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無線充電能否徹底擺脫有線的煩惱?

2021-01-09 愛卡汽車

[愛卡汽車 用車 原創]

隨著手機使用頻率的不斷上升,手機充電的便捷程度開始逐漸影響使用體驗。於是,快充技術的出現大幅縮短了手機的充電時間,可即便這樣,在手機充電過程中,充電線仍然限制了使用手機的便捷程度,於是手機無線充電技術迅速蔓延至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車載無線充電器也就應運而生。車載無線充電誕生的初衷便是增加行車安全、提升使用便捷性,可使用體驗果真如此嗎?它都有何缺點呢?本期我們便來一探究竟。

首先無線充電並不是什麼新技術,早在1890年物理學家尼古拉斯·特斯拉便已經成功完成了無線輸電的試驗。我們手機的無線充電大都採用的是電磁感應式,基本原理與變壓器相同,也就是我們初中物理課上學過的「電生磁,磁生電」。

整個過程的實現也比較容易,通常是在無線充電板內部裝有線圈,線圈通電產生磁場,此磁場又被手機中的線圈捕捉到,進而又將磁場轉化為電流為手機充電。這項技術的本質就是利用磁場傳遞能量,避免了充電器與手機之間的導電接點外露。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如今大部分支持無線充電的新能源汽車並不是採用電磁感應的充電方式,而是採用諧振式無線充電,也就是電磁共振式。電磁共振技術主要是使發射與接收裝置產生電磁共振,實現非輻射磁場的電能傳輸。採用此種方式充電的磁場輻射較弱,且傳輸功率較大。

一年的乾貨積累 車載電器怎麼選 這一篇就夠了

▼說回到手機無線充電。那既然手機無線充電的原理非常簡單,那我們隨便買個無線充電器就能給手機充電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要想實現無線充電器給手機充電,則需要二者同屬一種充電標準。目前在手機中應用最廣泛的當屬Qi標準。即便是有線充電領域的「刺頭」蘋果公司,在無線充電領域同樣也要乖乖支持Qi無線充電標準。所以,在購買無線充電器時,我們要選擇同樣支持Qi標準的無線充電器才可以為手機充電。

▼滿足Qi標準的車載無線充電器有何區別?

目前車載無線充電器主要分為前裝式與後裝式。通俗的講,前裝便是指汽車出廠前便帶有無線充電裝置,一般位於中央扶手箱、儲物盒等位置,我們只需要把手機放到此區域,便可以實現手機無線充電。而後裝式則是我們自行購買自行加裝,種類較多。

解決一根線的麻煩 寶馬將於美國推廣無線充電技術

雖然兩種車載無線充電器都能為手機充電,但在製造標準上卻是天壤之別。目前,汽車前裝無線充電裝置的解決方案幾乎全部採購於特定供應商,一個合格的無線車充,除了要滿足認證標準外,還要滿足車規級硬體的苛刻要求,如:耐高低溫、防水、防塵、防震等。所以此類產品的研發周期長,成本高,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選裝原廠的無線充電需要花費上千元,而我們自行購買只要幾十元到幾百元。

▼雖然車載無線充電可以擺脫有線的束縛,省去不少麻煩,但是它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可以說是直接影響了車載無線充電的使用體驗,讓不少車主進退兩難。

1、充電穩定性不足

使用過無線充電的朋友都知道,在無線充電時,對於手機與充電板相對位置的要求是很高的,有時我們即便把手機放到無線充電器上,但因為手機背部線圈與充電器線圈的錯位較大,手機也無法正常充電。

而有些車型的無線充電區域並未裝有限制手機移動的裝置,車輛加減速導致的手機「亂跑」的現象更嚴重,所以有效充電情況不容樂觀。

在後裝無線車充方面,不少朋友選擇可無線充電的手機支架,但此類支架質量參差不齊,長時間使用後支架夾扣處容易鬆動,影響手機的固定與充電效果。

2、充電效率不高

如今的手機已經進入到了「全民快充」的階段,目前已經有部分國產手機支持最大85W的充電功率,從最初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變為「充電五分鐘,吃雞兩小時」,即便是在充電方面最不「開竅」的蘋果也支持了18W快充,所以我們只要購買一個車載快充插頭便可以實現手機快充。

反觀無線充電部分,大部分手機雖支持高功率的有線快充,但在無線充電方面卻很保守,支持功率僅僅在10W附近徘徊,僅有小部分手機支持超過20W的無線充電。另外,想要實現手機無線快充,除了要手機端支持外,還需要無線充電器同樣支持快充,但市面上大多數後裝無線充電器的功率都在10W左右,少部分能達到30W。而據全球無線充電聯盟統計數據中顯示,目前前裝車載無線充電器的功率多為5W,近期新車才剛達到10W級別。所以,無線充電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

3、發熱較為嚴重

無線充電過程中的發熱是避免不了的。我們知道,能量在轉化時都會伴隨著損耗,而此類損耗通常就是以熱能的形式散發。手機無線充電要經歷電磁之間的兩次能量轉化,所以其發熱量要比有線充電高得多。

通常來說,無線充電器標充電功率的25%左右都要以熱量的形式散發掉,真正能為手機充電的功率只有無線充電器功率的75%左右。所以,這也就是為何無線充電的功率都不高的原因之一了。

4、存有安全隱患

如今的正規無線充電器理應都帶有異物偵測功能(這裡的異物通常都是指導電金屬)。這是由於金屬本身就是一個閉合迴路,當金屬放置於磁場中時,穿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會發生變化,進而在金屬內部產生電流,當電流在金屬中流動時,由於損耗便會產生熱量。如果金屬持續加熱輕則導致手機過熱死機,重則損壞手機與無線充電器。

當車內的硬幣、鋼筆、銀行卡、鑰匙等帶有金屬材質的物品誤放至無線充電區域時,異物偵測功能的存在可以避免不小的安全隱患,但如今市面上許多廉價的後裝無線充電器並沒有此功能,安全性難以保證。

5、使用有衝突

目前大多數車輛都已經支持CarPlay,很多人上車連接CarPlay已經成為了下意識的動作。

但僅僅只有少數的車型支持無線CarPlay,大部分車輛使用CarPlay時都需要有線連接。在有線連接CarPlay時,車輛也會同時為手機充電,由於手機不支持同時使用兩種充電方式,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我們插著數據線將手機放置到無線充電區域時,無線充電也是不起作用的,此時的車載無線充電就顯的有點「雞肋」了。

所以綜上來說,車載無線充電有實用性的一面,但是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而如果我們能忍受無線充電的缺點,那我們便可以放心的在新車選配表上勾選上無線充電。而對於沒有裝配無線充電裝置的車輛來說,自行購買加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後續,我們會挑選市面上幾款後裝車載無線充電器進行橫向對比,多維度對比分析一下到底孰優孰劣。那麼大家推薦的無線車充品牌以及型號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一紙聲明匪夷所思 中保研身陷信任危機

安全駕駛必備知識點 圖解儀錶盤指示燈

iOS系統推出新功能 車輛安全面臨新挑戰

single

相關焦點

  • 無線充電和有線充電哪個更好?
    打開APP 無線充電和有線充電哪個更好? 不過,無線充電可以卻很大地降低我們這一糟糕的充電體驗。只要是對無線充電稍微有一點了解,就會知道手機只要內置了無線充電功能,抑或是加裝一個接收器,都只需將手機往無線充電器上一放,就可以手機電池電量在慢慢回升至滿格的狀態。  無線充電如何影響手機電池?  對於一些人來說,無線充電已經算不上是一項非常新奇的技術,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他們依舊覺得很陌生。
  • 羅姆推出Qi車載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全球知名半導體製造商羅姆(總部位於日本京都)推出支持近距離無線通信NFC*1的車載無線充電解決方案。本解決方案由羅姆開發中的車載級(滿足AEC-Q100標準*2) 無線充電控制IC「BD57121MUF-M」(發射端)、意法半導體(以下簡稱「ST」)NFC讀取器IC「ST25R3914」以及控制用8位微控制器「STM8A系列」構成。
  • MOMAX車載無線充電器,紅外感應+無線充電,小米華為蘋果都通用
    最近摩米士推出了一款MOMAX紅外感應無線充電車載支架,擁有紅外感應,智能鎖緊功能,還有10W華為專屬快充模式,並配有兩種支架,無懼任何車型限制,出風口被佔用仍然可以繼續使用,至於產品如何我們拆箱看看。
  • 無線充電各種原理方案的比較 無線充電的技術瓶頸
    由於充電器與用電裝置之間不用電線連接,因此充電器及用電的裝置都可以做到無導電接點外露,也徹底擺脫了因充電物理接口不一致帶來的煩惱。 無線充電也稱為無線電力傳輸(WPT),在一些消費級可穿戴產品中可謂是風靡一時,比如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和健康手環等,但是這個創意本身已經存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了。
  • 一天一點小知識,無線充電0損耗嗎?比有線還要耗費多少電
    很多人都覺得無線充電絕對是0損耗,畢竟有線在運輸的過程當中會損耗許多能量,而且手機在充電的時候是會發熱的,這個時候線就會產生很多阻礙,因此有線充電絕對會比無線充電浪費更加多電量,但今天我們想要告訴大家,現在的無線充電技術還是比較落後的。了解無線充電的時候,我們必須要了解無線充電的原理究竟是怎麼樣的。
  • iPhone 12機身新增一圈磁鐵,目的直指磁吸無線充電?
    偶爾不小心碰觸到手機,導致手機移位,沒有對準充電區域,就會無法充電,無形中產生了很多麻煩。磁吸無線充電器通過磁鐵引導你的手機自動落到充電區域,再也無需擔心對位問題。2、擺脫煩人的【插拔數據線】動作想像一下:周一你在認真工作中,手頭的工作才是你關注的重點,此時你不會一直抱著手機,而是【偶爾拿起手機查看信息、接電話等】。
  • 圖拉斯小冰磁:暢享無線充電,讓你的iPhone擺脫充電線
    以前iPhone也是支持無線充電的,但仍然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需要對準無線充電板線圈的位置,且手機與充電板之間的連接非常不穩固,有時候無線充電板沒有做防滑措施,可能來個電話手機就振掉了。另一個缺點就是充電時,手機沒有辦法進行其他娛樂活動,比如躺著玩會手機的時候,想要看電影、電視劇,或者跟朋友打打遊戲,都很難一起做到。
  • 首部國標出爐 無線充電前景無限
    「無線充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焦慮』。而且,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國家標準有利於解決無線充電技術標準不同、無據可依、各自為戰的局面,掃除種種障礙,加速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和市場的推廣。」
  • 無線充電接收器怎麼樣?智慧型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
    ,而是線不是用於插手機上了,有兩個端,一個是發射器,一個是接收器, 發射器跟接收器通過電磁轉換,接收器裡面有銅線圈,把磁轉換成電,然後通過FPC排線把電傳送到手機電池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有個電源的過程,但是一旦手機擺脫了線,這個意義就不一樣了,我們很多時候駕車就是插著線,一定都不方便,接電話的話還要用兩個手去扯一下,但是有了無線充電之後就不一樣了,隨時拿起來,隨時放下去就充電,不用找線,插線,快捷很多
  • 英飛凌推出針對電磁感應式無線充電的認證解決方案
    因此,用戶只需要集成到自己的MCU或者無線充電控制器裡,並配合英飛凌的安全晶片就可以完成整個的開發過程,縮短整個的開發周期,節省客戶的開發資源。目前,樣品現已經開始提供。」 WPC年底推出最新的標準Qi1.3 Qi標準是由無線充電聯盟(WPC)發布的,主要是針對智慧型手機和手持設備的無線充電標準。從整個商業化角度來講,WPCQi是目前主要的一個標準。
  • 車載小吊機使用微型電動葫蘆無線遙控
    微型電動葫蘆為什麼要使用無線遙控器呢?在我們使用車載小吊機時候有的用戶會選擇使用220V電壓,在這種情況下電動絞盤肯定不能派上用場了,首選微型電動葫蘆必定無疑,搭配微型電動葫蘆也是有一定的原因,微型電動葫蘆體積小,勁頭大,使用方面很廣泛,搭配室外小吊機更是一絕。
  • 何時告別充電線?無線充電或將全面普及
    「無線」一直以來都是手機不懈追求的目標之一,因為手機本身就是為了「拋棄」電話線而誕生的。雖然說手機通過無線通訊技術拋棄了電話線/網線,之後又通過藍牙技術的升級「拋棄」了有線耳機,現在智慧型手機唯一必須用到的線纜就是充電線了。
  • 蘋果將對手機無線化 有線CarPlay受影響
    日前,從外媒獲悉,蘋果公司計劃未來對iPhone進行「無線化升級」,下一代iPhone可能沒有有線連接埠。此消息對那些沒有配置無線充電以及其他無線配置的車型來說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我們知道,蘋果公司已經取消了耳機插口,讓耳機變成無線裝置,並且現在正在計劃進行另一項無線升級。
  • 輕鬆解決視頻拍攝收音煩惱,塞賓智能無線麥克風實測體驗
    實際拍攝短視頻時,由於拍攝的場景比較多,常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拍攝時環境相對比較複雜,使用耳機或手機本身話筒收音的話,收集的噪音嚴重影響視頻的後期質量,拍攝視頻時收音確實令人很煩惱。這個時候無線麥克風就是解決短視頻拍攝時收音煩惱的利器。
  • 無線充電只追求高功率 轉化率也不容忽視
    雖然很多手機都支持無線充電功能,但是無線充電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除了有線充電的高功率快充外,無線充電比有線充電的更大發熱,較低的轉化效率的也成了限制發展的因素。華為Mate 20 Pro支持無線反向充電無線充電轉化效率低成瓶頸無線充電相比有線充電多了線圈和整流濾波電路等,不僅增加了充電時的發熱問題,還大大影響了充電的效率,現階段無線充電的效率多數處於65%~75%之間,而有線充電效率最高可達95%,兩種充電方式存在很大的差距。
  • 手機無線充電是什麼原理?
    手機無線充電似乎有種魔法,可以讓我們擺脫充電線的束縛。但它不能像WiFi一樣只要在一定的範圍內就能像接收WiFi信號一樣給手機充電。其實無線充電並沒有讓我們擺脫線的束縛,只不過這根有形的線換成了無形的線依然束縛著我們。
  • 高通Halo無線充電系統設計原理解析(高通Halo無線充電工作原理)
    目前市面上的電動以及混動車型所採用的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甚至鉛酸電池都可以通過Halo進行充電。如果想要使用Halo,除了包括充電板、控制器以及線纜這樣的外部設備,還需要在車輛上安裝一個用於接收電磁輻射的接收端。目前,高通已經為包括寶馬i系列、日產聆風以及雷諾ZOE等車型安裝了車載接收板和控制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有線120W無線50W是如何實現的?
    大家好,青睿說技術今天我們來說說小米手機的快充技術,有線120W無線50W目前也是業內領先的技術。小米手機部充電技術負責人王彥騰介紹說MI CHARGE TURBO快充技術的願景就是打造全球最快的有線和無線充電技術。
  • 英飛凌推出業界首款用於實現安全無線充電的身份驗證解決方案
    其中,從電源適配器、快充晶片方面提升充電速度的快充技術,憑藉使用簡單、方便的優勢,很快風靡了市場。 雖然前景可期,但是無線快充也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從充電效率來講,相較有線充電,無線充電還是會差些。從整個充電功率來說,目前大於5W的快速充電應用越來越多。在最新的一些產品裡,手機上有支持到27W的,也有支持到40W的。
  • 黑科技 無線充 雷柏VT350Q無線充電電競遊戲滑鼠上市
    雙模遊戲新勢力,無線充電黑科技,強勢集結,整裝待發!  適配支持Qi標準的設備無線充電;  無線/有線雙模式,告別束縛,自在灑脫;  TI德州儀器無線方案,真正暢玩無線;  800mAh鋰電,超長續航;  中大手型右手人體工程學設計;  原生PMW3325引擎,熱血電競,指令速達;  定製6000萬次微動,11鍵可編程,1680萬色RGB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