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歷史趣聞:3人兩次獲獎,物理學家也來「搶獎」

2021-01-09 澎湃新聞
居裡一家。本文圖片 科技日報

歐內斯特·盧瑟福。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於10月9日揭曉,有人「居華山之巔笑傲江湖」,體驗「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暢快與得意;當然,也有人與諾獎失之交臂,卻仍保持「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的豪情。

一生致力於炸藥研究的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世界化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而諾貝爾化學獎的百年歷史,也是在書寫一部「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大發現或貢獻的科學家」的編年史。其中湧現出了不少傑出的科學家和趣事,比如有人「梅開二度」,兩次摘得諾貝爾化學獎桂冠;有人則「走錯片場」——物理學家「搶走」屬於化學家的鎂光燈。

頒獎111次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1次。該獎項在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這8年沒有頒發。原因不外乎兩點:沒有達到評獎標準的候選者,以及眾所周知的不可抗力——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獲獎183人

從1901年到2019年,共有184人次榮膺諾貝爾化學獎,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曾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所以,共183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獨享諾貝爾化學獎榮耀的科學家共63位;由兩位獲獎者平分的情況出現過23次;另有24次為3人分享大獎。

迄今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弗雷德裡克·約裡奧,他與妻子伊雷娜·約裡奧-居裡(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和皮埃爾·居裡的大女兒)因合成新的放射性核素而共同獲得了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那一年,約裡奧35歲,伊雷娜38歲。夫妻倆還於1948年領導建立了法國第一個核反應堆。

迄今最年長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則是美國固體物理學家約翰·巴尼斯特·古迪納夫,他因為「開發鋰離子電池」,榮獲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獎時已經97歲高齡,可謂壯心不已。

5位女性

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183人中,有5位是女性。其中瑪麗·居裡和英國化學家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獨享諾貝爾化學獎。克勞福特·霍奇金因用X射線衍射方法研究青黴素和維生素B12等分子結構取得成功,於1964年獲獎諾貝爾化學獎。

另外3位女性及其獲獎原因分別如下:1935年,居裡夫人的大女兒伊雷娜·約裡奧-居裡因合成新的放射性核素榮膺諾貝爾化學獎;2009年,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因「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得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2018年,美國科學家弗朗西斯·阿諾德因在酶研究等領域的貢獻榮膺諾貝爾化學獎。

3人兩次獲獎

在迄今所有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有3位得主兩次摘得諾貝爾獎的桂冠。

其中,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梅開二度」,曾經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第四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以及唯一獲得兩次諾貝爾化學獎的人。

桑格完整定序了胰島素的胺基酸序列,證明蛋白質具有明確構造,於195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上世紀70年代提出快速測定脫氧核糖核酸(DNA)序列的技術「雙去氧終止法」,又稱「桑格法」,於1980年與另外兩名科學家共享諾貝爾化學獎。

另外還有兩位跨界高手:居裡夫人繼1903年獲得物理學獎之後,又於1911年摘取化學獎;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分別將1954年的化學獎(因在化學鍵方面的工作而獲獎)和1962年的和平獎(因反對核彈在地面測試的行動)納入囊中。

史上最強「諾貝爾獎家族」

瑪麗·居裡和皮埃爾·居裡被授予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隨後,居裡夫人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長女伊雷娜·約裡奧-居裡與丈夫約裡奧-居裡一起被授予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幼女艾芙·居裡則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工作,並嫁給了亨利·拉波易斯,而亨利於1965年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接受了諾貝爾和平獎。

父子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均有建樹並分別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例子還有:192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瑞典生物化學家漢斯·馮·奧伊勒-切爾平,其子烏爾夫·馮·奧伊勒是1970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59年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家阿瑟·科恩伯格,其子羅傑·D·科恩伯格於2006年捧得諾貝爾化學獎。

「混搭」成風

縱觀諾貝爾化學獎百年頒獎歷史,可謂「混搭」成風,與其他自然科學領域並沒有明顯界線。不少人的獲獎成就並非出自傳統的化學研究,而是涉及生物學、物理學等學科,因此諾貝爾化學獎也被調侃為「理科綜合獎」,還曾出現過「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物理學家、以獎勵他們的成果有益於生物學家」之類的情況。

比如,2017年化學獎就頒發給了瑞士生物物理學家雅克·迪波什、德裔生物物理學家約阿基姆·弗蘭克和蘇格蘭分子生物學家兼生物物理學家理察·亨德森,以表彰他們研發冷凍電鏡,簡化了生物細胞的成像過程,提高了成像質量。

此外,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歐內斯特·盧瑟福被譽為「原子核物理學之父」,學術界公認他為繼法拉第之後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但因為「對元素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卻榮獲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

這就是諾貝爾獎的規則,它只會就科學家作出貢獻的領域進行頒獎,從來不會因為物理學家在其他領域作出了巨大貢獻而給他頒發物理學獎。

(原標題 一人「梅開二度」,跨界「混搭」成風……諾貝爾化學獎的歷史趣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1968年,瑞典銀行(瑞典中央銀行)為了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了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即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7日新鮮「出爐」,所謂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百年歷史中,有人過世3天獲殊榮,有人陪跑32載終成空。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新聞—科學網
    1895年11月27日,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籤署了他的遺囑
  • 歷史上的諾貝爾化學獎(1901-2019)
    歷史上的諾貝爾化學獎(1901-2019) 澎湃新聞 2020-10-07 17:08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名女科學家獲獎
    根據諾貝爾的遺願,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化學領域做出最重大發現或進展的人」。 「數」說諾貝爾化學獎 最年長:97歲 截至目前,最年長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他在2019年獲得化學獎時已經97歲。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化學獎
    按照諾貝爾的遺囑,化學獎頒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在整個評選過程中,獲獎人不受國籍、膚色以及宗教信仰限制,評選的第一標準即成就的大小。與其他五類獎項一樣,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獲獎人的工作也在頒獎前一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進行,先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給那些有能力按照諾貝爾獎章程提出候選人的機構或人員發出請柬,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人和機構包括: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等,推薦人不得自薦;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諾貝爾化學獎小知識——截至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1次,沒有頒發的
  • 盤點歷史上那些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第一個最厲害
    1903年,瑪麗·居裡、皮埃爾·居裡和亨利·貝克勒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共同對貝克勒而發現的放射現象作出了傑出工作。她是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不過這僅僅是個開始。1911年,瑪麗·居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Ra)和釙(Po),分離出鐳,同時研究這些標誌性元素的化學本質及其化合物。她是唯一一位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女性。也成為了全球女性的榜樣。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都是女科學家
    北京時間10月7日17:45,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獲獎名單,法國和美國女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共同獲獎!獲獎理由是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
  • 剛剛,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女科學家獲獎
    過去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名單2019年——美國和日本3位科學家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lingham、Akira Yoshino獲獎,獲獎理由是「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
  • 新聞背景:諾貝爾化學獎知多少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於當地時間10月3日公布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單。以下是這一獎項的數據與趣聞。諾貝爾獎的創立者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曾發明硝化甘油炸藥。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此前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 番外一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截至2019年,共頒獎111次,有183人獲獎。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番外一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截至2019年,共頒獎111次,有183人獲獎。其中,最年輕的化學獎得主是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他在35時與其妻子因對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最年長的化學獎得主是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他因對鋰電池研發領域做出的貢獻,在97歲時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古迪納夫也是目前所有諾獎獲得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 數說諾貝爾化學獎
    111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已頒發111次。因戰爭等原因,有8個年份未頒獎,分別為1916年、1917年、1919年、1924年、1933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2020-10-07 18:06:34 發布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
  • 2017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得獎的是物理學家?
    布熱津斯基說,今年獲獎的成果使人們能夠看到細胞內部的分子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未來人們可能會看到分子結構的變化過程。他對新華社記者說,今年的化學獎是跨學科研究的一個典型,技術在科學發現中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獎金共9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將由這三位獲獎者分享。
  •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3位科學家獲獎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獲獎 (1/4) "← →"翻頁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2位女性科學家獲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錢雅卓)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 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的編輯方法」。
  •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被生物學家搶走,最尷尬一幕發生在1998年
    不少人都知道,諾貝爾獎的創立者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是一名化學家,曾發明硝化甘油炸藥。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但如今的諾貝爾化學獎被不少科學家調侃為「諾貝爾理科綜合獎」,因為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甚至農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都獲得過這一獎項。
  • 最高的榮耀:諾貝爾化學獎的歷史
    至1991 年, 獲化學獎者共計116 人次( 其中英國的桑格獲1958 年和1980 年化學獎兩次), 從他們所獲獎的詳細情況中, 我們可得到許多啟示。從獲獎者國籍看, 居前三名的國家依次為美國( 38 人) 、德國( 27 人) 、英國( 22 人), 其它一般為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