過它的直徑都需要0.08光年,說白了,如果光想從Ton 618黑洞中心逃出來,那也得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有多大?
    太陽其實就已經很大了,它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1.5億千米以外的地球都能感到熱浪滾滾!太陽的直徑大約在14萬千米左右,它的體積能裝下130萬個地球,儘管在銀河系中太陽屬於那10%以內比較大的一類恆星,但它在最大恆星的排行榜上,那是要名落孫山了!
  • 體積是太陽100億倍,地球1.3億億倍!宇宙最大恆星有多大?
    太陽其實就已經很大了,它給地球提供了光和熱,1.5億千米以外的地球都能感到熱浪滾滾!太陽的直徑大約在140萬千米左右,它的體積能裝下130萬個地球,儘管在銀河系中太陽屬於那10%以內比較大的一類恆星,但它在最大恆星的排行榜上,那是要名落孫山了!
  • 恆星黑洞的質量都很小,那宇宙中660億太陽質量黑洞是咋來的?
    我們甚至能看到宇宙發出的第一縷光線、第一批恆星、第一批星系。當我們觀察這些最遙遠的天體時,我們發現其中一些星系其核心有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往往有太陽質量的數十億倍!那麼宇宙誕生後這麼短的時間內,這些數十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是咋來的?要知道目前的恆星級別黑洞,也就幾十個太陽質量。就算它們使勁合併,也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形成超大質量黑洞。
  • 迄今最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被發現比太陽大16億倍!
    據外媒cnet報導,天文學家們在距離地球超過130.3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來了解一下吧!該類星體被命名為J0313-1806,在宇宙大爆炸6.7億年時誕生。
  • 宇宙最亮的光!比銀河系還亮一萬倍的星體被發現,其核心卻是黑洞
    但是恆星卻並非是宇宙中最亮的星體,在大質量恆星的主序星階段結束的時候,通常會發生超新星爆發,當白矮星的質量超過太陽的1.44倍的時候,也會發生la型超新星爆發,而在超新星爆發的時刻,恆星會在一瞬間的時刻爆發出比太陽一生核聚變釋放的能量還多幾十倍的能量
  • 太陽比地球大130萬倍,但是有個星球,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
    太陽比地球大130萬倍,但是有個星球,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在太陽系中,太陽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其質量佔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它是整個太陽系的核心目標,其他太陽系行星圍繞太陽主動或被動旋轉。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其體積比地球的體積大130萬倍,地球在太陽面前非常小。但是,儘管太陽是太陽系中的霸主,在宇宙中,即使在銀河系中,它也只是一顆小恆星,即使與一些恆星相比,它也可以說是無足輕重的。太陽在星星中分為黃矮星這類,而太陽系中的恆星只是一顆矮恆星。宇宙中的恆星能達到多大?
  • 黑洞家族首次被觀測,質量遠超太陽100億倍,引力吞噬能力超強
    ,近一半的黑洞質量都遠超太陽100億倍以上,是天文學家先前估計的數據的10倍左右,顯然位於銀河系中央的黑洞質量遠遠小於它們,其活躍性也遠遠低於該黑洞家族,當這些黑洞開始不安分。不得不說的是形成這般規模的龐大黑洞家族堪稱世間罕見,當人類發現距離地球35億光年的巨蟹座方位存在一顆相當於18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這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是人類目前已知最大黑洞之一位於35億光年外的超大黑洞OJ287每12年就會被另一個黑洞攻擊兩次,撞擊過程中釋放出的能量可匹敵整個銀河系所有恆星的總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