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航海界傳奇人物 正駕著傳奇帆船跨太平洋航行
10月25日,中國航海家郭川在美國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聯。當時,他正在挑戰單人不間斷跨太平洋航行。
連續搜索兩天未果,10月27日,美國海岸警衛隊宣布暫停搜救,確認郭川在航海途中落水。不過,專家認為,郭川落水時,可能穿著救生衣。另外,海面搜索仍在繼續。
美國海岸警衛隊確認他已落水
事件
10月19日,郭川駕駛帆船「中國·青島」號,從舊金山金門大橋出發,預計在11月5日到達上海金山。
10月25日15時左右,郭川與航海團隊和親友通過衛星電話聯絡,通報當時航行情況,自述航行順暢。
通話結束後不久,團隊成員觀察到帆船在夏威夷海域出現航速減慢的狀況,於是嘗試聯繫郭川,但郭川對衛星電話和網際網路通信均無應答。
由於需要節省海事衛星電話的數據流量,郭川通常在不需要與岸隊聯絡時關閉衛星電話。當時,帆船位於夏威夷西約900公里海域。此後,郭川持續失聯。
事發後,美國海岸警衛隊派出搜救飛機6次空中掃描搜救,掃描搜救區域達到方圓4600平方英裡,但沒有發現郭川。10月27日,搜救人員登上「中國·青島」號,發現了救生衣等個人物品,但在船上沒有找到郭川本人。同一天,美國海岸警衛隊宣布暫停搜救,確認郭川已落水。
在一份聲明中,海岸警衛隊負責人羅伯特說:「郭川是一名專業的水手,對航海有很深的熱情……我們向他的家人、朋友以及航海團隊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他駕駛的帆船是航海界傳奇
郭川的3艘帆船,每艘船都以家鄉「青島」命名。郭川曾多次提起,他與第三艘帆船「中國·青島」號之間的緣分。在他看來,這艘三體帆船是為了創造世界紀錄而生的。
2015年3月,郭川從法國航海家弗朗西斯·喬伊恩手中,接手這艘船,並親自貼上「中國·青島」的貼紙。
這艘三體帆船造價昂貴,一個偏舵價值上萬歐元。船長29.7米,寬16.5米,桅杆高32米。船身和桅杆都由碳纖維製造,船體內外安裝了各種高科技設備。同類船型,全球只有5艘。
除了簡潔、高效、堅固的特點,「中國·青島」號還有過傳奇經歷。2008年,前任船主喬伊恩用這艘船,創造了57天13小時34分06秒的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航行世界紀錄,至今仍然是航海界的標杆紀錄。
牛人船長:他為什麼會選擇航海?
人物
郭川現年51歲,山東青島人。2001年前,他是一個標準的社會精英。上世紀80年代末,他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控制專業取得碩士學位,又在北大讀過MBA。他在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工作,負責國際商業衛星發射相關工作。
郭川認為,生活在現代社會,很多人被迫去積累財富,精神上不充實,「還及不上小時候吃一頓好飯的快樂」。而他一旦站上精神高地,便美得不想下來。「就像我1996年玩滑雪,那時候全國才幾十個人。冰天雪地體驗飛馳的感覺,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就叫『癮』,反正是『High』了,對生活充滿了勁頭」。
2001年,他辭去職務,開始廣泛接觸戶外運動。當他第一次坐進帆船,就被深深吸引。到了2004年,他已經作為「奧運使者」,駕駛帆船,把青島市市長的信送到日本下關市。
國際帆聯規定,挑戰不間斷環球航行共分三個船體級別,分別是60英尺以上、40英尺到60英尺、40英尺以下。帆船項目在西方國家開展很早,世界上已經有數十位專業水手駕駛帆船完成過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的挑戰。
但在40英尺這個級別,船小,速度慢,航行時間更長,能裝的供給有限,對人的意志力的考驗就更艱巨。國際帆聯當時還沒有環球航行的世界紀錄。
2013年,郭川成為這個級別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他從青島出發,穿越赤道到達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之後向東繞過好望角,再次穿越赤道,最終由南中國海域回青島。
去年在東北航線
他經過眾多前輩的身邊
接手傳奇帆船當年(2015年),郭川就率領國際船隊,駕船創造了又一項世界紀錄——北冰洋(東北航線)不間斷航行的世界紀錄。這條航線途經的海域,大多以在這條航線上折戟的航海家命名。
從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出發,首先進入巴倫支海。巴倫支是荷蘭航海家,1597年6月20日,探險途中,僅有47歲的他死在一塊浮冰上。
經喀拉海,船隻進入拉普捷夫海。1735年至1740年,俄羅斯拉普捷夫兄弟曾勘探過這片海域。
在楚科奇海,要途經諾登舍爾德群島。1878年9月,諾登舍爾德船隊被困冰原的地方。這位芬蘭-瑞典船長探險東北航線,當航行到距離白令海峽還有兩天路程的地方,航道結冰,船隻受困。他和船員只能熬到來年春天化凍,才駕船駛過了白令海峽,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走通東北航線的人。
東北航線在白令海峽結束。丹麥人白令是這條航道上,命運最悲慘的航海家。在他長時間的考察勘探期間,自己的5個孩子在家中全部去世。他最後也在一座小島上悽慘地死去,時年60歲。後來,那個小島、附近的海、海峽和地峽,都以白令命名。
落水時 他可能穿著救生衣
分析
航海團隊認為,郭川落水很可能是在阻止大三角帆落水或挽救已經落水的大三角帆時,因突如其來的海浪或船的劇烈晃動被甩出了船外。
郭川船隊的水手長約翰·克勞斯分析認為,對一個單人航行的水手來說,操控這樣一艘三體帆船,無論是收大三角帆,還是把落水的大三角帆拖上船,都是非常困難的事。在兩種可能的操作過程中,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都必須要解開安全繩,才能完成所有的技術動作。
郭川顯然遭遇了突發的、不可預料的危險。事發前的海況和個人狀況都很正常。搜救人員在船上沒有發現郭川,發現了一件救生衣。因為郭川準備有多件救生衣,航海團隊分析認為,郭川落水時「有最大可能」穿著救生衣。
27日,國際海上搜救機構已向所有往來事發海域的船隻發出通告,要求進入該海域的所有船隻在航行同時搜尋郭川。
單人不間斷跨太平洋航行有多難?
郭川失聯,美方確認停止搜救,令多少人扼腕嘆息。挑戰單人不間斷跨太平洋航行,茫茫大海上只有船與他相伴。要完成這一壯舉的難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一般的帆船上都會裝有發動機,普通人玩船,不想操縱船帆了,可以開動發動機。但郭川這種級別的專業帆船水手,是絕對不會開動發動機的,完全靠控制船帆,利用風力和海浪的推動力前進。不使用發動機,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航行,難度和風險可想而知。
「不間斷」是指在整個航行過程中,不能靠岸,不能在任何港口停靠,或者停下帆船休息。
此外,航行開始後,水手就不能再接受食物、衣物、燃油、電力等補給。為了儘量減輕帆船重量,水手在航行中吃的是壓縮食品,沒地方洗澡,沒有床可以睡覺。
「這次航行難度相當大。」杭州人梅傑是本地航海圈子裡有名的人物,也是航海和帆船愛好者,2008年至今一直參加各類航海活動,最遠航行到西沙群島,以他的經驗,像郭川這樣挑戰單人航海的人,遇到最大的自身問題就是睡眠不足,「因為只有一個人,根本無法睡覺。一個小時裡可能就打盹幾分鐘。尤其遇上風大的天氣狀況,他又是競速性的船,要求保持清醒,不能持續睡眠。普通人一天不睡覺都難受得不行,更何況始終吊足精神的郭川。」
幾個月前,梅傑還與郭川見過面,他說:「他(郭川)是個很理性的人。航海這項運動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而此次意外事件,也可能成為航海界的一大損失。
記者 殷佩琴 採訪
記者 金弘彬 綜合新華社、齊魯晚報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