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恐龍進化而來,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大家都知道,地球已經誕生了數十億年了,而在這漫長的時間當中,地球上面也先後出現了大量的生物,甚至有一些生物曾經統治著整個地球,比如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恐龍,恐龍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但是卻依舊由後裔存留了下來,這就是鳥類,嚴格意義上面來說,鳥類是恐龍演化而來的,那麼鳥類既然是恐龍進化而來的,為什麼沒有像恐龍一樣,統治陸地呢?
說起最早的鳥類,大家可能會想到恐龍當中的翼龍,認為它們就是鳥類的祖先,但是其實不是的,翼龍雖然是除昆蟲之外第一批能夠飛上天空當中的大型動物,但是翼龍還是屬於恐龍類別的,也並不是鳥類的祖先,它們的飛行模式和鳥類有著天然的區別,翼龍依靠的是皮膜飛行,而鳥類主要依靠的是羽毛。
而在6500萬年之前,恐龍進化到了全盛時期,在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當中,恐龍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正是因為恐龍的快速發展,在有限的資源之下,恐龍也出現了生產的危機,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恐龍必須通過各種各樣的進化才能夠更好的去適應環境的發展,而恐龍的內部,其實也是競爭的非常的激烈。
在侏羅紀晚期,為了能夠更好的生存下來,恐龍進行了大規模的演化,主要也是分成了兩個派別,一個是開始朝著巨大的體型方面進行演化,這樣的恐龍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
而另一個派別卻是恰恰相反,開始朝著更小的體現開始演化,而體現變小,也有著非常不錯的生存優勢,隨著體型的變小,恐龍生存的資源需求也就變少了,能夠養活更多的個體,而在演化變小的過程當中,一些恐龍身上也開始出現羽毛,而體型較小的恐龍,羽毛甚至覆蓋了全身,這也就是我們稱呼的"鳥類恐龍",這種恐龍有了羽毛,其實還是無法飛行了,但是這種恐龍已經為以後的飛行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直到演化出來了始祖鳥。
而就在恐龍瘋狂演化,適應環境,準備徹底統治地球的時候,地球卻在6500萬年前,遭到了小行星的撞擊,而這一次的撞擊,徹底的摧毀了地球的生態系統,而根具原有生態系統進行演化的恐龍,一時之間難以更變,於是便出現了大規模的滅絕。
但是在這一場災難當中,個體比較小的鳥類倖存了下來,而原本被恐龍壓制的哺乳動物也快速適應了新的環境,一躍成為了陸地上面的霸主,而鳥類雖然是恐龍進化而來的,但是嚴格來說,是上一個生態系統未進化完全的生物,難以和哺乳動物抗衡。
當然,就數量來說,鳥類其實還是不遜於哺乳動物的,而鳥類的進化其實一直也沒有停滯下來,反而還是在不斷的演化,所以鳥類雖然沒有統治陸地,但是它們也不是進化路上的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