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與白洞誰更厲害,當兩強相遇,會發生什麼?

2021-01-13 老男人筆記

說白洞比黑洞更可怕,這是科學家對未知天體的一種猜想,黑洞是存在的,而白洞卻是未被證實的,所以白洞充滿了神秘色彩,各種猜想也紛紛而至。

黑洞:暗黑之界,吞噬萬物

黑洞雖然肉看無法看見,但是它在宇宙中是神秘地存在的,它就是一個無底洞,理論上密度無限大、熱量無限高、體積無限小。只要進入黑洞,任何物體都會被撕裂分解,就連光線都無法逃離。

黑洞就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奇點一樣,不過黑洞的出現,仿佛任何物理定理都失效了,它是超大恆星「死亡」後發生了引力坍塌而形成的一個無底深洞。隨著黑洞蠕動身邊的天體都會被吞噬掉,所以用「恐怖」一詞來形容它的存在並不為過。

白洞:宇宙中的噴射源

當你覺得黑洞很恐怖很瘋狂的時候,還有一種天體更誇張更恐怖地存在著,它就是白洞。科學家推論白洞存在於一個扭曲的多維度時空中。白洞內的超密物質由引力坍塌形成黑洞時獲得,從內部某種矛盾運動轉變成膨脹狀態,從中心奇點向外拋射出來。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有黑洞的存在,那麼應該也有白洞,這一邊是黑洞,那一邊便是白洞。有觀點認為白洞來源於整個宇宙大爆炸,當宇宙由超高密態爆炸時,由於爆炸的不均勻性,有些超密態物質在拋射出去後仍處於奇點狀態,形成延遲爆發。

不過按照熱力學熵的概念,熵除了保持不變就是會不斷增加,然而白洞會使熵減少,並不符合熱力學定理。有科學家認為兩者是相連接的,相對於黑洞把周圍的天體吞噬,白洞則將其排出,可能會成為宇宙中的噴射源,可以不斷向外部提供物質和能量,比如伽馬射線暴。理論認為白洞是一個可以發射而且不斷吸收的特殊宇宙天體。

白洞:天體的粉碎機

我們觀測到黑洞吞噬周圍天體,但是內部結構並不為人知,如何把天體分解變化都是無法觀測到的,科學家推測在到達白洞附近時天體被瞬間分解成為粒子噴射而出。所以如果黑洞是靠吞噬天體存在,那麼白洞就是天體的粉碎機器。

假設一個人進入了黑洞沒有死亡,在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時間變得超級慢甚至時間靜止,經歷數千年後到達白洞附近,瞬間被粉碎分解成無數粒子排出白洞之外。

根據白洞理論有人認為類星體的核心可能就是一個白洞,當白洞內超密態物質向外噴射時與周圍物質發生猛烈碰撞,釋放巨大能量,因此某些X射線、宇宙線射電爆發、射電雙源等現象可能與白洞的這種效應相關。

黑洞與白洞相遇會怎麼樣?

黑洞不斷吞噬物質,白洞不斷噴射物質,白洞噴射的物質會像注入排水管中的水一樣流入黑洞,黑洞「吃」得越來越多變得越來越大,形成讓我們無法想像的超質量天體。這或許是一聲持續數千年,甚至數萬年……的「戰爭」。不過萬物輪迴,我相信黑洞最終還是會收縮衰變,而洞最終同樣也會消失,宇宙也會重來,進入下一個輪迴。不過需要多少時間,人類是無法想像得到的。

目前白洞仍然處於一種科學上的理論模型,而對它的猜想也沒有證據證明它的存在,不過萬物相對,既然有黑洞,自然也有白洞,而且黑洞這麼牛13,那麼白洞也不會差。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了神秘色彩,科學家對白洞的猜想更恐怖,也是情理之中。

相關焦點

  • 一旦黑洞和白洞相遇,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或可比黑洞還厲害
    文/玉濁清一旦黑洞和白洞相遇,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或可比黑洞還厲害宇宙的世界是非常神奇的,通過科學家的探索,也發現了不少神秘的天體,每一種天體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而產生的年代與背景也各不相同,在眾多天體當中,科學家認為黑洞是最為恐怖的天體,其引力非常的強,可以將所有的物體都吸入其中,就連光速也難逃隱秘的牽扯,最終被吸入其中,其實除了黑洞之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另外一種天體叫白洞。
  • 黑洞和白洞是同級別的星空巨獸,為什麼白洞幹不過黑洞?
    黑洞是太空中最具毀滅性的物體之一,它會吸走周圍的任何東西。但還有另一種同樣具有破壞性的宇宙現象,它被稱為白洞。如果這兩個物體在太空中相遇,並打起來了會發生什麼呢?這樣的事情真的會發生嗎?誰會贏?那白洞又是什麼呢?
  • 白洞和黑洞有什麼區別?它倆誰能穿越時空?很多人都錯了!
    所以現在很多東西只存在與科學家的理論之中,就比如白洞。之前也有小夥伴評論說,讓三體君講一講白洞,今天呢,就帶大家看看白洞到底是什麼。說起白洞大家肯定能想起黑洞,從字面意思上它倆是剛好相反的物質,但是實際上是什麼樣的呢?黑洞就不用三體君多說了,質量大,見誰吃誰,光都逃不出它的手掌心,那麼白洞是什麼呢?
  • 白洞對比黑洞誰更可怕?
    拿一個恆星舉例,當這個恆星的壽命臨近滅亡的時候,這顆恆星內部的物質將會逐漸分散,,受到自己本身內部引力的作用,開始塌陷,並且迅速的收縮,它是一種強烈的爆炸,這種爆炸所具有的力量,屬於強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一種強力,迅速收縮後,會被壓縮成一個比較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對內部的空間、時間產生了壓縮,這種情況下,基本就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黑洞。
  • 黑洞的中心到底在發生什麼?能否找到黑洞的反面「白洞」?
    假設存在白洞,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它可以解決一個歷史遺留問題:黑洞的中心到底在發生什麼?然後,物質可以做墜落結束後通常會發生的事情:反彈。宏觀的物體原則上也能發生隧道效應,但概率非常非常小;換句話說,要等非常非常久,才可能看到一個宏觀的球通過隧道效應出現在坡的另一邊。黑洞雖然能通過隧道效應變成白洞,同樣也需要我們等很長時間,所以一般的黑洞有很長的壽命。如果按經典的黑洞理論,黑洞的存在將是永恆的。但史蒂芬·霍金早就指出,考慮在黑洞視界附近發生的量子效應,黑洞會緩慢蒸發而縮小。
  • 白洞會比黑洞更可怕嗎?
    我們可以先假設一下存在白洞,那麼按設定這些物質將從白洞源源不斷的冒出來,由於其已經被黑洞壓縮後的基本粒子,這些物質的性質有些難以形容,但周圍由沒有大型天體俘獲走這些物質,唯一的可能就在白洞周圍不斷堆積成一個巨大的天體!
  • 為什麼有人說白洞比黑洞更可怕?
    大家都聽過黑洞,但是知道白洞的人可能就很少了。白洞是什麼呢?為什麼這樣一個天體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呢?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為什麼會比黑洞更可怕呢?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黑洞是什麼。有的科學家認為,白洞是宇宙大爆炸初期就形成的,它的形成奇點和黑洞類似,但是黑洞是宇宙不斷收縮而形成的, 但是白洞則是在奇點上膨脹所形成的。還有一種很有意思的觀點是認為白洞是由黑洞轉化而來的,也就是說當黑洞達到某種極限之後,會開始進行一種反坍塌的爆炸,從吸收能量變成輻射能量。為什麼白洞比黑洞可怕?
  • 白洞比黑洞更可怕,白洞的噴流對著誰就成灰,距離應該是600光年?
    什麼是白洞,白洞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天體,這種天體和黑洞一樣,也可以將物質吸引到周圍,然後聚集成一個物質層,但白洞只會噴射物質,不會吞噬物質,這種特性剛好和黑洞相反。
  • 如果黑洞和白洞戰鬥,誰會勝利?
    黑洞可以吸引併吞噬一切靠近它的物體,連宇宙間速度最快的光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吞噬,而白洞,則可以排斥並反射一切靠近它的物質,沒有任何物體可以逃脫黑洞,但同時也沒有任何物體可以進入白洞,白洞可以把物質以光速發射排斥出去。如果它們兩個相遇,那麼誰會更勝一籌呢?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什麼是白洞呢?聽名字就知道,白洞是與黑洞相對的存在,所以要弄懂什麼是白洞,就先要對黑洞有個深入的了解。恆星級黑洞是由大質量恆星坍縮而來的,由於質量巨大,在核聚變結束之後,輻射壓消失,星體在自身巨大的引力下向內坍縮。巨大的引力使得構成物質的分子、原子結構全部被壓碎,物質回歸到基本粒子的形態,於是黑洞誕生了。
  • 磁性與黑洞相遇後會發生什麼?是誰吞噬誰呢?還是發生劇烈爆炸?
    磁性與黑洞相遇後會發生什麼?是誰吞噬誰呢?還是發生劇烈的爆炸?黑洞在宇宙中是霸主一樣的存在,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就存在一個超級黑洞人馬座A*,黑洞會慢慢蠶食周圍的恆星,如果一個巨大的引力怪物慢慢蠶食銀河系不夠可怕,那麼在它的周圍還潛伏著另一個性質不一樣的宇宙怪物呢?這個在銀河系中潛伏的怪物是一顆超級恆星爆照坍縮剩餘的殘骸,它雖然僅剩殘骸,但它卻是一個密度極高,磁場極強的坍縮恆星的核心。
  • 宇宙中有黑洞,與黑洞相對的是白洞,白洞有多強?
    現在黑洞的存在已經得到了確實的證明,而廣義相對論不僅預言了黑洞的存在,還預言了另外一種天體,白洞。什麼是白洞呢?聽名字就知道,白洞是與黑洞相對的存在,所以要弄懂什麼是白洞,就先要對黑洞有個深入的了解。恆星級黑洞是由大質量恆星坍縮而來的,由於質量巨大,在核聚變結束之後,輻射壓消失,星體在自身巨大的引力下向內坍縮。巨大的引力使得構成物質的分子、原子結構全部被壓碎,物質回歸到基本粒子的形態,於是黑洞誕生了。由於引力巨大,沒有什麼能夠阻止物質不斷坍縮,於是黑洞就成為了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奇點,在這個奇點的引力範圍之內,逃逸速度超越了光速,沒有任何物質可以逃逸而出。
  • 如果人類能進入白洞會發生什麼?科學家:比黑洞恐怖,不敢想像!
    大家都知道宇宙中存在著黑洞,依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科學家猜測宇宙中很有可能白洞。白洞是一種特殊的天體,它的性質正好與黑洞相反,但白洞僅僅只是依據相對論預言的一種天體,僅僅只是科學家們的猜測。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白洞的存在。
  • 黑洞會變成白洞嗎?
    「黑洞會變成白洞嗎?」圈量子引力理論:「會的。」○ 黑洞向白洞過渡的藝術想像圖。
  • 科普:黑洞,白洞
    根據我們熟悉的「矛盾」的觀點,科學家們大膽地猜想到:宇宙中會不會也同時存在一種物質只出不進的「泉」呢?並給它取了個同黑洞相反的名字,叫「白洞」。      科學家們猜想:白洞也有一個與黑洞類似的封閉的邊界,但與黑洞不同的是,白洞內部的物質和各種輻射只能經邊界向邊界外部運動,而白洞外部的物質和輻射卻不能進入其內部。
  • 白洞比黑洞更可怕,為什麼?因為白洞的噴流對著誰就成灰,距離是600...
    什麼是白洞,白洞被認為是一種特殊的天體,這種天體和黑洞一樣,也可以將物質吸引到周圍,然後聚集成一個物質層,但白洞只會噴射物質,不會吞噬物質,這種特性剛好和黑洞相反。
  • 黑洞不是洞,也不與白洞相連,更不會發生時空穿越
    實際上搞明白黑洞的前身就知道黑洞長什麼樣子了。百度百科這麼說黑洞的: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於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某一個恆星在準備滅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壓縮了內部的空間和時間。
  • 白洞真的比黑洞更可怕嗎?
    拿一個恆星舉例,當這個恆星的壽命臨近滅亡的時候,這顆恆星內部的物質將會逐漸分散,,受到自己本身內部引力的作用,開始塌陷,並且迅速的收縮,它是一種強烈的爆炸,這種爆炸所具有的力量,屬於強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一種強力,迅速收縮後,會被壓縮成一個比較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對內部的空間、時間產生了壓縮,這種情況下,基本就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黑洞。
  • 黑洞會吸收黑洞嗎?白洞和黑洞碰到一起會怎樣?
    這次,我們講一講宇宙中的「洞家族」:黑洞、白洞、空洞和蟲洞。科學家給黑洞的定義是:可以吸收空間內的一切物體,包括光,這就是黑洞為什麼那麼「黑」的原因,因為它是空,不是黑。黑洞的引力極其強烈,會撕裂或者吸收靠近它的一切物體。那麼,黑洞會吸收黑洞嗎?答案是不會。當兩個黑洞碰到一起的時候,兩個黑洞會互相釋放引力,最後雙雙蒸發。
  • 如果黑洞和白洞相遇,是物質的湮滅,還是時空隧道的形成?
    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命名為「黑洞」。白洞正是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性質正好與黑洞相反的特殊天體。白洞目前還僅是一種理論模型,但尚未被觀測所證實。按照白洞理論,白洞和黑洞相似,也有一個封閉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