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蘇冷戰開始,美國向太空發展而蘇聯選擇向地下探索,當時的兩大超級大國一天一地之間展開了競爭。而根據蘇聯當時的計劃,他們決定挖穿地球,看看地球的重心到底有什麼。可卻在挖到12263米處時卻停了下來,當時的蘇聯到底發現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最終讓他們停下來的?以及地底世界到底有沒有其它生物呢?
其實最早提出向地底進行探索的並非蘇聯而是美國,當時美國推出了一個代號名為「莫霍面鑽探計劃」。莫霍面一詞,指代的是地殼與地幔的分界線。一般而言,在大陸上莫霍面深度大致在20-70千米之間,而大洋區域則在7-8千米深度,而莫霍面的平均深度約為33千米。當時的美國並不認為鑿穿莫霍面有多大的難度,無非就是需要往裡砸錢而已。而且美國計劃著是從海洋進行鑿穿,這樣難度會遠遠小於陸地,通常只需要鑿穿至六七千米深度後便可從莫霍面中取出巖石樣本用於地底地質研究。因此當時預計總投入在3億美元左右,並調動了庫斯勒號鑽探船選擇開往瓜德羅普島附近海域進行海底打孔。
第一階段鑿穿工作很順利,並且取得了海底地殼183米處的巖石樣本。不過通過取出的巖石樣本並沒有發現太大的價值,可卻確定一件事,那就是鑽探難度恐怕會隨著繼續往下鑽探而成幾何倍增加,附帶著鑽探成本將遠遠超過3億元,甚至想要鑽探到六七千米處所需花費恐怕是一個天文數字。別說3億美元,就是30億也未必夠用。為此,當事的「莫霍面鑽探計劃」負責人在3億美元還沒有花光錢,就向美國眾議院申請追加項目資金,不過由於美國內部對花費這麼多錢與蘇聯展開毫無意義的競爭表示質疑,於是最終駁回了項目資金申請,並決定將對地底的探測改為發展太空領域。
只是讓美國喜出望外的是蘇聯在見到美國地底探測「吃癟」後,竟然很開心的拾起了「莫霍面鑽探計劃」,並且宣稱蘇聯要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鑽穿地球的國家。於是,蘇聯在1970年推出了一個代號名為「球望遠鏡計劃」,並在俄羅斯的科拉半島集結了上千科研人員,擼起袖子開幹。為了能激勵這批科研人員,當時蘇聯開出了相當於那時候蘇聯大學教授一年的薪酬,而且還免費附贈一套房產。可見蘇聯對地底鑽探計劃磨刀霍霍的熱情,只是下了血本後的蘇聯真的發現了「寶貝」,可惜無力開採。
原來在地下9000米處蘇聯發現了黃金巖石層。正常來講,只要黃金巖石層超過每噸4克就可以達到商業開採的價值,如果超過10克就可以稱之為高品級金礦。然而這裡的黃金含量竟然達到每噸80克,這個數據令當時的蘇聯科學家「痛苦不已」。因為眼睜睜看到了富可敵國的財富卻無力開採,那份痛苦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甚至蘇聯科學家認為,在9000米處發現的黃金巖石層所富含的金礦儲量或許大的驚人,若能實現開採可以幫助蘇聯一舉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富足的國家。很可惜,金礦位於地底9000米處,別說開採就連如今往下鑿穿深鑽都異常困難,即便蘇聯與美國聯手也無法實現開採。甚至說,開採的成本能直接將蘇聯經濟徹底拖垮。最終無奈之下,蘇聯科學家只有放棄不切實際的想法繼續深鑽。
在到達地底1萬米處時溫度已經達到300攝氏度,加上鑽頭與巖石摩擦產生的熱量甚至能將鑽頭融化,這個鑽探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甚至當時還一度傳聞,鑽到一萬米處後,開始出現了很多「難以解釋」的現象,其中就包括能從地下12000米處聽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呼救聲。這個傳聞肯定是假的,不過隨後不久,鑽探工作起起停停,最終停留在12262米處。有人說是因為蘇聯經費不足,但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在地底深處不僅發現黃金,還有大量的鑽石層。蘇聯曾想繼續往下鑽,看看到底還能發現什麼,可惜在越往下,地震波變化的頻率越來越頻繁,還冒出了大量的氫氣,這是非常危險的,甚至不少工人為此受到影響、消極怠工,就連科學家也有不少反對繼續深鑽,所以只能叫停。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