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K-12階段STEM課程是如何設置的?

2021-01-11 STEAM在線

來源| 上海教育

作者 | 範燕瑞,上海市嘉定區綠地小學教師,比較教育學碩士

編輯 | 申晴

一、K-12階段STEM課程目標

美國政府或教育部並沒有正式發布過STE教育的國家目標,但是由美國教育部領導的美國學術競爭力委員會在對聯邦 ST E M教育項目進行整理時,制定了ST EM教育的國家目標。學術競爭力委員會制定的 K-1 2階段國家目標分為學生學習、 教師質量和學生參與三個方面。

國家目標 1 :學生學習—— 使學生具備在21世紀技術經濟時代成功所必需的科學、 技術、 工程和數學技能;使有能力和有志向的學生成為 S TE M領域的專家、教育家和領導者。

其具體指標涉及 8個方面:NAEP長期趨勢,即四年級、八年級和十二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N A E P國家數學和科學數據,即四年級、八年級和十二年級學生在「熟練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國家數學和科學評估中達到「熟練」或「高級」水平學生的比例;SAT數學和 A C T數學、科學成績;選擇AP課程的學生數量以及特定科目AP學分在 3 、 4或 5分的學生數;TIMSS成績和排名;PISA成績及美國的排名;大一和大二學生在大學參加數學補習和發展課程的比例 。

國家目標 2:教師質量——招聘並留住主修或輔修 STEM專業的教師,增加當前 K-12教師的學科內容。

其具體指標涉及 4個方面:中學數學和科學教師具有所教學科專業背景或輔修所教學科 的比例;高素 質的數學和科學教師的數量;數學和科學教師的平均教學年齡;具有所教學科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數學和科學教師的數量;達到 「有效教師」標準的數學和科學教師的比例。

國家目標 3:學生參與——增加學生在STE M教育中的參與性,提升STEM對其生活的價值。

其具體指標涉及 5個方面:學生在數學和科學課程中獲得學分的平均數量;學生在大學選擇 STEM專業的數量;8年級學生選擇代數的比例;學生表現出對數 學和科學有興趣的比例 ;學生參與課堂以外的數學和科學活動的比例。

二、美國中小學STEM 課程如何設置?

美國中小學的課程設置分為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

在核心課程中, 與STEM相關的主要是數學、科學和信息技術。在職業技術類課程中,有健康科學教育、 信息技術教育、 技術和工程教育。而這些職業技術類課程主要也是在高中開設的。因此美國小學和初中的STEM課程主要通過數學課、 科學課以及信息技術課來實現。至於選修課,各校不同,在此不作討論。

在高中,STEM四門課程的設置比較明顯,下面介紹美國高中ST EM課程的設置 。

美國高中的 STEM課程分為高等數學、 提高型科學和工程,以及與 ST EM相關的技術課程三大類。這裡的提高型課程是指內容 比較高深的課程或者是被指定為提高型或者榮譽課程的課程。

高等數學包括代數2和其他高等數學課程,初級微積分/解析, 微積分。其他高等數學內容包括三角學、高級統計,也包括代數3、解析幾何、I B數學和離散數學。

提高型科學和工程課程包括提高型生物、化學、環境 /地球科 學、 物理和 工程 。高等生物由兩年期和三年期 的生物課組成 ,比如 AP課程和IB生物課 程 。提高型環境/地球科學包括 AP和 I B環境科學、大學預科和 AP地球科 學。工程包括運用科學和數學的概念和技能來解決工程 問題的學術課程 。一些專業的科目, 如航空航天材料、冶金 、測量繪製科學、繪圖等,也包括在內。

與 STEM相關的技術課程包括計算機信息科學、工程/科學技術和健康技術。計算機信息課程包括計算機編程、邏輯、算法和系統管理,而不是文字處理或其他指導學生使用軟體的教學。工程/科學技術課程則主要是關於儀表、設備維修和其他與工程和科學職業有關的技術任務。健康科學課程為學生準備去 專業醫療領域作好準備, 包括牙科醫生、獸醫、社區醫療、 流行病學、 護理、驗光、聽力學、心理健康、急診/疾病科學等。

K-12階段的工程教育標準STEM教育中, 對科學和數學教育的研究最多,技術教育的研究也在近些年得到了較多的關注 ,而對工程教育的關注則比較少。目前來說,在美國的許多學校,科學、數學、 技術課程是分開來上的, 但幾乎沒有在核心課程中開設工程課程的。工程教育的開展往往採用課程整合的形式,即在工程課程中會有數學、 科學和技術知識的應用。這類課程的開發者一般是大學、 研究機構、公司等。

2009年, 美國K-12工程教育委員會、國家工程院和國家研究理事會聯合發布了 《K -12工程教育,理解其現狀、提高其前景》報告,其中開發了相關標準, 來引導學生對工程課程的選擇。

報告認為,設計是工程的顯著特徵。工程教育課程必須滿足以下要求:課程必須使學生致力於工程設計過程, 或要求學生分析工程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法;

課程必須包含某些特定的、反映工程核心思想的概念( 例如,系統、限制、分析、建模、優化);課程必須包含 數學、 科學和技術的實例教學;課程必須包含與個人或社會有關的工程問題;課程必須具備足夠的規模、成熟度、 嚴格的時間把關以及可 以組織學生進行分析的資源 。

K-12工程教育課程的研究範圍非常廣泛。每一門課程都有自己的特點。為了處理這種複雜性, 該報告提供了一套「珠一線」模型:珠子代表一個集合或包裝,課程內容通過珠子傳送給學生, 大部分課程材料用有趣的技術將課程內容包裝成可管理的板塊;從珠子中間穿過的繩子則代表課程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與包裝或珠子是相互獨立的。繩子由四條線組成,分別代表數學、 科學、 技術這三個在工程設計中要使用到的學科領域 以及工程設計過程。

數學線。數學是貫穿於大部分工程課程的一條線。數學線定義為數量和形狀的形式及其關係, 具體分支包括算術、 幾何、 代數、 三角學和微積分。數學課程主要涉 及收集、 整理、 分析、 解釋並提交數據。例如,一門課程中,學生要設計 、製作和測試一輛小型車,這種測試包括測量速度、距離、方向和影響車輛性能的變量與系統操作的持續時間等,形成的數據以表格或圖表的形式呈現,以對這些變量進行分析。

科學線。工程課程中的科學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工程主題和問題相關的科學概念,大部分會以百科全書似的形式呈現;二是建立知識和促進設計決策的科學探尋知識的模型,也就是科學探索,在一些課程中是主要的主題 ,尤其是在探索科學和技術間的聯繫時。

技術線。在大部分情況下,工程課程中技術的研究是被用來建立專業知識和開發描述、討論和解釋給定技 術的專業詞彙的。在一些課程中, 技術作為科學原則的具體案例來呈現,比如在使用工程理念或內容來豐富科學和數學學習的課程材料中。還有一些課程是用來提高技術素養的。

設計線。在中學,設計的課程模式一般為:分析、限定、建模、優化、折中、系統。分析是系統、詳細的審視過程,以定義或確定問題、 報告設計決策、 預測或評估表 現、決定經濟上的可行性、 評估預備方案、調查失敗原因。限定是對一個技術問題解決方案的設計環節進行物理、 經濟、 法律、 政治、 社會、 倫理、 審美和時間的限制。

在課程活動中,限定經常是對「事物」的限定,如時間、金錢和材料 建模是有助於工程設計的任何能代表系 統或過程的圖形的、物理的或者數學的符號。大部分課程讓學生運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來製作東西, 幫助學生 將設計可視化。優化的 目標是要改善設計。在大部分課程中, 「優化」經常等同於「再想一想」以及 「做得更好」。折中即決定放棄或減少設計中的某一屬性,以便使得另一屬性最大化。 系統則是將分散的元素( 如部件、流程或人員)以一定方式組合起來, 從而實現一個或多個功能 。

(聲明:除STEAM在線原創文章外,STEAM在線分享和轉載的文章皆為促進STEAM教育在中國的傳播,非商業用途,都會註明來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我們快速處理或刪除,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湖州南潯一學校引進美國STEM課程 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吳建偉來自嘉興市實驗小學,這是一堂面向湖州南潯區12所小學校長及科學老師的公開課。從本周起,這些學校將陸續在本校的課外拓展課中引入《STEM工作室》教材,開展STEM課程的實驗教學。  什麼是STEM?它和常規的科學課有何區別?通過對這種課程的學習,孩子們能獲得什麼?
  • 美國《K-12科學教育框架》:實現STEM教育改革的第一步
    編者按:前兩天,STEAM在線推出的這篇文章【《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中文版出版,強烈推薦STEAM教育者應人手一本】引發一些STEAM教育交流群的討論,東南大學柏毅教授和山東大學馮力駿教授覺得,《新一代科學教育標準》(NGSS)更像個操作手冊或索引,想真的了解NGSS還是應該看《 K-12科學教育框架》,它更像課程指導大綱。
  • 火爆美國的STEM早教法,怎麼用?1個實驗方法,輕鬆在家培養
    前兩天,我在北京一家教育機構考察時,拍下了他們的課程安排——校長還透露,表格上4年級學生的課程,基本上7歲的孩子就可以掌握。很多家長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等孩子上中學再接觸,早就錯過了3至6歲這個理科知識啟蒙的黃金期!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美國K-12CS《幼兒階段的計算機科學教育》指南解讀
    K12 Computer Science LearningEarly-Childhood Learning幼兒階段的計算機科學教育指南本文摘選出《美國K12計算機科學框架》的指南中關於幼兒早教階段的內容,並翻譯成中文,簡單闡述美國對早期的計算機科學教育是如何定義
  • 課程通知:臺灣小兒職能治療認證課程(A階段二期&B階段一期) | 7月8-12日,開始報名!
    兒童職能治療的基礎理論與概念涵蓋了發展學、社會學、心理學以及醫療疾病處置原則,提供兒童在家庭與社區的自然環境中執行介入方案並融入其日常生活中,改善兒童活動功能,促進社區參與、社會參與。本次認證課程,我們規劃了ABCD四階段模式,階段A規劃為2天,共16學時的入門課程。
  • 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課程融合STEM 學科論壇
    12月29日上午,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徒駭河小學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融合暨STEM學科建設論壇」。01 徐敬泉副局長致辭徐局長表示,希望能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打造禹城市STEM教育的新氣象,開創課程改革的新局面。並對我校即將開展的STEM教育充滿信心。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在中國stem教育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中國stem教育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第二個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2016年stem和創客教育被寫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後stem教育在中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下面由格物斯坦小坦克帶您看看中國stem教育的發展現狀。
  • STEM課程經典 | 美國小學標準教材1-5級套裝,超過40州使用,讓孩子...
    本書以美國科學探究標準(The Science Inquiry Standards)為編寫標準,設置指導探究、引導探究和完全探究三個階段的探究體系。學生可以在探究過程中增長(強)科學研究經驗和信心,同時還可以逐步培養自主科研的能力。
  • 美國排名前12的STEM大學
    近40%的國際學生就讀於STEM課程。亞裔學生數量最多,STEM專業的留學生中,87%來自亞洲,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中國和印度,40%的中國留美學生就讀STEM課程。據全國最大的移民律師事務所、德州休斯敦的福斯特事務所(Foster LLP)合伙人何塞佩雷斯(José Pérez)稱,亞裔學生在數量上超過其他國際學生,體現出融合經濟和文化的因素。
  • 美國狼嶺的環境教育課程
    ,我要介紹的就是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狼嶺環境學習中心(Wolf Ridge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enter)如何開展學校課程。 1990-2000年,狼嶺開設了一些社會科學相關的課程,考慮如何通過課程來改變學生的環境行為,讓學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是如何影響地球的,應該如何作出友善環境的日常選擇,於是新增了能源課程和資源回收課程。 2000年開始有兩個重要的議題,一是氣候變化變成熱門議題,學校老師紛紛要求開設氣候變化相關的課程。
  • STEM視角下的美國科學課程教材分析
    STEM視角下的美國科學課程教材分析 ——以FOSS K-5年級科學教材為例 2016年12月12日 10:28 來源:《中國電化教育》 作者:周鵬琴 徐唱 等 字號 內容摘要:我國科學教育發展應樹立正確的科學教育理念
  • 走進英美STEM學校,看學生如何熱愛學習STEM課程?
    美國對於STEM教育非常重視,每個州都有很多STEM學校。他們是怎麼上課的呢,看了下面的視頻,您可以大概了解美國學校老師是多麼重視,孩子們是如何喜愛了。STEM課程和科技活動在美國學校裡,非常熱門。很多美國學校都會舉辦「科技周」(Science Week)活動。每次參加他們的活動,都有一種腦洞大開的感覺。
  • BMC老師推薦:12個全世界學霸都在用的頂級免費學習資源
    BMC教研團隊為大家挑選了這部分學習資源,適合正在高中階段的留學生和準留學生。10-11年級的學生可以更多地關注與學科教育有關的內容,比如課程類的網站,可以作為學校學習以及AP學習的輔助材料。9年級的學生以拓展知識面為主,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資源進行學習。12年級的學生以「行前準備」為主,包括學術上和人文上。
  • 江蘇首屆STEM教育大會舉行 打造STEM課程
    江蘇首屆STEM教育大會暨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重大項目推進會今天舉行,全省269所學校共同探討STEM課程教學。記者了解到目前小學「教材包」已經推出,今年下半年初高中教材也將完成。
  • 怎麼設計一個完整的STEM+ 課程框架?
    一、STEM+ 教育探究的源起和課程偏差修正思考筆者探究STEM教育主題已有兩年,源起是關注如何加強其中的創意教育效能及文化藝術元素。當發現內地和香港在推動時存在若干偏差和缺失,學校、老師普遍存在迷茫和焦慮,特別是學前教育,所以延伸思考這種創新教育在校本課程規劃、多元教學設計和教師普及培訓各方面問題。
  • GameGala K-12年級計算機競賽成果新鮮出爐
    Google的工程師John作為受邀嘉賓參與了競賽,與孩子們分享如何從遊戲玩家成長為軟體工程師通過設置倒計時時間,該智能設備能夠提醒和通知用戶停止遊戲。7-8年級組的一等獎作品是Haochen Han和Hangjie Chen合作的即時戰略遊戲「Criesfor Liberty」。豐富的遊戲資源、巧妙的環節設計、高級的遊戲AI以及時代背景的帶入,讓他們的作品充滿競爭力並脫穎而出。
  • Cell Stem Cell:幹細胞用於再生醫學可能是安全的
    2015年12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表明人類多能幹細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被移植入胚胎後將正常發育。這些研究結果2015年12月17日發表於《Cell Stem Cell》期刊,對再生醫學具有重要意義。
  • STEAM教育行業周報(12.21-12.27)
    12月28日,我們將公布2020STEAM教育榜單各個獎項的具體情況,敬請期待。以下為本周資訊精選,供同仁們參考學習!二、公司產品1、公司 | 新東方Kids+發布STEAM系列課程,賦能幼兒園科學教育12月19日,在2020未來學校生態大會早幼教發展分論壇,新東方Kids+正式發布STEAM未來幼兒園系列課程。新東方Kids+按照幼兒園教學特點研發了主題式課程體系。該課程共分為六個階段,共96次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