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新蒲新區:加快構築綠色食品工業「橋頭堡」

2020-12-04 多彩貴州網

新蒲新區融媒體中心全媒體記者 陳寓

遵義人有句話說「紅配綠,醜出奇」。

然而在產業發展中紅色的辣椒和綠色的蔬菜搭配卻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化學反應」。

「紅綠配」激活一池春水

產業發展,因地制宜是關鍵。如何盤活土地資源,借力政策東風是一個地方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招。

資料圖

近年來,遵義市新蒲新區立足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摸著石頭過河,進一步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農產品,在以往辣椒產業的基礎上新增了其他綠色果蔬食品,開始扮演著遵義市民「菜籃子」的重要功能。

在遵義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上,審議通過的《中共遵義市委關於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工業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明確提出,塑造和做響「遵義綠色食品·健康美好生活」形象品牌。新蒲新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以壩區建設為基礎,以辣椒產業為核心,以產業配套為支撐,著力打造新區世界辣椒加工貿易集聚區,加快推動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食品工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今年三月,貴三紅首宗辣椒產品經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出口俄羅斯,各類產品合計405個紙箱漂洋過海到了俄羅斯人民的餐桌上。

資料圖

不僅如此,辣椒城開城以來,新蒲新區辣椒產業發展也開啟了新篇章。3000餘辣椒經紀人長期活躍在中國辣椒城周邊,除了銷售以蝦子辣椒為代表的貴州辣椒外,還銷售著來自新疆、內蒙古、河南、河北、山東等全國各地的辣椒,產自印度、緬甸、韓國、泰國等國的辣椒亦在銷售之列。

新蒲新區每年穩定種植蔬菜面積17萬畝,其中10萬畝種植的是辣椒。全區目前有辣椒食品加工企業15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4家,建成「椒+菜」種植基地15個,每年鮮椒產量13萬噸,種椒產值4.34億元。

「椒+菜」,「紅」配「綠」,激活一池春水。

產業發展的「綠色」通道

立冬剛過,羊城廣州,珠江兩岸繁花似錦。

全國商貿流通服務業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舉行。貴州交投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榮獲「全國商貿流通服務業先進集體」稱號。

資料圖

不久前,農業農村部公示了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新蒲新區永樂鎮山堡村榮獲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遵義市唯一一個村獲此殊榮。

一年一度的辣博會餘溫未盡,來自全世界的商家共達成合作協議30個28.36億元,中國辣椒城也獲得了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稱號。

種種榮譽的加持,意味著新蒲新區以辣椒產業為代表的綠色農產品發展方興未艾。

資料圖

新蒲新區投入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200萬元和省級壩區建設獎補資金940萬元,用於壩區和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各個壩區採取「椒+菜」種植模式,實現集中育苗、標準化栽培和規範化田間管理。

遵義市辣椒院士工作站、貴州省辣椒研究所等科研部門,遵義醫科大學、遵義師院等院校,在辣椒培育、產品研發方面助力,穩定辣椒種植面積的同時,大幅提高蔬菜品質,讓綠色產業發展「精品化」。

栽好梧桐樹,引來鳳凰棲。目前,新蒲新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重慶德莊、紅滿坡、天源堂、辣得笑、高原山鄉等15家優質企業先後入駐。

從產供銷到產供「包」銷的歷史性轉變

離中國辣椒城兩公裡外的新蒲經開區各家包材企業,下半年正是生產旺季,他們正加緊馬力生產各家食品加工企業需求的包裝材料。

「隨著辣椒市場的不斷擴大,蝦子辣椒的影響力逐漸增強,我們生產的辣椒製品包裝訂單也在呈幾何數級增長,為了擴大生產,我們新招了數十名工人進行連夜趕工。」裕同包裝企業的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綠色產品從種植到加工最終走向市場,需要若干個流程,新蒲新區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將傳統綠色產品的產供銷流程進一步細化,真正實現本地種植,本地供應,本地生產,本地包裝,本地銷售的全產業鏈模式。

這種「滴水不漏」的綠色農產品發展模式,不但節約了物流運輸的成本,更大程度地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還能有效的形成新蒲辣椒專有的地理品牌標識,為地方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新蒲新區正圍繞建設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這一發展定位,按照標準化、生態化、規模化、組織化的思路,充分發揮「中國辣椒之都」「中國優質辣椒產區」品牌效應,進一步加大種植、加工、市場、物流、研發、包材等方面投入,夯實辣椒全產業鏈基礎,著力提升和完善中國辣椒城「一城三園」功能,提升產業組織化程度,將蝦子世界辣椒食品加工園打造為100億級產業園區。

一審:朱若嵐

二審:林萌

三審:王幸韜

相關焦點

  • 遵義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精工)檢測基地籤約揭牌儀式在新蒲新區...
    3月20日,貴州省標準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暨遵義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院(精工)檢測基地籤約、揭牌儀式在新蒲新區舉行。新區(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路斌,貴州航天精工製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蹇出席籤約儀式。新區領導張信勇、劉鍵及市、區相關部門參加籤約儀式。
  • 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赴遵義新蒲新區拍攝專題片
    近日,遵義市臺辦主任祝華靜率對臺交流與聯絡科同志前往新蒲新區蝦子鎮陪同臺灣TVBS電視臺記者高嘉甫、林隆士一行拍攝遵義辣椒產業發展、經營、銷售專題片。  拍攝組來到貴州遵義眾員員食品有限公司、貴州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中國辣椒城、辣椒種植基地實地拍攝。
  • 最新發布:遵義市2020年土地市場年報
    本報告所統計數據來源於遵義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計時間截止2020年12月31日;2. 本報告統計土地掛牌及成交數據僅包含住宅用地、商業用地、住宅兼商業用地,其他用地類別不在本報告統計範圍之內;3. 本報告所統計之數據涉及區域為遵義市紅花崗區、匯川區、新蒲新區以及播州區等四大區塊,統計數據包含各區下轄鄉鎮。
  •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群眾有個「約定」|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南坪...
    我叫劉修武,作為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林業站工作人員,2019年4月,我開始了南坪村和平組蔡長偉等三戶的幫扶工作。我們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記得那天,烈日當頭,和眾多同事一起,手提連心袋,開始了我的走訪之路。
  • 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食品工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2014年...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推進食品工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冀政〔2014〕85號),促進全市食品工業轉型升級,實現我市由農業大市向食品加工強市轉變,提出如下實施意見。果蔬及農副產品加工:利用我市豐富的梨、棗、核桃、板慄、紅薯、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資源,以濃縮果汁、天然果肉原汁為重點,開發果凍、脆片、果醬、果醋、乾果蜜餞等特色、綠色食品。開發以速凍、保鮮產品為重點的速凍保鮮菜。加快建設有機農產品基地,推廣無公害無汙染新技術,提升產品品質和檔次,向精、深、新加工延伸,形成食品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 遵義打造綠色經濟 小辣椒成大產業
    在遵義新蒲新區蝦子鎮,「中國辣都、魅力蝦子」的廣告格外醒目。貴州遵義國際辣椒博覽會已在這裡連續舉辦了四年,而藉助這一平臺,讓遵義辣椒也走出大山,吸引著企業的目光。如今,辣椒產業已經成為當地助農增收的大產業和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動力、新引擎。
  • 遵義市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
    全方位——  細化清單強責任 幫助指導全過程  為以良好的作風開展主題教育,遵義市主題教育辦狠抓落實,制定《遵義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指導手冊》明確工作任務、細化責任清單,為下步工作提供精準指導。  強政治擔當,明職責任務。
  • 貴州省質監局:食品包裝材料抽檢合格率為100%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為加大貴州省工業產品質量監督,保障廣大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近期貴州省質監局組織對全省食品包裝材料生產企業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PET/LDPE複合袋遵義市旭達塑料彩印廠遵義市海爾大道貴州塑料廠內250×180(mm)2014-07-06/Q/XDSL03-2011
  • 打造全國領先的綠色有機食品健康食品生產基地
    菱花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79年,現已發展為集科技研發、生態工業、現代農業、商業貿易、能源供應、房地產於一體的國家級大型企業集團,建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世界500強企業泰國正大集團實現了強強聯合;現有資產總額65.63億元,
  • 深圳招商進行時|明舉措 找路徑 指方向 省駐深工作隊幫助遵義市...
    7月31日上午,遵義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文勇、遵義市駐深招商分隊隊長楊秀強率遵義分隊一行5人赴省駐深工作隊駐地進行工作溝通交流,肖勁松、江君棟參加座談。遵義市招商分隊:遵義市招商分隊新增拜訪企業25家,拜訪商會 8家,新增赴遵考察企業4家。回訪協會4 家。
  • 在新起點上加快新區新城開發建設
    福州日報評論員  2日召開的新區新城建設現場推進會,全面總結福州新區獲批5年、濱海新城建設3年多來的成效,對新起點新區新城開發建設進行再謀劃、再部署、再動員,掀起了新一輪大發展的熱潮。站在新起點上,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擘畫的宏偉藍圖,堅持更高定位,瞄準更高目標,加壓奮進、激情創業,拉開架勢、快速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