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2020-12-03 齊魯壹點

恐龍時代為什麼沒有巨大哺乳動物?

在恐龍的時代,哺乳動物是弱小的群體,長期遭到恐龍的欺壓。

在恐龍生存的整個中生代,哺乳動物的體型都很小,大部分和今天的老鼠、黃鼠狼個頭差不多。最早的真獸亞綱出現於距今1.6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其發現於中國的遼寧省,它就是著名的中華侏羅獸(Juramaia sinensis)。這種動物只有10釐米長,平時生活在樹上,以昆蟲為食。

圖註:侏羅獸的復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從中華侏羅獸出現開始,哺乳動物的種類不斷增加,生存範圍也擴張照整個世界,但是體型上卻一直沒有質的飛躍,都是老鼠大小的動物。

圖註:遭到近鳥龍捕殺的侏羅獸,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已知最大的中生代哺乳動物同樣發現於中國遼西,是爬獸(Repenomamus),生存於距今1.25億年前。爬獸的體型較大,身長超過1米,體重在15公斤左右,和一條狗差不多大。

爬獸可是狡猾的食肉動物,其嘴中長有鋒利的犬齒,可以用於死死咬住獵物。古生物學家曾經在爬獸的胃中發現了還沒有完全消化的幼年鸚鵡嘴龍化石,證明了爬獸曾經捕捉過幼年的鸚鵡嘴龍,它也成為唯一一種曾經以恐龍為食的哺乳動物。

圖註:爬獸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攻擊並殺死恐龍的爬獸,圖片來自網絡

爬獸真的是哺乳動物在中生代的體型巔峰啦,目前我們發現的所有中生代的哺乳動物體型上都沒有超過爬獸的。

為什麼在恐龍時代,哺乳動物的體型沒有大型化,出現體型堪比獅子、老虎甚至大象的品種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恐龍的存在。恐龍作為當時最具優勢的陸生脊椎動物,已經佔據了陸地生態系統,完全壓制了新生的哺乳動物,根本就沒有給哺乳動物大型化的可能性和空間。

圖註:遭到恐龍獵殺的哺乳動物,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如果追溯恐龍剛出現之時,它們的體型也都很小。在三疊紀晚期,當時統治陸地的是著名的勞氏鱷亞目,這些體型巨大,而且兇猛的爬行動物佔據著陸生食肉動物的位置,它們也曾經長期壓制著恐龍,讓恐龍無法大型化。直到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發生之後,隨著勞氏鱷亞目的滅絕,才給了恐龍變大變強的機會。

圖註:屬於勞氏鱷亞目的波斯特鱷,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三疊紀的北美洲,恐龍還未崛起時,圖片來自網絡

哺乳動物的大型化同樣得益於發生在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隨著恐龍(非鳥恐龍)的滅絕,哺乳動物的體型逐漸大型化,不過與我們通常所認為的不同:在恐龍滅絕之後的1000多萬年間,哺乳動物的體型依然較小。比如下面復原圖中的麥塞爾熱帶雨林,代表了距今4700萬年前始新世的德國,當時的哺乳動物體型依然不會超過100公斤。

圖註:勞爾馬丁創作的,德國麥塞爾始新世時期的熱帶雨林

直到距今4000年前,哺乳動物才開始真正的大型化,出現了像雷獸、巨犀、安氏中獸這樣的大型哺乳動物。

圖註:巨犀是史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圖片來自網絡

一個新生的動物門類,想要繁盛和大型化需要的是相應的生態位,而這種生態位的讓出往往是需要類似於大滅絕這樣的事件才可能提供的。在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中,由於生態位的飽和,新生的物種,往往會遭到擠壓而無法大型化和實現豐富的多樣化,不過最近有研究顯示其實哺乳動物在侏羅紀就已經達到了「多樣性的爆發」。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在恐龍時代,鮮有體型巨大的哺乳動物可與之抗衡,這是為什麼?
    恐龍時代的哺乳動物都是些迷你獸,形態很像現在的老鼠,體長鮮有超過十幾釐米的,體重約幾十克左右。為什麼恐龍那麼大,同時代的哺乳動物卻那麼小呢?簡單地說,就是生態位已經被恐龍佔滿,後起的哺乳動物難以再向大型化發展。還有科學家認為,是早期哺乳動物選擇的晝伏夜出的生活方式,限制了它們走向大型化。
  • 恐龍時代有胎生哺乳動物存在嗎?現代哺乳動物和恐龍有什麼關係?
    爬行動物和鳥類都是卵生的,胎生是哺乳動物的重要特徵。胎生的哺乳動物早在恐龍時代就出現了。後來的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都是這些原始哺乳類進化而來的,而和恐龍沒有什麼關係。哺乳動物分哪幾類?哪些是胎生的?
  • 恐龍滅絕後,鳥類和哺乳動物在陸地上爭霸,為什麼哺乳動物取勝?
    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以後,地球就自然成了哺乳動物的天下,網上有些人甚至喜歡表達對我們祖先這種「摘桃子」行為的不齒。然而,大滅絕的倖存者並非只有哺乳動物這一家。恐龍滅絕以後,恐龍的直系後裔鳥類就與哺乳動物長期爭奪陸地霸主地位,最終是哺乳動物獲勝。
  • 白堊紀末期,強大的恐龍都滅絕了,為什麼哺乳動物沒有滅絕?
    所以說,恐龍的滅絕是一個持續性的事件,從有恐龍的時候就開始了,直到白堊紀的末期(距今6500萬年前)才完全滅絕。恐龍滅絕的原因在開始我們就說了,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有的只是多個版本的假說。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巨大?藍鯨可以哦!只比最大恐龍差一點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 哺乳動物在恐龍時代經歷「演化大爆炸」
    新研究顯示,在2億年前恐龍開始大發展的時候,哺乳動物也經歷了一段「演化爆發」的時期。    獸亞綱動物(圖中為戈壁沙漠發現的骨骼化石)在侏羅紀晚期的演化速率比平均速率慢得多  據國外媒體報導,2億年前,當恐龍家族即將進入大跨越發展之時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沒恐龍大?巨大動物競爭力更強,為何都滅絕了
    提起陸地動物界的龐然大物那非大象莫屬,但很明顯這完全不是白堊紀晚期滅絕的大型恐龍的對手,一隻肉食的霸王龍直接就可以秒殺大象,而這只是恐龍界的小弟弟而已,那麼最大的恐龍和現代最大的動物藍鯨相比,哪個更大一點?為什麼現在陸地上都沒有那麼龐大的動物了?
  • 如果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哺乳動物能取代恐龍嗎?
    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直徑幾十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地球從此進入哺乳動物時代。我們在感嘆恐龍消逝的同時,心中不免產生了一個疑問,如果沒有這場世界末日級的天災,恐龍能不能存活至今?哺乳動物還有機會接管地球嗎?
  • 身形巨大的恐龍什麼時候滅絕的,假如人類和恐龍一個時代會發生什麼?
    那麼為什麼有些恐龍這麼大呢 除了鯨魚以外,沒有任何現代動物的大小可以與最大的恐龍相提並論。
  • 巨大的恐龍為什麼會退化成小鳥?難道退化也是一種進化?
    同樣是哺乳動物的樹懶刪掉了自身的調溫「技能」,因為緩慢的新陳代謝並不需要太高的溫度控制,而亞馬遜雨林的溫度更適合它更生存,最重要的是可以節約大多數能量。越大的恐龍,去得越快6500萬年前,隕石降落,塵埃遮天蔽日,植物沐浴不到陽光紛紛枯萎滅絕,能量稀缺。
  • 研究解釋了為什麼鱷魚自恐龍時代以來變化甚微
    布裡斯託大學的科學家們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解釋了為什麼鱷魚自恐龍時代以來幾乎沒有變化,這種受環境變化控制的「走走停停」的進化模式。 今天的鱷魚與2億年前侏羅紀時期的鱷魚非常相似。現在存活的物種也非常少,只有25個。其他動物,如蜥蜴和鳥類,在相同或更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了數千個物種的多樣性。
  • 恐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為什麼沒有進化出智慧和文明?
    人類是由哺乳動物不斷進化演化而來,而哺乳動物誕生的時間是比較久遠的,甚至可以追溯到恐龍誕生的那個時代。哺乳動物的崛起才有了人類誕生的基礎,而人類的祖先也非常給力,古猿只用了短短的數百萬年,就完成了智慧的進化演化。人類成為了地球的霸主,開啟了文明時代,並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學時代。
  • 恐龍很大,為什麼恐龍如此巨大?可能因具這兩個優勢:產蛋和氣囊
    雖然恐龍已滅絕了,但通過科學家們的研究,我們知道,恐龍的體型是很大的,而且有些恐龍是非常巨大的,以至於讓我們很難想像有如此巨大的動物在地球上行走。大多數陸地動物的高度不超過3米,但有些恐龍的大小可以與一座五層樓的房屋媲美。或許你會覺得這很誇張,但不得不說恐龍的體積確實很大。
  • 哺乳動物在恐龍時代究竟如何生存?恐龍如果很聰明會氣死
    哺乳動物的出現,並不比恐龍出現的時間晚,在恐龍尚未完全形成的二疊紀晚期,類哺乳動物二齒獸就開始活動在地球上了,並且種類呈現增多的趨勢,根據已有的化石分析,二齒獸很可能已經進化為恆溫動物。遠古半哺乳動物二齒獸儘管哺乳動物在進化之路上沒有閒著,但是恐龍確實技高一籌,在它們統治的三個時期,長達一億多年的時間裡,哺乳動物依舊被踩在食物鏈底部,那麼它們是如何在夾縫中生存的呢?這就跟恐龍的身體結構有很大的關係了。
  • 鳥類擁有恐龍血統,那為什麼它們沒有像恐龍一樣,稱霸陸地呢?
    但嚴格意義上講,恐龍並沒有滅絕,現如今所有的鳥類都屬於恐龍的一支,這也使得地球生物從最初的「龍獸爭霸」轉換成了「禽獸爭霸」。既然鳥類擁有恐龍血統,那為什麼它們沒有繼續稱霸陸地呢?它們和獸族究竟誰贏了呢?
  • 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誕生了數十億年了,而在這漫長的時間當中,地球上面也先後出現了大量的生物,甚至有一些生物曾經統治著整個地球,比如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恐龍,恐龍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但是卻依舊由後裔存留了下來,這就是鳥類,嚴格意義上面來說,鳥類是恐龍演化而來的,那麼鳥類既然是恐龍進化而來的,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 神秘的白堊紀時代,恐龍並沒有完全滅絕,其中一部分進化成鳥類
    白堊紀是一個充滿神奇地球的時代,因為在物種第五次大滅絕之後,恐龍時代的結束被宣布,從那時起我們的地球已經成為哺乳動物的天堂,我們的祖先也開始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從一點點的哭泣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沒有恐龍時代的終結,很可能哺乳動物就不會有大的發展,科學家們從歷代的生命演化模式中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舊的物種滅絕了,新的物種可以開始繁衍生息。那麼科學家們在恐龍研究方面取得了什麼進展呢?
  • 為什麼遠古時代有體型巨大的生物?
    題圖:江泓/知乎為什麼遠古時代有體型巨大的生物為什麼在史前時代出現了這麼多體型巨大的動物,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環境、基因、食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恐龍出現早期的三疊紀晚期,當時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是勞氏鱷科,它們對恐龍是有壓制的。在之後的三疊紀 - 侏羅紀大滅絕中,勞氏鱷科全部滅絕了,暫時沒有天敵的蜥腳類開始大型化,它們以更高的樹木為食。
  • 從出現到滅絕,恐龍時代的底層生物為什麼能存活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的是,大滅絕中為什麼有些生物可以存活下來。我們都知道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當時地球上最為繁盛的恐龍族群遭受滅頂之災,恐龍族群的遺孤鳥類雖然與我們共存但是恐龍的偉大身影早已消失。
  • 為什麼沒有綠色毛髮的哺乳動物
    正確,但這並不是個好答案,因為等於沒有解釋。這就像問月球為什麼總是同一面朝向地球,回答說月球的自轉周期等於公轉周期,這沒錯,但是這等於什麼都沒有說只是把原問題換了個說法又描述了一遍顯然我們還會繼續問:為什麼月球的自轉周期等於公轉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