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也對曼德拉效應感興趣,請關注本號,這裡可能是全網最專心做曼德拉效應的號了。如果你想進群討論,請xijiang100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群體性記憶偏差」,也可以說是群體性記憶不符,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最常見的就是去年的《愛我中華》歌詞,民族和星座之大爭論。
因為這種效應,會讓很多人的世界觀動搖,也容易讓人崩潰,以至於很多小白上來就會噴記錯了,這裡不做辯論,只擺出一些事實。
其實,2012年之後,國內的網絡上就掀起了一股研究這種現象的熱潮,熱到2016年,和曼德拉效應合流。這種對一些人、事、物 集體的似曾相識感,每個人都有,下面說幾個例子。
人類頭骨變化
有人說宇宙和人體都發生了變化 。
現時,人類頭骨出現新的曼德拉效應:突然出現六個細小洞口,眼眉、臉頰、下巴兩邊各有兩個。以往大部分人的記憶中,明顯都沒有這些小洞。
眼眶內多了蝶骨保護腦部,頭骨後方變長,下巴和下顎變得比以往更堅固,鼻骨多了一些硬骨,比以往更堅固。
小說《時震》的曼德拉效應
據說粉絲一直認為《時震》作者1987年就死了 ,結果他1997年死的。生平最後一本小說,寫的是時間倒退了十年,所有人被迫重複經歷時間重置以前的生活。
你有沒有感到啟發?
銀河懸臂的變化
現在,地球所在的位置是銀河系獵戶座旋臂之上,即銀河系中心和最外圍之間,大約中間的位置。但原來過去數十年,即 2013 年前,所有天文學家都對公眾解說,地球是位於射手座旋臂 Sagittarius Arm 最尾的外圍,即銀河系最邊緣,與獵戶座旋臂相比,是 180 度相反,位於銀河系的另一邊。
另一位專門研究和收集隕石的專家亦發現以往的大學課本中,清楚指出地球是位於銀河系邊陲位置,而不是銀河系中心和邊陲兩者之間。
此外,已故的著名美國天文學家 Carl Sagan 曾於 1980 年代,在全球收視率高企的電視節目 Cosmos 中,亦清楚說明地球位於銀河系邊陲,而不是現今銀河系中心和邊陲之間。他所主持的這套節目亦曾於香港英文電視臺播放,Carl Sagan 在全球的知名度由此可見一斑。
兩者在銀河系中,是相距180度的相反位置,而銀河系的直徑大約是10萬至18萬光年以上,所以,舊現實與新現實的地球,兩者之間的距離至少是8萬至10萬光年之遙。如果以光速穿梭宇宙,由舊現實走到新現實的位置,也要長達8萬年時間,可見兩者相距多麼遠。
然而,現在已經有確實證據證明地球的位置已經因為曼德拉效應,遷移了超過8萬光年之遙,銀河系的另一邊。這裡亦同時解釋到為何獵戶座腰帶的三顆主星無論亮度和大小都改變了。這都是因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在曼德拉效應下,已經與以前完全不同。
假若以往所分享有關在曼德拉效應下,人體結構和地球地貌,如澳洲、紐西蘭、義大利等的改變是非常誇張,相信對比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改變,可謂小巫見大巫!
如果您也對曼德拉效應感興趣,請關注本號,這裡可能是全網最專心做曼德拉效應的號了。如果你想進群討論,請xijiang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