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是四川省汶川縣大地震10周年。10年過去了,汶川等地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震源點汶川映秀鎮牛眠溝,仍以一種原始的、恐怖的面目存在。
映秀鎮牛眠溝,原本是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溝,又窄又深,長約三公裡,巍巍主峰海拔2800多米。
以蓮花心溝的瀑布為界,外邊的核桃坪組和牛眠溝組屬於映秀鎮張家坪村,溝裡邊的山坡上則散居住著漩口鎮蔡家槓村兩個組的群眾。
進入牛眠溝內,目光所及之處令人震撼。牛眠溝外部被從蓮花心溝傾洩而下的泥石流幾乎填滿,白茫茫一片。
蓮花心溝旁是海拔1300多米的牛眠溝跌水崖,以前跌水崖瀑布的落差是80米,震後成了20米。也就是說,地震後牛眠溝被從震源點噴而湧出的泥漿抬高了60米。
跌水崖瀑布上面有一條狹長的小溝壑,這就是震源點「蓮花心溝」。
震源點位於蓮花心溝的盡頭,這裡有從地下噴湧而出的大面積泥石,蓮花心溝兩旁被泥石衝刷過的痕跡清晰可見。
震前,姚貴民的家就居住在離震源點一坡之隔的山上。2008年5月12日下午,他在房後的地裡幹活,轉眼間黑雲密布,空氣異常沉悶。
突然,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響聲,旁邊的蓮花心溝盡頭就像炸開了個洞,山搖地動,石頭、泥漿往上噴,一直噴到對面的山上,場面非常恐怖。緊接著,一股刺鼻的氣體和灰塵嗆得人喘不過來。
從震源點迸射出的泥漿,從跌水崖處直接噴射到對面的山體上,在牛眠溝形成了一個寬約130餘米,長約800餘米的巖石堆積區,堆積區頂端由於泥石的阻隔形成了這個堰塞湖。
僅僅幾秒左右,泥漿最遠噴湧到牛眠溝溝口的岷江旁,摧毀了映秀岷江邊的百花大橋,情形駭人。
震後,89人的蔡家槓村有16人遇難,張家坪村也有23人被奪走了生命。
「5.12」地震後,姚貴民家這座穿鬥木屋面目全非,已成廢墟。
牛眠溝位於龍門山斷裂帶的一條正斷層上,據四川省地質調查院袁賓華專家介紹:「地震時山體崩塌和地底噴出的固體物質超過300萬方,並以每秒400米的速度橫掃了牛眠溝2.5公裡的範圍,橫掃過程僅有6秒。」
「牛眠溝震源點」標誌牌上寫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在映秀鎮境西北方向約11公裡處發生芮氏8.0級地震,震源深度14公裡。經地震監測儀器測定精確計算,地震發生時,從牛眠溝一處叫「蓮花心」的地方爆發出來,其聲震耳欲聾,巖石滾滾,這裡是震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