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大興融媒體中心 這裡是大興
近日,大興交通支隊進行夜查行動
在檢查過程中
執法人員發現一車輛在距離監測點
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就自己靠邊停車了
小李警官隨即上前查看
經呼氣式酒精檢測後
儀器上顯示出「50mg/100ml」
該駕駛員確認為飲酒後駕駛機動車
面對檢測結果駕駛員狡辯稱
別人給倒的飲料以為自己喝的是酸梅湯
目前,該駕駛員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
將面臨1500元罰款
駕駛證記12分並暫扣6個月的行政處罰
科普時間
據交警介紹,酸梅湯中含有烏梅,而烏梅的主要成分是果酸與苯甲醛等化合物,在蒸煮或酵母菌發酵後會產生低濃度的醇類化合物,飲用較多含有此化合物飲料後,進入血液內的乙醇含量增多,靈敏度極高的酒精測試儀就會檢測出酒精超標。但是酒精含量並不高,往往只是殘留在口腔中,喝點水或是漱漱口,10分鐘再檢測,酒精含量全部歸零。除了酸梅湯,以下食物也有可能被測出
派酥類食品
如蛋黃派軟麵包以及瑞士卷等,食用酒精可以用來保存水分,讓蛋糕更為鬆軟,因此生產廠商會添加一定濃度的酒精在蛋糕裡,尤其是日期越新鮮的酒精殘留越多。
水果酵素
尤其是火龍果和蘋果,酵母對添加在「酵素」中的糖情有獨鍾,在發酵環境中迅速滋生,產生酒味。
製作「水果酵素」時酵母會產生二氧化碳。容器中氧氣被耗盡,酵母就開始產生酒精。
水果
一些糖分比較高的水果,例如荔枝,荔枝含有較高的糖分,唾液中很多酶會對荔枝的糖分進行發酵產生酒精。
荔枝採摘後運輸時,水果內細胞缺氧,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食用時分解出細胞內的酒精。
糟滷食物和酒釀
這些食物的製作工藝中都含有從陳年酒糟提取物或由酒類直接醃製,酒精含量高。
其實這已經不算是被酒駕,吃了過多這類食物,真的是算酒駕了。
藥品
藥品的說明書中都會該藥品的成分,如果藥品中標有乙醇成分,服用後儘量勿開車,諸如藿香正氣水、酊劑、藥酒等。
部分藥品雖然並非能算真正酒駕,但是這些藥品中高含量的乙醇會威脅到神經功能,開車是十分危險的!
安全駕駛,拒絕酒駕
不僅關係到個人安危
更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切忌心存僥倖
把行車安全放在首位
更不要隨意讓「酸梅湯」背鍋
記者:崔浩、聶偉浩
視頻:邵建凱
原標題:《罰!大興一男子酒駕企圖甩鍋酸梅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