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座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追光逐日德令哈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追光逐日德令哈(本報探訪)
  ——探訪中國首座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

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

碟式太陽能光熱發電

菲涅爾式太陽能光熱發電

  青海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陽光熱發電示範項目無人機航拍圖

  清晨醒來拉開窗簾,燦爛的朝霞映入眼帘。遠處,被積雪覆蓋的群峰在霞光的輝映下顯得更加雄壯、挺拔。近處,寬闊的巴音河沐浴在晨光中靜靜地流淌著。

  這裡是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晚秋時節,本報記者趕到這座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祁連山腳下的「光熱之都」,探訪中國首個大型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

  勾勒金色之城天際線新高度

  上午10時,我們乘車出發,趕往位於距離德令哈城區約7公裡的太陽能光熱產業園區。車沿著巴音河濱河路向南前行約1公裡,右轉進入寬闊的城市主幹道,正行駛間,我不經意地抬頭透過右側的車窗望去,只見不遠處3座高塔矗立在碧藍的天宇下,每個塔頂上端都發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升起在德令哈西部上空的3個小太陽。雖然隔著車窗,但是那光芒仍然燦爛奪目。我知道那就是此行將要探訪的中國首個大型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

  「這條是通往太陽能光熱產業園區的主幹道,被稱為『金光大道』。」同行的德令哈市發改委的一位同志介紹說,該路的名字寓意一方面來自城市的名字,另一方面來自當地太陽能產業的發展願景。他解釋說,德令哈是蒙古語,意思是「金色的世界」,而太陽能產業被確定為德令哈市主導產業之一,將為本地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大動力,開闢出通向繁榮富裕的「金光大道」。

  這3座高塔已經成為德令哈太陽能產業,特別是太陽能光熱產業的標誌性符號,它們不僅拉高了城市的天際線,成為新的地標性建築,與其背後巍峨挺拔的雪山群峰一起構建起新的城市景觀,而且以太陽能光熱領域的多項「中國第一」打造了德令哈太陽能光熱產業的靚麗名片。這裡早已不再是詩人海子在上世紀80年代《日記》裡寫下的那座「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而是擁有包括太陽能光熱產業、太陽能光伏產業、風電產業等在內的現代新能源產業基地的「中國太陽城」。

  發揮得天獨厚調峰優勢

  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原理並不複雜,就是通過多臺跟蹤太陽運動的定日鏡,將太陽輻射反射到置於高塔上的吸熱器,加熱傳導介質,進而產生蒸汽利用汽輪機發電機組產生電力。與太陽能光伏發電相比,太陽能光熱避免了矽晶光電轉換工藝,節省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發電成本,而且真正做到零排放。

  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主要設備包括定日鏡、吸熱器和儲熱系統等。在此領域,美國、西班牙等國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探索,逐步開發了一整套成熟的技術,建設了多座電站並投入商業運行。進入本世紀以來,中國企業界對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的關注度和研發力度空前提高,並積極在光照資源地區落地項目。位於柴達木盆地的青海德令哈光照資源異常豐富,年均日照時數達3500小時以上,年均太陽輻射量達7000兆焦/平方米,是全國第二高值區,這也是中國首座太陽能光熱示範電站落戶於此的主要原因之一。

  光熱發電作為現代清潔能源的生產方式之一,備受青睞,發展空間廣闊,特別是可以與光伏、風電及傳統電力能源相結合,發揮其在電網調峰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由於用電負荷不均勻,有高峰和低谷,而光熱發電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把熱能低成本儲存起來且損耗很低。同時,光熱發電機組的負荷調節範圍寬、啟動快,在需要的時候,其能量可以快速高效釋放轉化,非常靈活地調節電力供應,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展望未來,光熱發電有望作為一種新的更加靈活的調峰電源,在中國的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應有的價值,而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在其中無疑將扮演重要角色。

  打造戈壁灘綠色能源中心

  沿著「金光大道」行駛約10分鐘,我們抵達光熱示範電站。接待我們採訪的是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樊玉華。他是80後,中等身材,顯得勻稱、幹練。作為示範電站運營管理的負責人之一,他常年工作在這裡,由於長期處於當地海拔近4000米的環境中,他臉頰上透著些許高原紅。

  在樊玉華引導下,我們來到示範電站項目現場。3座塔一字排開,高高聳立。或許由於距離更近,更覺高大壯觀,塔頂也更顯得燦爛奪目。身旁則是鏡子「叢林」,一面面長方形的反射鏡被整整齊齊安放在長方體的水泥基座上。我走近一面反射鏡,只見寬大的鏡面倒映著碧藍的天空和飄過的幾朵白雲。仔細端詳觸摸,我發現這裡的反射鏡比常見的要更厚一些,但手感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是吸熱塔。兩座相對矮的塔是示範站一期工程建設的,對應的裝機容量為各10兆瓦,其主體是鋼結構,高度約90米;另一座是示範站二期工程建設的,對應的裝機容量為50兆瓦,其主體是混凝土結構,高度超過200米。這些鏡子學名叫定日鏡,用於把太陽光反射聚焦到塔頂吸熱器上,加熱其中的介質。它們圍繞吸熱塔安放。其中,圍繞兩座矮塔呈長方形分別安放定日鏡約1.4萬面和7300面,圍繞高塔呈圓形安放約2.7萬面。」樊玉華一一介紹道。

  8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戈壁灘,經過兩年建設,一期工程建成並實現併網發電,各項技術指標參數均達到設計要求,標誌著中國擁有了第一座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站。2016年8月20日,該電站熔鹽儲能系統成功併網發電,建成了國內第一座投運的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同年10月25日,二期工程開工。2018年底,工程完工,實現併網發電,年發電量可達1.46億度。

  推動進入光熱能源時代

  「國內第一座」既意味著是國內此行業開創者,也意味著沒有現成的國內經驗可以借鑑,而真正的核心技術也不可能從國外買來,必須立足國情,克服項目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逐步摸索,積累經驗。樊玉華告訴記者,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特別是通過兩期項目磨礪,德令哈光熱示範站實現了關鍵裝備的國產化設計和製造。據統計,該示範站裝備國產化率超過九成,形成了一大批技術專利,核心數據指標如聚光精度和光熱轉化效率等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高聚光精度得益於定日鏡反射、聚焦陽光的控制技術。如何讓數萬面定日鏡時刻自動追蹤太陽照射角的變化,把陽光均勻地反射到塔頂吸熱器上無疑是行業公認的難題,也是建設塔式太陽能光熱電站的核心技術之一。樊玉華說,中控太陽能公司研發了一套聚光系統,由高精度智能定日鏡與大規模鏡場集群控制系統組成。「它們每隔三五秒會微微動一次,肉眼根本看不出來,不過能聽到。」樊玉華指著近旁的定日鏡說:「聽,這就是它們轉動的聲音,此起彼伏,好像低吟。」記者這時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定日鏡轉動發出的聲音,一直以為是鏡場的風聲呢。

  在電站運行維護中鏡場清洗系統和雲監測系統功不可沒。樊玉華介紹說,由於風沙等原因,及時清洗定日鏡至關重要,為此他們開發了一套自動化清洗系統,可執行人工駕駛/無人駕駛、水洗/乾洗等不同清洗方案。德令哈雖然光照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多雲天氣比例高,天氣變化快,很容易造成對吸熱器冷熱衝擊,影響其壽命,必須提前進行幹預,而現有天氣預報精度難以滿足要求。針對這種情況,中控太陽能公司研發了雲監測系統,可通過跟蹤雲的運動軌跡,對其運動方向及其對系統運行的影響做出精確預測,制定相應的運行策略,保證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高光資源的利用率。

  隨著產業的發展,塔式太陽能光熱電站裝備的國產化率將進一步提升。樊玉華告訴記者,示範電站的某些關鍵裝備比如吸熱器和熔鹽泵還是進口的,但是已經有國內廠家可以生產製造了,並且產品性能非常穩定可靠,完全可以實現進口替代。這將推動中國加速邁向大規模利用光熱能源的時代。

張保淑

張保淑

相關焦點

  • 盤點丨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範項目現狀如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相繼發布了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標杆上網電價(每千瓦時1.15元)及包含了20座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的《關於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的通知》,中國光熱發電市場即刻被點燃。
  • 時隔一年,德令哈再度成為光熱產業聚光點,行業閃耀仍待規模效應
    經濟觀察網 盧謙/文在高達5.7億千瓦的2016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面前,2.8萬千瓦的太陽能光熱發電裝機容量顯得微乎其微。儘管如此,在諸多行業機構、媒體看來,2016年仍然可以稱為光熱發電的產業發展元年。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相繼發布光熱上網標杆電價及第一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名單。
  • 太陽能熱發電已成為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優勢產業
    圖為青海德令哈50兆瓦光熱電站。 孫睿 攝中新網青海格爾木8月27日電 (孫睿)「我國太陽能熱發電從2013年首座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投運,到2019年青海德令哈50兆瓦光熱電站實現滿負荷運行,中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究和工程實踐都逐步走到了世界前列。」
  • 光熱發電,太陽能利用的下一個蛋糕
    到了2016年,根據CSPPLAZA研究中心的統計,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新增裝機量就達到1.02萬千瓦,分別是首航節能敦煌1萬千瓦熔鹽塔式電站,和甘肅阿克塞800米熔鹽槽式示範迴路,裝機0.2萬千瓦。此外有中科院863項目槽式光熱發電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等小型試驗項目,華強兆陽張家口15MW改良菲涅爾光熱示範項目、蘭州大成敦煌10MW菲涅爾熔鹽電站等試驗性示範項目,以及中廣核德令哈50MW槽式電站、首航節能敦煌100MW塔式電站、中控太陽能德令哈50MW電站等商業化示範項目正在開展建設,項目建設呈現加速趨勢。
  • 光熱發電:中國下一張「國家名片」?
    因此,自從1981年第一座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在美國建成以來,塔式電站一直是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的主要發展方向。中國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及相關技術的發展起步於21世紀初。2006年12月,國家「863」計劃「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及系統示範」重點項目正式立項,其目標是研究塔式太陽能熱發電關鍵技術,建立太陽能熱發電實驗系統和實驗平臺,探索高效能、大規模、低成本的商業化電站的技術路徑,為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研發奠定基礎。
  • 中國光熱之光!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發布項目建設全過程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青海中控太陽能德令哈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是國家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之一,裝機容量50MW,配置7小時熔鹽儲能系統、27135面20m²的定日鏡,鏡場採光面積54.27萬平方米,設計年發電量1.46億kWh,相當於8萬餘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6萬噸,同時減排二氧化碳氣體約12.1萬噸,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 世上最大聚光太陽能坐落南澳洲 2030年達成100%再生能源發電
    CASEN投資公司(前身為DKSolar東康新能源)籤訂供貨協議,CASEN將為其正在摩洛哥瓦爾扎扎特(Ouarzazate)建設的第一座示範電站提供定日鏡及相關控制系統。作為國家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之一,由中控太陽能和浙江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投資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於2018年底併網發電。中控太陽能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金建祥介紹說:經過消缺、磨合、優化,...
  • 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建成 一文帶你了解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
    百兆瓦級電站建成,實現歷上最大的裝機增長率2018年12月27日,中國首個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在甘肅敦煌光電產業園區建成,這是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電站之一,也是全球聚光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儲熱罐最大、可連續24小時發電的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 太陽能熱產學融合不斷深入
    「近5年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電網公司部署的太陽能熱發電上網特性研究的項目就有 4 項。」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志峰在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2020上表示,目前,太陽能熱發電行業產、學融合不斷深入。太陽能熱發電集發電和儲能為一身,具有機組出力穩定可靠,運行調節靈活等優點。是新一代電網友好型新能源電站,對於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光熱行業為何不夠「熱」?
    此次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光熱聯用技術集供熱及發電的太陽能綜合利用於一體,以新型光伏板結合光熱板光熱聯用,輔以空氣源熱泵提高整體太陽能利用效... 2020-09-21 近日,在國家電網公布的今年第三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中,中廣核太陽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
  • 能建技術帖|一文讀懂光熱發電
    北京八達嶺1兆瓦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光熱發電有哪些類型?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流程2018年10月10日,我國首個大型槽式光熱示範電站——中廣核德令哈50兆瓦光熱示範電站投運,為我國光熱事業發展奠定了技術、經濟性標準。
  • > 光熱發電的前景和弊端 - 光熱發電
    此次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光熱聯用技術集供熱及發電的太陽能綜合利用於一體,以新型光伏板結合光熱板光熱聯用,輔以空氣源熱泵提高整體太陽能利用效... 2020-09-21 近日,在國家電網公布的今年第三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中,中廣核太陽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
  • 相關上市公司太陽能光熱業務
    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9月19日9點02分,上海電氣電站集團首套塔式光熱發電機組蒸汽發生系統助力中電建青海共和50MW熔鹽塔式光熱發電機組一次併網成功,標誌著由上海電氣電站集團自主研發的太陽能光熱關鍵設備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
  • 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延期電價或將分四個梯度執行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3月26日,國家能源局向青海省、甘肅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及首批示範項目各相關企業發布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建設有關情況的通報》(簡稱《通報》)。
  • 河北首座薄膜光伏示範電站發電超7萬千瓦時
    截至目前,該公司自主研發建設、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河北首座薄膜光伏示範電站成功併網運行了14個月,累計發電量超7萬千瓦時,節約標準煤8.6噸,減排二氧化碳23.74噸。據了解,該光伏示範電站位於天威薄膜廠區西北角,總裝機容量為70.38kW,使用TW-SF90型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782片,分為地面電站、太陽能停車棚、地面自動跟蹤系統三個區域
  • 如何看待光熱發電在電力系統中的定位與價值?
    此次湖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光熱聯用技術集供熱及發電的太陽能綜合利用於一體,以新型光伏板結合光熱板光熱聯用,輔以空氣源熱泵提高整體太陽能利用效... 2020-09-21 近日,在國家電網公布的今年第三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中,中廣核太陽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
  • 細數幾種「光熱發電+」電站開發模式
    就入選中國首批示範的20個項目來說,均採用單一的塔式、槽式或菲涅爾式技術。而同樣由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3個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中也包含一定的光熱發電裝機,其中由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擔任EPC的魯能海西州格爾木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項目目前也在積極推進建設。
  • 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光熱發電項目順利完成併網前質監
    據上海電氣電站集團方面消息,當地時間11月14日,杜拜光熱項目2號槽式機組主廠房第一根鋼結構成功吊裝,標誌著該機組主體設備安裝正式開始。
  • 一文看懂太陽能光熱發電原理及分類
    配備專門蓄熱裝置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電站,不僅在啟動時和少雲到多雲狀態時可以補充能量,保證機組的穩定運行,甚至可以實現日落後24小時不間斷髮電,同時可根據負載、電網需求進行電力調峰、調度。   3、規模效應下成本優勢突出。   因熱電轉換環節與火電相同,太陽能光熱發電也與火電同樣具備顯著的規模效應,優於風電和光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