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課程融合STEM 學科論壇

2021-01-11 人文禹城

12月29日上午,禹城市徒駭河小學舉辦「徒駭河小學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融合暨STEM學科建設論壇」。

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和嘉賓有:陵城區教科院王治國主任,陵城區STEM教育研究團隊負責人李富華校長,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王海新主任,德州市東風東路小學陳春雪主任,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姚桂芳主任,夏津縣課程融合學科中心肖光磊主任,禹城市委工委副書記、教體局黨組副書記徐敬泉,禹城市教體局研究室主任王孟利。

01 徐敬泉副局長致辭

徐局長表示,希望能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打造禹城市STEM教育的新氣象,開創課程改革的新局面。並對我校即將開展的STEM教育充滿信心。

02 專家經驗分享

德州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教導處主任 王海欣

王主任為我們分享了《構建家庭STEM空間,建設STEM創新校園》,王主任還特別提醒我們學校老師推行STEM教育,不但要有專家老師的團隊,還需要家長積極地配合和參與,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

德州市東風東路小學學科組長 陳春雪

陳主任為我們分享的題目是《全學科融合stem課程建設》,她分別從社團STEM課程、班級STEM課程、家庭STEM課程、研學STEM課程四方面作了闡述,為我們展示了系統、完整規範的課程體系。

德州市湖濱北路小學女工主任 姚桂芳

姚主任為我們分享了《踐行STEAM教育 推進課程變革》,介紹了湖濱北路小學設置的「科學探究STEM,生活數學STEM」等豐富多彩的課程,切實給學生提供了多方位的發展空間。也為我校開展STEM教育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夏津縣課程融合學科中心主任 肖光磊

肖主任為我們講述《縣域推進課程融合(STEM)的嘗試與探索》,分享了夏津縣推進STEM教育的探索歷程,指出STEM教育要與國家的課程標準融合才更有生命力, 通過團隊協作、交流共研的方式,達到行穩致遠的長遠目標。

陵城區STEM教育研究團隊負責人 李富華

李校長為我們分享的課題是《鄉村學校STEM教育本土化應用的實踐》,他從特色校本課程建設、STEM團隊建設、學科融合三方面進行闡述,並提出STEM教育三大理念:融入生活、鼓勵動手、允許失敗,讓孩子們從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從STEM教育「是什麼、為什麼、做什麼」三個點進行切入分析,介紹了了本土應用的「三三制原則」,極大地激發了我校老師們從事STEM教育的熱情和信心。

03 交流互動

「要想讓教師在繁瑣平凡的教學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就必須把他們引到研究的這條道路上來。」學校將會把課程改革作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並深入實施,用Stem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學校發展。

在聆聽完幾位專家的經驗介紹分享後,我校老師都有了自己的體會和感悟,並在現場進行提問,王主任及幾位經驗豐富的專家都給予我校教師充分的、可操作性的答覆,現場氣氛熱烈積極。

校領導及教師紛紛就自己的感悟積極提問。

幾位專家與我校高鑫校長積極為提出疑問的教師作出答覆。

活動最後,陵城區教科院王治國主任為本次論壇作指導點評。王主任強調:我們要著眼高處,深刻地認識STEM教育的重大意義,為國家培育人才。並為我校教師深度解讀了「13555N」模式。期待我校教師能以「13555N」為指導模式,進行創新性發展,真正形成具有徒駭河小學特色的STEM教育!

最後,高鑫校長總結髮言。

他說: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也為科學教育變革創造了新的可能性。未來的時代充滿著不確定性,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不管是什麼方式,都需要教育者站在學生的立場,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重構,設計出符合教師、學生、學校的STEM課程,以此推進學校的創新,促進教師、學生的協同成長。

正如蕭伯納所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以後就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我們期待能通過本次的交流活動能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享教育智慧。

相關焦點

  • 徒駭河流域的故事:鎖龍白玉石,水淹太平軍
    徒駭河就是人類歷史長空中耀眼的一顆明星,它發源於內陸,蜿蜒流入大海,孕育出中華4000餘年的璀璨文明。徒駭河前身為古漯川,是古黃河的一支,還是禹疏九河之一。據《爾雅·釋水》記載,九河是徒駭、太史、馬頰、覆鬴、胡蘇、簡、絮、鉤盤、鬲津。這九條河都分布在魯西北和魯北一帶,至今大部分河道依然存在。
  • 高唐徒駭河一男子釣魚時溺亡!多方力量連夜打撈
    8月14日7點29分楊屯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在夾灘村橋南約700米處徒駭河疑似有人溺水,接到報警後楊屯派出所王為軍所長帶領5名民警火速趕往往現場,在趕往途中王所長隨即聯繫了消防隊和高唐濤聲依舊義務救援隊張長忠隊長來幫助救援。溺水者遺留在現場的釣魚工具派出所民警到達現場後,消防隊員也隨即趕到,立即布置好氣墊船展開救援工作。
  • 聊城開發區3.18徒駭河無名女屍案成功告破 嫌犯系同居戀人
    大眾網聊城9月4日訊(記者 侯曉 通訊員 辛蘊璞)今年3月18日17時許,聊城開發區警方在北外環徒駭河橋下打撈起一具無名裸體屍體,警方初步判斷為殺人拋屍。當時,此消息在聊城朋友圈引起不小轟動,不少網友紛紛轉發,以期警方儘快確認死者身份並破案。
  • 小學stem教育課程開發和實施案例
    雖然大家已經知道了stem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也非常贊同讓孩子接受stem教育,但是據格物斯坦的數據調查,被問及stem教育課程具體學什麼,接觸哪些題材,怎麼開展的。大家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的,今天這篇文章小坦克就以一節小學stem教育課程為例,給大家做一個初步了解。
  • 聚焦學前STEM,粵港澳大灣區教師聯合會論壇在華師舉辦
    聚焦學前STEM,粵港澳大灣區教師聯合會論壇在華師舉辦 2020-12-05 15:46 來源: 南方plus
  • 區域創新| 深圳市龍崗區:A-STEM課程各學科中的實踐應用
    本期我們邀請到參與A-STEM課程實驗的五位教師從不同的視角來探討A-STEM課程在信息技術、科學、數學、物理等學科中的實踐應用,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借鑑。  · 深圳市龍崗區:A-STEM課程中實施「微項目」的思考  ——以「做一個下雨報警器」為例  · 深圳市龍崗區:A-STEM引領下的小學科學課程項目化重構  ——以《發麵的學問》為例
  • 國際論壇丨作物學學科建設與現代化農業分論壇成功舉辦
    11月28日上午,中國(河南)—中亞五國農業國際合作論壇—作物學學科建設與現代化農業分論壇在鄭州舉辦。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情況和我校作物學學科建設情況。他指出,河南是中國農業大省、糧食大省,此次中國(河南)-中亞五國農業國際合作論壇是落實「中國+中亞五國」外長視頻會議聯合聲明的具體舉措。在學校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本次論壇的舉辦恰逢其時,對於共同謀劃「十四五」發展,推進我校作物學學科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江蘇首屆STEM教育大會舉行 打造STEM課程
    江蘇首屆STEM教育大會暨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重大項目推進會今天舉行,全省269所學校共同探討STEM課程教學。記者了解到目前小學「教材包」已經推出,今年下半年初高中教材也將完成。
  • 種植實踐出真知,盛基小學探索學科融合新途徑
    (盛基小學老師指導學生種植實踐)如何切實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深化學科知識,培養孩子們全面發展,東莞市大嶺山盛基小學創新開設勞動教育課,通過種植實踐,啟發學生多種學科的綜合思維,為培養具有創造力的未來公民探索出一條融合教育的創新之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探索學科融合教學來到大嶺山盛基小學"科普種植實踐基地",一群小學生正在培植各種蔬菜。
  • 南科大舉辦國際交叉學科論壇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黃付平)昨日,南方科技大學國際交叉學科論壇深圳開幕,論壇旨在為海內外專家學者提供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本次論壇共有220餘名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參加。 在開幕式上,副校長湯濤代表南科大歡迎各位專家學者的蒞臨。
  • 聚焦想像力與未來教育 廈門舉辦第二屆「3+1」教育論壇
    近日,以「想像,讓教育更美好」為主題的第二屆「3+1」教育論壇活動在廈門舉辦,通過課堂教學研討和論壇演講交流,促進校際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共話未來教育發展的美好願景。   本次論壇由廈門市思明區教師進修學校指導,思明區金雞亭小學與演武第二小學、同安區祥平中心小學、翔安區金山小學攜手舉辦,吸引了三個區各學校的上百名教師參加。
  • 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發展論壇在合肥舉辦
    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發展論壇在合肥成功舉辦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為進一步發揮安徽省科技資源優勢,加快安徽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建設,9月19日,「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發展論壇暨2020全國產教融合信息化論壇-安徽站」在合肥舉辦。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2.編寫教案  項目開發也是課程,我們指導學校開展項目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團隊老師根據自己學科對項目開展年級的教學要求進行提煉和融合,這樣做既能滿足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也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原來所學的知識是可以應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
  • 保靖縣教體科學研究所舉辦STEM教育案例研討活動
    新湖南客戶端4月10日訊(通訊員 吳厚明)4月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教育和體育科學研究所,舉辦STEM教育案例研討會暨2020年湖南省小學科學教學研討活動籌備會。覃冰傳達了2020年全省小學科學學科教學研討會擬在保靖縣嶽陽學校舉行的通知,對保靖縣小學科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科教育教學研究提出了指導意見。龍民建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全縣城鄉基礎教育的課程實施,開齊開足課程,落實好《湘西州中小學教學常規》,為實現創新發展,辦出民族地區高品質的小學教育,作了相應的工作布置。
  • 千陽縣教學研究室張勇傑:STEM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準備建議
    STEM教育走進中國、走進中小學課堂,其教育理念與學科教學融合、培養綜合型人才,已被廣大教育工作者認可。筆者嘗試探索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實踐研究,開發出以語文課程為核心,兼容數學、英語、藝體等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主題項目、學習活動,循序漸進中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 上海交大舉辦「心理與腦高峰論壇」
    2019年1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腦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及Bio-X研究院的聯合策劃下,2019年度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腦高峰論壇」在徐匯校區舉辦。
  • 湖州南潯一學校引進美國STEM課程 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吳建偉來自嘉興市實驗小學,這是一堂面向湖州南潯區12所小學校長及科學老師的公開課。從本周起,這些學校將陸續在本校的課外拓展課中引入《STEM工作室》教材,開展STEM課程的實驗教學。  什麼是STEM?它和常規的科學課有何區別?通過對這種課程的學習,孩子們能獲得什麼?
  • 四川舉辦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學術研討會
    12月4日,四川省第27屆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共同體暨第3屆STEM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共同體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四川全省各大學校和其他受邀學校等500餘名代表,共聚一堂,探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拓展學科育人價值,交流四川各地小學教育教學的典型經驗,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優化教學方式,切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追求高品質特色學校建設。本次活動由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主辦。研討會分為校長論壇、STEM論壇、語文論壇、道德與法治論壇、美術論壇、勞動論壇。
  • STEM課堂初體驗
    其實不是,這是龍崗區可園學校的同學們正在上STEM課程,李潤情同學正在介紹他們小組設計的橋梁。 今年9月,龍崗區正式啟動STEM教育(即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英文名稱的首字母縮寫),全區選取了4所學校(四聯小學、可園學校、花城小學和木棉灣小學)作為試點,STEM課程進入實驗階段,由廣東省現代教育研究院提供教材,學校選取相關學科的教師參與。
  • 箬山小學舉辦「品海洋文化 展漁娃風採」海洋文化課程展示活動
    6月11日,箬山小學舉辦「品海洋文化 展漁娃風採」暨「紅領巾學院」海洋文化課程展示活動,全市各小學及校區大隊輔導員參加活動。箬山小學負責人介紹了學校的概況及辦學特色,該校以「悅納博容,臻於至美」為辦學理念,以「魅力海山 活力傳承」為主題,致力於打造有魅力、有活力、富有人文氣息的海感文化學校。學校構建了「海納文化浸潤」特色項目體系,以「以海亮校」、「以海涵師」、「以海養德」、「以海厚學」四大平臺的建設為抓手,實施各項策略,並以學生爭當「最美漁娃」和教師力踐「至美引航」為媒形成了系列評價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