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眾所周知,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例大約是7:3,溫熱的海洋為生命的誕生與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如果,地球沒有那麼幸運,地球上海洋與陸地的比例是3:7,情況會發生什麼變化?
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球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人們不再將地球看作一切,開始認識到地球之外還有無數星體,地球只是浩大宇宙中非常渺小的存在。地球很小,若將太陽比作足球場,地球則好比是一個小小的兵乓球,而太陽本身也只是宇宙中的渺小存在,比太陽大的天體多得數不勝數。不過,地球無疑是獨特且偉大的,它數億年來辛勤孕育了無數生命,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誕生生命的星球。
宇宙浩瀚,人類能夠探知的區域已達930億光年,而空間內還存在許多人類無法看到的區域,宇宙遠比我們想像中廣闊。根據宇宙的寬度和廣度,再結合宇宙星體數量,我們不敢妄下定論,斷言宇宙中除地球外便沒有星體孕育生命,但至少,在跨度約1光年的太陽系內,僅有地球孕育了生命。
地球是幸運的,剛誕生時星球一片混沌,根本不適合生命生存,後來,無私且熱情的彗星從太陽邊緣採集到了一些水分,而後馬不停蹄地給地球送來,這才給地球帶來了轉機與希望。如果沒有彗星的眷顧與幫助,不能斷定地球因此無法孕育生命,可即便能孕育生命,生命的誕生時間也會比現:在的晚很多。在「星際友人」的幫助下,再憑藉著自己的不懈努力,地球發展越來越好,星球環境也越來越舒適,越來越適應生命生存。如今,地球海陸比例約是7:3,這一比例可以說是黃金比例,地球上的生物都能安居樂業。不過,假設一下,如果地球海陸比例互換,即陸地佔70%,而海洋僅佔30%,情況是否會發生改變?生物還能在星球上幸福生活嗎?
首先,生命的誕生與海洋有關,如果海洋面積只佔總面積的30%,生命的誕生概率無疑會大大降低。如此,很多生物或許不會出現在地球上,人類也可能不會來到地球。甚至,地球有可能無法孕育生命,地球將長期處於混沌狀態中,星球死氣沉沉,毫無生機,與鄰居火星很相似。
除影響到生命誕生外,地球上的氣溫也會受到影響,因為星球溫度與星球海洋面積密切相關。結合生活實際我們知道,陸地的升溫速度比海洋快,同時陸地的儲溫能力也比海洋差。如果地球上70%的區域為陸地,那麼地球白天的溫度會比現在高許多,地球宛如一個高溫蒸爐,生物置身其中苦不堪言。到了夜晚,夕陽西下,地球的溫度則會快速降低,晝夜溫差大不利於生物的生存與發展。
所以說,如果地球陸地和海洋面積互換,會給地球帶來諸多變化。一方面,地球生物多樣性受到影響,許多生物或許不會誕生,即便誕生了可能也會快速滅亡;另一方面,地球溫度會發生巨大改變,白天無比熾熱,夜晚溫度則驟降,星球整體環境會比現在惡劣許多,地球也可能越變越沉寂。看到此,對於本文分享的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如果地球海陸面積對換,海洋面積銳減而陸地面積大幅增加,你認為還會給地球帶來哪些影響?於地球而言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