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聯想在北京召開緊急發布會,宣布與 EMC 達成戰略合作,合作內容主要是圍繞企業服務展開。 由於昨天才接到發布會通知,且在通知信息中用到 「重大事件」 和 「現場揭曉真相」 等字眼,我們在@愛範兒 帳號發布這一突發消息後,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引來近 400 條轉發。
今天早上謎底揭曉後,有網友用 「以為多大事兒呢,又是搬箱子啊。」 來進行嘲諷。事實上,正如我們所說的,如果不是重磅消費級產品發布或重大戰略調整,或重大併購、拆分,很難稱得上 「重大事件」。但對於聯想與 EMC 的合作,仔細品來,可謂意義重大;對於 PC 業務正如日中天的聯想來說,完全稱得上 「重大轉型」。 先來看聯想和 EMC 的幾個合作層面:
伺服器領域 雙方共同制定伺服器開發計劃,EMC 提供工程師資源,與聯想共同研究 X86 通用伺服器技術,產品由聯想推向市場,嵌入 EMC 的精選儲存解決方案中,提供給全球用戶。 儲存領域 聯想以 OEM 和代理銷售兩種方式銷售 EMC 的存儲產品,藉助聯想在中國的營銷渠道和品牌口碑,先在中國取得突破。 NAS 存儲領域 合資成立一家新企業,專攻 NAS 存儲服務。聯想出資,EMC 出 Iomega 公司的一些資產和資源。目標為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的分支機構。成立之後聯想將佔 51% 的股權。
聯想與 EMC 的合作模式,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企業在加入 WTO 時期的 「市場換技術」 的路子:渠道推廣+合資控股,前者為外資方服務,後者為自己儲備技術。不過相對於 PC 產業龍頭老大惠普 2005 年開始的轉型和 DELL 今年的多項收購,聯想的步子可謂 「謹慎」。楊元慶在現場回答有關聯想 「雲計算」 戰略的提問時,是這樣澄清這次合作與 「雲計算」 關係的:
「我們現在重點專注還是在伺服器領域裡面,我們主要針對中小企業客戶市場,而不是針對大型客戶市場。短期的競爭策略是這樣的。」
在回答另一個有關如何平衡企業市場和消費者市場的問題時,楊元慶強調:
「聯想擅長的是做硬體產品,聯想只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展。今天從 PC 向伺服器延伸是一個自然的發展趨勢。」
6 月初,聯想集團發布了伺服器品牌 ThinkServer 的 9 款機架和塔式伺服器,並表示希望在 2015 年佔據國內 20% 的伺服器市場份額,全球市場份額目標則力爭突破 10%,進入全球前三。目前聯想伺服器品牌僅佔全球份額的 3%,遠遠落後惠普的 29.2% 和 IBM 的 28.1%。 而 EMC 的技術和國外的銷售渠道無疑為聯想的目標實現添加了助力。 現在,全球三大重要 PC 生產商紛紛加速向企業 IT 市場布局。聯想到賈伯斯提出的後 PC 時代,以及聯想自己提出的 PC+ 概念,不得不讓人感慨:沒能力轉型的 PC OEM 廠商只能坐著等死了。
EMC 以提供高效、安全、穩定的企業級別存儲而聞名。手中有 VMware 和 RSA 等知名公司。7 月 23 日,EMC 公布 2012 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季利潤達到 6.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 目前在存儲市場上做大並且坐擁 VMware 的 EMC 正在主推企業級別的 「雲計算」 方案和 「大數據」 分析,短板在於,它沒有自己的伺服器生產線。而在雲計算的趨勢下,存儲與伺服器重新走向融合是最高效、穩定的方式。 其官方微博 「EMC-Greenplum 在中國 」 在 2011 年 12 月 30 日曾寫到:
「最近一個客戶的某塊內聯網卡在壓力大時,總是莫名其妙的從千兆下降到百兆。經檢查,把其驅動的自適應配置關閉,此問題得到了解決。由此看出,軟體加自購硬體的 GP 構造模式,並不是簡單的拼湊。所以,如果用戶自身集成能力不是很強時,那麼使用一體化 DCA 方案應該是最佳選擇。」
所以,借 「與聯想共同開發 X86 架構的伺服器」 之殼,提升自己的伺服器技術,這或許才是 EMC 的本意。 在惠普轉型 IT 服務公司,戴爾過去一年裡連續收購大量軟體服務公司的背景下,聯想 「專注於硬體生產」 更像是一枚煙霧彈。而擁有穩定客戶、品牌聲譽和營銷渠道的聯想在企業服務市場上有良好的基礎。與 EMC 共同成立的合資企業以 Iomega 為內核,專攻中小型存儲領域,此舉可以積累經驗,為下一步進軍企業服務甚至雲計算做準備。 而聯想這次成為 EMC 的合作夥伴不由得使人想起了戴爾。2001 年戴爾宣布與 EMC 達成合作關係,轉銷 EMC 的中段存儲系統。在積累了經驗之後,戴爾雄心開始展現,各種收購、或者想要收購威脅到 EMC 的存儲廠商。最後,兩者在 2011 年宣布合作結束。
對於聯想與 EMC 的合作,會否走上戴爾式的結局,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我們注意到在發布會現場 EMC CEO 及 COO 均強調與楊元慶的 「二十年私交」,相互信任;在記者問答環節也一再強調只做自己擅長的 「硬體」。這些舉措都意在消除合作夥伴的擔憂。但事實上,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有出路的 PC OEM 廠商都已經開始開始進行轉型,如果最終只是轉在硬體領域,顯然不是行業進化的大趨勢,也並不能真正獲得高利潤——這裡暫不考慮華為、中興等真正優勢硬體廠商的競爭。只有在高端 IT 服務領域,才能像 IBM 和惠普老牌 PC 廠商再次開掘高利潤領域。 從長遠來看,聯想必須走這條路子。
今天發布會結束後,我佩服於聯想為了一個不那麼能搏眼球的企業級事件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但企業服務市場並不好做,這個領域如果沒有真正的創新,是很難打開局面的,況且前面已經巨頭林立。拋開 EMC,我們期望 PC 業務仍舊如日中天的聯想能夠轉型成功;唯有進入這個領域,聯想才能逐步擺脫 「消費電子公司」 的角色,進入高利潤回報的企業市場——雖然它可能是另一片 「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