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貓咪知識局 x 不正常人類腦洞研究中心。
最近失眠了。
凌晨1點,我躺在床上空蕩蕩的,毫無睡意。
得睡著啊,睡不著就起不來,起不來就得扣錢,扣得多了還上個屁的班啊。
突然間腦海中閃過一句話:陪伴80後睡覺的是蒼老師,陪伴90後睡覺的是郭德綱。
實在話,病急亂投醫。以前壓根沒聽過相聲。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著實精彩,一激動給喜馬拉雅衝了半年的會員。
衝了之後就開始後悔,看這情況明天鐵定是遲到了,遲到得扣錢……意思說非但沒省錢,還多花了幾十塊錢?
凌晨2點,我躺在床上慌得一批,毫無睡意。
我努力醞釀睡意,但醞釀出來的都是郭德綱和嫂子這些段子,知道是假的,但是還是細品了下謙兒大爺到底被綠了多少次,我這吃瓜的心啊……
不行,這太犯罪了。作為公司的好員工,就算睡不著也應該思考工作,比如下一期的選題應該怎麼做。
可是滿腦子都是綠綠綠綠,半夜很辛苦的捂嘴笑……
哎!對啊!為啥沒有綠色的貓?
對啊,為啥呢,為啥呢?為什麼貓沒有綠色的,按理來說網絡「綠文化」如此繁榮,商家不會嗅不到這個商機啊!加一波炒作營銷,搞不好下一個布偶貓就出爐了。
凌晨3點,我躺在床上興奮激動,毫無睡意。
這個點找小夥伴頭腦風暴是不現實了,凌晨4點打電話整瘋她們倒是有可能。
打開電腦開始搜尋資料,步步深入,發現這居然可以牽扯到恐龍時代,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哇!
答案如題,貓為什麼沒有綠色的毛髮呢,是因為它們的色素決定的——這也是解釋最多的理由。
決定貓顏色的基因叫做orange。
Orange基因一共就只有兩種顏色:紅褐色的嗜鉻黑色素,我們簡稱紅色,隱性「o」則表現黑色的真黑色素,我們簡稱黑色。(白色屬於遺傳,是白化基因遮蔽其他基因導致。)
如今花色各異的貓,全部是由黑色和紅色這兩種基因逐漸演變過來的。
比如英短藍貓,是黑色基因受淡化基因的影響所致。
比如我們常見的橘貓,其實是紅色基因演變過來的。
甚至由於X染色體失活的作用,使得它們成為稍為特殊的存在,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未必是如此界限分明的三色,而是由這三色產生的混合色;
……等等。
但我們看到了,紅色和黑色不論怎麼變化,都沒法變成綠色。
所以,沒有綠色的貓咪。
很多人都會這麼回答,你說這個回答錯誤嗎?
沒毛病,答案是對的。但是問題在於,等於沒有解釋。
這就好比回答月球為什麼總是有一面朝著地球,回答說月球的自轉周期等於其公轉周期,這沒錯,但根本原因是潮汐鎖定。
這種回答說了等於沒說,基本是把問題換了一個角度敘述了一遍。
我們再問一次:
為什麼貓只有兩個顏色,而不是花紅柳綠一大堆顏色?
這得從貓的色覺開始說起。
到了這裡才是問題的關鍵。說之前,先引入兩個概念。
1、視覺細胞
色覺是由視錐細胞產生的,有幾種視錐細胞,就有幾種幾色視。
比如我們人類有三種視錐細胞,那就是三色視,分別是:紅、藍、綠。(Tips:我們手機屏、電腦顯示器只用了三種顏色。)
我們經常認為我們人類看到了世間百態,花花世界無所不有,各種顏色爭奇鬥豔,其實這些所有的顏色都是:紅、藍、綠三種構成。
2、視杆細胞
眼睛裡除了視錐細胞,還有視杆細胞。
視錐細胞是用來在白天看東西的,視錐細胞的種類越多,看到的色彩越多。
而視杆細胞只有一種,所以它幾乎沒有辨色能力。大家回想一下,在夜晚關了燈以後,你能看到那東西在哪,但是完全分不清楚這是啥色。
這個時候就用的是視杆細胞在識別,而這個時候,你是分辨不出任何顏色的。
說到這,大家肯定懵了,這和貓的色覺有什麼關係?
我們接著往下講,正片才開始。
在6500萬年之前,作為地球一哥的恐龍「風光無限」。
值得一說的是,作為爬行動物的恐龍,它們有四種視錐細胞,也就是比人類還牛叉的四色視。
而同時期演化出來的哺乳動物想要出頭就沒這麼容易了,地面上是超級無敵的恐龍爸爸,打肯定是打不過的,想必那些喊著老子不服的主兒,估計都變成了龍糞。
打不過就得苟起來,與其琢磨外面的花花世界到底啥樣,還是小命當緊,所以那個時期的哺乳動物,全部生活在地下或者洞穴中。
而地底下或者洞穴裡面光線昏暗,所以生活習慣也是採取「錯峰睡覺」的策略,實施晝伏夜出的方式躲避天地的追擊。
不論在哪都是黑漆漆的一片,而在黑暗中看到東西顯得尤為關鍵。所以它們逐漸進化的過程中將四種視錐細胞捨棄掉了兩種,逐漸的生出了對它們來說更重要的視杆細胞。
隨後大家都熟悉了:龍在地球坐,「鍋」從天上來。
6500萬年前左右小行星撞擊地球,上帝一個R技能團滅了恐龍,至此地球這個地圖上恐龍宣布ACE,退出遊戲。
哺乳動物正式登上地球舞臺C位出道,繼續打怪升級進化,但這個二色視卻保留了下來。
時間繼續往前推演。
直到靈長類動物出現,並且學會上樹,在一次偶然的基因突變,在猴子家族中埋下了變成了三色視的基因。
而人類的三色視的由來也就順理成章了,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類都是三色視,大約是佔了人類總數的94%左右,而6%的人類依然是二色視。
沒錯,就是紅綠色盲,這也就是為啥色盲不允許考駕照的原因。
左為紅綠色盲眼中的世界, 右為正常人眼中的世界
現在我們回到邏輯開始的地方,貓的色視問題。
是的,貓也是兩色視,也就是說它是色盲——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同樣是紅綠色盲!
毛髮的顏色分為兩種。
有的是警戒色,比如蜘蛛、蝴蝶、蜜蜂等這些動物身上都有著非常鮮豔的顏色。
原因就是嚇唬:別惹我啊,我削你!
箭毒蛙,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
有的是保護色,使自己隱藏在背景中不被敵人或者獵物發現。
貓乃至貓科動物為代表的哺乳動物,它們的毛髮顏色都是保護色。
它們披著黃色的毛皮,在綠葉、綠草、綠灌木叢中,比如這一隻大貓:
喂喂喂?你這是開玩笑吧!瞎子都能看得出來這是老虎,綠色和黃色分辨很明顯嘛!
這老虎哪兒是捕獵,分明是為了嚇唬獵人,這老虎是內鬼吧?
等下,還記得我們前面說的嗎?哺乳動物是紅綠色盲,所以在動物的眼裡,它是這個顏色。
或者是這個顏色。
這三張是同一個意思,這頗有睜眼說瞎話的感覺,但是在哺乳動物眼中或者在色盲的眼中,這三張圖看起來基本沒什麼差別。
那麼我們的問題就可以解開了:
當貓、乃至貓科動物為代表的哺乳動物,當他們成為地面的主宰之後,它們自己的天敵或者捕獵對象,基本也是哺乳動物。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進,它們的毛色逐漸變成了黃色(橙色)的保護色,為了保護同為色盲的它們不被自己的天敵/或者獵物發現就可以了。
這就是貓沒有綠色的原因,因為它們看不到綠色。
看到這,想必大家還有一個問題:
既然貓分不清綠色和紅色,那為什麼貓變成了我們看到的橙色,而不是綠色呢?
其一,因為這兩種顏色本來差別就不大,只是人類把它認成了兩種顏色。
人類看到綠色和看到紅色的基因其實是一條基因變異過來的。光譜峰值離得很近,這就導致了人眼對600nm-535nm這一段波長的變化「過於敏感」。
你以為單單只是人類你以為,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你以為的你以為。
其二,這就是一個概率問題。貓是分不開紅色和綠色,而它們的對手或獵物主要也是哺乳動物,那麼作為保護色,綠色橙色都是一樣的,此時綠色相對於橙色沒有優劣之分,誰先出現,誰就統一。
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切都是在它們的角度上,對大自然做的判斷,從而主動的選擇了進化。
我們說回來剛才笑老虎是內鬼的舉動,這也是我們人結合自身做出的判斷。
我們嘲笑老虎,而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呢?
一切生物都是遵循著自認為合理的規律在不斷地循環、繁衍。
過分強調理性,等於把人當做野獸來分析比較,西方「此岸與彼岸」之間演化構建出的理性有其歷史背景和本身的局限。
但作為一種思維方式來分析,對於已知事物的安逸和未知事物的恐懼和不安都是本性。
比如這次:我們看到的僅僅是我們看到的,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能看到。但當把這個說明白了之後,多多少少心裡都會有些空蕩蕩的感覺。
反過來,鳥類一般是四色視,甚至有五色視鳥類,它們能分別出100億種顏色,而普通人只能分辨6000種。
在鳥類的眼睛裡,這個世界該是怎樣的豐富多彩、繽彩斑斕……
我們以這條邏輯再開一個腦洞,人類中還有極少數是四色視者,那麼是不是真的能看到所謂的鬼?或者外星人一直存在在地球中?再或者,鬼就是傳說中的外星人……
不要以為規律是恆定的,客觀的,不要從哲學的角度理解來彌補思維的惰性。
科學規律是客觀的,但是這也是被人類發現的,已知範圍內的——是否全面的認識這依然是一個問題。
放觀宇宙, 對於生命而言,規律顯得如此無情、莊嚴。
而規律之上還有更高的架構——屬性。
這就是自然的魅力。
後記:
早上8點,完工。
我躺在床上慌得一批,困意襲來。
睡還是不睡?
睡吧,這會睡和去火葬場沒什麼區別。
不睡吧,但確實困。
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咋辦?在線等,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