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月20日,武漢大學在雨中舉行2020屆畢業典禮。
就在這場畢業典禮前兩天,98歲的天文學家韓天芑,給武漢大學2020屆15000名畢業生寫了一封信,勉勵他們在危機中尋找機會,不怕失敗勇於嘗試。
在信的開頭,這位98歲的老人自言「剛從新冠肺炎中康復不久」。今年2月,韓老和夫人雙雙感染新冠肺炎,現在韓老和夫人均已康復出院。
居家生活中的韓老刷手機
長江日報何曉剛 攝
韓天芑先生是我國著名大地天文學和天文地球動力學家,我國天文大地測量學科的開創者之一,在位於武漢的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了一輩子。
在韓老眼中,搞科研就是為了國家強盛。
今年,武漢大學和全國很多高校一樣,經歷了特殊的一學期,今年的畢業生也讓韓老特別牽掛,他決定寫一封信鼓勵即將踏上人生新徵程的畢業生們。
信中,韓天芑先生鼓勵畢業生們勇敢嘗試、牢牢把握時代機遇,不要被一時的成敗得失困住。
最後,他勉勵畢業生看長遠,星光總是璀璨的多,人生也是曲折向上。
韓天芑寫給武漢大學2020屆畢業生的信
「以無垠時空為丈量尺度,人生擁有無窮可能。」總有更明亮的星空,在等著年輕人!
2
「寫信的時候,是心有所感而為之。」韓天芑告訴澎湃新聞,在孫女和一位武大校友的幫助下,他的這封信才得以製作成年輕人可以閱讀的電子信件形式。
韓天芑的孫女說,他們都沒有想到這封信會得到如此多的關注,爺爺說過,這個世界最終是年輕人的,包括這次疫情期間,90後、00後都是表現非常突出,有很多照顧爺爺的醫生、護士都是非常年輕的,爺爺覺得這代年輕人是大有可為。
視頻《後浪》中曾說: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不久之前還被認為是「不靠譜」的年輕人,舉國戰「疫」之時,他們鐫刻下了屬於自己的時代印記。
面對災難,這些年輕人,除了愛心,他們迅速在行動力、專業性等方面展現出了他們獨特的能力,變成了守護這個世界的鎧甲英雄。
他們不是嬌滴滴的一代,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一個比一個勇敢。
我們記得那個:
說「我不能哭,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的22歲護士朱海秀;
在口罩廠當了臨時質檢裝箱工,一個夜班12小時,完成5000個口罩的檢查計數的00後餘森樂;
隻身一人帶著5個重重的行李箱,將1.5萬隻口罩從印尼「人肉」背回國內的15歲少年趙珺延。
……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我們看到那些數以萬計的無名戰士,其中約1/3是「90後」,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
曾經的90後、95後、00後,被說成是經不起摔打的一代。
時至今日,他們早已用勇敢、智慧、熱血、赤子之心,證明了自己。
3
宋璽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大三那年她應徵入伍,成為了一名軍人。
她說,「當兵是我從小的夢想。」
進入部隊之後,不到一個月,她就瘦了20斤,每天高強度的訓練,更是讓她的腿疼得睡不著。
但她忍受疼痛,拼了命的訓練。攀爬鐵絲網,五公裡越野,實彈射擊,擒拿格鬥……
2016年12月,宋璽被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並且成為編隊裡唯一的一名女陸戰隊員。
她說,「只要有夢想,就應該努力為之奮鬥,不留遺憾。」
心裡有光,常懷希望。
每一個年輕人都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世界,也改變著世界。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一往無前,成為下一個春天的開拓者。
年輕人的力量,正在改變未來……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出發吧,年輕人!
新聞內容來源 | 長江日報、武漢大學官方微博、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