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過黑洞,但是知道白洞的人可能就很少了。白洞是什麼呢?為什麼這樣一個天體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呢?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為什麼會比黑洞更可怕呢?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黑洞是什麼。
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引力極強的一種天體,具有一個界面叫做「視界」,所有的事物一旦進入到了這個視界當中,就無法逃脫,包括光,進入黑洞相當於進入到了一個萬劫不復的境地。
根據理論的推導,黑洞是在恆星死亡的時候坍塌而成的,但是這顆恆星並不是普通恆星,它需要是一顆超大質量恆星才有可能坍塌成黑洞,否則更可能變成白矮星或者中子星。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引力場中時空的性質由物體的質量分布所決定的,所以物體質量分布的不均勻導致時空也變得不均勻,從而導致了時空的彎曲。黑洞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之一,所以黑洞的曲率很大,大到連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中逃脫。
白洞
那麼白洞是什麼呢?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白洞目前仍處於理論模型的基礎,並沒有任何觀測結果能夠證明白洞的存在,就像暗物質一樣,是人類為了解釋某些現象而引入的天體。
白洞是根據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和黑洞的性質正好相反的一種天體。我們知道黑洞的引力非常強大,很多物質進入視界以內無法逃脫,而白洞正好相反,只有白洞內的物質是可以向外運動的,外面的物質則是無法進入的。
但是白洞和黑洞一樣都可以通過強大的引力將周圍的物質積吸到自己「視界」的邊緣,黑洞就是通過發光的「吸積盤」發現的。而白洞則是一種只發射而不吸收的強引力源宇宙天體,我們可以將其想像為一種能量的噴射源
白洞的起源
白洞被提出來其實是因為宇宙中有非常多的高能現象難以得到解釋,所以科學家引入了白洞的概念。有的科學家認為白洞存在與類行星當中,因為它們的質量與太陽差不多,但是亮度卻大了很多。有的科學家認為,白洞是宇宙大爆炸初期就形成的,它的形成奇點和黑洞類似,但是黑洞是宇宙不斷收縮而形成的, 但是白洞則是在奇點上膨脹所形成的。
還有一種很有意思的觀點是認為白洞是由黑洞轉化而來的,也就是說當黑洞達到某種極限之後,會開始進行一種反坍塌的爆炸,從吸收能量變成輻射能量。
為什麼白洞比黑洞可怕?
根據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白洞和黑洞是兩個反面,是相互對立的,我們更可以理解為黑洞的吸收能力有多強,白洞的噴發能力就有多強。從「能量」的角度上來看,二者實在不應該有什麼區別。
最令人感覺到恐懼的應該是,人類至今尚未發現任何的白洞,在太空中尋找一個超大密度的黑洞都遠比找到一個白洞簡單得多。白洞僅僅存在於人類的假想當中,尚未被證實。而無知感是讓人很恐懼的。雖然人類發現了黑洞之後,仍然對黑洞裡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僅僅是知道黑洞裡的世界無法用物理定理來定義。但對於白洞來說,人類對它的了解更少。
而未知的事物蘊含的力量往往更大。
小結:
白洞是什麼?為什麼有的人說白洞比黑洞更可怕呢?大家都知道黑洞是宇宙中一種引力巨大的天體,任何物質一旦進入了黑洞的視界之後都無法逃逸,包括光。而白洞則是根據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與黑洞性質完全相反的一種天體,它是由奇點膨脹開的,只會發射能量,而不會像黑洞一樣吸收能量。
然而,白洞仍然只是人類假想的一種天體,至今尚未有任何的觀測能夠證明它的存在。從天體的能量上來看,白洞不一定比黑洞更可怕。但是「無知」讓人類感到恐懼。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