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7-12-13 12:39:29
無線充電顧名思義去掉了線,其實真正意義上不是沒有了線,而是線不是用於插手機上了,有兩個端,一個是發射器,一個是接收器, 發射器跟接收器通過電磁轉換,接收器裡面有銅線圈,把磁轉換成電,然後通過FPC排線把電傳送到手機電池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有個電源的過程,但是一旦手機擺脫了線,這個意義就不一樣了,我們很多時候駕車就是插著線,一定都不方便,接電話的話還要用兩個手去扯一下,但是有了無線充電之後就不一樣了,隨時拿起來,隨時放下去就充電,不用找線,插線,快捷很多,比如智能豬的無線充電車載手機支架,就是極大的改變了日常的手機充電方式,總得來說 是一種進步吧,當然裡面是不含電芯的,百分之百安全的!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大力推廣,宜家的家居產品很多都裝有無線充電模塊了,包括凱迪拉克等豪車系都裝有無線充電模塊了,還記得以前我們的萬能充夾個電池的是怎麼突然淘汰掉的嘛。以後我們出去吃飯餐桌上可以直接充電,不用找線,不用找插頭,坐車出行,手機放旁邊就能充電,你說這樣的充電方式是不是你想要的呢!
具體的用法呢 就是需要配一個充電的底座,插上電源, 然後手機裝上接收器,隨時放上去就能充電,再也不用找線什麼的了。
到目前為止,雖然無線充電技術已經開始逐漸被大家所熟悉,但是市面上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本身並不支持無線充電功能。其實無線充電並不是什麼非常複雜的技術,只是在智慧型手機內部添加一對用來傳輸和接收電流的線圈組成一個小磁場,因此,只要了解了它的原理,就可以通過非常便宜的手段手動為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增加這個功能。因此,自己DIY出無線充電功能不僅能夠讓我們的手機時刻都在充電,還能讓自己充滿了成就感。
其實,無論你是Android、iOS、Windows Phone還是BlackBerry系統,手動DIY無線充電功能都不是什麼太難的事,花費也不用太多。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出售一些第三方的無線充電模塊,在非常薄的塑料薄膜中內置了接收線圈和電路。而這些零件的售價大約都只有10美元(約合人民幣60元)左右,非常便宜。
這些模塊有些屬於通用型,有些只在專門的機型上使用。所有的組件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只是輸出電壓和安裝方法不盡相同。比如有些Galaxy Note 4的無線充電模塊無需連接MicroUSB接口,而是直接連接到手機內部的電池上,輸出電流為600mAh。因此,如果你使用的智慧型手機採用了不可拆卸電池設計,比如iPhone 6,那麼就只能採用外置模塊接收器的方法;而如果是可以打開後蓋看到電池,那麼內置模塊還是更適合你,這樣不會破壞手機的完整外觀。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外置模塊和內置模塊兩種不同無線充電模塊的安裝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1、將模塊貼在離MicroUSB接口比較的地方;
2、將模塊上的MicroUSB或Lightning接口連接到手機上;
3、如果接收器上有雙面膠,可以直接將其粘到手機的背面。要是沒有附帶的話,就要自己想辦法了;
4、選到最合適的位置,注意不要讓連接線的部分有翹起的現象;
5、然後就可以將手機放到無線充電底座上來體驗無線充電功能了。
內置模塊
1、打開智慧型手機的後蓋,然後拿出無線充電接收器準備好;
2、還是將雙面膠的保護層剝離;
3、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將接收器的金屬觸電與智慧型手機電池連接了,這是整個過程中最有難度的部分。不過只要細心,保證每一個金屬觸電都連接到一起就可以弄好。調整好位置後,將模塊貼到電池上;
4、蓋好手機的後殼;
5、這樣就完成了,同樣可以進行無線充電了。
Qi無線充電標準看起來已經蓄勢待發,無論是手機或是相機廠商導入的意願看來都相當的高,而TI德州儀器也剛宣布新一代的Qi無線充電接收晶片bq51013,相較前一代產品,體積整整縮小了80%,並且目標市場不光只是手機跟相機,還包括遊戲機、遊戲機控制器、醫療以及工業應用。新一代的晶片可以接收最高5W的輸出功率,並且AC/DC轉換效率高達93%。
bq51013整合全橋整流電路、電壓調節以及無線控制在WCSP封裝的單晶片中,且具有電流、電壓與溫度異常時的保護機制,體積僅1.9 x 3mm。目前TI也開始供應bq51013晶片,每千個售價是3.5美金。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