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療育兒童職能治療主要以兒童與家庭為中心,讓兒童與家庭發揮共同職能,促進兒童職能發展。兒童職能治療的基礎理論與概念涵蓋了發展學、社會學、心理學以及醫療疾病處置原則,提供兒童在家庭與社區的自然環境中執行介入方案並融入其日常生活中,改善兒童活動功能,促進社區參與、社會參與。
本次認證課程,我們規劃了ABCD四階段模式,階段A規劃為2天,共16學時的入門課程。A階段課程先以大部分入門知識為主,搭配基本發展動作評估,從職能的角度來解釋評估的結果,並進一步促進介入方案的發想與設計,此外,也融入了職能治療師最常介入的手功能技巧領域,以利學員能對兒童職能治療有基礎的輪廓與概念。B階段規劃為3天,共24學時的進階課程,以兒童治療常用的參考架構為課程骨架,規劃了有關感覺統合、視知覺技巧與遊戲技巧的一系列理論、評估與介入方案。教學方式包括了課堂講解、作業練習、影片示範、實際演練….等,學員需先完成階段A的課程方能報名階段B。另在階段C和D中我們計劃安排輸出更加深入及實用的實務經驗,並籌辦赴臺交流實習活動。
師資方面,課程主要由三位資深治療師合作完成入門課程的講授。周映君老師目前為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的理事,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本身亦為資深臨床職能治療師,也是臺灣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的訪查委員。曾怡真老師為義大醫院之資深職能治療師,亦為現任臺灣高雄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專職於兒童領域,臨床實務經驗豐富。張韶霞老師為義守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的副教授,張教授開發了中文書寫評估工具,也是感覺統合認證治療師,無論在著作、研究以及教學上經驗豐富,精彩課程令人期待。
學員完成本研習課程階段學時數,將依照所完成之階段獲得由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頒發的《小兒職能治療專業人員培訓結業證書》。
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2016年6月,臺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更名)是臺灣最早由早期幹預跨專業人員所組成的組織,於1996年6月成立,由郭煌宗醫師、梁忠詔醫師和數十位療育專業人員率先於花蓮成立。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歷屆理事長皆為兒童早期幹預之醫師或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教授。會員為從事發展遲緩兒童相關的醫療、教育和社福等領域的從業人員。每年十月舉辦跨領域之早療論文大會,至今已十七屆,堪稱臺灣早療的菁英匯集平臺。
1.經由臺灣資深臨床與教學績優教授的授課後,可提升專業的職能治療知識理論及對臨床徵狀的推理能力(Clinical reasoning)。
2.經由有系統的A階課程,學員得以一窺兒童職能治療的核心概念與臨床樣貌,以奠定良好的小兒職能治療技術理論,進而循序B階段課程和特殊技巧個案分析,以更好地提升針對兒童障礙情況的評估、分析和目標擬定的能力。希冀學員能更深入了解兒童職能治療專業,並在臨床上能夠實際運用幫助更多特殊需求兒童。
3.凡參加本項繼續教育認證培訓課程之學員,經過筆試和實操合格後,能取得由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頒發的認證證書;且有機會安排到臺灣參與個案討論(Case discussions)和機構實訓。
課程內容安排及詳解
A階段課程詳解:
A階段屬初階課程,主要介紹兒童職能治療的基礎概念。臨床兒童職能治療不只需要實務操作的能力,背後更需要有良好的理論依據做支持,故在本階段課程中首先會說明「職能治療實務參考架構」的核心概念,而職能治療師以「有目的活動作」為媒介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因此,分析並掌握活動的特質,並因應個案個別化需求來進行活動調整與分級則顯得十分重要;課程中會針對兒童領域的活動分析來做說明與演練。
此外,標準化評估工具則是分析個案問題時的重要依據,此次課程中亦安排標準化評估基礎概念的說明,並搭配標準化基礎動作評估工具介紹,並試圖透過日常職能的角度來解釋評估結果。最後,手功能是兒童職能治療師最常介入的領域之一,課程中會將手功能發展理論基礎、評估方式、臨床常見問題與介入作深入淺出的完整說明。
透過A階段課程,學員得以一窺兒童職能治療的核心概念與臨床樣貌,進而聯結B階段進階課程,可以讓學員能更深入了解兒童職能治療專業,並在臨床上能夠實際運用幫助更多特殊需求兒童。
B階段課程詳解:
B階段屬進階課程,主要以兒童職能治療其中一個重要的主流治療學派——感覺統合治療,為核心課程的主軸。課程內容囊括理論的介紹、評估工具的施測以及臨床治療的應用。感覺統合治療是Ayres博士開創的一個新方法來探討與了解兒童的發展、學習與情緒問題。為了防止感覺統合治療的誤解與濫用, 課程中將加入神經生理學對於感覺統合障礙的相關機轉及介紹不同形式的感覺統合問題,再輔以常見的診斷,如發展協調障礙、自閉症等案例進行說明。另外, 視知覺的課程更深入探討知覺影響動作功能的層面,為神經生理介入的另一塊拼圖。
因職能治療專業強調「全人」的介入,同時注重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因素。因此進階課程亦安排了遊戲介入為主題的課程。遊戲為兒童重要的職能,兒童在遊戲中學習必備的發展技巧,從遊戲生態評量中更能一窺兒童生理、心理、認知與社交全面性的發展。課程中將帶領學員以職能治療的角度將遊戲的觀念與功能全面提升,讓遊戲不再只是遊戲!
此外,日常生活技巧訓練是職能治療另一核心概念,透過讓兒童學習自我照顧的技巧進而達到功能獨立與學習社會適應。課程中將導入餵食等日常生活功能的介入方法與各式生活輔具的介紹與訓練模式,以協助提升兒童自我照顧能力。
職能治療師應是日常生活的教練,而非徒手治療的人員,透過B階段全面且進階的課程,學員應更能熟稔兒童職能治療專業的理念與技術,可望協助特殊需求兒童與家庭生活質量的提升。
說明:C階段與D階段課程詳細內容將在2017年8月份公布。
A階段2017年7月8日(周六)、9日(周六日)
B階段2017年7月10(周一)、11日(周二)、12日(周三)
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沂北路265號1號樓上海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多功能廳
周映君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
中山醫學院復健醫學系學士
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講師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職能治療師
臺灣發展兒童早期療育協會理事
臺灣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實地訪查委員
專長:兒童職能治療、動作障礙、兒童發展學、兒童發展評估學、兒童長期照顧、視知覺、癌症復健等。早療協會棕櫚獎獲得者、臺灣職能治療師菁英獎獲得者,持有職能治療師證書、講師證書、Bobath certificate therapist。
張紹霞
國立彰化師範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博士
美國南加州大學 職能治療研究所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學士
臺灣義守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候補理事
專長:小兒職能治療、感覺統合治療、兒童發展、特殊教育、寫字障礙與動作協調障礙等。
證書:持有臺灣教育部部定副教授證書(副字第039664號);臺灣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助理字第011095號);臺灣教育部部定講師證書(講字第052720號);考試院檢皦及格證書(臺檢師字第62號);職能治療師證書(第000247號);美國PEDIATRIC THERAPY NETWORK(Ayres Clinic)實習結業證書。
曾任:臺灣職能治療學會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課程認證審議委員;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研究發展委員會委員;臺灣考試院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暨普通考試(醫事人員考試)命題/審題委員;國家教育研究院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命題委員;臺南市政府公立國民小學代理教師聯合甄選試教委員;臺南市特教專業知能研習活動講師,等。出版書籍:《動作解剖學(修訂版)》、《功能性電刺激於中樞神經疾患之應用》、《兒童寫字表現量表——寫字困難亞型與寫字先備能力分析》。
曾怡真
國立成功大學職能治療所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學士
高雄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
義大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高雄市職能治療師公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義大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職能治療師
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職能治療科專任講師
專長:兒童職能治療、感覺統合治療、學校系統職能治療、活動分析等。
證書:持有職能治療師合格證書(職字第000846號)、臺灣職能治療學會OT4證書(職師專標(四)字第980034號),通過臺灣職能治療學會高階臨床職能治療教師認證,教育部部定講師證書(講字第104554號)。
曾任: 高雄市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兼任學校巡迴治療師;義守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兼任講師;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等。
林美瑗
私立佛教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
臺灣非營利組織領導力發展協會理事
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 公共事務發展處處長
中國精神殘疾暨親友協會專家授課委員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兒童健康預防與促進學術委員會理事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小兒腦癱專業委員會理事
受聘重要資歷:1996.05---2016.06 計20年服務於臺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簡稱CAEIP)秘書長一職。負責方案規劃與執行、行政管理(含本會承接臺東、花蓮、南投之早療通報轉介暨個管中心之社工人員督導)、全臺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倡導、兒童局早療推動委員會委員、家長療育資源諮詢、區域性早療推動工作,並對外代表機構處理行政事宜;2000.9--2014計15年擔任花蓮縣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委員;2010-2015擔任臺塑王詹樣基金會慢飛天使家長生命故事徵文評審;2010.01-2015.12擔任金門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委員;2012- 2014.03 擔任慈濟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籌備委員會諮詢委員;2012.03-2014.12 擔任宜蘭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委員。
著作:《臺灣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社會資源實務手冊》;2002.03與郭煌宗等人共同彙編撰稿《學齡前兒童震災後心理重建操作手冊》;2006.07與陳順隆等人出版《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社會工作實務》;2006.05出版《慢飛天使—我與舒安的20年早療歲月》,由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出版公司出(二刷);2012.03.03出版《牽著天使的手—17個慢飛家庭故事》。曾獲得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頒發優秀社工人員獎及全臺灣第十三屆「十大愛心媽媽」獎。
主辦單位
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
上海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
支持單位
上海六愛撫家嬰幼兒健康成長中心
上海兒童康復醫學中心
青島喜安人文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A階段:1800元/人
B階段:2700元/人
*費用含課程費及講義費。其它構成:包含了講師費、講師住宿交通費、場地場務費、茶歇費、及組織單位行政管理費等。
*學員其它餐費、住宿及來往交通費用自理,需預定中午簡餐及住宿,請在報名時註明需求。
1.國內外政府立案大學之醫學康復專業畢業生;
2.若非醫學康復專業人畢業生,需具有臨床康復相關執業工作經驗兩年以上者;
3.中醫醫院或診所之中醫康復相關執業人員,若非以上(1)條件者,需具有西醫康復相關研習證明;
4.若為公立特殊學校教師或民辦機構現職從事康復相關人員,需具有感覺統合相關研習證明且有實務工作兩年以上。
5.若為家長欲參加本項課程者,至少具備(1)(2)(3)條件;
6.報名學員須參加A階段課程通過測試合格後,方可參加B階段課程。若未上過A階課程者,必須經過授課講師認可後,方能上B階課程,凡此類必須為大學之醫學康複本科畢業生,且目前為實際從事康復相關工作者;
7.所有欲參加之學員必須在報名時,微信傳送本人之學歷證明或工作執業證明及最相關之研習證明至XYAH2013(微信號)。
報名:請長按識別下面的二維碼進入報名頁面,填寫相關信息,報名確認以最終匯款為準。
本次課程學習由青島喜安人文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開具發票,具體帳戶信息為:
(1)對公帳戶:
戶名:青島喜安人文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
帳號:38030 28109 2004 91775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
(2)個人帳戶:
支付寶: 13780615090 ,喜安
微信:13780615090
*以上匯款時請註明費用所屬單位及學員姓名。
詳情諮詢:
(專業諮詢)上海郝老師:13918694031
(微信二維碼)
(匯款諮詢)喜安楊老師:13780615090
(微信二維碼)
上海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是隸屬於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坐落於南浦大橋浦東主引橋之北側,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 ,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於1999年5月16日正式落成並對外開放。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南通大學醫學院實習基地,市級文明單位,康復醫學科獲得「工人先鋒號」稱號。 中心服務內容有醫學康復(偏癱、腦癱、截癱、各類骨關節疾病術後、慢性疾病及各種老年病的康復)、工程康復(假肢製作、矯形器製作、各類輔具的適配與製作)、教育康復(腦癱兒童的學前教育、聽障兒童的言語能力訓練及學前教育)、職業康復等業務。
上海六愛撫家嬰幼兒健康成長中心成立於2015年5月,是專門針對早產嬰幼兒進行超早期全面發育健康評估及健康指導的健康諮詢機構。
本中心現有專業指導老師16人,平均從事專業3-16年,具有豐富的指導經驗,現開展嬰幼兒早期大運動指導、小運動指導、認知發育指導、口腔運動指導等各能區進行早期發育健康評估及指導,根據小兒實際發育情況制定個性化指導方案,並手把手教家長如何進行家庭幹預,對特需家庭及父母提供義務心理疏導、家庭系統排列,促進家庭支持系統的良好健康發展。
中心地址: 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1851號榮欣大廈9樓904室
中心電話: 021-65876209
預約手機: 13918694031
中心宗旨: 關愛寶寶健康成長!
上海兒童康復醫學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與上海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合作成立,於2016年4月27日揭牌,有效緩解了兒童專科醫院康復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康復場地有限的難題,為患有運動功能障礙、聽力語言障礙、神經系統疾病患兒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福音」,開創了兒童專科醫院和康復機構合作診療的新模式。新成立的上海兒童康復醫學中心預計每年可為1000餘名患兒提供更為及時、專業的康復和治療服務。
為兒童和家庭帶來平安與喜樂
促進生命尊重與社會和諧
我們是各類發展遲緩兒童的智慧支持者
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是臺灣最早由早期幹預跨專業人員所組成的組織,1996年6月由郭煌宗醫師、梁忠詔醫師和數十位療育專業人員率先於花蓮成立。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歷屆理事長皆為兒童早期幹預之醫師或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教授。會員為從事發展遲緩兒童相關的醫療、教育和社福等領域的從業人員。每年十月舉辦跨領域之早療論文大會,至今已十七屆,堪稱臺灣早療的菁英匯集平臺。自1998年起在臺灣已承辦衛福部門的早期幹預專業人員共同課程(初階與進階),連續八年,為臺灣的早期幹預跨領域合作奠定基礎。2000年起該會在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設有早期療育辦事處,並在這3個縣陸續設立了七個小區服務據點和一個早療中心,並以「Lucky 7,Happy Children」為口號,期望這些據點成為家長和孩子的成長花園。(網址:www.caeip.org.tw)
上海市殘疾人康復職業培訓中心
上海廣濟康復醫學門診部
二〇一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