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捷群故事線」關注並星標我們
前言PREFACE
每一塊被時代選中的土地,當它深埋的歷史基因,為城市情懷所感召,那麼它勢必將生成一個故事:以歷史為養分、未來為場景,投入城市更新的戰略視野,綻放獨屬作品的時代新意。
2020年,寧波綠城首入三江口核心區,於江北白沙地塊落子城市煥新之作:綠城·春月金沙,懷揣對寧波深厚的情感黏連,以及綠城城市重要序列「寧波之心」的傳承共鳴:從過去、當代到未來,沿著時間與城市的路徑,將一個內涵豐富的故事娓娓道來。
1
源點之上的繽紛寧波
歷史的滋養、未來的呼喚,為這片土地故事的敘述鋪墊了豐富的城市底色。當時代春風伴循城市溶溶月色,與三江口的滾滾浪潮一同,為江岸上的白色沙粒披上金光溢彩——「綠城·春月金沙」由此登上城市舞臺,致敬當代寧波的城市之心,故事題眼也順勢而出:寧波,心生繽紛,為城市書寫源點之上的嶄新篇章。
2
裡坊街園 串聯歷史的別針
城市心中的繽紛色彩,離不開都會文明的厚蘊,更離不開當代城市更新的滋養。在古今交融的土地之上,扮演一個推動生活能級聚變的角色,以「有機單元」的姿態擁抱歷史情懷,迎向城市未來。
一直以來,三江口作為寧波傳統的高端居住區,在擁有豐沛資源的同時,也面臨著社區規模、產品創新有待提升的城市局面。春月金沙將沿街商業、城市廣場、城心住宅、內馬路等業態有機融合,由此形成尺度宜人、風格現代的「複合街區」規劃模式,以開放的格局擁抱老城。藉助寧波坊巷文化的深厚積澱,勾勒出「一街一路一裡兩園」的「城市單元」,喚醒城心深藏許久的生活記憶。
內外街區交互而成的【金沙裡】生活中心,以通透建築立面與傳統坡屋頂結合,打造成為寧波嶄新的潮尚BOX生活主場。立體而舒適的尺度產生圍合內聚感,激發更多消費與社交的互動場景。
與「新馬路」時空對景,一脈故事語境而得名的【老馬路】,以小尺度的街區設計,通過內生空間相互咬合呈現出「由繁華入靜謐」的友好感受;並與相連的「新馬路」形成「新馬路不新,老馬路不老」的戲劇感,以此致敬老城文脈。
相鄰百年文保建築的【新馬街】人文商業群落,提純「石庫門」美學風格,打造「歷史融於現代」的城市漫步裡巷。如果說文保建築在這裡是「一枚串聯歷史的別針」,那麼一座複合街區作品的全景呈現,更是寧波老城文明與潮流基因的象徵。在一幕幕繽紛場景的糅合間,以城市地標姿態融入寧波向前的潮汐。
3
呼喚寧波的「阿拉暇意」
厚載寧波歷史的三江口,流動著一座城市的記憶、情感與煙火氤氳,等待著人們去進一步發掘。在明確時代角色之後,立於甬城地域特質,融入項目「在地化」的傳播方式,以城市獨特的映像和話語,展現當代寧波的城心新境。
攜手行業知名媒體《城市秘密》,對三江風雲、白沙煙火展開深度解讀;並與「城市時光館」共同開篇【情味寧波】城市情懷展,以一張張老照片,重啟人們內心對老城的溫潤情懷。
「住在市中心,是歷經上百年時間沉澱,而提煉出的高級感。」隨著敘述的深入,春月金沙透過《匠人說》,與項目首席設計師賀珉等展開對話,進一步展現城心生活情懷。「心生繽紛」在產生城市共振之時,更是可親切觸摸、隨時感知的物象。
多元化場景的勾勒中,寧波人的休閒生活,自成一種精緻、活力、自在的情態,它在寧波有一種獨特而生動的城市表達——「阿拉暇意」。它不僅僅是一句有溫度的寧波俚語,更代表自信而不張揚、務實且悠然自得的精神氣質。
伴隨本土音樂人葉匡衡創作的「寧波首支城市潮尚EP」《阿拉暇意》,在共鳴對寧波生活熱愛的同時,人們順著音樂的流聲走進城市深處,激發深藏內心的活力神經元,去暢想這座誕於繁華、屬於自我的生活方式主場。
尾聲
「城市就像一塊海綿,吸汲著這些不斷湧流的記憶的潮水,並且隨之不斷膨脹。」在卡爾維諾的作品《看不見的城市》中,一塊土地、一條街巷也可以成為一個故事的開端,厚載一座城市的溯源。正如綠城·春月金沙以「複合街區」的營造抱負,集合「阿拉暇意」的精神氣質,在歷史與未來的轉身間,書寫城市與街區優雅而溫暖的情詩。
- End -
▼
©本文版權歸「捷群」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長按二維碼關注捷群故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