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諾貝爾化學獎知多少

2020-12-0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於當地時間10月3日公布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單。以下是這一獎項的數據與趣聞。

諾貝爾獎的創立者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曾發明硝化甘油炸藥。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與諾貝爾設立的其他獎項一樣,諾貝爾化學獎從1901年開始頒發,在沒有評出化學方面重大成果的年份則空缺獎項。直至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出現過8次空缺,共計頒發109次,其中63次獲獎人數為1人,而獲獎人數為2人和3人的次數都是23次。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共計177人,其中英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憑藉基因測序技術兩次獲得這項殊榮。

從年齡上來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為58歲,其中最年長者是85歲獲獎的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他因發明對生物大分子進行識別和結構分析的方法於2002年獲獎;最年輕的是1935年獲獎的法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奧·約裡奧,時年35歲,他與夫人伊雷娜·約裡奧—居裡共同獲獎,而這對「科研夫妻檔」就是著名的居裡夫婦的女婿和女兒。

由於諾貝爾提名人選的保密期為50年,現階段公眾只能看到1901年至1966年的獎項提名資料。在這期間,諾貝爾化學獎的總提名人數為2931人,在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中「陪跑」人數居中。

從歷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名單中不難看出,諾貝爾化學獎「混搭」明顯,與其他自然科學領域並沒有明顯的界線。不少人的獲獎成就並非出自傳統的化學研究,而是涉及生物學、物理學等多重學科,因此諾貝爾化學獎也被調侃為「理科綜合獎」,還曾出現過「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物理學家、以獎勵他們的成果有益於生物學家」之類的情況。

責任編輯: 張樵蘇

相關焦點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諾貝爾獎知多少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諾貝爾獎知多少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
  • 事業單位科技知識:諾貝爾獎知多少
    最近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政新聞,也是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的就是2020年諾貝爾獎的獲獎名單,全部出爐了。該獎項在世界獎項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將為大家梳理該獎項的相關考點。5.頒獎地點: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物理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挪威首都奧斯陸(和平獎)。6.已獲該獎項的中國人:楊振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7.注意事項:諾貝爾獎不得毛遂自薦。
  • 新聞人物: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簡介
    卡爾多·賈科尼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8日電 新聞人物: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和美國科學家裡卡爾多·賈科尼,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
  • 諾貝爾化學獎近5年得主
    諾貝爾化學獎近5年得主 澎湃新聞 2020-10-07 17:08 來源:澎湃新聞
  • 背景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新網10月12日電 綜合報導,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最初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隨後在1968年,瑞典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了經濟學獎,全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於1969年首次頒獎。
  • 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諾貝爾獎知多少
    最近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政新聞,也是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的就是2020年諾貝爾獎的獲獎名單,全部出爐了。該獎項在世界獎項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將為大家梳理該獎項的相關考點。5.頒獎地點: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物理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經濟學獎),挪威首都奧斯陸(和平獎)。6.已獲該獎項的中國人:楊振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7.注意事項:諾貝爾獎不得毛遂自薦。
  • 美英科學家獲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新聞—科學網
    生命向熱泉、深海和乾旱的沙漠擴散,而這均因為進化解決了諸多化學問題。生命的化學工具——蛋白質得到優化、改變和更新,從而創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受到進化力量的啟發,並且利用了相同的原理——基因改變和選擇來開發能破解人類化學問題的蛋白質。
  • 新聞背景: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
  • 新聞背景: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一百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  113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
  • 北大專家解讀2014諾貝爾化學獎—新聞—科學網
    這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三位科學家是這個方向的先驅人物。 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在1994年,此次獲獎的德國人科學家施泰方·海爾當時還是博士後,最先從提出了受激發射損耗的方法(簡稱STED)來打破光學衍射極限,並最終於2000年在實驗上得以實現。
  • 2021北京事業單位科技知識考點:諾貝爾獎知多少
    最近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政新聞,也是世界各國都在關注的就是2020年諾貝爾獎的獲獎名單,全部出爐了。該獎項在世界獎項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將為大家梳理該獎項的相關考點。一、關於諾貝爾獎1.由來:諾貝爾獎是為紀念瑞典化學家諾貝爾而設立。2.頒獎日期:每年的12月10日,為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
  • 新聞背景:數說諾貝爾化學獎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7日揭曉。諾貝爾獎的創立者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曾發明硝化甘油炸藥。諾貝爾化學獎至今已頒發了一個多世紀。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111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已頒發111次。
  • 2019諾貝爾生理、物理學獎公布,獲獎科學家的背景是?
    這個國慶假期,引發全球關注的,除了祖國70周年誕辰,還有剛出爐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詹姆斯·皮布爾斯詹姆斯·皮布爾斯1935年4月25日出生於加拿大的溫尼伯,加拿大-美國物理學家和理論宇宙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阿爾貝特·愛因斯坦榮譽科學教授,是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專家。
  • 諾獎大預測: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會頒給誰?
    諾貝爾獎儼然成為了科研界的狂歡,其中將於北京時間10月9日(周三)17:45分公布的「最正統」的諾貝爾化學獎尤甚。初識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著名科學家艾爾費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自1901年起開始頒發。最開始只設立了物理、化學、生理和醫學、文學與和平五種。1969年瑞典銀行用諾貝爾的名義捐了一筆款,增設了經濟學獎。
  • 八卦-諾貝爾化學獎的背後的故事
    圖示是202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和Jennifer Doudna教授當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Charpentier和Doudna教授的消息傳出時國內引起最大的討論不僅是二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還有一位中國科學家張峰教授。
  • ...的五大獎項,卻連續52年「全勤」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你了解多少?
    再過幾個小時,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就要揭曉了,這是歷史上第52次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而自1968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保持了連續52年「全勤」頒發。事實上,諾貝爾獎,最初是指1895年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五大獎勵領域——化學獎、物理學獎、生理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並不在其中,而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當時名為「致力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經濟科學獎」),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並與1969年首次頒獎。
  • 科攜同行丨諾貝爾化學獎知多少
    超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美國科學家埃裡克·白茲格,美國科學家威廉姆·艾斯科·莫爾納爾和德國科學家斯特凡·W·赫爾,以表彰他們在超解析度螢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長期以來,光學顯微成像技術的發展卻一直受制於一個物理極限值的約束。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預測:鋰電池之父有望獲獎
    值得一提的是,以遺產設立該獎項,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的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傑出的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不「化學」根據維基百科列出的1900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的名單,統計發現,其中有17次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生物學方面的成就。比如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在冷凍電子顯微鏡術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三位生物物理學家。
  • 2018諾貝爾化學獎的道可道與非常道
    女性獲此獎項非常少見,這次的阿諾德就給人們帶來了驚喜,她也是諾貝爾化學獎歷史上的第五位女性得主,這是諾貝爾獎歷史上的一種突破。但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更大的意義在於,充分體現了化學學科或其他學科的「道」與「非常道」。  化學學科的主要內容當然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
  • 三位美英科學家分享2018諾貝爾化學獎 一半獎金給她
    來源:中國基金報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研究背景自從第一批生命的種子在約37億年前誕生以來,生命蔓延到了溫泉、深海,還有乾燥的沙漠深處,這一切都是因為許多化學問題都已經被進化解決。生命的化學工具——蛋白質——已經被優化、改變和更新,創造出了難以置信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